一种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50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尤其涉及一种装设有太阳能薄膜电池的智能化百叶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已有的木制百叶窗、钢百叶窗、铝合金百叶窗、塑钢百叶窗都只是简单的防止了阳光直照,但光线较弱时造成室内很暗,增加室内的照明成本。解决当前建筑南立面室内采光、光线强度与室内照明、空调等 建筑能耗的矛盾,享受柔和的自然光线、自然空气成为现代人们的迫切愿望。尤其是学校、办公楼等电脑室、投影设备要避免强光干扰,防止炫目。当今世界的能源危机、生态恶化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理念、生态理念的普及和实践已刻不容缓。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不断发展,为缓解温室效应、资源紧缺的全球性难题带来希望。太阳能光伏技术已成为新能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太阳能利用占地问题成为城市发展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瓶颈因素,使得光伏建筑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光伏产业的主流。但现有的工程一般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置于房顶或墙面;而墙面的光伏组件受太阳的方位角、高度角影响甚大,成本很高。现代建筑不断增加玻璃窗户比例,节约了建筑成本,让室内最大限度接受日照,使室内明亮增强立体效果;同时也带来诸多缺点,由于玻璃、窗户的隔热率不足,造成室内温差大、较大的水平负载,尤其是南立面夏天太阳直照使得中午时段室内气温很高、光线很强使人易疲劳、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如何利用多余的太阳光,同时确保室内的光强,避免建筑南立面因阳光的直射造成较大的室内温差;改变传统通过窗帘来控制室内光强,改变室内光线的光色、色温等引起人的视觉疲劳和身心疲惫的缺点。将传统的百叶窗叶片改造成太阳能电池叶片利用多余的太阳光发电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新途径。但现有的太阳能百叶片较大、较厚,对控制室内光强、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较小;较大、较厚且固定角度的叶片往往造成室内光线较暗,需要人工采光,反而增加了建筑能耗。但研究开发出可以调节叶片角度的太阳能电池叶片的百叶窗,即一种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它独立于窗户,有可自动调节叶片角度、有效控制光强及合理的室内温度分布效果,又能利用多余的太阳光发电,降低建筑能耗。就能避免上面提到的所有缺点。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百叶窗不能智能调节室内光线强度、温度分布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一个中空的四方体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中均匀布置若干个轴和若干个可绕轴旋转的太阳能薄膜叶片,各太阳能薄膜叶片间有通风间隙;所述的太阳能薄膜叶片阵列由一基板和装设于基板上的太阳能电池组成,各基板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轴体结构连接,在基板两端的轴体上分别安装一个轴锁;各基板两侧分别有一条倒“U”形槽,各基板下表面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表面为弧形磨砂面的轴承,轴承中心有一圆柱形孔与轴的大小相吻合;太阳能薄膜边缘固定于倒“U”形槽中,太阳能薄膜与基板之间垫有一层密封胶,所述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由柔性非晶硅组件组成,该非晶硅组件由TCO层、PIN结、Al蒸镀层、柔性底层组成;太阳能薄膜叶片一端通过四个均匀弧形分布的紧定螺钉固定一个端盖转柄,所述的端盖转柄通过活动轴连接拉杆,拉杆铰连接于直线电动机的伸缩端,直线电动机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太阳能薄膜电池通过导线将电池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直流负载及蓄电装置,所述的蓄电装置由控制器、蓄电池组成,所述的控制器还与离网(或并网)逆变器电连接,离网逆变器电连接交流负载,并网逆变器电连接低压电网;另外还包括光敏元件采集室内、室外光线强度及实时分析程序,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查询、处理后,给电机控制器发出指令,通过调整伺服机构控制室内光强,所述伺服机构包括直线电动机、拉杆、端盖转柄、光源。本实用新型中的单片机作为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该单片机接受光敏元件采集的光强数据及查询实时分析的太阳能高度角、方位角计算处理得到最适当太阳能薄膜叶片角度,电机控制器依据单片机的指令控制直线电动机工作,使叶片转动达到合理的角度,由于各叶片由端盖转柄经活动轴连接拉杆,而拉杆铰连接直线电动机的推杆上,由此带动若干个叶片一起转动,令整个百叶窗开启或关闭。百叶窗上的太阳能薄膜叶片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进行分时段或连续的变化,如每半小时对叶片调整一次,以遮挡太阳光直射入室 内,控制室内光强。上午时段,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逐渐增大,电动机正转,各叶片转动逐渐关闭;中午时段,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最大,各叶片转至全关闭状态,即各叶片处于竖直状态;下午时段,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逐渐减少,电动机反转,各叶片转动逐渐打开;夜晚时段,电动机继续反转,各叶片反向关闭,太阳能薄膜电池接受室内光源发电;凌晨时段,电动机正转,各叶片转至全开状态,即各叶片处于水平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有效解决了建筑室内采光质量及舒适度与建筑能耗的矛盾,降低了人工采光、照明及空调建筑能耗成本。利用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并能再次利用室内光源发电,有效控制室内光强及舒适度,避免了人视觉与身心疲惫。其简单、灵活、无噪音、节能环保。优选地,所述的每个基板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倒U形槽,太阳能薄膜电池边部装设在倒U形槽中;基板与太阳能薄膜电池接触面间垫有密封胶;基板端截面两侧对称布置一个螺孔。上述基板结构简单、实用、体积小、美观,考虑到叶片转动的扭矩力、太阳能薄膜电池抗扭矩差、基板电池的热胀冷缩效应及薄膜电池的支撑问题,采用倒U形槽承受转动的扭矩力并起支撑和固定太阳能薄膜电池的作用;基板与太阳能薄膜电池接触面间垫有密封胶,有效避免因热胀冷缩损害太阳能薄膜电池及造成电池短路等问题。在基板端截面两侧对称布置一个螺孔,增长力臂减少推力,降低直线电动机功率,降低能耗,避免产生噪音。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由上至下依次为TCO层、PIN结、Al蒸镀层、柔性底层;太阳能薄膜电池导线连接直流负载及蓄电装置。上述太阳能薄膜电池质轻、厚度小并有一定的透光性;最大的优点是该太阳能薄膜电池抗扭矩能力远大于其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应其不需要封装在玻璃板中,使其耐用、维护费用低;另外该太阳能薄膜电池能在弱光、室内光源下发电,从而夜间可利用室内光源发电,实现室内照明自给,大大降低建筑能耗。优选地,所述的轴承上表面固定连接基板,下表面为弧形磨砂面;轴承的一侧面对称布置两个螺孔;两个轴承对称分布中心在同一轴线上。基于上述形状的轴承能有效节约空间、减轻重量、节约生产成本及符合人的审美观;表面为弧形磨砂面可以增强光线的反射和散射作用,使较强的太阳光线经反射、散射后进入室内,防止室内温室效应、避免炫目,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优选地,所述的端盖转柄包括端盖手柄和活动轴;端盖手柄呈手枪状,端盖部分与太阳能薄膜叶片及轴承平行吻合,端盖部分上均匀弧形分布四个螺孔;手柄端部有一个轴孔,大小与活动轴吻合;所述的活动轴包括连接螺钉和固定在拉杆上的螺帽,连接螺钉穿过端盖手柄上的轴孔连接到拉杆,使太阳能薄膜叶片在拉杆作用下转动。手枪状的端盖手柄可在有限的空间中增长拉杆推力的力臂,因在叶片的活动空间中手柄两端与轴之间形成直角三角形,其三角形的斜边最长,因此拉杆作用在斜边上最省力;另外拉杆推力经手柄传递使力的作用线与叶片相交,避免造成叶片死叶,系统工作不正常。因叶片转动,采用活动轴减少摩擦,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端盖转柄将垂直方向的拉杆推力高效的转化水平的轴向力。 优选地所述的轴锁包括一个固定栓和垫圈;所述的固定栓呈方块形,其中心有一圆柱形孔,孔的大小与轴吻合,其一侧面有一螺孔,紧定螺钉通过螺孔将固定栓固定在轴上。上述轴锁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成本低。其有效防止了太阳能薄膜叶片因拉杆的作用力而左右晃动,确保了叶片正常转动;其垫圈防止叶片旋转与轴锁产生较大的摩擦,避免产生噪音。优选地,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包括电动机、外筒、内筒、螺母、螺杆、底座、密封圈和推杆;上述电动机固定在底座上,外筒套在电动机外,且外筒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外筒内侧固定有两条对称分布的导轨;内筒置于外筒中,螺杆则置于内筒中;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在电动机的输出端,螺母与螺杆之间螺纹连接,且螺母与导轨吻合,内筒固定连接在螺母上;外筒的下端与内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固定密封连接;推杆与内筒相互连接,推杆下端铰连接在拉杆上;底座铰连接支撑框架;电动机电连接电机控制器。上述直线电动机体积小、安装方便、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无噪音。电机控制器执行单片机指令,通过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以控制推杆的上、下移动,控制电动机的转动时间控制推杆的移动距离。因拉杆随叶片转动而前后摆动,因此直线电动机与拉杆、支撑框架采用铰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实时分析程序集成于单片机内,实时分析程序包括计时模块、数据库模块;单片机可根据计时模块的时间进入数据库模块查询对应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上述实时分析程序快捷、准确,数据库模块存贮每个时段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单片机根据当时的时间查询出当时的太阳高度角、方位角。优选地,所述的单片机接受光敏元件采集的光强数据并结合实时分析程序查询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综合处理得到合适的太阳能薄膜叶片角度;单片机将得到的角度数据传递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通过调节电动机的正转、反转、转动时间及转速调节太阳能薄膜叶片达到指定角度;另外,室外光线较弱则电机控制器启动室内光源。上述系统稳定可靠、智能控制、控制效果好,很好的满足人视觉、居住要求。光敏元件采集的光强数据超出设定的最适室内光强范围时,激励单片机查询、处理出合理的太阳能薄膜叶片旋转角度;电机控制器根据单片机的旋转角度由电动机转一圈推杆伸缩的距离确定通电方式和时间,通电方式决定电动机的正、反转;太阳能薄膜叶片达到指定后反馈给光敏元件,光敏元件再次采集室内光强是否满足设定的光强要求,不满足时再次激励单片机调整太阳能薄膜叶片,直到满足;当室外光线较弱时,室外光敏元件激励单片机直接启动室内光源。优选地,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可指 示太阳能薄膜叶片状态;所述电机控制器还能接受遥感或手动控制达到特殊情况下的效果。上述的遥感控制通过激光信号使太阳能薄膜叶片快速达到特定需要的状态,如全开、全闭、锁定状态;手动控制为直接通过状态指示器的控制按钮调节。优选地,若干太阳能薄膜叶片通过若干个活动轴连接在同一拉杆上;上述若干太阳能薄膜叶片和拉杆由一个直线电动机传动。上述同一直线电动机及同一拉杆控制高效、统一、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建筑室内采光质量及舒适度与建筑能耗的矛盾,降低了人工采光、照明及空调建筑能耗成本。利用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有效控制室内光强及舒适度,避免了人视觉与身心疲惫。其简单、灵活、无噪音。说明书附图图I是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外观示意图图2是太阳能薄膜叶片结构示意图图3是端盖转柄、轴锁结构分解图图4是太阳能薄膜叶片端截面示意图图5是太阳能薄膜电池结构示意图图6是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智能化系统方框图图7是直线电动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包括一个中空的四方体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I固定在独立于窗户的墙上。在所述支撑框架支架I均匀布置若干个可绕轴3旋转的太阳能薄膜叶片2 (图中只显示了 10片)和若干个轴3 (图中只显示了 10个);在太阳能薄膜叶片2两端的轴3上对称固定两个轴锁12,轴锁12与太阳能薄膜叶片间有一垫圈13 ;轴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框架I上;相邻太阳能薄膜叶片2间有通风间隙。上述的太阳能薄膜叶片2包括一基板2-1和装设在基板上的太阳能薄膜电池2-2 ;基板2-1的右侧连接一端盖转柄5,端盖转柄5连接拉杆4.上述的太阳能薄膜叶片2,如图4所示,基板2-1下底面两端分别固定一轴承
2-3 (本图只显示太阳能薄膜叶片的一个端截面),轴承中心有一圆柱形孔2-3-1,大小与轴吻合,每个基板2-1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倒U形槽2-1-1,太阳能薄膜电池2-2边部装设在倒U形槽2-1-1中;基板2-1与太阳能薄膜电池2-2接触面间垫有密封胶2-4 ;基板端截面两侧对称布置一个螺孔2-5。上述的端盖转柄5与拉杆4的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图3为端盖转柄5、拉杆4、轴锁12分解示意图,图中轴3未显示),所述的端盖转柄5包括端盖手柄5-1和活动轴5-2 ;端盖手柄5-1呈手枪状,端盖5-1-1部分与太阳能薄膜叶片2及轴承2-3平行吻合,端盖5-1-1部分上均匀弧形分布四个螺孔5-1-3 ;手柄端部5-1-2有一个轴孔5_1_4,大小与活动轴5-2吻合;所述的活动轴5-2包括连接螺钉5-2-1和固定在拉杆4上的螺帽5_2_2及轴套5-2-3组成,连接螺钉5-2-1穿过端盖手柄5-1上的轴孔5_1_4连接到拉杆4,使太阳能薄膜叶片2在拉杆4作用下转动。上述的轴锁12包括一个固定栓12-1和垫圈13 ;所述的固定栓呈12_1方块形,其中心有一圆柱形孔14,孔的大小与轴吻合,其一侧面有一螺孔12-2,紧定螺钉12-3通过螺孔12-2将固定栓12-1固定在轴3上。上述的太阳能薄膜电池2-2被固定在倒U形槽2_1_1中,其结构如图5所示,由上至下依次为TCO层2-2-1、由P型硅层2-2-2和本征半导体层
2-2-3及N型硅层2-2-4组成的PIN结、Al蒸镀层2_2_5、柔性底层2_2_6 ;太阳能薄膜电池导线8电连接智能控制系统9。
回到


图1,上述的太阳能薄膜叶片、轴、支撑框架的连接方式如图2所示(图中只显示右侧的支撑框架I的一部分,左侧的支撑框架I未显示),轴3通过轴锁12、垫圈13和太阳能薄膜叶片2上的轴承2-3的轴孔14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框架I ;图中右侧的轴锁只显示了一部分,拉杆及端盖转柄位于图中的左侧,图中右侧没有拉杆和端盖转柄;太阳能薄膜叶片可绕轴3旋转。上述太阳能薄膜叶片基板2-1的两端对称布置着两个大小、形状、结构相同的轴承2-3,所述的轴承上表面固定连接基板2-1,下表面为弧形磨砂面;轴承2-3的一侧面对称布置两个螺孔2-3-2 ;两个轴承2-3对称分布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上述的基板2-1端截面两侧的螺孔2-5和轴承2-3上螺孔2-3-2通过四个紧定螺钉5_1_3将端盖转柄5与基板2_1连接。回到
图1,太阳能薄膜叶片2的转动是由端盖转柄5在拉杆4的作用下带动的,因拉杆4中部通过铰链7铰连接在直线电动机6的推杆6-8上,直线电动机的底座6-1通过铰链7铰连接在支撑框架I上。上述的直线电动机,如图7所示,包括电动机6-2、外筒6-3、内筒6-4、螺母6_5、螺杆6-6、底座6-1、密封圈6-7和推杆6-8 ;上述电动机6_2固定在底座6_1上,外筒6_3套在电动机6-2外,且外筒6-3固定连接在底座6-1上,外筒6-3内侧固定有两条对称分布的导轨6-9 ;内筒6-4置于外筒6-3中,螺杆6-6则置于内筒6_4中;所述螺杆6_6的下端连接在电动机6-2的输出端,螺母6-5与螺杆6-6之间螺纹连接,且螺母6-5与导轨6_9吻合,内筒6-4固定连接在螺母6-5上;外筒6-3的下端与内筒6-4之间通过密封圈6_7固定密封连接;推杆6-8与内筒6-4相互连接,推杆6-8下端铰连接在拉杆4上;底座6_1铰连接支撑框架I ;电动机6-2电连接智能控制系统。回到
图1,上述的智能控制系统9能接受控制信号10并能与低压电网(交流负载)11电连接。上述的智能控制系统9、控制信号10、负载、低压电网11的导线8电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智能控制系统9包括一单片机、电机控制器、蓄电装置和伺服机构,单片机接受和处理控制信号10,所述的控制信号包括光敏元件采集的光强信号、实时分析数据;单片机向电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机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电动机6的正、反转、转动时间或室内光源;控制器控制电通路,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及对直流负载包括单片机供电。与低压电网11并网需通过逆变器实现,使太阳能电池多余的电能输出至低压电网,当太阳能电池电能不足时可从低压电网输入,确保系统电能平衡。上述的单片机接受光敏元件采集的光强数据并结合实时分析程序查询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综合处理得到合适的太阳能薄膜叶片2角度;单片机将得到的角度数据传递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通过调节电动机6的正转、反转、转动时间及转速调节太阳能薄膜叶片2达到指定角度;另外,室外光线较弱则电机控制器启动室内光源。上述的实时分析程序集成于单片机内,实时分析程序包括计时模块、数据库模块;单片机可根据计时模块的时间进入数据库模块查询对应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上述的电机控制器可指示太阳能薄膜叶片2状态;所述电机控制器还能接受遥感或手动控制达到特殊情况下的效果;若干太阳能薄膜叶片通过若干个活动轴连接在同一拉杆上;上述若干太阳能薄膜叶片和拉杆由一个直线电动机传动。回到
图1,智能控制系统7根据室内、室外的光强控制直线电动机6的正、反转,转 动时间控制太阳能薄膜叶片2的角度,达到控制室内光强的效果。在所述太阳能薄膜叶片2的一端通过四个均匀弧形分布的紧定螺钉5-1-3固定一端盖手柄5-1 ;轴两端固定在支撑框架I上,在基板2-1两端的轴上分别安装一个轴锁12 ;所述的端盖手柄5-1通过活动轴5-2连接拉杆4,拉杆7铰连接于直线电动机6的伸缩端,直线电动机6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支撑框架I上;太阳能薄膜电池2-2通过导线8将电池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直流负载及蓄电装置,所述的蓄电装置由控制器、蓄电池组成;所述的控制器还与离网(或并网)逆变器电连接,离网逆变器电连接交流负载,并网逆变器电连接低压电网;另外还包括光敏元件及实时分析程序,光敏元件采集室内、室外光线强度,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查询、处理后,给电机控制器发出指令,通过调整伺服机构控制室内光强,所述伺服机构包括直线电动机6、拉杆4、端盖转柄5、光源。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包括一个中空的四方体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框架支架均匀布置若干个可绕轴旋转的太阳能薄膜叶片和若干个轴;相邻太阳能薄膜叶片间有通风间隙;所述的太阳能薄膜叶片包括一基板和装设在基板上的太阳能薄膜电池;所述的基板下底面两端分别固定一轴承,轴承中心有一圆柱形孔,大小与轴吻合;在所述太阳能薄膜叶片的一端通过四个均匀弧形分布的紧定螺钉固定一端盖转柄;所述的轴两端固定在支撑框架上,在基板两端的轴上分别安装一个轴锁;所述的端盖转柄通过活动轴连接拉杆,拉杆铰连接于直线电动机的伸缩端,直线电动机的另一端铰连接在支撑框架上;太阳能薄膜电池通过导线将电池产生的电能输送至直流负载及蓄电装置,所述的蓄电装置由控制器、蓄电池组成;所述的控制器还与离网或并网逆变器电连接,离网逆变器电连接交流负载,并网逆变器电连接低压电网;另外还包括光敏元件及实时分析程序,光敏元件采集室内、室外光线强度,并将信号传递给单片机查询、处理后,给电机控制器发出指令,通过调整伺服机构控制室内光强,所述伺服机构包括直线电动机、拉杆、端盖转柄、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基板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倒U形槽,太阳能薄膜电池边部装设在倒U形槽中;基板与太阳能薄膜电池接 触面间垫有密封胶;基板端截面两侧对称布置一个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由上至下依次为TCO层、PIN结、Al蒸镀层;太阳能薄膜电池导线连接直流负载及蓄电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上表面固定连接基板,下表面为弧形磨砂面;轴承的一侧面对称布置两个螺孔;两个轴承对称分布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转柄包括端盖手柄和活动轴;端盖手柄呈手枪状,端盖部分与太阳能薄膜叶片及轴承平行吻合,端盖部分上均匀弧形分布四个螺孔;手柄端部有一个轴孔,大小与活动轴吻合;所述的活动轴包括连接螺钉和固定在拉杆上的螺帽组成,连接螺钉穿过端盖转柄上的轴孔连接到拉杆,使太阳能薄膜叶片在拉杆作用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锁包括一个固定栓和垫圈;所述的固定栓呈方块形,其中心有一圆柱形孔,孔的大小与轴吻合,其一侧面有一螺孔,紧定螺钉通过螺孔将固定栓固定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线电动机包括电动机、外筒、内筒、螺母、螺杆、底座、密封圈和推杆;上述电动机固定在底座上,外筒套在电动机外,且外筒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外筒内侧固定有两条对称分布的导轨;内筒置于外筒中,螺杆则置于内筒中;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在电动机的输出端,螺母与螺杆之间螺纹连接,且螺母与导轨吻合,内筒固定连接在螺母上;外筒的下端与内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固定密封连接;推杆与内筒相互连接,推杆下端铰连接在拉杆上;底座铰连接支撑框架;电动机电连接电机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分析程序集成于单片机内,实时分析程序包括计时模块、数据库模块;单片机可根据计时模块的时间进入数据库模块查询对应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接受光敏元件采集的光强数据并结合实时分析程序查询的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综合处理得到合适的太阳能薄膜叶片角度;单片机将得到的角度数据传递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通过调节电动机的正转、反转、转动时间及转速调节太阳能薄膜叶片达到指定角度;另外,室外光线较弱则电机控制器启动室内光源。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若干太阳能薄膜叶片通过若干个活动轴连接在同一拉杆上;上述若干太阳能薄膜叶片和拉杆由一个直线电动机传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薄膜智能百叶窗,包括一个中空的四方体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框架支架均匀布置若干个可绕轴旋转的太阳能薄膜叶片和若干个轴;相邻太阳能薄膜叶片间有通风间隙;所述的太阳能薄膜叶片包括一基板和装设在基板上的太阳能薄膜电池。采用上述结构,解决了建筑室内采光质量及舒适度与建筑能耗的矛盾,降低了人工采光、照明及空调建筑能耗成本。利用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有效控制室内光强及舒适度,避免了人视觉与身心疲惫。其简单、灵活、无噪音。
文档编号E06B9/28GK202596533SQ20122016580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刘向荣, 胡中明 申请人:广州中明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刘向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