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8097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包括杠杆、外拉力弹簧、内压缩弹簧、设有上下活塞腔的缸体、上活塞和下活塞以及点触开关,所述第一翻转体的下端设有销钉,所述缸体置于第二翻转体上,下活塞腔内置有阻尼油,下活塞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内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活塞和缸体的底端连接,所述杠杆转动连接于第二翻转体上,形成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所述外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翻转体和杠杆的所述第二力臂,第二力臂的端部可抵接上活塞,所述第一力臂端部与所述销钉相对应,所述点触开关设于上活塞的上方。有益效果为:使得第一翻转体在翻转至第二翻转体位置时,增加一小段传动机构的工作时间,消除二者间的间隙,增加了可靠性。
【专利说明】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生活品和一些工业产品中常常存在着具有相互转动关系的结构,两个具有相互转动关系的转动体在一转动机构的驱动下相互间通过转动而相互贴合或相互分离,在做相互贴合转动时,往往由于转动机构转动不到位,会产生转动间隙,使两转动体不能完全贴合。
[0003]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麻将机,为了便于运输和在非使用状态时节省放置空间,一些麻将机的桌面做成可翻转的。在非使用状态时将桌面能翻转到基本与地面垂直的状态,使之能搁置于一边,使用时再通过桌面下部支撑座内的转动机构驱动桌面转向水平位置,直至与支撑座上平面完全贴合。但转动机构往往很难准确地使桌面转动到位,一般不会转动过了,因为那样会产生运动干涉,常常留有间隙,由此桌面不易呈水平状态,而桌面与支撑座之间一旦存在转动间隙,当桌面四侧的人伏在桌面上时,桌面会产生跷动,使桌面不平稳,压于桌面一侧常常会嘎嘎作响,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如若在一些工业产品上存在这样的转动间隙,不但会带来产品质量问题,更甚者会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具体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所述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设置于具有相互转动关系的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且第一转动体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带动做相对第二转动体的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间隙消除装置包括杠杆、外拉力弹簧、内压缩弹簧、设有上下活塞腔的缸体、相互连接并分别置于所述上、下活塞腔内的上活塞和下活塞以及点触开关,所述第一转动体上设有销钉,所述缸体置于第二转动体上,下活塞腔内置有阻尼油,下活塞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内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活塞和缸体的底端连接,所述杠杆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体上,形成以转动连接点为受力支点的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所述外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转动体和杠杆的所述第二力臂,第二力臂的端部可抵接上活塞,所述第一力臂端部与所述销钉相对应,所述点触开关设于上活塞的上方。
[0006]所述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体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轮连接;或所述第一转动体与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输出齿轮连接。
[0007]所述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转动间隙消除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下活塞腔的腔口处与下活塞密封连接。
[0008]所述转动间隙消除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触点开关串接在所述电机的电源电路上。[0009]所述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的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杠杆上第二力臂受力处设有凹槽,所述外拉力弹簧通过拉环挂接于该凹槽中,将外拉力弹簧的拉力施加于杠杆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增设了一项“保险”措施,利用装置中上活塞的机械运动使触点开关一小段时间内处于闭合状态,使得第一翻转体在翻转至第二翻转体位置时,增加一小段传动机构的工作时间,消除二者间的间隙,增加了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于第一翻转体开始闭合时的A向示意图。
[0013]图2为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处于图3所示状态时延迟开关缸体内部的机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所示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于第一翻转体将要闭合时的A向示意图。
[0015]图4为麻将机折叠机构处于图5所示状态时延迟开关缸体内部的机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所示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于第一翻转体完全闭合时的A向示意图。
[0017]图6为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处于图7所示状态时延迟开关缸体内部的机构示意图。
[0018]图7为第一、第二翻转体间蜗轮蜗杆的传动结构。
[0019]图8为第一、第二翻转体间齿轮的传动结构。
[0020]图中,1-缸体,2-上活塞,3-下活塞,4-外拉力弹簧,5-内压缩弹簧,6-密封圈,7-阻尼油,8-杠杆,9-连通孔,10-销钉,11-上活塞腔,12-下活塞腔,13-点触开关,14-第二翻转体,15-第一翻转体,16-点触开关,17-拉环,18-凹槽,19-蜗轮,20-蜗杆,21-电机,22-从动齿,23-主动齿,24-电机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第一翻转体15的一侧铰接于第二翻转体14,另一侧为活动端,第一转动体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带动做相对第二转动体的转动。该第一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包括杠杆8、外拉力弹簧4、内压缩弹簧5、设有上下活塞腔的缸体
1、相互连接并分别置于上、下活塞腔的上活塞2和下活塞3以及点触开关16。第一翻转体15的下端设有销钉10,缸体I置于第二翻转体14上。下活塞腔12内置有阻尼油,下活塞3设有一个连通孔9。该孔用于连通由下活塞3分隔的下活塞腔12。内压缩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下活塞3和缸体I的底端连接。杠杆8转动连接于第二翻转体14上,形成以转动连接点为受力支点的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外拉力弹簧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翻转体14和杠杆8的第二力臂,第二力臂的端部可抵接上活塞2,第一力臂端部与销钉10相对应,点触开关13设于上活塞的上方。
[0023]本实施例采用的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第一转动体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轮连接并可绕蜗轮转动中心相对第二转动体转动;或第一转动体与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输出齿轮连接并可绕输出齿轮转动中心相对第二转动体转动,如图7、8。
[0024]进一步的,该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还包括密封圈6,密封圈6设于下活塞腔的腔口处与下活塞密封连接。
[0025]进一步的,触点开关13串接在电机的电源电路上,使得点触开关13在闭合过程中驱动机构会驱动第一翻转体15转动。
[0026]进一步的,杠杆8上设有凹槽,外拉力弹簧与杠杆第二力臂的对应端设有拉环17,外拉力弹簧4与第二力臂通过拉环17与凹槽18卡接实现连接。
[0027]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在第一翻转体15将要由竖直位置翻转至与第二翻转体贴合时如图1、图2,第一翻转体15下端面的销钉10仍未抵触杠杆8的第一力臂,杠杆8的第二力臂抵触上活塞2,使与上活塞2相连的下活塞3推挤内压缩弹簧5进行储能,此时由于下活塞腔及上腔体的体积减小,阻尼油7的下方及上腔体内形成高压。当第一翻转体15将翻转至与第二翻转体14留有一定间隙时,如图3、图4,销钉10开始抵触杠杆8的第一力臂,第二力臂开始脱离上活塞2,在内压缩弹簧5的弹性势能释放及下活塞腔、上腔体的气压作用下,上下活塞开始向上移动,逐步贴近直至抵触点触开关13的触片,如图5、图6使电机继续工作。由于惯性,上下活塞会继续向上一小段距离,此时下活塞腔、上腔体的气压气压减小,内压缩弹簧85拉升对上、下活塞产生阻力并最终使其下降达到平衡状态。当第一翻转体15由竖直位置翻转至水平位置时,销钉10脱离杠杆8的第一力臂,此时外拉力弹簧4则会作用于杠杆8的第一力臂使其将上下活塞由平衡位置压入缸体I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设置于具有相互转动关系的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之间,且第一转动体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带动做相对第二转动体的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间隙消除装置包括杠杆、外拉力弹簧、内压缩弹簧、设有上下活塞腔的缸体、相互连接并分别置于所述上、下活塞腔内的上活塞和下活塞以及点触开关,所述第一转动体上设有销钉,所述缸体置于第二转动体上,下活塞腔内置有阻尼油,下活塞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孔,所述内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下活塞和缸体的底端连接,所述杠杆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体上,形成以转动连接点为受力支点的第一力臂和第二力臂,所述外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转动体和杠杆的所述第二力臂,第二力臂的端部可抵接上活塞,所述第一力臂端部与所述销钉相对应,所述点触开关设于上活塞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或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体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中的蜗轮连接;或所述第一转动体与齿轮传动机构中的输出齿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间隙消除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下活塞腔的腔口处与下活塞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开关串接在所述电机的电源电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体间隙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上第二力臂受力处设有凹槽,所述外拉力弹簧通过拉环挂接于该凹槽中,将外拉力弹簧的拉力施加于杠杆上。
【文档编号】A47B25/00GK203483050SQ201320556799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杨开建 申请人:江苏唐邦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