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9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板结构构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
背景技术
国内外隧道或地下空间结构多设置竖向连接通道进行疏散救援,通常盾构隧道利用逃生口将行车道与下方救援疏散通道连通进行救援疏散,逃生口是火灾情况下逃生人员进入安全区域的隘口,逃生人员能否顺利通过逃生口成为火灾下逃生成败的关键。国外日本东京湾公路隧道利用车道板下的空间作为安全通道,每隔300m设置一处逃生滑梯,逃生入口设置竖向开启的盖板,紧急情况下逃生人员从车道层开启;国内南京长江隧道、上中路越江隧道及军工路越江隧道等均采用车道层下方纵向通道作为疏散通道,车道层每隔一定距离设直通纵向疏散通道的滑梯和救援爬梯供火灾工况下乘行人员疏散和救援人员从服务层到达火灾现场,疏散口及救援口设置盖板,疏散口盖板由逃生人员从车道层开 启救援口盖板由救援人员从下部开启,避免疏散人员误入。目前所采用的盖板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I)当盖板开启时,隧道消防污水极易灌入疏散(救援)入口,造成疏散救援环境的污染,加重逃生人员的心理恐惧;2)火灾情况下,车辆渗漏的油污一旦通过疏散(救援)口进入通道很可能引发次生火灾,阻塞逃生通道,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在开启时能避免废水或油污流进入,且在闭合时不影响上部空间的正常使用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开启时能避免废水或油污流进入,且在闭合时不影响上部空间的正常使用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包括:基座、门框、门板和挡水装置,所述门框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门框包括用于与所述门板铰接的铰接框边、与所述铰接框边对立的挡水框边以及设置在所述铰接框边和挡水框边的之间的侧框边,所述门板铰接在所述铰接框边上。所述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板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设置在所述侧框边上,所述挡水板通过所述顶升部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门框上。所述顶升部包括安装座、用于顶升所述挡水板的顶杆和用于使所述顶杆能够升降的顶升连杆,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挡水框边上,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顶杆的一端部朝上伸出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挡水板连接,另一端部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门框。所述顶升连杆包括一端铰接在门板上的第一连杆、中部各自与所述侧框边底面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顶杆向下伸出的端部上。较佳的,所述挡水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连接在所述横板上,所述竖板贴合所述挡水框边的内侧面设置,所述横板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顶杆朝上伸出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部上,进一步提闻了挡水效果。较佳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助力杆,所述助力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框或基座连接,加设助力杆有利于门板的开启。较佳的,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止水条,进一步提高了挡水效果。较佳的,所述挡水板的两端或任一端沿门框的侧框边延伸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挡水效果。较佳的,所述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在门板闭合时,所述门板密封覆盖在所述门框上,同时所述门板抵接于所述挡水板上侧,关闭时利用门板自身重力和/或顶升连杆的作用即可将挡水板压入门框中;当所述门板上翻开启时,所述门板带动所述第一连杆向上运动,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均如杠杆一般铰接设置在所述门框底面,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的一端向上运动,第二连杆将对应带动第二连杆一端向下运动,最后实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向上运动,可使所述顶杆上升顶起挡水板伸出门框,来阻止废水及油污流入,尤其适合应用在各种地下结构逃生通道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十分适合应用在各种地下结构逃生通道中,可以避免通道中的废水和油污在盖板开启时流入,保证了通道入口的清洁环境,便于人员快速通行;而且在盖板关闭时, 挡水板能相应的下降,不影响上部空间的正常使用。2.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结构更加可靠,使用方便。在开启门板的同时,挡水板随之自动升起;在关闭门板的同时,挡水板随之自动下降,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十分简单便捷。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为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座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闭合状态的应用示意图。图9为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开启状态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包括:基座1、门框3、门板4和挡水装置2,门框3设置在基座I上,门框3包括用于与门板4铰接的铰接框边20、与铰接框边20对立的挡水框边22以及设置在铰接框边20和挡水框边22的之间的侧框边21,门板4铰接在铰接框边20上。图7为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挡水装置2包括挡水板6和顶升部7,顶升部7设置在侧框边21上,挡水板6通过顶升部7可升降的设置在门框3上。顶升部7包括安装座8、用于顶升挡水板6的顶杆9和用于使顶杆9能够升降的顶升连杆10,安装座8设置在挡水框边22上,顶杆9设置在安装座8内,顶杆9的一端部朝上伸出安装座8与挡水板6连接,另一端部向下伸出安装座8和门框3。图3为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顶升连杆10包括一端铰接在门板4上的第一连杆17、中部各自与所述侧框边21底面铰接的第二连杆18和第三连杆19,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8的一端,第二连杆18的另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9的一端,第三连杆19的另一端铰接在顶杆9向下伸出的端部上。示例性的,本实施例的基座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门框3的具体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门板4的具体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挡水装置2的具体结构如图7所示。具体的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挡水装置2包括安装座8、顶杆9和顶升连杆10,安装座8内部设置有一腔体11,腔体11的上下两端面开设有供顶杆伸出的通孔,在顶杆9的中部位置还设置有一挡块12,顶杆9卡设在腔体11内,两端部均伸出通孔;如图所示,顶升连杆10为两套,分别设置在两侧框边21的底面,第一连杆17的一端铰接在侧框边21靠近铰接处的一端上,在两侧框边21的底面各设置有两个铰接座,分别对应铰接第二连杆18和第三连杆19的中部,且如图2所示,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第三连杆19和顶杆9进行依次铰接,其中第三连杆19和顶杆9可采用槽孔进行铰接和滑动连接。在打开门板4时,顶升连杆10联动驱使顶杆9向上运动;在关闭门板4时,顶升连杆10联动驱使顶杆9向下运动。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杆机构和其他形式的门框结构等。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挡水板6包括横板13和竖板14,竖板14连接在横板13上,竖板14贴合挡水框边22的内侧面设置,横板13可升降的设置在顶杆9伸出安装座8的一端部上,进一步提高了挡水效果。具体的,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在横板13上设置另一块与竖板14对立向下设置的下竖板,贴合安装座的内侧面,再进一步提高挡水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施例的挡水板结构有利于门板执行闭合时下压动作时实现门板嵌入门框内实现密封闭合,同时上表面平齐。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挡水板6可以适配具体需要进行设置,如挡水板仅为一竖板,下降时可直接内嵌于门框下方,上升时可突出门框上表面。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助力杆5,助力杆5的一端与门板4连接,另一端与门框3连接,加设助力杆有利于门板的开启。当然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助力杆5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尺寸和需要进行适配,而助力杆5也可以是一端连接在门板4,另一端连接在基座I上。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在顶杆9与安装座8之间设置有止水条15。具体的,本实施例将止水条15设置在挡块12的上端面上。图3为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挡水板6通过顶升部7可升降的设置在挡水框边22上,且挡水板6的一端沿门框3的侧框边21延伸设置,实现横向与纵向同时挡水。由于隧道内的地面通常都是带有坡度的,所以本实施例的挡水盖板可以根据设置地面的坡度来围设挡水板,将挡水板的两端或任一端沿门框的两侧框边延伸设置,实现三面或任意一面或两面围设挡水。图5为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如图5和图6所述,本实施例在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6。图8为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闭合状态的应用示意图,图9为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开启状态的应用示意图。示例性的,将本实施例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应用在逃生通道上,如图8所示,在正常情况下,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与现有盖板一样闭合、平齐的设置在地面,不影响上部空间的正常使用。如图9所示,在需要开启盖板(如火灾)的情况下,开启门板4,门板4上翻,与挡水板14分离,门板4带动第一连杆17向上运动,第一连杆17带动第二连杆18的一端向上运动,通过第二连杆18和第三连杆19各自中部铰接点的作用,第二连杆18的另一端将对应带动第三连杆19 一端向下运动,最后实现第三连杆19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使得顶杆9上升顶起挡水板6伸出门框3,及时有效的阻止废水及油污流入,避免造成盖板下方通行环境的污染以及加重逃生人员的心理恐惧,同时也有效的防止在油污进入通道内引发次生火灾。此外,在进行盖板关闭动作时,只需和现有盖板的使用一样,盖上门板4即可利用门板4自身重力和/或顶升连杆10的作用即可将挡水板6压入门框3中恢复上部空间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结构十分简单可靠且使用十分方便。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 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门框、门板和挡水装置,所述门框设置在基座上,所述门框包括用于与所述门板铰接的铰接框边、与所述铰接框边对立的挡水框边以及设置在所述铰接框边和挡水框边的之间的侧框边,所述门板铰接在所述铰接框边上; 所述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板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设置在所述侧框边上,所述挡水板通过所述顶升部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门框上; 所述顶升部包括安装座、用于顶升所述挡水板的顶杆和用于使所述顶杆能够升降的顶升连杆,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挡水框边上,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顶杆的一端部朝上伸出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挡水板连接,另一端部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门框; 所述顶升连杆包括一端铰接在门板上的第一连杆、中部各自与所述侧框边底面铰接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顶杆向下伸出的端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连接在所述横板上,所述竖板贴合所述挡水框边的内侧面设置,所述横板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顶杆朝上伸出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力杆,所述助力杆的一端与所述门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门框或基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止水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两端或任一端沿门框的侧框边延伸设置。
6.如权 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杆带起式挡水盖板,包括基座、门框、门板和挡水装置,所述门框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挡水装置包括挡水板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包括安装座、顶杆和顶升连杆,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挡水框边上,所述顶杆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顶杆的一端部朝上伸出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挡水板连接,另一端部向下伸出所述安装座和所述门框。所述顶升连杆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顶杆向下伸出的端部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通道中的废水和油污在盖板开启时流入,保证了通道入口的清洁环境,便于人员快速通行;而且在盖板关闭时,挡水板能相应的下降,不影响上部空间的正常使用。
文档编号E06B5/00GK203146019SQ2013201153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宁佐利, 刘涛, 王晓波, 梅嬿婕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