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门开启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中现有的真空干燥罐罐门的开启方式大多数是采用侧开式,其基本思路是利用罐门行走机构控制罐门的开启方向和运动路径,实现罐门的侧向开启。罐门行走机构由立柱、导轮、导轨、支架、从动轮组、驱动轮组所组成,在罐门的底部安装从动轮组和驱动轮组,在罐门的顶部沿宽度方向并行安装若干导轮,导轮的转轴一端与导轨相连,导轨通过固定在罐体上的支架铺设在罐门上方,方向与罐门的宽度方向平行,导轨另一端用立柱支撑。立柱与罐体之间至少留有能够容纳一个罐门宽度的距离。启动驱动轮组的减速机,驱动轮组和从动轮组将带动罐门运动,由于罐门顶部的导轮只能沿着导轨做直线运动,所以罐门只能向侧向运动,当罐门处于完全开启的状态时,减速机关闭,罐门停止运动。所述的侧开式的罐门开启机构虽然能够实现罐门开启的目的,却有如下不足之处:一是罐门开启后,干燥罐整体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其他设备的摆放和整体布局的安排。二是侧开式结构复杂,制造和安装均费时费力,相应的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合理、占用空间小、节约成本的新型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从而解决真空干燥罐罐门侧向开启方式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4个罐门臂座对称固定在罐门两侧,6个罐体臂座对称固定在罐体两侦牝在罐体两侧对称安装有短支臂、长支臂及液压缸,在每侧罐体上,液压缸的一端与罐体臂座相连,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长支臂相连,短支臂、长支臂的两端分别与罐门臂座、罐体臂座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利用液压缸、长、短支臂、罐门联动的形式,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得以实现真空干燥罐罐门的上翻式开启,与以往的侧开式结构相比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另外本实用新型便于制作、安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及时间成本。经过反复实验和现场工作证实效果显著,极大限度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极限位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罐门关闭状态下的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罐门完全开启状态下的M向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零件:1、短支臂,2、罐体臂座,3、罐门臂座,4、长支臂,5、液压缸,6、罐门,7、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4个罐门臂座3对称固定在罐门6两侧,6个罐体臂座2对称固定在罐体7两侧,在罐体7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短支臂1、长支臂4及液压缸5,每侧罐体、罐门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液压缸5 —端与罐体臂座2相连,液压缸5的活塞杆与长支臂4相连,短支臂1、长支臂4的两端分别与罐门臂座3、罐体臂座2相连。液压缸5采用双作用液压缸,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行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罐门6位于极限位置I时,罐门6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液压泵,液压泵向液压缸5供油,推动液压缸5中的活塞杆伸出,与活塞杆相连的长支臂4随之围绕罐体臂座2向上做旋转运动。罐门6通过罐门臂座3与长支臂4联动,罐门6开始向上翻转,而短支臂I亦通过与之相连的罐门臂座3与罐门6联动,故短支臂I随之开始围绕与之相连的罐体臂座2运动,在长支臂4与短支臂I的共同作用下,罐门6能够在翻转过程中保持平衡,当液压缸5中的活塞杆运动到极限位置时,罐门6刚好达到极限位置II,此时罐门6处于完全开启状态。
权利要求1.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4个罐门臂座对称固定在罐门两侧,6个罐体臂座对称固定在罐体两侧,在罐体两侧对称安装有短支臂、长支臂及液压缸,在每侧罐体上,液压缸的一端与罐体臂座相连,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长支臂相连,短支臂、长支臂的两端分别与罐门臂座、罐体臂座相连。
专利摘要真空干燥罐的罐门开启机构,其结构如下4个罐门臂座对称固定在罐门两侧,6个罐体臂座对称固定在罐体两侧,在罐体两侧对称安装有短支臂、长支臂及液压缸,在每侧罐体上,液压缸的一端与罐体臂座相连,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长支臂相连,短支臂、长支臂的两端分别与罐门臂座、罐体臂座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缸、支臂、罐门联动的形式,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得以实现罐门的向上翻转,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也因其制作简单,安装方便,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经过反复实验和现场工作证实效果显著,解决了以往真空干燥罐罐门侧开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工序繁琐的难题,极大限度的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E05F15/02GK203050340SQ20132005167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常艳刚, 张贵德, 王洪峰, 孙金昌, 刘杰 申请人:沈阳拓达真空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