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课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生用的课椅,特别涉及一种靠背可上下和前后调节的多功能课椅。
背景技术:
学生用课椅是学校学习生活的一种必备产品,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几乎都会在课椅上发生。现有课椅主要由支腿、支腿升降装置、椅面、靠背、靠背支架等组成,结构简单、使用舒适、结实耐用,特别是支腿升降装置的存在,解决了学校折中选择固定课椅时带来的高度一致缺陷,使不同身高的孩子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整支腿长度,保证椅面与桌面的距离,提高了课椅使用的合理性,端正了座姿,有效防止了近视的发生,其结构和性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好评。但近年来,随着学生营养摄入的丰富,学生的体格差异越来越大,肥胖儿童的比例持续增高,使得以往只重视课椅高度调节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椅面的厚度空间显得相对狭小,靠背的支持位置也发生偏离,课椅的使用已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需要。为给同学们创作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对现有课椅进行结构调整和改进,就成为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根据个体需要随时进行靠背高度和前后位置调整的多功能课椅,以提高课椅使用的灵活性和舒适性,满足不同体格学生使用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多功能课椅,包括支腿、支腿升降装置、椅面、靠背和靠背支架,支腿升降装置连接在支腿与椅面底部之间,还包括一个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椅面底部与靠背支架之间,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水平螺栓和水平螺母,水平螺栓的顶端为‘一’字型旋转卡持端,靠近水平螺栓顶端的位置上设有凸台;椅面底部设有连接用通孔,与通孔对应的靠背支架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水平通槽,水平螺栓和水平螺母连接在水平通槽与通孔中。所述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水平螺帽,水平螺帽的底部设有凹槽,水平螺帽通过凹槽插接在水平螺栓顶部的‘一’字型旋转卡持端上。所述的多功能课椅还包括一个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靠背背部与靠背支架之间,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垂直螺栓和垂直螺母,垂直螺栓的顶端为‘一’字型旋转卡持端,靠近垂直螺栓顶端的位置上设有凸台;靠背的背部设有连接用通孔,与通孔对应的靠背支架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垂直通槽,垂直螺栓和垂直螺母连接在垂直通槽与通孔中。所述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垂直螺帽,垂直螺帽的底部设有凹槽,垂直螺帽通过凹槽插接在垂直螺栓顶部的‘一’字型旋转卡持端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课椅,通过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调整靠背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实现了椅面在水平方向上空间的调整,满足了不同体格学生对椅面空间的使用需要;同时,通过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调整靠背上、下方向的位置,使靠背对学生背部能提供更可靠、有力的支撑,端正并保证了学生的座姿,充分发挥了课椅的可调功效。整个结构组装和调整过程方便、简单、实用,课椅舒适性和适用性明显提高,实现了课椅的自由调整和控制,满足了不同体格学生使用的需要,非常适合在学校中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向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为图1的右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向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在课椅靠背的背面和椅面下方安装位置调整机构,使靠背可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从而满足不同体格学生对课椅的使
用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课椅,包括支腿5、支腿升降装置4、椅面3、靠背1、靠背支架2、靠背前后位置 调整机构和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其中,靠背支架2为一个‘L’型,支腿升降装置4将支腿5与椅面底部相互连接,支腿升降装置4采用自带摇臂旋转的方式,推动支腿5升高或降低,完成课椅的高度调节。为进一步提高课椅使用的舒适性,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靠背背部与靠背支架2之间。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用于调整靠背I的上、下位置,以保证靠背I对学生背部的有力支撑。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垂直螺帽7、垂直螺栓11和垂直螺母10,垂直螺栓11的顶端为‘一’字型旋转卡持端8,靠近垂直螺栓顶端的位置上设有凸台
9。其中,卡持端8用于对垂直螺栓11进行旋转时卡持使用,以实现垂直螺栓11的底部与垂直螺母10螺纹连接。凸台9用于垂直螺栓11在顶部方向的压紧,从而与垂直螺母10相互配合,完成紧固连接。为使靠背I上、下可调,在靠背I的背部还设有连接用通孔,与通孔对应的靠背支架2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垂直通槽6,垂直螺栓11和垂直螺母10连接在垂直通槽6与通孔中。为提高使用安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在垂直螺栓顶部的‘一’字型旋转卡持端8上还插接有垂直螺帽7,垂直螺帽7通过其底部凹槽与卡持端8相配合,一方面可以遮挡卡持端8,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垂直螺帽7的旋转,带动垂直螺栓11与垂直螺母10紧固连接。当然,‘一’字型旋转卡持端8的设置,不仅可以通过垂直螺帽7进行旋转,还可通过在摇臂前端设置规格相同的插口,利用自带摇臂进行旋转操作,方便实际使用过程。为进一步满足不同体格学生对椅面空间的使用需要,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椅面底部与靠背支架2之间,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水平螺帽12、水平螺栓14和水平螺母,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与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的连接方式和使用方式相似,只是在靠背支架2与椅面底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水平通槽13,水平螺栓14及水平螺母连接在水平通槽13和椅面底部的通孔中,从而,通过移动靠背支架2使得靠背I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完成靠背I前后位置的调整。具体使用时,通过垂直螺帽7、垂直螺栓11和垂直螺母10的相互连接,以及水平螺帽12、水平螺栓14和水平螺母的相互连接,靠背I和靠背支架2被固定在椅面3上。当需要在上、下方向调整靠背I时,旋转垂直螺帽7,通过‘一’字型旋转卡持端8的带动,垂直螺栓11从底部垂直螺母10中退出,凸台9与垂直螺母10间距离增大,垂直螺栓11在垂直通槽6中处于活动连接状态,在垂直通槽6中上、下移动垂直螺栓11,带动靠背I到合适位置,然后通过垂直螺帽7旋转垂直螺栓11,凸台9和垂直螺母10将靠背支架2与靠背I夹紧,靠背I位置固定,上下调整完成。同样,需水平调整靠背I时,相应操作水平螺帽12、水平螺栓14和水平螺母,即可完成靠背I前后位置的调整。大大方便了课椅的使用,提高了使用舒适性。`
权利要求1.多功能课椅,包括支腿、支腿升降装置、椅面、靠背和靠背支架,所述支腿升降装置连接在支腿与椅面底部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所述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椅面底部与靠背支架之间,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水平螺栓和水平螺母,所述水平螺栓的顶端为‘一’字型旋转卡持端,靠近水平螺栓顶端的位置上设有凸台;所述椅面底部设有连接用通孔,与通孔对应的靠背支架上设有前后方向的水平通槽,水平螺栓和水平螺母连接在水平通槽与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课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水平螺帽,所述水平螺帽的底部设有凹槽,水平螺帽通过凹槽插接在水平螺栓顶部的‘一’字型旋转卡持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课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所述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靠背背部与靠背支架之间,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垂直螺栓和垂直螺母,所述垂直螺栓的顶端为‘一’字型旋转卡持端,靠近垂直螺栓顶端的位置上设有凸台;所述靠背的背部设有连接用通孔,与通孔对应的靠背支架上设有上下方向的垂直通槽,垂直螺栓和垂直螺母连接在垂直通槽与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课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垂直螺帽,所述垂直螺帽的底部设有凹槽,垂直螺帽通过凹槽插接在垂直螺栓顶部的‘一’字型旋转卡 持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课椅,包括支腿、支腿升降装置、椅面、靠背、靠背支架、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和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椅面底部与靠背支架之间,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连接在靠背背部与靠背支架之间。通过靠背前后位置调整机构和靠背上下位置调整机构有效实现了靠背的前、后和上、下方向调整,不仅满足了不同体格学生对椅面空间的使用需要,还使靠背能对学生背部提供更可靠、有力的支撑,端正了学生座姿。整个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课椅的舒适性和适用性明显提高,改进后的多功能课椅非常适合在学校中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47B39/00GK203121551SQ2013201149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
发明者姜成 申请人:北京市丽日办公用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