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门双向阻尼器及移门双向阻尼方法

文档序号:2081673阅读:30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门双向阻尼器及移门双向阻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及阻尼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移门双向阻尼器及移门双向阻尼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门中,阻尼定位器往往安装在导轨两端,当移门推向两侧时,移门上的滑轮的挂钩与单向阻尼定位器配合,形成阻尼缓冲效果。由于单向阻尼定位器若安装在移门中间时,会与移门滑轮相抵触,使移门无法推拉,因此单向阻尼定位器只能安装在导轨两侧,这会造成在具有三个门扇或四个门扇的移门中,其中间的门扇无法定位,且开关门时无阻尼缓冲效果而处于自由状态,因而容易因地板不平等客观原因而导致门关好后没有定位而移位。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门双向阻尼器及移门双向阻尼方法,所述方法能使移门双向阻尼器对安装在各个位置的移门门扇进行双向阻尼缓冲和定位。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门双向阻尼器,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阻尼棒、第二阻尼棒、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第一拨块以及第二拨块,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导轨槽,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导轨槽,第一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槽内,第二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槽内,且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相互配合,第一阻尼棒与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拨块和第一安装座上,第二阻尼棒与第二拨块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拨块和第二安装座上。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的第一拨块包括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导轨槽内,且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活动枢接,所述的第二拨块包括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槽内,且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活动枢接,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相对应配合,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相对应配合,所述的第一阻尼棒与第一复位拨块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二阻尼棒与第二复位拨块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一导轨槽的两侧边设有第一滑道口,第二导轨槽的两侧边设有第二滑道口,第一滑道口具有拐向所述第一导轨槽底部的尾部,第二滑道口具有拐向所述第二导轨槽底部的尾部,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滑道口相配合的突起,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上分别设有与第二滑道口相配合的突起。
所述第一导轨槽在第一滑道口的尾部处设有定位转向柱,所述第二导轨槽在第二滑道口的尾部处也设有定位转向柱。所述的第一复位拨块包括第一拨动部,所述的第二复位拨块包括第二拨动部,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设有第二阻挡部,所述的第一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一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对,所述的第二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二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相对。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二活动拨块均设有弯钩部,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拨块的弯钩部和第一安装座上,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的弯钩部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一安装座还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的第二安装座还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槽的端部,且与第一导轨槽相贯通,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槽的端部,且与第二导轨槽相贯通,所述的第一阻尼棒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中,所述的第二阻尼棒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安装部中,第一阻尼棒和第二阻尼棒均具有活动伸缩端,第一阻尼棒的活动伸缩端伸入所述的第一导轨槽内而与所述的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二阻尼棒的活动伸缩端伸入所述的第二导轨槽内而与所述的第二拨块相连接。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还包括有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的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上固定座上,所述的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下固定座上。所述的上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相匹配的轨道,该第一安装座安装在该轨道内,所述的下固定座上设有安装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门双向阻尼方法,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移门导轨上,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移门门扇上,该方法为:当移门门扇向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相互作用,先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上滑动,第二阻尼棒对该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所述的相互作用接着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上滑动,第一拉伸弹簧对此滑动进行阻尼缓冲;当移门门扇向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相互作用,先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上滑动,第一阻尼棒对该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所述的相互作用接着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上滑动,第二拉伸弹簧对此滑动进行阻尼缓冲。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相互配合,则移门门扇在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则第二拨块能作用于第一拨块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上滑动,第一拨块能作用于第二拨块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上滑动,而第一阻尼棒、第一拉伸弹簧分别与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二阻尼棒、第二拉伸弹簧分别与第二拨块相连接,则第一阻尼棒、第二阻尼棒、第一拉伸弹簧和第二拉伸弹簧能够对所述的滑动进行阻尼缓冲,进而实现对移门门扇移动过程中的阻尼缓冲和定位;而且该阻尼器能够安装在门扇的中间,因此,该阻尼器能对安装在各个位置的移门门扇进行双向阻尼缓冲和定位。2、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相对应配合,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相对应配合,则第二复位拨块对第一活动拨块的作用或第二活动拨块对第一复位拨块的作用能使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在第一导轨槽内滑动,第一活动拨块对第二复位拨块的作用或第一复位拨块对第二活动拨块的作用能使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在第二导轨槽内滑动;而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的活动枢接,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的活动枢接,则为第一活动拨块在第一导轨槽上的拐向下沉、第二活动拨块在第二导轨槽上的拐向下沉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移门门扇在受阻尼缓冲后仍能顺利通过。3、所述突起与第一滑道口的配合,使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能够在第一导轨槽内滑动,所述突起与第二滑道口的配合,使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能够在第二导轨槽内滑动;第一滑道口具有拐向的尾部,则第一活动拨块滑动至该尾部时能够在第一导轨槽内拐向下沉,以避让第二复位拨块的通过,进而移门门扇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顺利通过而不被卡住;第二滑道口具有拐向的尾部,则第二活动拨块滑动至第二滑道口的尾部时能够在第二导轨槽内拐向下沉,以避让第一复位拨块的通过,进而移门门扇在沿第二方向移动时能顺利通过而不被卡住。4、所述滑道口的尾部处均设有定位转向柱,则当上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在滑动至第一滑道口的尾部,定位转向柱能够卡住第一活动拨块,使第一活动拨块在第一导轨槽内拐向下沉,而当第二活动拨块在滑动至第二滑道口的尾部时,定位转向柱能够卡住第二活动拨块,使二活动拨块在第二导轨槽内拐向下沉。5、所述的第一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一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对,则能使第一复位拨块和第二活动拨块相对应配合或相互作用;而所述的第二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二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相对,则能使第二复位拨块和第一活动拨块相对应配合或相互作用。6、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二活动拨块均设有弯钩部,则第一拉伸弹簧能够通过拉动第一活动拨块的弯钩部来协助第一活动拨块的拐向下沉;第二拉伸弹簧则能够通过拉动第二活动拨块的弯钩部来协助第二活动拨块的拐向下沉。7、所述的第一安装座通过上固定座而固定在移门导轨上,所述的第二安装座则通过下固定座固定在移门门扇上。8、所述的上固定座中设有与第一安装座相匹配的轨道,能在安装时方便调节第一安装座在移门导轨左右的精确位置,下固定座中设有安装孔,方便对下固定座进行上下调

iF.09、所述的方法能使所述阻尼器对移门门扇的移动进行双向阻尼缓冲和定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爆炸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拨块的装配结构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的装配结构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下阻尼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结构状态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或第二活动拨块刚完成复位时移门双向阻尼器各配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下阻尼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结构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固定座,2、下固定座,3、第一安装座,31、第一导轨槽,311、第一滑道口,32、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座,41、第二导轨槽,411、第二滑道口,42、第二安装部,5、第一活动拨块,51、第一阻挡部,52、弯钩部,6、第二活动拨块,7、第一复位拨块,71、第一拨动部,8、第二复位拨块,9、第一阻尼棒,10、第二阻尼棒,11、第一拉伸弹簧,12、第二拉伸弹簧,13、定位转向柱,571、突起,14、跑道形安装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移门双向阻尼器,包括第一安装座3、第二安装座4、第一阻尼棒9、第二阻尼棒10、第一拉伸弹簧11、第二拉伸弹簧12、第一拨块以及第二拨块,第一安装座3包括第一导轨槽31,第二安装座4包括第二导轨槽41,第一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槽31内,第二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槽41内,且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相互配合,第一阻尼棒9与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拨块和第一安装座3上,第二阻尼棒10与第二拨块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拨块和第二安装座4上。其中,所述的第一拨块包括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导轨槽31内,且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活动枢接,所述的第二拨块包括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槽41内,且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活动枢接,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二复位拨块8相对应配合,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一复位拨块7相对应配合,所述的第一阻尼棒9与第一复位拨块7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安装座3上,所述的第二阻尼棒10与第二复位拨块8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安装座4上。所述的第一导轨槽31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一滑道口 311,第二导轨槽41的两侧边均设有第二滑道口411,第一滑道口 311具有拐向所述第一导轨槽31底部的尾部,第二滑道口 411具有拐向所述第二导轨槽41底部的尾部,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滑道口 311相配合的突起571,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上分别设有与第二滑道口 411相配合的突起571。所述第一导轨槽31在第一滑道口 311的尾部处设有定位转向柱13,所述第二导轨槽41在第二滑道口 411的尾部处也设有定位转向柱13。所述的第一复位拨块7包括第一拨动部71,所述的第二复位拨块8包括第二拨动部,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5设有第一阻挡部51,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6设有第二阻挡部,所述的第一拨动部71与第一阻挡部51相互错开,使第一拨动部71与第二阻挡部相对,所述的第二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二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51相对。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二活动拨块6均设有弯钩部52,第一拉伸弹簧1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拨块5的弯钩部52和第一安装座3上,第二拉伸弹簧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6的弯钩部52和第二安装座4上。所述的第一安装座3还包括第一安装部32,所述的第二安装座4还包括第二安装部42,第一安装部3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槽31的端部,且与第一导轨槽31相贯通,第二安装部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槽41的端部,且与第二导轨槽41相贯通,所述的第一阻尼棒9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部32中,所述的第二阻尼棒10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安装部42中,第一阻尼棒9和第二阻尼棒10均具有活动伸缩端,第一阻尼棒9的活动伸缩端伸入所述的第一导轨槽31内而与所述的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二阻尼棒10的活动伸缩端伸入所述的第二导轨槽41内而与所述的第二拨块相连接。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还包括有上固定座I和下固定座2,所述的第一安装座3固定安装在上固定座I上,所述的第二安装座4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下固定座2上。所述的上固定座I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3相匹配的轨道,该第一安装座3安装在该轨道内,所述的下固定座2上设有跑道形安装孔14。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的具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由于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的结构与之一致,本实施例不再示出其具体结构。为方便叙述,所述的上固定座1、第一安装座3、第一阻尼棒9、第一拉伸弹簧11、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组合在一起合称为上阻尼器,所述的下固定座2、第二安装座4、第二阻尼棒10、第二拉伸弹簧12、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组合在一起合称为下阻尼器。上阻尼器固定安装在移门导轨上,下阻尼器固定安装在移门门扇上;所述的“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而“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的第一滑道口 311与其尾部相对应的另一端部称为第一滑道口 311的头部,所述的第二滑道口 411与其尾部相对应的另一端部称为第二滑道口 411的头部。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门双向阻尼方法,该方法为:当移门门扇向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相互作用,先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41上滑动,第二阻尼棒10对该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所述的相互作用接着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31上滑动,第一拉伸弹簧11对此滑动进行阻尼缓冲;当移门门扇向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相互作用,先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31上滑动,第一阻尼棒9对该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所述的相互作用接着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41上滑动,第二拉伸弹簧12对此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本实施例中,当移门门扇处于第一位置,即下阻尼器处于第一位置时,上阻尼器的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处于第一滑道口 311的头部,下阻尼器的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处于第二滑道口 411的尾部,具体如图4所示;当移门门扇处于第二位置,即下阻尼器处于第二位置时,上阻尼器的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处于第一滑道口 311的尾部,下阻尼器的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处于第二滑道口 411的头部,具体如图6所示。当移门正常关门定位时,第一活动拨块5与第二活动拨块6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复位拨块7和第二复位拨块8的位置也正好相对应,具体如图3所示。所述移门双向阻尼器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当移门门扇由第一位置开始向第一方向移动时,即下阻尼器由第一位置开始向第一方向移动,首先第一活动拨块5会对第二复位拨块8进行阻挡,使第二复位拨块8带动第二活动拨块6在第二导轨槽41上由第二滑道口 411的尾部滑动至头部,由此完成了对第二复位拨块8和第二活动拨块6的“复位”,该过程中第二阻尼棒10对第二复位拨块8及第二活动拨块6的滑动进行阻尼缓冲,第二复位拨块8和第二活动拨块6刚完成“复位”时的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结构状态图如图5所示;接着下阻尼器继续向第一方向移动,则第二复位拨块8对第一活动拨块5的反作用,会使第一活动拨块5带动第一复位拨块7在第一导轨槽31上由第一滑道口 311的头部滑动至尾部,此时第一活动拨块5在第一滑道口 311的尾部拐向下沉以避让第二复位拨块8,移门门扇顺利通过并移动至第二位置,该过程中第一拉伸弹簧11对第一活动拨块5及第一复位拨块7的滑动进行阻尼缓冲,下阻尼器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结构状态图如图6所示;当移门门扇由第二位置开始向第二方向移动时,即下阻尼器由第二位置开始向第二方向移动,首先第二活动拨块6对第一复位拨块7的作用,使第一复位拨块7带动第一活动拨块5在第一导轨槽31上由第一滑道口 311的尾部滑动至头部,由此完成了对第一复位拨块7和第一活动拨块5的“复位”,该过程中第一阻尼棒9对第一复位拨块7及第一活动拨块5的滑动进行阻尼缓冲,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刚完成“复位”时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结构状态图如图5所示;接着下阻尼器继续向第二方向移动时,则第一复位拨块7对第二活动拨块6的反作用,会使第二活动拨块6带动第二复位拨块8在第二导轨槽41上由第二滑道口 411的头部滑动至尾部,此时,第二活动拨块6在第二滑道口 411的尾部拐向下沉以避让第一复位拨块7,移门门扇顺利通过并移动至第一位置,该过程中第二拉伸弹簧12对第二活动拨块6及第二复位拨块8的滑动进行阻尼缓冲,下阻尼器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移门双向阻尼器的结构状态图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阻尼棒9、第一拉伸弹簧11、第二阻尼棒10和第二拉伸弹簧12的阻尼缓冲作用,在实际效果上体现出来的是,移门门扇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阻尼缓冲。为了使能够更方便地看清结构,上述图4、图5、图6中所示的安装在移门门扇的下阻尼器相对于实际的装配结构图作了一段距离的下移。以图5为例,其实际的装配结构图应该为图3。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相互配合,则移门门扇在向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则第二拨块能作用于第一拨块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31上滑动,第一拨块能作用于第二拨块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41上滑动,而第一阻尼棒9、第一拉伸弹簧11分别与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二阻尼棒10、第二拉伸弹簧12分别与第二拨块相连接,则第一阻尼棒9、第二阻尼棒10、第一拉伸弹簧11和第二拉伸弹簧12能够对所述的滑动进行阻尼缓冲,进而实现对移门门扇移动过程中的阻尼缓冲和定位;而且该阻尼器能够安装在门扇的中间,因此,该阻尼器能对安装在各个位置的移门门扇进行双向阻尼缓冲和定位。2、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二复位拨块8相对应配合,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一复位拨块7相对应配合,则第二复位拨块8对第一活动拨块5的作用或第二活动拨块6对第一复位拨块7的作用能使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在第一导轨槽31内滑动,第一活动拨块5对第二复位拨块8的作用或第一复位拨块7对第二活动拨块6的作用能使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在第二导轨槽41内滑动;而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的活动枢接,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的活动枢接,则为第一活动拨块5在第一导轨槽31上的拐向下沉、第二活动拨块6在第二导轨槽41上的拐向下沉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实现移门门扇在受阻尼缓冲后仍能顺利通过。3、所述突起571与第一滑道口 311的配合,使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一复位拨块7能够在第一导轨槽31内滑动,所述突起571与第二滑道口 411的配合,使第二活动拨块6和第二复位拨块8能够在第二导轨槽41内滑动;第一滑道口 311具有拐向的尾部,则第一活动拨块5滑动至该尾部时能够在第一导轨槽31内拐向下沉,以避让第二复位拨块8的通过,进而移门门扇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顺利通过而不被卡住;第二滑道口 411具有拐向的尾部,则第二活动拨块6滑动至第二滑道口 411的尾部时能够在第二导轨槽41内拐向下沉,以避让第一复位拨块7的通过,进而移门门扇在沿第二方向移动时能顺利通过而不被卡住。4、所述滑道口的尾部处均设有定位转向柱13,则当上述的第一活动拨块5在滑动至第一滑道口 311的尾部,定位转向柱13能够卡住第一活动拨块5,使第一活动拨块5在第一导轨槽31内拐向下沉,而当第二活动拨块6在滑动至第二滑道口 411的尾部时,定位转向柱13能够卡住第二活动拨块6,使二活动拨块在第二导轨槽41内拐向下沉。5、所述的第一拨动部71与第一阻挡部51相互错开,使第一拨动部71与第二阻挡部相对,则能使第一复位拨块7和第二活动拨块6相对应配合或相互作用;而所述的第二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二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51相对,则能使第二复位拨块8和第一活动拨块5相对应配合或相互作用。6、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5和第二活动拨块6均设有弯钩部52,则第一拉伸弹簧11能够通过拉动第一活动拨块5的弯钩部52来协助第一活动拨块5的拐向下沉;第二拉伸弹簧12则能够通过拉动第二活动拨块6的弯钩部52来协助第二活动拨块6的拐向下沉。7、所述的第一安装座3通过上固定座I而固定在移门导轨上,所述的第二安装座4则通过下固定座2固定在移门门扇上。8、所述的上固定座I中设有与第一安装座3相匹配的轨道,能在安装时方便调节第一安装座3在移门导轨左右的精确位置,下固定座2中设有跑道形安装孔14,方便对下固定座2进行上下调整。9、所述的方法能使所述阻尼器对移门门扇的移动进行双向阻尼缓冲和定位。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阻尼棒、第二阻尼棒、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第一拨块以及第二拨块,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导轨槽,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导轨槽,第一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槽内,第二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槽内,且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相互配合,第一阻尼棒与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拨块和第一安装座上,第二阻尼棒与第二拨块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拨块和第二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拨块包括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的第一导轨槽内,且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活动枢接,所述的第二拨块包括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导轨槽内,且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活动枢接,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相对应配合,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相对应配合,所述的第一阻尼棒与第一复位拨块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的第二阻尼棒与第二复位拨块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槽的两侧边设有第一滑道口,第二导轨槽的两侧边设有第二滑道口,第一滑道口具有拐向所述第一导轨槽底部的尾部,第二滑道口具有拐向所述第二导轨槽底部的尾部,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一复位拨块上分别设有与第一滑道口相配合的突起,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和第二复位拨块上分别设有与第二滑道口相配合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槽在第一滑道口的尾部处设有定位转向柱,所述第二导轨槽在第二滑道口的尾部处也设有定位转向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复位拨块包括第一拨动部,所述的第二复位拨块包括第二拨动部,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设有第一阻挡部,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 设有第二阻挡部,所述的第一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一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对,所述的第二拨动部与第二阻挡部相互错开,使第二拨动部与第一阻挡部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动拨块和第二活动拨块均设有弯钩部,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拨块的弯钩部和第一安装座上,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第二活动拨块的弯钩部和第二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还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的第二安装座还包括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槽的端部,且与第一导轨槽相贯通,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槽的端部,且与第二导轨槽相贯通,所述的第一阻尼棒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中,所述的第二阻尼棒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二安装部中,第一阻尼棒和第二阻尼棒均具有活动伸缩端,第一阻尼棒的活动伸缩端伸入所述的第一导轨槽内而与所述的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二阻尼棒的活动伸缩端伸入所述的第二导轨槽内而与所述的第二拨块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的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上固定座上,所述的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下固定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座相匹配的轨道,该第一安装座安装在该轨道内,所述的下固定座上设有安装孔。
10.一种移门双向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移门导轨上,第二安装座固定安装在移门门扇上,该方法为: 当移门门扇向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相互作用,先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上滑动,第二阻尼棒对该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所述的相互作用接着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上滑动,第一拉伸弹簧对此滑动进行阻尼缓冲; 当移门门扇向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一拨块与第二拨块相互作用,先使第一拨块在第一导轨槽上滑动,第一阻尼棒对该滑动进行阻尼缓冲,所述的相互作用接着使第二拨块在第二导轨槽上滑动,第二 拉伸弹簧对此滑动进行阻尼缓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门双向阻尼器及移门双向阻尼方法,所述的移门双向阻尼器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一阻尼棒、第二阻尼棒、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第一拨块以及第二拨块,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导轨槽,第二安装座包括第二导轨槽,第一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导轨槽内,第二拨块滑动安装在第二导轨槽内,且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相互配合,第一阻尼棒与第一拨块相连接,第一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拨块和第一安装座上,第二阻尼棒与第二拨块相连接,第二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拨块和第二安装座上。所述方法能使该阻尼器对安装在各个位置的移门门扇进行双向阻尼缓冲和定位。
文档编号E05D13/00GK103147645SQ201310078928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严恩雄, 孙志龙, 黄高华 申请人:广东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