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可以包括安装在门闩处的门闩接合器,以及安装在门把手处的门把手底座,其中形成在门闩接合器处的联接部件可以被插入地联接至在门把手底座处形成的联接凹槽。
【专利说明】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2年10月1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2-011230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通过直接地将安装在门R处的门R接合器连接到门把手底座,而能够获得联接特性和结构简化。
【背景技术】
[0004]通常地,安装在门处的门模块包括门闩、门闩接合器,以及门把手底座。
[0005]同时,如图1所示,根据现有技术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门闩10和门把手底座20之间的门闩接合器30和底座支撑支架40,以便使它们彼此连接。
[0006]也就是说,在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中,门闩接合器30连接到门闩10,底座支撑支架40连接到门把手底座20,并且门闩接合器30连接到底座支撑支架40。
[0007]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中,底座支撑支架40在被组装在门的时候干扰门框架和门外侧轨道,从而降低了组装特性。
[0008]此外,在根据现有技术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中,底座支撑支架40在与侧表面碰撞时撞击门把手底座20,从而使得门把手底座20允许门把手移动同时旋转,从而打开门。
[0009]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通过移除底座支撑支架并将安装在门闩处的门闩接合器直接地连接至门把手底座而能够获得联接特性和结构的简化。
[0011]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可以包括安装在门闩处的门闩接合器,以及安装在门把手处的门把手底座,其中形成在门闩接合器处的联接部件被插入地联接至在门把手底座处形成的联接凹槽。
[0012]设有一对联接部件从而以便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彼此对应,并且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可以包括在其外侧形成的锁止爪,从而使得所述一对联接部件被联接凹槽卡住并支撑。
[0013]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可以包括关于所述联接部件的纵向轴倾斜的内侧和外侧。
[0014]形成一对联接凹槽,并且所述一对联接凹槽可以具有一对联接部件,所述一对联接部件的每一个插入所述一对联接凹槽中。
[0015]加强构件形成在所述联接凹槽之间。
[0016]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可以在彼此互推的方向上具有弹力。
[0017]所述联接凹槽形成在支撑构件的前部,所述支撑构件形成在所述门把手底座处,并且所述支撑构件设有在其内形成的移动空间,以便插入地联接到所述联接凹槽的联接部件在所述联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0018]所述移动空间与所述联接凹槽连通。
[0019]所述门闩接合器和所述门把手底座通过连接构件而彼此相互连接。
[0020]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其显示了说明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0021]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2]图1为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23]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25]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0026]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的连接构件的立体图。
[0027]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其显示了说明本发明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表示。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0028]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
[0029]附图标记列表
[0030]10:门闩20:门把手底座
[0031]30:门闩接合器 40:底座支撑支架
[0032]100:门闩200:门闩接合器
[0033]210:联接部件 211:锁止爪
[0034]212:倾斜表面 215:加强构件
[0035]300:门把手底座 310:支撑构件
[0036]311:联接凹槽 320:移动空间
[0037]400:门把手500:连接构件。【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说明,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0039]在根据本发明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中,安装在门闩处的门闩接合器穿过联接部件和联接凹槽,连接到安装在门把手处的门把手底座,从而提高了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组装特性和结构的简化。
[0040]在下文中,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从而使其可易于由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然而,本发明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且不限于本说明书提供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在附图中,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将被省略,以便对本发明明白的说明,并且贯穿整个说明书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将用于描述类似的部分。
[0041]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安装在门闩100处的门闩接合器200,以及安装在门把手400处的门把手底座300。
[0042]在该构造中,如图3所示,联接部件和联接凹槽每一个形成在门闩接合器200和门把手底座300之间,其中门R接合器200与门把手底座300通过联接部件与联接凹槽的相互联接而彼此连接,从而能够获得门闩接合器200和门把手底座300的组装特性以及结构的简化。
[0043]例如,联接部件210形成在门闩接合器200处,并且联接凹槽311形成在门把手底座300处,从而使得将联接部件210插入地联接至联接凹槽311内。
[0044]—对联接部件210设置在门闩接合器200处从而使得所述一对连接部件210彼此对应,并在其外侧形成有锁止爪211,从而使得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被联接凹槽311卡住并支撑。
[0045]也就是说,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被插入联接凹槽311之中然后被拉动时,联接部件210的锁止爪211被联接凹槽311的外周围表面卡住并支撑,以阻止联接部件210的分离,以从而将门闩接合器200连接到门把手底座300。
[0046]加强构件215可以形成在联接凹槽311之间,以便加强联接凹槽311。
[0047]同时,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具有形成为倾斜表面212的内侧和外侧,其中在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被插入联接凹槽311中的情况下,倾斜表面212引导联接部件210,从而提高了联接部件210联接特性。
[0048]此外,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可以增加互相挤压穿过倾斜表面212的面积,所述倾斜表面212在联接部件210的内侧处彼此对应,从而使得联接部件210的锁止爪211可以被最大化地匹配,从而能够提高联接特性。
[0049]同时,该对联接部件210在彼此互推的方向上具有弹力,从而在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被插入地联接到联接凹槽311的情况下,通过弹力保持更稳定的固定力。
[0050]同时,形成一对联接凹槽311,并且所述一对联接凹槽311包括插入地联接至所述一对联接凹槽内的所述一对联接部件210,从而提高了在联接部件210和联接凹槽311之间的组装特性。[0051]同时,如图4所示,联接凹槽311形成在支撑构件310的前部,支撑构件310形成在门把手底座300处,并且支撑构件310在其内设有移动空间320,从而使得联接到联接凹槽311的联接部件210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因此,即使发生门闩接合器200或门把手底座300的移动现象同时联接部件210在移动空间320中的长度方向上移动,也可以保持稳定的连接。
[0052]同时,如图5所示,门闩接合器200和门把手底座300通过连接构件500而彼此连接,其中连接构件500具有两侧端,每个分别铰接至门闩接合器200和门把手底座300。因此,连接构件500形成与介于联接部件210和联接凹槽311之间的连接点一起的另一个连接点,从而使得门R接合器200和门把手底座300可以被稳定地支撑,并且通过所述两个连接点可以防止门闩接合器200和门把手底座300的旋转。
[0053]因此,在所述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中,门闩穿过联接部件和联接凹槽直接连接至门把手底座,而不用任何单独地支架,从而能够获得组装特性和结构的简化。
[0054]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安装在门闩处的门闩接合器直接连接至门把手底座,从而能够获得联接特性和结构的简化。
[0055]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和“外”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0056]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包括: 门闩接合器,其安装在门闩处;以及 门把手底座,其安装在门把手处, 其中形成在所述门闩接合器的联接部件被插入地联接至形成在所述门把手底座处的联接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设有一对联接部件从而使得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彼此对应,并且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包括在其外侧形成的锁止爪,从而使得所述一对联接部件被所述联接凹槽卡住并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包括关于所述联接部件的纵向轴倾斜的内侧和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形成一对联接凹槽,并且所述联接凹槽具有所述一对联接部件,所述一对联接部件的每一个插入所述一对联接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加强构件形成在所述联接凹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一对联接部件在彼此互推的方向上具有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联接凹槽形成在支撑构件的前部,所述支撑构件形成在所述门把手底座处,并且所述支撑构件设有在其内形成的移动空间,从而使得插入地联接到所述联接凹槽的所述联接部件在所述联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移动空间与所述联接凹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闩和门把手底座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门闩接合器和所述门把手底座通过连接构件而彼此相互连接。
【文档编号】E05B3/00GK103726714SQ20131007062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柳在玟, 金亨燉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