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叶片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9297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百叶窗叶片固定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与百叶窗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便于快速组装的百叶窗叶片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工业使用的大型百叶窗,包含有一窗框以及多个叶片,其中该窗框是设置有一框架以及多个枢轴,所述枢轴是呈圆柱状且间隔排列于该框架的两相对内壁上;各该叶片包含有一板体以及两轴套;该板体的长度相当于该框架的两相对内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二该枢轴之间的距离;各该轴套连结于该板体的外表面且邻近该板体顶缘的两端处,各该轴套各具有一穿孔,各该穿孔的中心轴与该板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基于上述结构,当工作人员欲将一该叶片以该二轴套枢接于相对的二该枢轴上时,先以一该轴套的穿孔瞄准一该枢轴,并使该叶片以平行该枢轴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以使该枢轴进入该穿孔中,尔后,必须费力弯折该板体,以使另一该轴套具有足够空间得以上述的方式与另一枢轴结合。倘若其叶片体积巨大,更需寻求他人协助才能完成上述组装动作,换言之,已知的百叶窗结构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组装不便,进而延后组装完工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叶窗叶片固定结构,不仅组装快速便利,更可防止叶片于枢摆过程中脱离。

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百叶窗叶片固定结构,该叶片是枢接于一窗框中而可作枢摆;其特征在于该窗框包括有一框架以及多个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轴分别设置于该框架的两相对内壁上;该叶片包括 有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二第一枢接端分别枢接于相对的二该第一枢轴上,以使该叶片横设于该框架中;其中该板体的至少一第一枢接端包括有一勾扣,该勾扣与该板体之间形成具有一开口的一夹槽;由此,该叶片以该开口对准一该第一枢轴,并使该第一枢轴进入该夹槽中,即使得该叶片可作枢摆。

其中该第一枢轴的径向断面在垂直相交的一垂直方向与一水平方向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一第二宽度,且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该叶片的该开口位于通过该夹槽中心且平行该板体的一中心线上,该开口具有一第三宽度,该第三宽度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宽度但小于该第一宽度,以使该叶片向外翻起时,该叶片不会相对该第一枢轴脱离。

包括有至少一连动件与至少一第二枢轴,其中该连动件可相对该窗框移动,该第二枢轴设置于该连动件的一侧面上;该叶片的板体具有至少一第二枢接端位于其中一该第一枢接端下方,该第二枢接端枢接于该第二枢轴上,以使该连动件与该叶片同步动作。

其中该窗框还包括有至少一连接件,该框架包括有至少二框条;其中该连接件具有至少二凸柱,该二框条分别具有一穿孔,该二凸柱分别穿入各该框条的穿孔中,以使该二框条固定连接。

其中该二框条的各该穿孔包括有一锥形孔;该连接件的各该凸柱具有一锥段插入该锥形孔中。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便于工作人员将该叶片快速地枢接于该二第一枢轴上,且另具有防止叶片于枢摆过程中脱离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揭示包含使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的百叶窗。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百叶窗叶片固定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一示意图,揭示叶片与第一枢轴以及第二枢轴的组装关系。

图4是一示意图,揭示第一枢轴在径向断面上的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 度,且开口的第三宽度等于该第二宽度但小于该第一宽度。

图5为图1的5-5方向的剖视图,揭示叶片未被翻起的状态。

图6类同图5,揭示叶片翻起且连动组随着叶片的摆动而一同摆动。

图7是一示意图,揭示连接件与框条的组装关系。

图8为图1的8-8方向的剖视图,揭示连接件的凸柱嵌入于框条上的穿孔中。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图2、图7以及图8所示,为包含使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结构的百叶窗10,该固定结构包括有一窗框20、一连动组以及多个叶片40。

该窗框20包括有一框架22、多个第一枢轴24以及多个连接件26;其中,该框架22包含有多个框条221,各该框条221的侧面上凹设有多个穿孔222,各该穿孔222为一锥形孔;各该连接件26包含有至少二凸柱261,于本实施例中的凸柱数量为三,各该凸柱261具有一锥段261a;所述凸柱261的锥段261a分别穿入各该框条221的穿孔222中,进而达到以紧配合方式结合而固定所述框条221的效果。其中,该连接件26的外型亦可形成有t字型以及l字型,是依据组装需求而自由配搭。

配合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枢轴24分别间隔设置于该框架22的两相对内壁面上,且各该第一枢轴24的径向断面在垂直相交的一垂直方向与一水平方向上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w1与一第二宽度w2,且该第一宽度w1大于该第二宽度w2。

该连动组包括有二连动件32以及多个第二枢轴34,各该连动件32呈长条板片;各该第二枢轴34的外型与各该第一枢轴24相同,且所述是第二枢轴34间隔设置于该二连动件26的内壁上。

所述叶片40是枢接于该窗框20,且由上而下排列设置。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由一个叶片40进一步解释其结构。该叶片40包括有一板体42,该板体42位在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略小于该框架22的两相对内壁之间的距离,且大于二该第一枢轴24未连接该框架22的端面之间的距离;其中,该板体42包括有二第一枢阶端以及二第二枢接端;二该第一枢接端是分 别邻近于该板体42顶缘的两端处,用以枢接于相对的二该第一枢轴24上,以使该叶片40横设于该框架22中。二该第二枢接端枢接端枢接于相对的二该第二枢轴34上,且位于该二第一枢轴24的下方;各该第一及第二枢接端各包括有一勾扣44,且各该勾扣44与该板体42之间形成具有一开口441的一夹槽442。各该开口441是位于通过该夹槽442中心且平行该板体42的一中心线上,该开口441具有一第三宽度w3,该第三宽度w3等于该第二宽度w2但小于该第一宽度w1。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设计为第三宽度w3大于该第二宽度w2且小于该第一宽度w1。

组装时,将该叶片40以该二第一枢接端的二该开口441对准相对的二该第一枢轴24,并驱使该叶片40以垂直该二第一枢轴24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即可使各该第一枢轴24进入各该夹槽442中并同时受到该勾扣4444以及该板体42包夹;尔后,再将该二第二枢接端的二该开口441对准相对的该二第二枢轴34,并使该二第二枢轴34嵌入另二该夹槽442中,即可使得该叶片40以第一枢轴24为轴心相对该框架22枢摆,进而使该二连动件32受到该叶片40的摆动的牵引而一同摆动。

参图5所示,当该叶片40处于未被翻起的闭合位置时,各该开口441位在各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的下方,各该夹槽442的部分槽壁抵靠于下方的各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参图6所示,当所述叶片40受风力影响而翻起时,各该勾扣44随着该板体42带动而旋转并改变其开口441位置,使得各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抵接于各该开口441的部位,其宽度大于各该开口441的第三宽度w3,如此一来,翻起的各该叶片40因受到各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的限制而不会相对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脱离。一提的是,因各该叶片40枢接于该连动组的缘故,所述叶片40的枢摆角度将受到该连动组的连动影响而相同。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采用单一片连动件,将该连动片枢接于各该叶片的中间位置,同样可达成上述间接带动所述叶片的相同功效。

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板体的二第一枢接端亦可由不同结构所构成,例如:一该第一枢接端包括有一轴套,该轴套具有一穿孔,该穿孔的中心轴与该板体的延伸方向平行;另一该第一枢接端的结构包含有相同上述实施例的勾扣,于此不再赘述。

如此一来,进行组装时,将得以由一该轴套的穿孔瞄准一该第一枢轴,并使该叶片以平行该第一枢轴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以使该枢轴进入该穿孔中,尔后,不须另外费力弯折该板体,直接将该勾扣的该开口对准一该第一枢轴,并使该第一枢轴进入该夹槽中,即可完成叶片与窗框之间的枢接组装,使得该叶片可作枢摆。

归纳上述,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实已有如下所列的优点及功效:

1.在不需使用螺栓的情况下,即可利用形状不同的连接件26与各该框条221拼接,进而快速完成窗框的组装。

2.通过该枢接轴的勾扣44结构以及第一、第二枢轴34的结构设计,即可驱使叶片40以垂直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的中心轴的方向移动,快速完成叶片40与窗框20之间的组装动作。

3.承上,因该勾扣44以及第一、第二枢轴24、34的结构设计缘故,是可防止翻起的各该叶片40相对该第一、第二枢轴24、34脱离。

4.通过所述叶片40受到连动组的带动,彼此之间是可维持相同的枢摆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凡是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