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48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可调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桌。四根拉管分别插在四条直立桌腿中。一根横杆固定在两后桌腿的拉管上端,横杆上穿着两个铰接座,座底固定在桌面板背面。两前桌腿拉管上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桌斗的左右两侧,一块托板固定在桌斗上沿,桌面板前沿搁置在托板上。桌面板和托板都可以通过拉动拉管升降。单独升降桌面板或托板时桌面板连带着在托板上前后滑动,从而改变桌面板的倾斜度。用拉管下端斜置的撑板定位。撑板高端抵着拉管内壁低端抵着桌腿内壁。低端与连杆下端连接,连杆上端与拐臂连接,往下松开低端可升降调节;调节后通过拐臂拉动低端上升重新撑住桌腿内壁定位。托板弥补了在先申请难操作和取物不便的缺陷。拐臂改变了调节时拧螺栓的角度,方便了。还弥补了其它缺陷。
【专利说明】
可调桌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具中的桌子,特别是桌面高度和倾斜度可调节的桌子。

【背景技术】
[0002]桌面高度和倾斜度可调节的桌子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健康。尤其是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在预防近视和脊柱畸形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可调桌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可总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能让人满意的不多,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本发明涉及的桌面倾斜度的调节方式正是其中的课题之一。桌面倾斜度的调节历来都是以桌面板的前沿为轴心让桌面板作扇形转动,并在桌面板的背后用斜杆作支撑。调到高位时桌面板总体前移,使用者会感到局促,不便施展,而桌面板背后的空间却白白浪费了,在先申请“半自动调高调角课桌”(申请号:201210064741.7)的文献中首次提出用改变前后桌腿的高度差来调节桌面板的倾斜度,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这项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几个缺陷。缺陷包括:1、左右两杆托分别调节,既要相互平行又要等高,费事。2、杆托面积有限用来托使用者的胳膊肘不舒适。3、当升到高位时,桌面板远离置物板拿放物件不方便。4、调节部件暴露在外,小孩经常摆弄容易损坏。作为该专利申请的后续“桌椅升降调节器”(专利号ZL201320128443.X)将调节部件置于桌腿的内部,基本弥补了缺陷4。不足的是调节时需要从下往上倒着拧螺栓,不方便;部件之间衔接松散,稳定性差;核心部件撑板通过一根轴永久性的与相邻部件连接,不便安装、拆卸和维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弥补缺陷1、2、3 ;对于缺陷4则在上述专利所作弥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可调桌。包括四条直立的桌腿,每条桌腿中都插着一根拉管,桌腿、拉管均为矩形管,拉管在上桌腿在下,拉管可拉动。所述拉管包括两根前桌腿上的前拉管和两根后桌腿上的后拉管,一根横杆固定在两根后拉管的上端,总体成门框的形状。横杆上穿着两个铰接座,铰接座的座底固定在桌面板的背面,桌面板可绕着横杆作扇形转动。两根前拉管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桌斗的左右两侧,一块托板固定在桌斗的上沿,托板的板面垂直于桌腿。由于桌面板是可以转动的,故桌面板的前沿总是搁置在托板上。
[0005]桌面板和托板都可以通过拉动对应的拉管分别或同时升降改变高度。单独升降桌面板或托板时桌面板的前沿连带着在托板上前后滑动,从而改变桌面板的倾斜度。
[0006]调节后需要定位。每根拉管下端的内部,都有一块用来定位的撑板。撑板一端高一端低斜置。低端对着的拉管管壁上开有出口,所述低端从出口中伸出去抵在桌腿的内壁上。低端上有一条纵向豁口,一根连杆的下端插在纵向豁口中。连杆的上端伸向拉管的上端。拉管上端的内部有一个直角状的拐臂,拐臂拐角处的下沿有一对U形缺口,一根a轴横向架在缺口中,a轴的两端固定在拉管的两壁上。拐臂可绕着a轴作扇形转动。拐臂一段竖着,一段平伸。竖着的一段其断面为槽型。槽口朝向所述平伸的一段。槽底有一条竖向豁口,竖向豁口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一根螺杆横向插在竖向豁口中。处在槽中的一段螺杆上配有一个一面是平面一面是弧面的方形螺母。螺母两侧贴着槽壁,弧面贴着槽底。螺杆带螺帽的一端在背着槽口的一侧,另一端在槽口的一侧。拉管的管壁上对应着螺帽的位置开有a孔,螺杆带螺帽的一端插在a孔中。螺帽的直径大于a孔的直径。螺帽从外向里紧贴着a孔。拐臂平伸的一段其末端与所述连杆的上端铰接。拉管下端挨着所述撑板的位置还有一块折成直角状的挡板。以折处为界挡板一段平伸一段下垂。下垂的一段贴着拉管内壁,其下端钩挂在拉管下端的管口。平伸的一段与下垂的一段在折处形成一个阴角,撑板的高端抵在阴角中。所述连杆的下端有杆头,杆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纵向豁口的宽度。在杆头与拉管下端的管口之间设置了一根拉簧,将连杆和与其相连的部件向下拉紧。
[0007]按逆时针方向拧松螺杆,拐臂平伸的一段被拉簧拉着向下旋转,连杆下降,至撑板低端离开桌腿内壁,此时可作升降调节;调节到位后按顺时针方向拧紧螺杆,拐臂平伸的一段向上旋转,连杆上升,撑板低端重新撑住桌腿内壁并继续上升,撑板高端受低端的反作用力将拉管反撑在桌腿内壁上,完成定位。
[0008]整块的托板调节时不用像两杆托那样左右协调,面积也比杆托大得多,从而弥补了缺陷1、2 ;托板总是托着桌面板故也弥补了缺陷3 ;拐臂改变了调节时拧螺栓的角度从倒着拧变为平着拧方便了,在连杆杆头与拉管管口之间设置拉簧使部件之间的衔接紧凑了增加了稳定性,用挡板取代轴安装、拆卸和维修都方便了,对缺陷4的弥补更趋于完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0]图1是本发明可调桌的整体外观图结合局部透视图。
[0011]图2是定位系统的透视图,中间一段略去用虚线表示。
[0012]图3是图2、图6中部分零件分离后的45°外观图
[0013]图4是图2中一个零件的45。外观图。
[0014]图5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图2的局部作改动后的图。
[0016]图7是图2的局部45°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见图1。本发明可调桌包括四条直立的桌腿4,每条桌腿4中都插着一根拉管3,桌腿4、拉管3均为矩形管,拉管3在上桌腿4在下,拉管3可拉动。所述拉管3包括两根前桌腿42上的前拉管32和两根后桌腿41上的后拉管31。一根横杆2固定在两根后拉管31的上端,总体成门框的形状。横杆2上穿着两个铰接座1,铰接座I的座底固定在桌面板5的背面,桌面板5可绕着横杆2作扇形转动。两根前拉管32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桌斗7的左右两侧,一块托板6固定在桌斗7的上沿,托板6的板面垂直于桌腿4,桌面板5的前沿搁置在托板6上。
[0018]见图2、图3、图4、图5。拉管3下端有一块用来定位的撑板16。撑板16 —端高一端低斜置。低端对着的拉管3管壁上开有出口 33,所述低端从出口 33中伸出去抵在桌腿4的内壁上。低端上有一条纵向豁口 161,一根竖向设置的连杆12下端插在纵向豁口 161中上端伸向拉管3的上端。拉管3上端的内部有一个直角状的拐臂10,拐臂10拐角处的下沿有一对U形缺口 102,一根a轴14横向架在缺口 102中,a轴14的两端固定在拉管3的两壁上。拐臂10可绕着a轴14作扇形转动。拐臂10 —段竖着,一段平伸。竖着的一段其断面为槽型。槽口朝向所述平伸的一段。槽底有一条竖向豁口 103,竖向豁口 103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一根螺杆9横向插在竖向豁口 103中。处在槽中的一段螺杆9上配有一个一面是平面一面是弧面的方形螺母8。螺母8两侧贴着槽壁,弧面贴着槽底。螺杆9带螺帽91的一端在背着槽口的一侧,另一端在槽口的一侧。拉管3的管壁上对应着螺帽91的位置开有a孔34,螺杆9带螺帽91的一端插在a孔34中。螺帽91的直径大于a孔34的直径。螺帽91从外向里紧贴着a孔34。拐臂10平伸的一段其末端与所述连杆12的上端铰接。拉管3下端挨着所述撑板16的位置还有一块折成直角状的挡板15。以折处为界挡板15—段平伸一段下垂。下垂的一段贴着拉管3内壁,其下端钩挂在拉管3下端的管口。平伸的一段与下垂的一段在折处形成一个阴角,撑板16的高端抵在阴角中。所述连杆12的下端有杆头121,杆头121的宽度大于所述纵向豁口 161的宽度。在杆头121与拉管3下端的管口之间设置了一根拉簧13,将连杆12和与其相连的部件向下拉紧。
[0019]见图3。图中可见所述拐臂10与相连部件分离后的情形。方形螺母8 —面平一面成弧形,从竖向豁口 103处的槽中平移至上方。拐臂10平伸一段的末端有一根横向的b轴101,一个套在b轴101上的U形挂扣11从b轴101上平移至右边,U形挂扣11末端有一 b孔111。所述“拐臂10平伸的一段其末端与连杆12的上端铰接”,具体的,连杆12的上端钩挂在b孔111中。
[0020]见图4、图5。图中可见,挡板15下垂一段的末端中间和两边都有回折,两边的用来钩挂在拉管3管口,处在拉管3外,这里称外回折151,中间的处在拉管3内,上面有一 c孔152。对应着在杆头121上有一个d孔1211。所述“在杆头121与拉管3下端的管口之间设置了一根拉簧13”,具体的,所述拉簧13的下端钩挂在c孔152中,上端钩挂在d孔1211中。挡板15也可以不要回折,直接固定在拉管3内壁上,具体可采用碰焊。拉簧13的下端也可以直接钩挂在拉管3管口。两种方式的实际效果以及耗工耗材都差不多。
[0021]所述螺杆9也可以有另一种设置,见图6。螺杆9带螺帽91的一端处在拉管3里面,螺帽91对着所述拉管3管壁上的a孔34,螺杆9另一端抵着拉管3另一侧的内壁,内壁上固定设置了一块直角托片17将其托住。这样做,工作效能不变,好处是定位系统几乎全隐形,仅在拉管3的上端留下一个a孔34。
[0022]定位状态下,拉管3是被撑板16反撑在桌腿4内壁上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与桌腿4接触。见图7。拉管3下端两侧壁的外面纵向设置了两根长条形的贴块18。具体可采用碰焊。所述两贴块18 —侧的沿超出钩挂着挡板外回折151的拉管3管壁,这样直接与桌腿4内壁接触的是两贴块18的沿。贴块18的设置不仅保护了拉管3和外回折151,还使得定位更加牢固。据测试,单根拉管3的承重不低于150千克。
[00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方案中拉管3上端内部的设置是对所述“桌椅升降调节器”中第二方案的改进,目的之一是便于管理,适合校用课桌。其它如家用学习桌、成人阅览桌等没有这种需求的可调桌,所述“桌椅升降调节器”中的第一方案更实用。
[0024]部分零部件参考材质:
[0025]撑板--2mm钢板挡板--1mm钢板拐臂--1.2mm钢板螺杆--淬火




。筚晒豁蛋——?φ? ?£ι目L0.T——谋蛋划Hl目Looj——圯瑚 H1-^敢——电鑒 〔9300〕





H.K寸A < 19129寸OT Zo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桌,包括四条直立的桌腿,每条桌腿中都插着一根拉管,桌腿、拉管均为矩形管,拉管在上桌腿在下,拉管可拉动,所述拉管包括两根前桌腿上的前拉管和两根后桌腿上的后拉管,其特征为:一根横杆固定在两根后拉管的上端,总体成门框的形状,横杆上穿着两个铰接座,铰接座的座底固定在桌面板的背面,桌面板可绕着横杆作扇形转动,两根前拉管的上端分别固定在一个桌斗的左右两侧,一块托板固定在桌斗的上沿,托板的板面垂直于桌腿,桌面板的前沿搁置在托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桌,每根拉管下端的内部,都有一块用来定位的撑板,撑板一端高一端低斜置,低端对着的拉管管壁上开有出口,所述低端从出口中伸出去抵在桌腿的内壁上,低端上有一条纵向豁口,一根连杆的下端插在纵向豁口中,连杆的上端伸向拉管的上端,其特征为:拉管上端的内部有一个直角状的拐臂,拐臂拐角处的下沿有一对U形缺口,一根a轴横向架在缺口中,a轴的两端固定在拉管的两壁上,拐臂可绕着a轴作扇形转动,拐臂一段竖着,一段平伸,竖着的一段其断面为槽型,槽口朝向所述平伸的一段,槽底有一条竖向豁口,竖向豁口的宽度小于槽底的宽度,一根螺杆横向插在竖向豁口中,处在槽中的一段螺杆上配有一个一面是平面一面是弧面的方形螺母,螺母两侧贴着槽壁,弧面贴着槽底,螺杆带螺帽的一端在背着槽口的一侧,另一端在槽口的一侧,拉管的管壁上对应着螺帽的位置开有a孔,螺杆带螺帽的一端插在a孔中,螺帽的直径大于a孔的直径,螺帽从外向里紧贴着a孔,拐臂平伸的一段其末端与所述连杆的上端铰接,拉管下端挨着所述撑板的位置还有一块折成直角状的挡板,以折处为界挡板一段平伸一段下垂,下垂的一段贴着拉管内壁,其末端钩挂在拉管下端的管口,平伸的一段与下垂的一段在折处形成一个阴角,撑板的高端抵在阴角中,所述连杆的下端有杆头,杆头的宽度大于所述纵向豁口的宽度,在杆头与拉管下端的管口之间设置了一根拉簧,将连杆和与其相连的部件向下拉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桌,其特征为:螺杆带螺帽的一端处在拉管里面,螺帽对着所述拉管管壁上的a孔,螺杆另一端抵着拉管另一侧的内壁,内壁上固定设置了一块直角托片将其托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桌,其特征为:所述挡板不要回折,直接固定在拉管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桌,其特征为:拉管下端两侧壁的外面纵向设置了两根长条形的贴块,两贴块一侧的沿超出钩挂着挡板的拉管管壁。
6.一种可调桌的调节定位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可调桌,其特征为:桌面板和托板都可以通过拉动对应的拉管分别或同时升降改变高度,单独升降桌面板或托板时桌面板的前沿连带着在托板上前后滑动,从而改变桌面板的倾斜度, 按逆时针方向拧松螺杆,拐臂平伸的一段被拉簧拉着向下旋转,连杆下降,至撑板低端离开桌腿内壁,此时可作升降调节,调节到位后按顺时针方向拧紧螺杆,拐臂平伸的一段向上旋转,连杆上升,撑板低端重新撑住桌腿内壁并继续上升,撑板高端受低端的反作用力将拉管反撑在桌腿内壁上,完成定位。
【文档编号】A47B13/08GK104510161SQ20151000882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日
【发明者】饶弘剑 申请人:饶弘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