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853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抽吸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吸机,其包括抽吸单元、污物收集容器、过滤装置和用于过滤装置的清洁装置,其中,污物收集容器经由过滤装置与抽吸单元处于流体连接中。



背景技术:

由ep1785080b1公知了一种针对吸尘器的消音设备,其包括许多长形的管。

由jp2009-100840a公知了一种电鼓风机和具有相应的鼓风机的电吸尘器,在其中,在不透音的壳体中布置有马达。设置有排气通路,在排气通路上布置有吸音材料。吸音材料布置在膜或多孔的板上。

例如,在wo2012/107103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对吸尘器的过滤器进行清洁的方法,在其中,在外部空气阀转换到打开的阀位置之前将抽吸单元的抽吸功率提高并随后再次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抽吸机,在其中,实现了有效的降噪。

该任务在开头提及的抽吸机中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即,清洁装置形成了针对在2000hz以下的频率范围内噪声发射的噪声源,并且给清洁装置配属有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其中,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具有带腔室空间和腔室器壁的腔室和覆盖腔室空间的至少一个孔板,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孔板以声音作用的方式(schallwirksam)与清洁装置连接。

经由腔室空间使得孔板共振器(孔板吸收体)具有共振器空间,其通过孔板尤其在一侧被限界。经由孔板共振器能够有效地通过吸音来减小在低频范围内(尤其是小于或等于2000hz)的噪声。

尤其地,在孔板共振器上的吸音通过振荡的空气柱在孔板共振器的孔板的开口器壁上的摩擦来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清洁装置形成针对具有2000hz或更低的频率的低频噪声的噪声源,并且将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配属给清洁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具有带腔室空间和腔室器壁的腔室和覆盖腔室空间的至少一个孔板,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孔板以声音作用的方式与清洁装置连接。腔室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子空间。

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弱清洁装置的低频噪声。尤其可以减弱由于清洁装置的运行所出现的噼啪噪声。

至少一个孔板是设有多个开口的板。该板以声音作用的方式与至少一个噪声源连接,也就是说,噪声源的声波朝孔板的方向传播。然后,在孔板共振器(孔板吸收体)上可以以有效的降噪的方式实现吸音。

已表明,例如在吸尘器中的由于经由外部空气进行过滤器清洁所产生的噼啪噪声可以如下这样地被减弱,即,可以实现最大水平为高于2.5db并且尤其是约5db或更高的降噪。

孔板共振器尤其通过其共振频率(中心频率)、腔室空间的几何尺寸、在孔板中的开口的几何尺寸和在孔板上的开口的布置方式来确定,该布置方式尤其是与孔板上的开口的面积与孔板的总面积之比有关。通过相应的规格确定可以针对例如具有噼啪噪声的特定的噪声源来产生有效的降噪。

所说明的针对噪声发射的频率范围并不意味着仅在该频率范围内发射噪声。也可能存在有更高频的噪声。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被用于减弱2000hz以下的低频噪声。在排气清洁装置中,与低频噪声相比,更高频的噪声通常是可忽略的。

在此设置的是,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关于其几何规格和至少一个孔板中的开口关于至少一个噪声源的布置和构造如下这样地确定规格,使得通过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实现了最大水平为至少2.5db的降噪。

尤其地,清洁装置包括外部空气阀装置。外部空气造成了导致过滤器清洁的突发的压力变化。该突发的压力变化也造成噼啪噪声。关于这样的噼啪噪声,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有效的降噪。例如,在wo2012/107103a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对吸尘器的过滤器进行清洁的方法,在其中,在外部空气阀转换到打开的阀位置之前,将抽吸单元的抽吸功率提高并随后再次降低。该文献明确地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至少一个噪声源例如产生由于压力变化所造成的噪声,其中,压力变化尤其大于50mbar,并且压力变化尤其在小于0.05s的持续时间内产生。例如,压力变化在大约30ms内实现。在经由外部空气阀对吸尘器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时,在相应的持续时间中实现了这样的压力变化并且然后产生了低频的噼啪噪声(通常具有明显在1000hz以下的频率)。

尤其地,噪声源(清洁装置)产生噼啪噪声。尤其地,外部空气阀装置产生这样的噼啪噪声。

在实施方式中,具有至少一个孔板的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与清洁装置对置地布置,其中尤其地,引导声音的通道布置在清洁装置与至少一个孔板之间。由此实现了有效的降噪。

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孔板布置在腔室器壁上,并且尤其地,腔室器壁的(侧面)器壁支撑在孔板上。由此尤其能够使孔板共振器构造成盒子的类型,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定位在例如像抽吸器那样的清洁机上。

更特别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的至少一个孔板具有面对腔室空间的第一侧和背离第一侧的第二侧,其中,在至少一个孔板上设置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在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是贯通的。由此能够实现有效的吸音。

在制造技术上是简单的实施例中,第一侧和/或第二侧平坦地构成。相应的孔板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制成。

出于同样的原因而有利的是,第一侧和第二侧相互平行。

在实施方式中,开口在第一侧上通入到腔室空间中并且在第二侧上面对至少一个噪声源。由此声音可以进入腔室空间中,以便造成有效的吸音。

在实施例中,开口在第二侧上通入到以声音起作用的方式与至少一个噪声源连接的通道中。通过振荡的空气柱在开口器壁上的摩擦发生了有效的吸音。

有利的是,设置有至少一个引导声音的通道,其从至少一个噪声源延伸到至少一个孔板。于是可以将声音从噪声源引出,以便造成有效的吸收。由此,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能够最佳地布置在清洁机上并且尤其也相对至少一个噪声源间隔开地布置。

在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孔板形成罩,至少一个噪声源布置在罩内部。由此能够实现“大规模的”降噪。例如在至少一个噪声源向所有侧进行声音传播时能够实现有效的降噪。

于是可以设置的是,至少一个孔板共振器的腔室器壁至少部分地形成清洁机的壳体器壁。由此得到了清洁机的部件最小化的结构。

在实施例中,腔室器壁具有顶壁,顶壁与至少一个孔板对置,并且腔室器壁具有(侧面)器壁,其位于顶器壁与至少一个孔板之间。(侧面)器壁构成在侧向包围腔室空间的侧壁。

在制造技术上是有利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孔板和顶壁平行地取向。相应的孔板共振器关于其吸音特性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算出。

出于同样的原因而有利的是,腔室空间具有(中空)的长方体形状。

在制造技术上是有利的实施例中,腔室器壁包括第一横向壁、第二横向壁、第一纵向壁、第二纵向壁和顶壁,其中,第一横向壁和第二横向壁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第一纵向壁和第二纵向壁相互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第一横向壁和第一纵向壁相互横向定向,并且顶壁横向于第一横向壁、第二横向壁、第一纵向壁和第二纵向壁地定向。相应的孔板共振器具有盒子形状。这样的孔板共振器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在清洁机上。

出于同样的原因而有利的是,第一横向壁和第二横向壁平行定向,并且/或者第一纵向壁和第二纵向壁平行定向。由此可以实现具有呈长方体状的腔室空间的孔板共振器。孔板共振器的吸收特性在这样的构造方式中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来算出。由此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对所给定的清洁机中的关系进行匹配并且尤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频率匹配。

有利的是,腔室器壁至少部分地由隔音材料制成。隔音材料在此被理解为具有至少94%的反射率的材料。隔音材料具有较低的吸音。于是提供了有效的降噪。

可以设置的是,在腔室空间中至少部分地布置有吸音材料,如例如矿物纤维棉。由此得到了更有效的吸音。

尤其地,至少一个噪声源产生低频的噪声,并且具有1000hz或更低的频率。典型地,用于对抽吸器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洁的外部空气阀装置例如产生具有1000hz以下的例如大约700hz的频率的噼啪噪声。

附图说明

优选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被用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阐述。其中:

图1示出作为清洁机的示例的(灰尘)抽吸器的实施例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抽吸器的外部空气阀装置的放大图;

图3示出具有孔板共振器的根据图1的抽吸器的透视的局部视图;并且

图4示出根据图3的孔板共振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的作为针对清洁机的示例的(灰尘)抽吸器的实施例具有污物收集容器12,抽吸头部14被安置到该污物收集容器上。吸尘器10是针对灰尘抽吸设备的示例并且被构造成独立(stand-alone)机器(自主的机器)。污物收集容器12具有抽吸入口16,抽吸软管18能够以常见的方式联接到该抽吸入口上。抽吸头部14在上侧密封污物收集容器12并且构造有抽吸出口20,在该抽吸出口上保持着具有(至少一个)过滤器22的过滤装置21。吸走线路24联接到过滤器22上,污物收集容器12经由该吸走线路与抽吸单元26处于流体连接中。抽吸单元26包括电动马达装置25,其具有(至少一个)电动马达27和由电动马达27以转动方式驱动的鼓风机28。

污物收集容器12在吸尘器10运行中被抽吸单元26加载以负压,从而构成在图1中通过箭头30示出的抽吸流。在抽吸流30的作用下,携带有污物的抽吸空气经由抽吸入口16被吸入到污物收集容器12中,然后抽吸空气可以被抽吸单元26吸走。抽吸空气可以被抽吸单元26经由抽吸头部14的排气开口29(图7)向周围环境送出。

抽吸空气流过过滤器22,从而使被夹带的固体颗粒沉积在过滤器22的面对污物收集容器12的污物侧32上。因此需要的是,不时地清洁过滤器22,这是因为否则就构成增加的流动阻力,由此妨碍了吸尘器10的抽吸作用。

为了清洁过滤器22,过滤器22的上方在抽吸头部14内布置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被构造为外部空气阀装置33,其具有(至少一个)外部空气阀34(在图2中被放大示出)。外部空气阀包括方位固定地布置在抽吸头部14中的阀支架36,阀支架构造有用于形式为阀盘38的能运动的阀体的阀座。阀盘38借助闭合弹簧40加载以朝阀支架36方向的闭合力。闭合弹簧40被夹紧在过滤器支架42与阀盘38之间,该过滤器支架是板状的且具有多个流动通路且方位固定地布置在抽吸头部14中。除了闭合弹簧40之外,过滤器支架42还承载有形式为止挡弹簧44的弹性的止挡元件。该止挡弹簧尤其(优选与闭合弹簧40一样地)具有线性的特征曲线。止挡弹簧例如被构造为螺旋弹簧。与闭合弹簧40不同地,止挡弹簧44在阀盘38的闭合位置中不处于预紧状态下。只有当阀盘38从阀支架36的阀座抬起时,止挡弹簧44才抵靠在阀盘38的下侧上并且在阀盘38进一步运动时被略微压缩。由此,止挡弹簧将增加的复位力施加到阀盘38上并且对阀盘38从其(在图2中示出的)闭合的阀位置起经由打开的阀位置又返回到闭合的阀位置中的运动进行加速。在打开的阀位置中,阀盘38相对构造有阀座的阀支架36有间隔。

阀支架36具有多个在图中未示出的贯通开口,当阀盘占据其闭合的阀位置中时,贯通开口的通口区域被该阀盘38封闭。在阀支架36的高度中,抽吸头部14具有侧向的开口46。外部空气可以经由侧向的开口46流入到阀支架36的贯通开口中。如果阀盘36占据其相对阀支架36间隔开的打开的阀位置,那么侧向的开口46就经由阀支架36的贯通开口与吸走线路24处于流体连接中,并且外部空气可以加载过滤器22的背离污物收集容器12的洁净侧48。如果阀盘38占据其闭合的阀位置,那么就中断了侧向的开口46与吸走线路24之间的流体连接。

在中央的区域中,阀支架36承载有电磁体50。在周向方向上,电磁体50被环形空间52包围,成形到阀盘38上侧上的引导套筒54沉入到该环形空间中。引导套筒54容纳了例如形式为如下的铁板56的能磁化的元件,其在阀盘38的闭合的阀位置中贴靠在电磁体50的自由的端棱边58上并且与电磁体50组合地构成闭合的磁回路。

电磁体50经由供电线路与布置在抽吸头部14中(电子的)控制装置62处于电连接中。在吸尘器10正常抽吸运行期间,由控制装置62向电磁体50加载以供电电流。由于本身构成的磁场,阀盘38可靠地保持在其闭合位置中。电磁体50的保持力由闭合弹簧40的弹簧力来支持。

如果由控制装置62中断对电磁体50的供电,那么就取消了作用到阀盘38上的磁保持力,并且阀盘38由于作用到其上的压差而抵抗闭合弹簧40的作用地从阀座抬起,该压差由位于阀支架36的区域中的外部空气的外部压力和在吸走线路24内部的内部压力得出。然后,外部空气会突然穿过座支架36的贯通开口流入到吸走线路24中,并且过滤器22在其洁净侧48上被突然地加载以外部空气。这导致过滤器22发生机械震动。此外,过滤器22沿逆流方向,也就是说反向于在正常抽吸运行时产生的流动方向30地被外部空气穿流。这导致对过滤器22的极为有效的清洁的结果。

对吸尘器10的供能在实施例中借助可再充电的电池装置来进行。该电池装置例如包括两个可再充电的电池。电池装置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锂离子蓄电池。这些锂离子蓄电池在侧向在抽吸单元26旁边布置在抽吸头部14的电池舱68中。电池舱68是能由用户经由能向外摆动的掀盖70来接近的,用以更换电池。

电子控制装置62在抽吸单元26的上方布置在抽吸头部14中,并且经由供应线路与电池64处于电连接中。在输入侧,能由用户手动操作的按键82联接到控制装置62上,按键布置在抽吸头部14的上侧上。通过对按键82的操作,用户可以(手动)触发过滤器清洁。

在抽吸器10中的外部空气阀装置33是针对噼啪噪声的噪声源。导致相反地穿流过滤器22的突发的(“突然的”)的压力变化导致低频的噼啪噪声。相关的频率范围通常明显在1000hz以下。压降是突然的并且具有例如小于0.05s的持续时间。压力变化尤其是50mbar(5kpa)或更多。

为了针对该噪声源进行降噪,抽吸器10设有孔板共振器84(图1、3、4)。孔板共振器84配属于作为噪声源的外部空气阀装置33,并且以声音作用的方式与该外部空气阀装置连接。

孔板共振器84具有(图4)带腔室器壁86的腔室85。该腔室器壁86限界了腔室空间88。腔室空间88通过孔板90闭合。

在实施例中(图4),孔板90支撑在腔室器壁86上并且布置在该腔室器壁上。例如,腔室腔壁86与孔板90连接。

在实施例中,腔室器壁86包括顶壁92。该顶壁92相对孔板90间隔开并且与该孔板对置。在顶壁92与孔板90之间形成腔室空间88。

在实施例中,孔板90和顶壁92相互平行。

孔板90具有第一侧94。第一侧94面对腔室空间88。第一侧94还面对顶壁92。孔板90还包括第二侧96。第二侧96背离第一侧94,孔板90在第一侧94与第二侧96之间延伸。

孔板90的第二侧96以声音作用的方式面对噪声源(在抽吸器10中,是外部空气阀装置33)。声波可以从该噪声源向孔板90传播并且穿过孔板90中的开口(“孔”)进入腔室空间88中。

在实施例中(图4)中,第一侧94和第二侧96相互平行。于是,孔板90相应地平坦构成。

在实施例中,孔板共振器84包括第一横向壁98和第二横向壁100。它们相互间隔开。

它们例如相互平行取向。

第一横向壁98和第二横向壁100安坐在顶壁92上,并且在横向从该顶壁探伸出来。

此外,孔板共振器84包括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相互间隔开并且彼此面对。

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例如相互平行构成。

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安坐在顶壁92上并且从该顶壁探伸出来。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横向于第一横向壁98和第二横向壁100。第一横向壁98、第二横向壁100、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形成(侧面)器壁106,其被安放在顶壁92上并且在侧面闭合腔室空间98。反过来,在该器壁106上布置有孔板90,并且尤其支撑在该器壁106的端侧上。

在实施例中,第一横向壁98、第二横向壁100、第一纵向壁102和第二纵向壁104直地构造。横向壁98、100垂直于纵向壁102、104地构造。腔室空间88又具有中空的长方体形状。

腔室器壁96尤其由具有大于94%的反射率的隔音材料构成,其因此具有针对声音的很低的吸收能力。

在孔板90中布置有开口(“孔”)108,其在第一侧94与第二侧之间96贯通。在第一侧94上,开口通入到腔室空间88中。在第二侧96上,开口108通入到引导声音的通道110中(图1)。通道110布置在噪声源,也就是说外部空气阀装置33与孔板90之间。

在孔板90上形成多个开口108。这些开口尤其有规律地布置。它们尤其布置在二维网格的网格点上。该网格的基本单元例如是正方形、矩形、梯形、三角形等。

在实施例中,开口108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它们由此具有(中空的)柱体形状。

开口108的延伸方向112例如平行于横向壁98、100或纵向壁102、104地定向。延伸方向112尤其垂直于孔板90的第一侧94或第二侧96地定向。此外,它尤其垂直于顶壁92地定向。

在腔室空间88中全部或部分地布置有吸音材料114,如矿物纤维棉。

孔板共振器84是孔板吸收体,其具有吸音性能。通过腔室器壁86的隔音的构造,也就是说,通过腔室器壁86的相应很低的吸音能力改进了吸音作用。

孔板共振器84关于其几何尺寸的规格确定和开口108的布置和尺寸确定了针对吸音的有效的频率范围。

在孔板共振器84的如在图4中所示地具有长方体状的腔室空间88和相互垂直的横向壁98、100和纵向壁102、104的几何结构中,其中,器壁106又垂直于孔板90和顶壁92,得到了中心频率f0,即,

其中,l在此是第一侧94与第二侧96之间的孔板90加上通口校正值的厚度;d是孔板90的第一侧94与顶壁92的内侧之间的腔室空间88的高度;c是音速。(参见r.lerch,g.sessler,d.wolf,“technischeakustik(技术声学)”,springer2009,第296页)所提及的公式适用于具有直径2r的圆形的开口108。

如下得到了变量ε,即,

ε=开口面积/总面积(2)

开口面积在此是开口

108的开口面积(通口面积)。总面积是孔板90的暴露于噪声源的,也就是说其被加载以声波的总面积。

在清洁器10中,总面积10相应于孔板90的面对通道110的面积。

在尤其针对具有外部空气阀装置33的抽吸器的典型的实施例中,孔板共振器84构造成使得中心频率f0大约为675hz。

针对具有外部空气阀装置的抽吸器10已经能够实现最大水平为大于2.5db的降噪并且最大水平为例如大约5db的降噪。

原则上,孔板共振器具有以下表征性的参量:共振频率(中心频率)、开口直径、共振器高度(腔室空间的高度)、孔板的厚度和孔间距。针对具体的应用,这些参量设定成使得针对相关的频率得到了最大水平的充分降噪,例如大于2.5db的充分降噪。

孔板共振器也可以结合包括噪声源和尤其是具有噼啪噪声的噪声源的其他清洁机使用。

附图标记列表

10吸尘器

12污物收集容器

14抽吸头部

16抽吸入口

18抽吸软管

20抽吸出口

21过滤装置

22过滤器

24吸走线路

25电动马达装置

26抽吸单元

27电动马达

28鼓风机

29排气开口

30抽吸流动

32污物侧

33外部空气阀装置

34外部空气阀

36阀支架

38阀盘

40闭合弹簧

42过滤器支架

44止挡弹簧

46侧向的开口

48洁净侧

50电磁体

52环形空间

54引导套筒

56铁板

58端棱边

62控制装置

64电池

68电池舱

70掀盖

82按键

84孔板共振器

85腔室

86腔室器壁

88腔室空间

90孔板

92顶壁

94第一侧

96第二侧

98第一横向壁

100第一横向壁

102第一纵向壁

104第二纵向壁

106器壁

108开口

110通道

112延伸方向

114吸音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