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25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吸和门碰,靠的是磁铁和弹性来固定开启状态下的门体不被风吹动,避免门体发生碰撞。但是磁铁的吸力和弹性的弹力都有限,而且使用时间长了,磁铁的氧化,弹簧的变形使的磁力和弹力会越来越小,一旦室内吹来大一点的风,门吸或门碰经常会产生脱扣,固定不住门体发生门体碰撞,特别在一些沿海地区室内常常吹来大风,导致门吸或门碰脱扣发生门体碰撞,门体经常碰撞会损坏门体,门锁,门框,墙体表面,影响了美观也缩短了门体使用寿命,而且碰撞产生的声音极易吓人,非常容易刺激到人们的神经,特别对小孩惊吓很大。而在中国专利号为:201210145551.8公开的一种锁控门碰装置中,在关门时由于手握住锁把时带动了门体晃动,由于门体的晃动使的V形套环与墙面触压,因触压所产生的阻力会使的V形套环卡在墙面上,在V形套环卡在墙面时转动锁把,会造成控制线被锁体拉断或拉松,从而造成该装置不能使用,而且该装置中控制线的活动范围脱离了门体后侧面,这样使人们容易绊断控制线而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碰装置,该装置将控制线紧贴在门体后侧面上,保护板设在连杆上面,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最主要的是该装置设置有可独立上下翻转结构的活动盖板,在转动锁把关门时如发生连杆的卡钩卡在连接环上,由于活动盖板设置为可独立上下翻转的结构,从而保护了控制线不会被锁体转轴拉断或拉松,而且活动盖板前端压在连杆前端顶部 上,实现连杆保持水平位置在开门时连杆可自动钩住墙面上连接环固定住了门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门碰装置,包括设于门体上的门锁转轴和设于墙体上的连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连杆,该连杆前端部贴近门体后侧面,所述连杆后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环相卡接的卡钩;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位于连杆上方的保护板,所述连杆铰接于保护板下方的前半侧以实现连杆的上下转动,该连杆前侧部受力小于后侧部,所述保护板前端上开设有让连杆前端上下通行的开口,所述保护板上方铰接有用于压住连杆前端顶部的活动盖板,所述门锁转轴与活动盖板间联接有紧贴门体后侧面的控制线,所述连杆在保护板上的投影位于保护板内。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经第一连接板与墙体相联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第一滑槽的第一遮板。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前端部下方设置有与门体后侧面相联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第二滑槽的第二遮板。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应位置设置有与保护板开口相配合的凹槽用于容纳连杆的前端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下方位于开口两旁侧均设置有板块,所述连杆经转销与板块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门锁转轴上套设有一套环,所述活动盖板前端部经控制线与套环相联接,所述套环周边部靠近门体一侧设置有凸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盖板后端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活动盖板顶部与固定板顶部经一连接片连接实现活动盖板上下翻转。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盖板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调整控制线松紧度的调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线一端经套环与锁体转轴联接,另一端经调线装置与活动盖板联接。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盖板与固定板的横截面与保护板的横截面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极低,安装后使用起来操作方便,功能可靠,转动门锁就可解除门碰对门体的控制,实现关门;而且在开启状态下的门体,该门碰可以保证在吹来大风的时候也不会发生碰撞,最主要的是控制线一端与活动盖板联接,活动盖板设置为可独立上下翻转的结构,在使用中关门时如发生连杆后端的卡钩卡在连接环上转动锁体锁把,该装置可保护控制线不会被锁体转轴拉断或拉松,而且活动盖板前端压在连杆前端顶部实现了连杆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使终保持水平位置,以利于开门时连杆后端的卡钩自动钩住连·接环来固定住门体,从而保证在开启状态下的门体不会被大风吹动而发生碰撞。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环与第一连接板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门锁的配合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调线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参考图例,一种门碰装置,包括设于门体I上的门锁转轴4和设于墙体3上的连接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连杆5,该连杆前端部贴近门体后侧面,所述连杆后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环相卡接的卡钩6 ;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位于连杆上方的保护板7,所述连杆铰接于保护板下方的前半侧以实现连杆的上下转动,该连杆前侧部受力小于后侧部,所述保护板前端上开设有让连杆前端上下通行的开口 8,所述保护板上方铰接有用于压住连杆前端部的活动盖板9,所述门锁转轴与活动盖板间联接有紧贴门体后侧面的控制线12,所述连杆在保护板上的投影位于保护板内,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的后侧设置有利于连接环卡入卡钩的斜面,因连杆在保护板上的投影位于保护板内,从而避免连杆与第一连接板触碰时产生了阻力,而造成连杆卡在连接环上关不上门体,在与人体发生碰撞时,保护板可保护人体不会碰到卡钩而受到伤害,而且起到美观的效果。保护板选用橡胶材料,这样也可以降低对人体的伤害。所述连接环2经第一连接板10与墙体相联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一滑槽11,这样可以横向对连接环进行调节;而且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第一滑槽的第一遮板。所述保护板前端部下方设置有与门体后侧面相联接的第二连接板13,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二滑槽14,这样可以对保护板及连杆进行竖向的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应位置设置有与保护板开口相配合的凹槽15用于容纳连杆的前端部,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设置可以让本装置进行安装的时候,不必进行精确的测量,只需大致测量,通过螺钉滑槽来调节左右上下的安装位置,具体参见附图。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第二滑槽的第 二遮板,这样可以将螺钉给遮住,美化该装置。所述保护板下方位于开口两旁侧均设置有板块16,所述连杆经转销17与板块相铰接。所述门锁转轴上套设有一套环18,所述活动盖板前端部经控制线与套环相联接,所述套环周部靠近门体一侧设置有凸缘19,这样就可以防止控制线在卷绕的时候被卷入套环与门体间的锁体转轴上。本实用新型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控制线穿出门锁21的锁把的时候,使用细管20,这样可以保护到控制线不被锁把压住,同时也保证控制线压在锁把下面可上下运动不受阻。所述活动盖板后端设置有一固定板22,所述活动盖板顶部与固定板顶部经一连接片23联接以实现活动盖板上下翻转。为了更美观该装置,所述活动盖板与固定板的横截面与保护板的横截面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为:通过对连杆在两板块相连接中转销位置的设置,以使连杆前端的受力小于后端,这样在连杆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连杆的前端保持向上翘,而活动盖板刚好压在连杆的前端,这样就保持了连杆一个水平的状态,以使卡钩可以保持对连接环的持续束缚,以使保持开启状态下的门体不会被风吹动而发生门体碰撞,在通过控制线将活动盖板向上拉的时候,连杆前端上翘,连杆后端的卡钩就会向下动动脱出连接环从而解除了对门体的束缚,这样就可以关上了门体;通过控制线一端与活动盖板前端相联接,如发生连杆后端的卡钩卡在连接环上时转动锁体转轴,活动盖板独立的上下翻转结构可以保证了控制线不会被锁体转轴拉断或拉松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在活动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凹槽24,所述凹槽里安装有调线装置,更具体的说:所述调线装置是在凹部内固定一橡胶皮套25(具有弹性),在橡胶皮套内插接一短杆26使其撑紧橡胶皮套,而控制线的一端穿过橡胶皮套压在橡胶皮套与短杆中间,以橡胶皮套的收缩力来固定住控制线,通过手拉动橡胶皮套一端的控制线来实现对控制线松紧度的调节,所述控制线一端经套环与锁体转轴联接,另一端经调线装置与活动盖板联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 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门碰装置,包括设于门体上的门锁转轴和设于墙体上的连接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连杆,该连杆前端部贴近门体后侧面,所述连杆后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环相卡接的卡钩;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位于连杆上方的保护板,所述连杆铰接于保护板下方的前半侧以实现连杆的上下转动,该连杆前侧部受力小于后侧部,所述保护板前端上开设有让连杆前端上下通行的开口,所述保护板上方铰接有用于压住连杆前端顶部的活动盖板,所述门锁转轴与活动盖板间联接有紧贴门体后侧面的控制线,所述连杆在保护板上的投影位于保护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经第一连接板与墙体相联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第一滑槽的第一遮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前端部下方设置有与门体后侧面相联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螺钉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遮盖第二滑槽的第二遮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控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应位置设置有与保护板开口相配合的凹槽用于容纳连杆的前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下方位于开口两旁侧均设置有板块,所述连杆经转销与板块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转轴上套设有一套环,所述活动盖板前端部经控制线与套环相联接,所述套环周边部靠近门体一侧设置有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后端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活动盖板顶部与固定板顶部经一连接片连接实现活动盖板上下翻转。
8.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下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用于调整控制线松紧度的调线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一端经套环与锁体转轴联接,另一端经调线装置与活动盖板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板与固定板的横截面与保护板的横截面一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碰装置,包括设于门体上的门锁转轴和设于墙体上的连接环,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连杆,该连杆前端部贴近门体后侧面,所述连杆后端部设置有与连接环相卡接的卡钩;所述门体后侧面设置有位于连杆上方的保护板,所述连杆铰接于保护板下方的前半侧,该连杆前侧部受力小于后侧部,所述保护板前端上开设有让连杆前端上下通行的开口,所述保护板上方铰接有活动盖板,所述门锁转轴与活动盖板间联接有紧贴门体后侧面的控制线,该装置将控制线一端与盖板相联接,在连杆后端的卡钩卡在连接环上时转动锁把,活动盖板独立的上下翻转结构保护了控制线不会被锁体转轴拉断或拉松,而且控制线紧贴在门体表面上防止控制线被绊断。
文档编号E05C17/46GK203097524SQ2013200270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郑龙凤 申请人:郑龙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