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旋转轴、把手座和安装座,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把手座的正面上,所述安装座呈中空结构,所述把手座枢接于所述中空结构内,所述安装座背面沿所述中空结构的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座表面垂直的边框,所述把手座一端上设置有一凸起,所述把手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安装座的边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与挡块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与凹槽相对应的限位插销。所述把手座的正面与所述安装座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转动所述把手座180°所述把手座上的正面与所述安装座背面边框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隐藏式把手装置具有可活动的限位插销,方便推门和拉门,且可以固定隐藏后的把手。
【专利说明】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隐藏式把手装置,属于门窗零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把手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箱包及机械设备等物体上。现有技术中,把手的结构一般包括安装座以及固定在安装座上的手柄。使用时,一般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门上,在关门后,把手仍然凸露在门外,影响门面的平整、美观,也有可能阻碍门外部分设备的运动。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1956482A公开了一种可隐藏式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旋转轴、把手座及安装座,所述把手装设于所述把手座的正面,所述安装座内嵌于所述门板的安装口内并与所述门板固定,所述安装座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旋转腔,所述把手座枢接于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腔的上端具有伸入所述旋转腔内的上挡片,所述旋转腔的下端具有伸入所述旋转腔内的下挡片,所述上挡片及下挡片与所述安装座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把手座的一端面的中央处具有凸出的挡块,转动所述把手座180°,所述挡块与所述上挡片或下挡片相抵触。
[0004]上述技术中的可隐藏式把手装置通过在安装座中旋转一百八十度,即可将把手隐藏于门的另一侧,当需要开门时,轻按把手座具有挡块的一端,将把手完全旋转出门外后即可通过把手拉开所需打开的门。但是,上述技术中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由于将上挡片及下挡片与安装座的正面设置于同一平面,且仅通过上档片或下档片与挡块配合对把手进行限位,这样就容易造成在将门推开时,挡块无法固定而不易将门推开,此外,把手隐藏后由于只对挡块进行了后限位,把手不能继续向后旋转,但是却并未进行前限位,这样很容易造成把手在隐藏过程中受到外力撞击或其它突发情况时,把手自动向前翻转至门另一侧,猛烈撞击而易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可隐藏式把手装置不方便推门且易自动翻转而受到损坏,进而提供一种可用于推门或拉门且隐藏后的把手不会自动翻转的隐藏式把手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把手座、旋转轴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旋转腔;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把手座的正面上,所述把手座通过旋转轴枢接于所述旋转腔内;
[0007]所述把手上靠近把手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安装座背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安装座背面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相抵触限定所述把手座的背面与所述安装座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
[0008]所述把手上远离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把手座上靠近所述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或第四凹槽相对应的限位插销。
[0009]所述安装座背面沿旋转腔四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安装座背面的边框,所述把手座通过旋转轴枢接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安装座背面的边框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安装座背面的边框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凹槽。
[0010]所述把手座的背面与所述安装座背面的边框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
[0011]所述把手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长方形。
[0012]所述把手为金属材料制备得到的。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通过设置第三凹槽、第四凹槽以及与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相对应的限位插销,当把手转到安装座的正面时,将限位插销向上插入第三凹槽内,可以实现对把手的固定,用力推或拉门都可以很方便地将门打开或关上;当转动把手180°,将把手隐藏后,向上推动限位插销使其插入第四凹槽内,可以实现对隐藏后把手的固定,避免了把手在隐藏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撞击或其它突发情况而导致把手容易自动翻转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在把手用于推或拉开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安装座背面设置有边框且在把手用于推或拉开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安装座背面设置有边框且在把手用于推或拉开门时安装座被面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安装座背面设置有边框且把手座旋转时的状态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安装座背面设置有边框且在把手隐藏于门板后的状态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把手;2.把手座;3.旋转轴;4.安装座;5.边框;6.凸起;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第三凹槽;10.第四凹槽;11.限位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0023]本实施例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该隐藏式把手装置包括把手1、把手座2、旋转轴3和安装座4,其中所述把手I可以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长方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使用半圆形的把手;所述安装座4的厚度与安装把手的门的厚度相一致,所述安装座4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可以选择长方形、椭圆形等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中空结构选择长方形结构,所述长方形的中空结构形成旋转腔;所述把手I设置在所述把手座2的正面上;所述把手座2通过旋转轴3枢接于所述旋转腔内,具体地所述把手座2通过所述旋转轴3枢接于所述旋转腔内,所述旋转轴从所述把手座2的中央处枢接地穿过且两端与所述安装座4连接,所述旋转轴3能够确保所述把手座2很容易地在所述安装座4内的旋转腔内旋转。
[0024]所述把手I上靠近把手座2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6,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一凹槽7,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8 ;所述凸起6和第一凹槽7或第二凹槽8在把手座2旋转过程中,对把手座2起到限位作用,保证把手座2可以180°旋转,同时所述凸起6与所述第一凹槽7或第二凹槽8相抵触限定所述把手座2的背面与所述安装座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
[0025]所述把手I上远离凸起6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9,所述把手座2上靠近所述凸起6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10,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9或第四凹槽10相对应的限位插销11;所述限位插销11的结构主要由插销和与之相配合的固定卡槽构成,插销和固定卡槽可以选择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用力向上推或向下拨至齿形相互配合后即可实现插销位置的固定。在把手座旋2转过程中,只要限位插销11不被拨出,就不会对把手座2的旋转造成影响。
[00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可隐藏式把手装置,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安装座4的厚度减少至与把手座厚度相一致,所述安装座4背面优选沿旋转腔四周设置垂直于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所述安装座4与所述边框5的总高度与安装把手的门的厚度相同,所述把手座2通过旋转轴3枢接于所述边框上,具体地,所述旋转轴3从所述把手座2的中央处枢接地穿过且两端与所述边框5连接。所述旋转轴3能够确保所述把手座2很容易地在所述安装座4内的旋转腔内旋转。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一凹槽7,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4背面设置边框5后,可以减少安装座自身的厚度,节省安装座的用料。此外,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使所述把手座2的背面与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保证把手装置的外观更加美观、平整。
[0027]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把手装置为金属材料制备得到的,优选使用铁合金制备得到。
[0028]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把手装置通过设置在门上的安装口固定在门上,初始状态时,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把手I位于门外,所述限位插销11可以向上拨入第三凹槽9内,通过设置在限位插销11内的齿状的固定卡槽与齿状的插销配合作用将所述限位插销11固定住,此时把手座2处于固定状态,此时可以方便地将门推开或拉开;需要将把手I隐藏时,只需将限位插销11从第三凹槽9内向下拨出后,轻按所述把手座2具有凸起6的一端,所述把手座2便会绕所述旋转轴3旋转,如图4所示,所述凸起6离开所述第一凹槽
7,当所述把手I完全旋转至门后,所述凸起6与所述第二凹槽8配合限制所述把手座2恰好旋转180°,便出现如图4所示状态,所述把手座2的背面22与所述安装座4的正面44位于同一个平面,使得平面平整,美观,此时将限位插销11向上拨入第四凹槽10内,通过设置在限位插销11内的齿状的固定卡槽与齿状的插销配合作用将所述限位插销11固定住,所述把手I即同时被固定住,不会因外力碰撞等影响,而造成把手翻转,延长了把手I的使用寿命。
[002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隐藏式把手装置,包括把手(I)、把手座(2)、旋转轴(3)和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呈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形成旋转腔;所述把手(I)设置在所述把手座(2)的正面上,所述把手座(2 )通过旋转轴(3 )枢接于所述旋转腔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I)上靠近把手座(2)的一端设置有一凸起(6),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一凹槽(7),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8),所述凸起(6)与所述第一凹槽(7)或第二凹槽(8)相抵触限定所述把手座(2)的背面(22)与所述安装座(4)的正面(44)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把手(I)上远离凸起(6 )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凹槽(9 ),所述把手座(2 )上靠近所述凸起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凹槽(10),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凹槽(9)或第四凹槽(10 )相对应的限位插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背面沿旋转腔四周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安装座背面的边框(5 ),所述把手座(2 )通过旋转轴(3 )枢接于所述边框(5)上,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一凹槽(7),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6)相对应的第二凹槽(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2)的背面与所述安装座(4)背面的边框(5)的上沿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半圆形、半椭圆形或长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隐藏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金属材料制备得到的。
【文档编号】E05B5/00GK203374074SQ201320409501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张冬雨 申请人:燕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