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中空玻璃的密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13152阅读:2060来源:国知局
超大中空玻璃的密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大中空玻璃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不断需求,超大板玻璃被越来越多应用到建筑中,如超大玻璃立面和超大天窗玻璃。为了满足建筑整体节能性的要求,往往会选用超大中空玻璃。考虑到安装的实际气候环境,在炎热的室外片玻璃会急剧吸收太阳热量,最高温度可达80度左右,玻璃自然受热会发生膨胀,而内片玻璃由于室内的温度为20度左右,外片玻璃相对内片玻璃会有更多的膨胀,从而会产生相对位移。而到了晚上外片玻璃温度又降到20度以下,昼夜温差的变化促使外片玻璃对中空密封胶形成剪切运动。反之,冬季外界环境温度最低,外片玻璃自然会受冷收缩,而内片温度变化不大,外片对于密封胶的剪切运动依然存在。中空玻璃一般是间隔条加双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用丁基胶,具有极低的水蒸气透过率;第二道密封胶根据使用要求选用聚硫胶或硅酮胶。对于中空玻璃的寿命第一道密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超大板中空玻璃而言,剪切运动的存在对于现有密封结构起着致命破坏,一但第一道密封失效,则直接影响中空玻璃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中空玻璃的密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2014104523713)公开了种密封结构,其第一道密封胶为间隔条与玻璃之间采用的丁基胶密封,第二道密封胶为间隔条侧面两玻璃之间从里至外连续采用结构胶A、丁基胶、结构胶B密封的方式。此方法比传统的两道密封有一定的改进效果。但是由于超大中空玻璃安装时需要在第二道密封胶中预埋U形不锈钢件,玻璃版面超大,根据夏季、冬季玻璃温度变化,玻璃本身也会热涨冷缩且中空腔会有呼吸效应,导致中空玻璃边部密封处会产生位移现象,通过理论计算位移约8mm(单侧方向4mm),由于U形不锈钢件在随所依附玻璃做剪切运动时对四周结构胶做往复切割运动,造成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领域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大中空玻璃的密封方法,将U形不锈钢件切割成对称的两片固定在玻璃层之间的第二道密封胶中,有效的避免了原单体金属件在随所依附玻璃做剪切运动时对四周结构胶做往复切割运动,保证了密封结构的完整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一种超大中空玻璃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间隔条的上、下面做第一道密封,(2)将U形不锈钢件切割成对称的上、下片半体,(3)在间隔条的外侧,上、下两片玻璃之间做第二道密封,同时上片半体的上表面与上片玻璃的下表面、下片半体的下表面与下片玻璃的上表面采用第二道密封胶连接固定,上、下片半体合并成U形且开口朝外;所述上、下两片半体的里侧和左、右两侧与第二道密封胶之间、上片半体与下片半体连接处留有0.5-2mm间隙。所述上、下片半件做圆角处理,将U形不锈钢件改形为一侧面敞开的方盒,敞开的一侧面朝外。所述第二道密封由里至外采用结构胶A、丁基胶和结构胶B,不锈钢方盒固定于结构胶B的胶层。所述结构胶A、丁基胶和结构胶B的胶层厚度分别为:6mm、5mm和35mm。所述丁基胶与结构胶B的邻接层面上固定有PU条。所述上、下两片半体的里侧和左、右两侧与结构胶B之间为1mm间隙、上片半体与下片半体连接处有2mm间隙。所述上、下片半体不锈钢件的安装,在施工结构胶B的同时,在装插件的位置放入PE材料预埋块,待结构胶B氧化达24小时后,将PE预埋块取出;两片半体内部通过低粘度双面贴块粘合组装,连接处留有有2mm间隙,在组装好的不锈钢件与结构胶B之间有间隙的三边端面上使用纸胶带密封;在取出预埋块的空间内注入足够的结构胶,然后将预先切割好的1mm厚度、与不锈钢件等高度的塑料带围置不锈钢件与结构胶B之间留有间隙的三边端面,将不锈钢件平稳插入到已注好胶的预埋空间内,准确调整位置即可;待不锈钢件周围的结构胶养护24小时后,再将1mm厚度的塑料带拽出,这样就保证了不锈钢件的三边端面与中空玻璃结构胶B存有1mm间隙。所述结构胶A、结构胶B为同种结构胶。所述结构胶A和结构胶B为西卡SIKAIG25-HM-PLUS结构胶,所述丁基胶为910G丁基胶。所述第一道密封采用丁基胶密封。所述第一道密封采用柯梅林丁基胶密封。由于U形不锈钢件只是起到插孔的作用,本发明的方法是将U形不锈钢件改为一侧面敞开的方盒,再切割成对称的上、下片半体,上片半体与上片玻璃相粘,下片半体与下片玻璃相粘,在里侧与左、右两件与第二道密封胶之间均留有间隙,在热胀冷缩的过程中,不锈钢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往复剪切运动,保证了密封结构的完整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将第二道密封采用分段式(结构胶A、丁基胶和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