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218858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用于对配置有档案标签的档案进行管理控制,档案放置在密集架内具有编号的储位格内,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档案标签存储有预先分配的档案编号,所述系统包括:中心数据库,所述中心数据库存储有储位格编号和该储位格存放的档案的编号的记录;天线,每一个储位格内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档案标签通信的天线;用于所述天线通信的阅读器;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通过所述阅读器定位储位格,并读取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获取档案编号列表,并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中心数据库中的记录相比较以进行档案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大大提高数量巨大的档案管理的效率。
【专利说明】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了射频技术的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档案工作方法与时代发展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档案数量不断增加、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效率低下,且档案工作人力、物力资源有限,严重影响了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0003]近年来,在国家档案局9号令的要求下,北京市各级档案馆认真落实有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的有关文件,落实归档制度,强化归档措施,全面加强归档工作,同时档案数量不断增多,资源日益丰富。迄今,全市国家档案馆馆藏总量已达602.54万卷(件)。随着档案资源数量的攀升,也给库房保管、实体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档案实体的入库、上架、清点、查询、检索、出库等业务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t匕如某个单位2012年花费了 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50余万卷档案实体的清点核对工作。由此看来,应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实体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0004]另外,在法院系统,对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也有迫切的需求。北京各级法院于1949年成立至2006年全市诉讼档案数量为373万卷,2007年至2012年增长了 264万卷,目前全市法院案卷数量已达637万卷。近6年来,档案增幅每年均达10%以上。
[0005]北京法院目前共有7大门类档案,包括行政文书档案、会计档案、设备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基建档案、诉讼档案等,截止2012年12月全市归档数量为6542315卷,其中诉讼档案有6370465卷,2012年北京法院全年收卷240343卷。
[0006]北京法院诉讼档案的数量占各类档案数量的98.4%。近年来由于法院案件量的攀升,归档卷宗量随之增长,“档多人少”的矛盾不断加剧,以及档案管理环节繁琐等问题,不能满足档案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档案的查找、归档、盘点工作量越来越大,一旦卷宗放错架或丢失,查找难度非常大。
[0007]如果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就能使档案工作在法院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切实推进档案工作为审判服务、更好地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0008]基于现有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化的档案管理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0009]针对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用于对配置有档案标签的档案进行管理控制,所述档案放置在密集架内的具有编号的储位格内,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档案标签存储有预先分配的档案编号,并且,所述系统包括:
[0010]中心数据库,所述中心数据库存储有储位格编号和该储位格存放的档案的编号的记录;
[0011]天线,每一个储位格内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档案标签通信的天线;
[0012]用于所述天线通信的阅读器;
[0013]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于通过所述阅读器定位每一个储位格,并读取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形成档案编号列表,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档案编号组成的排除列表,
[0014]所述中控系统基于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的比较,或者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的比较,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0016]步骤I),为档案配置档案标签,该档案标签中存储有该档案的编号,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
[0017]步骤2),为存放档案的密集架的储位格编号,将档案编号与储位格编号相关联并作为记录存储;
[0018]步骤3),读取每一个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形成档案编号列表,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档案编号组成的排除列表;
[0019]步骤4),基于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的比较,或者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的比较,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00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装置,包括:
[0021]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为档案配置档案标签,该档案标签中存储有该档案的编号,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为存放档案的密集架的储位格编号,将档案编号与储位格编号相关联并作为记录存储;
[0022]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被配置为读取每一个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形成档案编号列表,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档案编号组成的排除列表;
[0023]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的比较,或者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的比较,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0024]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对档案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快速定位档案,智能盘点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的改进的密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的天线架构图。
[0027]图3为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拓扑图;
[0029]图5为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0]图6为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1]图7为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32]图8为本发明的档案管理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应用于基于RFID技术改造的密集架和档案。
[0034]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 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是“物联网”中的核心技术,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由射频电子标签、读写器或阅读器以及天线三部分构成。它是集编码、载体、识别与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不仅涉及到射频技术和信息传输理论,也包括了密码学知识与半导体技术等学科,主要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对一种标记媒体进行读写、识别,非接触性是它的明显特征。在实际应用中,读写器将特定格式的数据写入RFID标签,然后将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读写器亦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远距离、无接触式采集、无线传输等功能。
[0035]在新形势下随着RFID技术的日趋成熟,使用RFID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是最佳的选择。与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非接触式的数据采集、档案数据处理量较大、电子标签信息容量大、无人远程盘点自动化、电子标签使用寿命长、电子标签外观多样化、电子标签可重复使用、电子标签超强穿透性、电子标签较高安全性等。
[0036]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中应用的密集架具有改进的结构。密集架包括多个储位格,用于存放档案。每个储位格具有该储位格的编号(编号预先分配)。优选地,为每个储位格分配一储位格标签1,所述储位格标签为RFID标签,一般地,所述储位格标签粘在储位格上方或下方的横梁上。优选地,每个密集架还可以具有一个密集架标签4,存储该密集架的编号。
[0037]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存储的档案具有档案标签,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档案标签存储有档案编号(预先分配),所述档案标签粘档案上,档案放置在密集架的储位格中。档案在储位格中顺序放置,当放满后放置在下一个储位格中。档案标签按照电能消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对于一般档案库房,其面积一般较小,优选地选择无源标签。优选地,档案标签封装成卡状或者不干胶纸质,贴于档案或卷宗上。
[0038]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还包括阅读器2。所述阅读器安装在密集架所位于的房间的合适位置,例如天花板或者墙壁上。阅读器还可以是手持式的,工作人员手持阅读器,可以现场进行盘点。
[0039]阅读器连接有天线3。工作时,档案标签和储位格标签位于天线辐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天线3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如果采用无源标签,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无源标签唤醒。
[0040]天线读取标签内的数据传输至阅读器的数据处理模块/芯片,来处理数据。相应地,阅读器的数据处理模块/芯片通过天线可以将数据写入档案标签和储位格标签,例如将档案编号写入档案标签,将储位格编号写入储位格标签。
[0041]天线3 —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可被读或写。
[0042]受限于RFID天线的工具范围,在密集架的每一个储位格内放置一组天线。那么对于多个密集架来说,天线的数量是很大的,这些天线与阅读器直接通信,无论在通信效率方面还是通信成本方面,都是不合适的。因此,在阅读器和天线中设置中间件,即,天线分支器。一个天线分支器可以对多个天线(例如6-8个)进行管理和分配,从而对档案标签进行实时跟踪。天线读取的数据传输到天线分支器,经由天线分支器传输至阅读器。相应地,一个UHF RFID多天线分支器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
[0043]在图2中还显示了两级天线分支器架构:一个主天线分支器和多个从天线分支器。从天线分支器可以连接多个天线,从天线分支器收到的天线数据传输至主天线分支器,由主天线分支器传输至阅读器。相应地,阅读器发出的指令经由主天线分支器传输至从天线分支器,由从天线分支器传输至某个或某些天线,读取档案标签或者储位格标签中的数据。
[0044]另外,为了节约存放空间,密集架放置的尽可能的密,而且档案或卷宗也是尽可能的密放,卷宗标签之间的射频信号的干扰不可避免。对档案的准确管理需要解决干扰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天线的设置。
[004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储位格内,在储位格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天线,这两个天线对该储位格内的档案进行相向读取。安装在储位格的两端,是为了有效地对射信号,使得所有的档案标签都能收到射频信号,并反馈信号给天线。这种天线布局的优点是天线覆盖面大,距离短。
[0046]但是,该天线布局也有缺点:由于读取距离太短,无线信号会互相干扰,在这种配置下,高频电子标签读取效果不好,优选地采用采用超高频电子标签,每个天线读取距离最大值50cm,距离太小,信号太弱。另外,这种布局下,天线封装后厚度太大,一个要5cm,2个要占10cm,会占据储位空间。经试验,上述天线布局下,识别率达到70%左右。
[004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储位格内,在储位格的顶部安装一个天线,该天线为主天线,在储位格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天线,这两个天线为辅助天线。主天线的增益例如可以是9db,辅助天线的增益例如可以是3db。主天线和两个辅助天线形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这种天线布局解决了信号弱、距离小的问题,优点是信号覆盖全。缺点是两侧还是需要占用架位10cm,对密集架使用造成浪费,安装部署很麻烦,影响档案存取。经试验,上述天线布局下,识别率达到85%以上。
[0048]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储位格内,在储位格的顶部安装一个天线,该天线为主天线,在储位格的两端各安装一个天线,这两个天线为辅助天线,辅助天线采用羊角天线,同时增加中心信号合成器进行协调。中心信号合成器设置在天线内部,将信号进行分配和合成,例如将传送来的读信号进行分发,令辅助天线和顶部天线工作以读取档案标签,或者将标签返回的射频信号进行合成。主天线的增益例如可以是9db,辅助天线的增益例如可以是3db。主天线和两个辅助天线形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羊角天线安装方便,但是羊角天线是全向读取,会读取其他储位格内的档案标签,因此信号叠加复杂,误读率增加。该天线布局解决了安装问题,羊角天线安装方便,信号覆盖全,但是360度全向读取,无线信号互相干扰,信号叠加复杂,标签的信号防碰撞处理难度加大,同样存在影响档案存取。经试验,上述天线布局下,识别率达到90%以上。
[0049]为了准确读取一个储位格内的档案标签,关键在于,让该储位格内的天线信号尽量均匀地分布在储位格的条形格子里。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储位格内,设置多个(例如6-8个)天线,这些天线并排,由多个信号合成器进行协调,中心信号合成器是将多个小天线信号进行分配和合成的设备;其将传送来的信号进行分发和合成。信号合成器安装在天线内部。这排天线形成一个条状天线排,长度与储位格的长度基本相同。也就是说,这排天线基本占据了储位格的长度。根据储位长度来进行测试,可以得到天线排包括的小天线的最优数量,从而实现最均匀发送信号,又干扰最小,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种天线布局的优点是信号覆盖全面,档案标签漏读少。但还是存在信号空洞问题,有的位置始终没有信号覆盖,导致个别标签始终无法识别;当卷宗稍微调整位置后,即可读取。经试验,上述天线布局下,识别率达到95-98%。
[005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储位格内,设置两排天线,每排天线包含多个(例如,6-8个)小天线。其中一排天线设置在储位格的后方,即储位格的内壁上,另一排天线设置在储位格的上方,即储位格的顶部。这样,这两排天线可以针对不同角度,实现无线信号覆盖角度互补,使档案标签充分接受信号并反馈信号。对档案标签进行读取,将读取结果进行合并,从而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数据。经试验,上述天线布局下,识别率达到99-100%。
[0051]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天线和阅读器。天线用于访问如上所述的档案标签和储位格标签。阅读器与天线相连,用于控制天线的射频信号发射。
[0052]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包括还标签分配装置,所述标签分配模块对放置档案的密集架储位格分配储位格标签,储位格标签中存储有该储位格的编号等信息。所述标签分配装置还对新档案分配档案标签,将档案分配到合适的储位格,档案标签中存储有该档案的编号等信息。其中,储位格标签与该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的档案标签相关联。进一步,可以在档案标签中存储该档案所在的储位格的编号。所述标签分配装置可以集成到所述阅读器内。
[0053]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心数据库。中心数据库还存储有如下记录:与档案编号相关联的储位格编号,该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编号,优选地,还包括与档案编号对应的档案信息,例如档案内容、档案撰写人、时间等。
[0054]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还包括中控系统。
[0055]在档案入库时,所述中控系统扫描档案标签,获得标签内存储的档案编号以及该档案应归属的储位编号A。通过储位编号A将该档案放入对应的储位格。优选地,中控系统还可以同时访问所述中心数据库,获取该档案编号所关联的储位编号A’。中控系统将储位编号A与储位编号A’相比对,如果相同,则确认档案入库位置正确,否则,发出警示信息给工作人员。档案入库后,在中心数据库中记录该储位格的当前状态,即,当前在储位格内的入库的档案编号和出库的档案编号。
[0056]在本发明中,优选的采用无源标签,在不进行盘点时,没有任何消耗。其次,进行盘点时,采用轮询方式,只有正在被读取的标签才会反射信号,其他标签始终处于静默状态,延长了标签的使用寿命,也使整个库房的射频信号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减少了辐射的危害。
[0057]在档案出库时,中控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档案编号,从中心数据库获取档案编号所关联的储位编号,从密集架获得该档案。另一方面,中控系统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的其他信息(档案名称、撰写人、时间、借阅人、所属科室等),从中心数据库查询定位出对应的档案编号,进而通过档案编号获得与之相关联的储位编号,从密集架获得该档案。档案入库后,在中心数据库中记录该储位格的当前状态,即,当前在储位格内的入库的档案编号和出库的档案编号。
[0058]本发明实现了对档案的无人定位和盘点,而且可以同时对大批量的档案进行定位,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0059]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智慧化档案管理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检测器,所述检测器安装在档案室的门侧,能够对RFID标签进行识别,在贴有RFID标签的档案通过时,读取档案标签,将档案编号传输给中控系统,中控系统判断该档案未走出库程序时,则通过所述报警装置控制检测器发出警报。所述检测器可以具有指示灯或蜂鸣器,以光或声音的方式警示工作人员。所述检测器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在贴有RFID标签的档案通过时,开启摄像头进行视频录像,从而进一步完善库房防盗功能。
[0060]所述报警装置还可以对库房内的环境状况进行统计,并在超出预先设定的安全值范围时发出光或声音警报。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烟感传感器。
[0061 ] 所述报警装置基于上述传感器的监测值,控制档案室内的空调、除湿等设备。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采用分散控制模式,即主控机(报警装置)和分控终端(各传感器)相结合。每台分控终端采用工业级微处理器设计的智能化单元,通过RS485同主控微机通信,接受主控微机的指令。主控微机负责数据二次采集、数据处理、下达控制命令及打印报表。这种连接模式的一个优点是若需要扩充增加库房,只需增加分控终端及传感器,无需对主控机进行改造。主控和分控终端的通信干线采用静电、雷击吸收回路,具有15千伏高压保护功能。分散控制模式充分考虑容错沉余设计,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的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提高系统安全性,控制信号全部采用弱电,控制箱实现弱电、强电转换功能,整个控制系统实现无强电信号,有效排除系统安全隐患。该模块可以添加空调、加湿器、除湿器设备,与温湿度监测构成闭环回路,让库房的温湿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0062]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系统还包括移动通信装置,中控系统的盘点报告可以通过该移动通信装置发送到相关处理人员的手机上,做到实时通知。同时,需要时,在档案的管理控制流程中,处理人员可以发送确认信息给中控系统,以使得中控系统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操作。
[0063]另外,报警装置的报警信息也可以通过该移动通信装置发送到安管人员的手机,实时报警。对于档案非正常入库出库、人非法进入库房报警,库房温湿度超过设定警戒线报警等各种非正常信号和非法行为,通过该移动通信装置自动向库房相关人员发送具体报警内容短信。这项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短信平台实现。当发生报警时,短信平台根据收到的传感器信息综合判断,得出报警内容,并根据档案管理相关流程,并将报警内容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短信息至相关责任人。这项功能对值班人员,特别是24小时值班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值班人员的个人漏报和延迟处理问题。
[0064]另一方面,所述智能化盘点系统还可以包括手持式盘点机,其集成了超高频RFID读写器和条码阅读器,对贴在档案上的RFID标签非接触式进行读写,实现对档案的快速读取和查找,极大的提升盘库效率。所述手持式盘点机包括无线通信器,可与所述中控系统、报警装置或者其他后台智能服务器无线连接,在查找定位后能通过声光提示。
[0065]对于档案的管理控制来说,除了入库出库控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进行准确盘点。在盘点时,由中控系统确定对哪些卷库进行盘点,例如,可以通过设定储位格标签范围或者密集架标签范围来设定。
[0066]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拓扑图,该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包括参照图3所述的中控系统10,中控系统10具有数据存储功能。该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还包括多个阅读器2。阅读器2配置在每一个虚线框所表示的档案库中,用于读取档案8上的档案标签。阅读器2通过交换机7连接到局域网或者互联网。档案标签的内容传输到中控系统10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该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还包括多个客户端9。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9远程进行档案盘点。所以,对于档案分散在不同的地方时,该系统显现出其技术优势,即,可以远程盘点。这对于法院系统,特别是异地审理案件时特别有用。
[0067]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档案管理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在步骤S101,针对待盘点一个储位格,中控系统从中心数据库读取数据记录R,该数据记录存储有该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编号。在步骤S102,中控系统通过阅读器读取该储位格内的档案标签,获得档案编号,将档案编号存储至一列表LI。在步骤S103,中控系统比较列表LI和数据记录R,确定是否相同。
[0068]不符合的情况包括两种:该储位格的当前档案数量多出中心数据库的记录,或者该储位格的当前档案少于中心数据库的记录。至此,可以生成记录报告给工作人员。更优选地,为了提升盘点的智能化,可以针对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智能化分析。
[0069]具体为,在步骤S104,对于列表LI多出数据记录R,那么多出的档案即为乱架档案,基于档案编号,可以进一步从中心数据库中查询出该档案应该处于的储位格,进行归架。对于列表LI少于数据记录R,在步骤S105,那么需要进一步确认少的档案所处于的流转环节,包括是否借阅,是否还未入库等。最后,在步骤S106,基于比较分析结果,生成盘点?艮告。
[0070]但是,在对储位格读取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有误读情况,因此,本发明又提出一种改进的档案管理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
[0071]在步骤S201,针对待盘点一个储位格,中控系统从中心数据库读取数据记录R,该数据记录存储有该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编号。在步骤S202,中控系统通过阅读器读取该储位格内的档案标签,获得档案编号,将档案编号存储至一列表LI。在步骤S203,中控系统比较列表LI和数据记录R,确定是否相符。不符合的话,重复步骤S202,将读到的新档案编号加入到该列表,重复该步骤最多N次。然后,在步骤S204,将所有读取到的档案标签存储到列表LI。
[0072]在步骤S205,中控系统再次比较列表LI和数据记录R,确定是否相符。如果多出,在步骤S206,对于列表LI多出数据记录R,那么多出的档案即为乱架档案,基于档案编号,可以进一步从中心数据库中查询出该档案应该处于的储位格,进行归架。对于列表LI少于数据记录R,在步骤S207,那么需要进一步确认少的档案所处于的流转环节,包括是否借阅,是否还未入库等。最后,在步骤S208,基于比较分析结果,生成盘点报告。
[0073]上述方法虽然改进了盘点准确率,但是还存在把其他储位格的档案重复读取的情况。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了又一种改进的档案管理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
[0074]与图6不同的是,通过步骤S301-304,中控系统读取完待盘点的每一个储位格后,假设待盘点的储位格有M个,获得M个储位格的列表后,缓存该M个列表L。在步骤S305,中控系统将该M个列表与中心数据库的对应记录相对比后,获得每个储位格对应的排除列表L0,即与中心数据库的记录不符合的列表,排除列表也为M个。在步骤S306,对于每一个排除列表,将该排除列表与其他M-1个储位格的列表L相比较。如果标签编号多出了,那么在步骤S307,判断该档案为乱架,需重新归置。如果档案编号少了,那么需要进一步确认少的档案所处于的流转环节,包括是否借阅,是否还未入库等。最后,在步骤S309,基于比较分析结果,生成盘点报告。
[007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为档案配置档案标签,该档案标签中存储有该档案的编号,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为存放档案的密集架的储位格编号,将档案编号与储位格编号相关联并作为记录存储到存储器。
[0076]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装置还包括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用于读取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获取档案编号列表,并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
[0077]所述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基于比较结果进行档案控制。
[0078]进一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如果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不符,则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0079]进一步,所述比较模块被配置为获得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后,与所述记录相比较,不符则按照预定次数读取该储位格内的档案标签,将每次读到的新档案标签加入到所述档案编号列表。
[0080]进一步,所述比较模块被配置为读取每一个储位格,将每一个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与中心数据库的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排除列表,并将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相比较,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0081]本发明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和方法实现了档案管理的无人值守和准确定位,且盘点效率大大提高,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而且,在安全性、实时性、可扩展性方面有很大优点,满足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法院卷宗的智能化盘点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对配置有档案标签的档案进行管理控制,所述档案放置在密集架内的具有编号的储位格内,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档案标签存储有预先分配的档案编号,并且,所述系统包括: 中心数据库,所述中心数据库存储有储位格编号和该储位格存放的档案的编号的记录; 天线,每一个储位格内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档案标签通信的天线; 用于所述天线通信的阅读器; 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用于通过所述阅读器定位每一个储位格,并读取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形成档案编号列表,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档案编号组成的排除列表, 所述中控系统基于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的比较,或者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的比较,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系统形成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后,将该档案编号列表与中心数据库的记录相比较,不符则对所述储位格读取预定次数, 并更新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和所述排除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签分配装置,所述标签分配装置将档案编号通过阅读器写入档案标签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安装在档案室入口,所述报警装置在档案接近档案室入口时读取所述档案标签以获取档案编号,并将该档案编号传输至所述中控系统,所述中控系统判断该档案非法离开后发送警报指示给所述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基于所述警报指示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所述报警装置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烟感传感器采用分散控制模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通信装置,所述移动通信装置接收所述中控系统和所述报警装置的消息,以无线方式发送出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设置在储位格的内壁、侧壁或者顶壁上,所述天线包括两个以上天线排,每个天线排由排成一行的6-8个小天线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设置两个天线排时,两个天线排分别设置在储位格的两相对侧壁上,或者一个设置在内壁上,另一个设置在顶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设置三个天线排时,一个主天线排设置在储位格的顶壁上,另外两个从天线排分别设置在两相对侧壁上。
10.一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I),为档案配置档案标签,该档案标签中存储有该档案的编号,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 步骤2),为存放档案的密集架的储位格编号,将档案编号与储位格编号相关联并作为记录存储;步骤3),读取每一个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形成档案编号列表,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档案编号组成的排除列表; 步骤4),基于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的比较,或者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的比较,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形成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后,将该档案编号列表与中心数据库的记录相比较,不符则对所述储位格读取预定次数,并更新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和所述排除列表。
12.—种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为档案配置档案标签,该档案标签中存储有该档案的编号,所述档案标签为RFID标签,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为存放档案的密集架的储位格编号,将档案编号与储位格编号相关联并作为记录存储; 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被配置为读取每一个储位格内存放的档案标签,形成档案编号列表,将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相比较,得到不符的档案编号组成的排除列表;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档案编号列表与所述记录的比较,或者所述排除列表与其他储位格的档案编号列表的比较,对于多出的档案编号确定为乱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化档案管理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被配置为形成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后,将该档案编号列表与中心数据库的记录相比较,不符则对所述储位格读取预定次数,并更新所述档案编号列表和所述排除列表。
【文档编号】A47B53/02GK103914047SQ201410128393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王利军, 陈锐, 王旸, 李肖慧, 白巍, 牛轶, 赵越, 汲宇华, 郭新会, 张鹏 申请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北京市勤天美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