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桌体角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桌子,更具体指一种桌体角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桌体主要具有脚架,并于脚架上方设置桌板以提供承置物品,然而因不同使用者的身材不同,因而该桌板对应脚架的角度固定时将造成适用性不佳情况。又该桌体配合座椅使用,该座椅的高度及座椅与桌体的距离将影响使用者利用桌板书写的适用高度,且使用者书写、阅读、绘画时桌板常须具有不同角度以配合使用者手部操作或观看姿势,该桌板角度不能调整时将造成使用者须迁就桌板不便情形。此外该桌板上常须承置计算机或其它重物,且该桌体若为学生使用的公用课桌椅时该桌板易因使用者不当压迫而与脚架脱离或改变接合角度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具有较佳调整便利性、支撑稳定性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枢接座,具有第一枢接部,并于第一枢接部端缘延伸第一接合部,又该第一枢接部中央具有第一轴孔,又于第一枢接部设置对应第一轴孔径向的作动槽;一第二枢接座,具有可与第一枢接部对接组合的第二枢接部,并使第一、二枢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又于第二枢接部端缘延伸第二接合部,又于第二枢接部对应第二轴孔径向位置设置环状齿纹;一定位单元,设于前述容置槽内,具有传动板、定位块,并该定位块可由传动板带动于前述作动槽直向作动,又设置可与前述环状齿纹啮合的定位齿纹;一控制单元,与传动板连动组合,并可控制定位块的定位齿纹与第二枢接部的环状齿纹啮合锁定,又可控制使定位块可位移使定位齿纹脱离环状齿纹,使得第二枢接座可对应第一枢接座旋转调整角度。所述的第一枢接座,具有第一枢接部于第一枢接部设定角度位置设置凸部,并于相邻凸部间形成对应第一轴孔径向的作动槽;又定位单元的传动板具有第三轴孔;又控制单元包括一轴杆、一操作杆、一弹性组件,并该轴杆穿插前述第一、二枢接座及传动板的轴孔,并使轴杆与传动板迫紧连动组合,又于轴杆外侧端连动接合操作杆;又该弹性组件提供操作杆作动弹力,并使操作杆平时可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位于锁定位置。所述的桌体具有桌板支柱、脚架支柱,又该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接合部可与脚架支柱接合,又于第一接合部接合第一套接片,并该第一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二枢接座端缘的凸缘,又于第一枢接部外侧设置第一环状凸缘,又第二枢接座设置可与桌板支柱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并该第二接合部接合第二套接片,并该第二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一枢接座端缘的凸缘,又该第二枢接部一侧具有可与第一环状凸缘接合的第二环状凸缘,并使第一、二枢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所述的定位单元更包括支撑块,又该定位单元的传动板于对应第三轴孔径向设置数导移孔,并该导移孔一侧具有较靠近传动板端缘的锁定区,另一侧具有较远离传动板端缘的非锁定区,并该锁定区与非锁定区间具有导移边;又支撑块固设于传动板一侧,中央具有可穿插轴杆,并与轴杆连动接合的第四轴孔,并于外侧对应前述作动槽位置设置支撑端,又定位块一端具有可与支撑块支撑端抵靠的斜向抵靠端,相对另一端设置可与前述环状齿纹啮纹啮合的定位齿纹,又于一侧设置可嵌入前述导移孔的导移柱。所述的第二枢接座设置弹簧接合部,又控制单元的弹性组件为扭力弹簧,并两端分别与第二枢接座的弹簧接合部及操作杆接合,并使操作杆平时可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位于锁定位置。所述的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枢接部一侧面间隔120°角度位置设置凸部,并于相邻凸部间形成对应第一轴孔径向的作动槽,又定位单元包括三定位块分别设于前述作动槽内。所述的第一枢接部设置限位槽,又于支撑块一侧设置可嵌入第一枢接座限位槽的限位柱。所述的包括 两角度调整装置分别与桌板、脚架两侧相对位置接合,并于两角度调整装置的轴杆接合连动杆。所述的角度调整装置设于桌体的脚架中段位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欲调整角度时可令操作杆带动轴杆、传动板、支撑块旋转,并使传动板导移孔的导移边可带动定位块的导移柱位移,并使定位块的导移柱可位移至非锁定区位置,而此时支撑块的限位柱可对应第一枢接座的限位槽位移,并可借由限位槽限制最大旋转角度,并使定位块的定位齿纹脱离环状齿纹,使得第二枢接座可对应第一枢接座旋转调整角度,并于调整后放开操作杆时可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令轴杆、传动板、支撑块可反向旋转,并使定位块可受支撑块导移使导移柱可位移至导移孔的锁定区位置,并使定位块的定位齿纹可与调整角度的环状齿纹啮合以稳固定位调整后角度,并使本实用新型可具有趋近无段调整功效,并使桌板可调整至适合使用者的角度以具有较佳适用性、舒适功效。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合图;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角度调整装置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角度调整装置另一角度分解图;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角度调整装置组合图;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对应图4中A-A剖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锁定状态示意图;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操作操作杆令定位块动作示意图;图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于非锁定状态示意图;图9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调整角度示意图;[0030]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调整角度后锁定示意图;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调整角度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第一枢接座11第一枢接部12第一接合部13第一套接片131凸缘14第一轴孔15第一环状凸缘 16凸部17作动槽18限位槽2第二枢接座21第二枢接部22第二接合部23第二套接片231凸缘24第二轴孔25第二环状凸缘 26容置槽27环状齿纹28弹簧接合部3定位单元31传动板311第三轴孔312导移孔313锁定区314非锁定区315导移边32支撑块321第四轴孔322支撑端323限位柱 33定位块331抵靠端332定位齿纹333导移柱4控制单元41轴杆42操作杆43弹性组件5外盖6脚架61支柱7桌板71支柱8连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为两组分别设于桌体两侧,包括一第一枢接座1、一第二枢接座2、一定位单兀3、一控制单兀4,并该第一枢接座I具有第一枢接部11,并于第一枢接部11端缘延伸设置可与脚架6支柱61接合的第一接合部12,并于第一接合部12接合第一套接片13,并该第一套接片13具有可套合第二枢接座2端缘的凸缘131,又该第一枢接部11中央具有第一轴孔14,外侧具有第一环状凸缘15,又于第一枢接部11 一侧面间隔120°角度位置设置凸部16,并于相邻凸部16间形成对应第一轴孔14径向的作动槽17,又于第一枢接部11设置限位槽18。 第二枢接座2具有可与第一枢接部11对接组合的第二枢接部21,并于第二枢接部21端缘延伸设置可与桌板7支柱71接合的第二接合部22,并该第二接合部22接合第二套接片23,并该第二套接片23具有可套合第一枢接座I端缘的凸缘231,又该第二枢接部21中央具有第二轴孔24 —侧具有可与第一环状凸缘15接合的第二环状凸缘25,并使第一、二枢接部11、21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26,又于第二枢接部21 —侧对应第二轴孔24径向位置设置环状齿纹27,并于第二枢接部21外侧设置弹簧接合部28。定位单元3设于前述容置槽26内,并具有传动板31、支撑块32、数定位块33,并该传动板31为圆形体,中央具有第三轴孔311,并于对应第三轴孔311径向设置数导移孔312,并该导移孔312 —侧具有较靠近传动板31端缘的锁定区313,另一侧具有较远离传动板31端缘的非锁定区314,并该锁定区313与非锁定区314间具有导移边315 ;又支撑块32固设于传动板31 —侧,中央具有第四轴孔321,并于外侧对应前述作动槽17位置设置支撑端322,并该支撑端322为弧形体以提供调整角度时支撑块32作动顺畅功效,又于支撑块32 一侧设置可嵌入第一枢接座I限位槽18的限位柱323 ;又定位块33可于前述作动槽17直向作动,并一端具有可与支撑块32支撑端322抵靠的斜向抵靠端331,相对另一端设置可与前述环状齿纹27啮纹啮合的定位齿纹332,又于一侧设置可嵌入前述导移孔312的导移柱 333。控制单元4包括一轴杆41、一操作杆42、一弹性组件43,并该轴杆41穿前述第一枢接座1、第二枢接座2、传动板31、支撑块32的第一轴孔14、第二轴孔24、第三轴孔311、第四轴孔321,并使轴杆41与传动板31、支撑块32的第三轴孔311、第四轴孔321表面迫紧连动组合,又于轴杆41外侧端连动接合操作杆42 ;又该弹性组件43为扭力弹簧,并两端分别与第二枢接座2的弹簧接合部28及操作杆42接合,并使操作杆42平时可借由弹性组件43的弹性力位于锁定位置,又本实用新型于两角度调整定位装置的轴杆41接合连动杆8。本实用新型锁定时定位块33的定位齿纹332与第二枢接部21的环状齿纹27啮合,使得定位块33、传动板31不会对应第二枢接座2旋转,且同时使第二枢接座2不会对应第一枢接座I旋转,而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块33可由下方抵靠端331与支撑块32的支撑端322抵靠以避免定位块33受外力而脱离啮合状态,且本实用新型又可由三个定位块33同时由间隔120°方向与环状齿纹27啮合,可具有平均受力以具有更佳支撑稳定性功效。[0055]请参阅图6至图10,本实用新型欲调整角度时可令操作杆42带动轴杆41、传动板31、支撑块32旋转,并使传动板31导移孔312的导移边315可带动定位块33的导移柱333位移,并使定位块33的导移柱333可位移至非锁定区314位置,而此时支撑块32的限位柱323可对应第一枢接座I的限位槽18位移,并可借由限位槽18限制最大旋转角度,并使定位块33的定位齿纹332脱离环状齿纹27,使得第二枢接座2可对应第一枢接座I旋转调整角度,并于调整后放开操作杆42时可借由弹性组件43的弹性回复力令轴杆41、传动板31、支撑块32可反向旋转,并使定位块33可受支撑块32导移使导移柱333可位移至导移孔312的锁定区313位置,并使定位块33的定位齿纹332可与调整角度的环状齿纹27啮合以稳固定位调整后角度,并使本实用新型可具有趋近无段调整功效,并使桌板7可调整至适合使用者的角度以具有较佳适用性、舒适功效。本实用新型前述两段角度调整装置分别与桌板7、脚架6两侧相对位置接合,使得由一侧角度调整装置的操作杆42即可同时调整另一侧角度调整装置动作,可具有较佳操作便利性。请参阅图11、图1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角度调整装置可设于桌体的脚架6中段位置,并于角度调整装置设置外盖5,并使桌体除了桌板7角度可调整外该脚架6本身亦可调整角度,并可具有较佳调整角度适用性。是以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使桌体具有可调整角度及较佳支撑稳定性功效,而前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例示,并非本实用新型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为的等效改变亦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枢接座,具有第一枢接部,并于第一枢接部端缘延伸第一接合部,又该第一枢接部中央具有第一轴孔,又于第一枢接部设置对应第一轴孔径向的作动槽; 一第二枢接座,具有可与第一枢接部对接组合的第二枢接部,并使第一、二枢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又于第二枢接部端缘延伸第二接合部,又于第二枢接部对应第二轴孔径向位置设置环状齿纹; 一定位单元,设于前述容置槽内,具有传动板、定位块,并该定位块由传动板带动于前述作动槽直向作动,又设置与前述环状齿纹啮合的定位齿纹; 一控制单元,与传动板连动组合,并控制定位块的定位齿纹与第二枢接部的环状齿纹啮合锁定,又控制使定位块可位移使定位齿纹脱离环状齿纹,第二枢接座对应第一枢接座旋转调整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枢接座,具有第一枢接部于第一枢接部设定角度位置设置凸部,并于相邻凸部间形成对应第一轴孔径向的作动槽;又定位单元的传动板具有第三轴孔;又控制单元包括一轴杆、一操作杆、一弹性组件,并该轴杆穿插前述第一、二枢接座及传动板的轴孔,并使轴杆与传动板迫紧连动组合,又于轴杆外侧端连动接合操作杆;又弹性组件提供操作杆作动弹力,操作杆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位于锁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桌体具有桌板支柱、脚架支柱,又该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接合部与脚架支柱接合,又于第一接合部接合第一套接片,并该第一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二枢接座端缘的凸缘,又于第一枢接部外侧设置第一环状凸缘,又第二枢接座设置可与桌板支柱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并该第二接合部接合第二套接片,并该第二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一枢接座端缘的凸缘,又该第二枢接部一侧具有可与第一环状凸缘接合的第二环状凸缘,并使第一、二枢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单元更包括支撑块,又该定位单元的传动板于对应第三轴孔径向设置数导移孔,并该导移孔一侧具有较靠近传动板端缘的锁定区,另一侧具有较远离传动板端缘的非锁定区,并该锁定区与非锁定区间具有导移边;又支撑块固设于传动板一侧,中央具有可穿插轴杆,并与轴杆连动接合的第四轴孔,并于外侧对应前述作动槽位置设置支撑端,又定位块一端具有可与支撑块支撑端抵靠的斜向抵靠端,相对另一端设置可与前述环状齿纹啮纹啮合的定位齿纹,又于一侧设置可嵌入前述导移孔的导移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枢接座设置弹簧接合部,又控制单元的弹性组件为扭力弹簧,并两端分别与第二枢接座的弹簧接合部及操作杆接合,操作杆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位于锁定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枢接座的第一枢接部一侧面间隔120°角度位置设置凸部,并于相邻凸部间形成对应第一轴孔径向的作动槽,又定位单元包括三定位块分别设于前述作动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枢接部设置限位槽,又于支撑块一侧设置可嵌入第一枢接座限位槽的限位柱。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角度调整装置分别与桌板、脚架两侧相对位置接合,并于两角度调整装置的轴杆接合连动杆。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调整装置设于桌体的脚架 中段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桌体角度调整装置,包括一第一枢接座,具有第一枢接部,又该第一枢接部中央具有第一轴孔,又于第一枢接部设定角度位置设置凸部,并于相邻凸部间形成作动槽;第二枢接座,具有可与第一枢接部对接组合的第二枢接部,使第一、二枢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于第二枢接部一侧对应第二轴孔径向位置设置环状齿纹;定位单元,设于容置槽内,具有传动板、定位块,定位块可于作动槽直向作动,并设置可与环状齿纹啮纹啮合的定位齿纹;控制单元,包括一轴杆、一操作杆、一弹性组件,并使操作杆平时可借由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位于锁定位置,并使定位块的定位齿纹与第二枢接部的环状齿纹啮合锁定;借此本实用新型可具有较佳调整便利性、支撑稳定性。
文档编号A47B13/02GK203106183SQ2013200198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
发明者林水银 申请人:巨力教育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