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簧式公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69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拉簧式公用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与公用设施有关,具体是指一种拉簧式公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室外的公共活动场所,比如公园,游乐场,休闲运动等处,为了满足人们休息的需要都会设置带靠背的座椅,它一般由支腿、边撑、座板、靠背组成,长条状的座板搭接在与支腿固接在座椅左右两端的边撑上面,靠背的设置一般都是与座板固定连接,有少部分的座椅则将靠背与座板两部分做成由合页活动连接的方式,无人坐用时可以将靠背前翻覆压住座板来避免座板表面被灰尘或雨水沾染,从而尽可能少的影响人们的坐用,需要时则上掀靠背将座椅打开展露出座板面,由于一直被靠背覆压座板面会一直保持干净,人们可以直接坐在上面而无需再擦拭一番;对于靠背固定的座椅,由于处在室外,肯定免不了雨尘的沾污而影响坐用,需要坐用休息时不得不擦拭半天还会怕不干净而顾虑重重,有的想坐时但无条件进行擦拭就忍痛放弃坐用休息了,即便是前述的靠背活动设置的座椅,由于其靠背向座板面的覆盖闭合依靠起身离去的坐用者在起身后离去前有一个主动下压靠背的操作来实现的,而事实上,这样的座椅往往会因人们的主动意识欠缺或忘记或别的种种原因而不能完全的发挥覆盖的功能,同样也难以完全起到满足人们轻松直接坐用的休息目的,都很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公用座具的新的技术方案拉簧式公用座椅,它可以解决前述的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如下:它包含支腿、边撑、座板、动座板、靠背、卡块、合页,所述动座板为整体一块装置在前后分布的座板之间,在动座板的端头部位向下垂直装置一穿套着压簧的圆柱状压杆,动座板被压簧支撑,压杆向下活动的穿过边撑后铆接,在动座板的端面上直向下固接一加工有后侧齿牙的矩形直杆状齿条,齿条通过齿牙与一装置在边撑上的棘爪设置成逆时针朝向的飞轮齿轮齿合,在飞轮齿轮的内齿圈朝外的面上设置有三角状的封闭滑道;一横置的滑杆穿过装置在边撑上的套管内,滑杆的前端伸向滑道并将滑杆端头上装置的销杆伸入滑道内,其后端向后延伸一段后与一向下倾斜置放的摇杆的前端铰接,摇杆的后端则与一绕轴旋转的撑板的下端铰接,在此铰接处的铰接轴上挂着一拉簧的下端,拉簧向后向上越过合页将另一端挂在装置于靠背端面下边附近的簧杆上;装置在座椅端面的上述诸件左右端对称装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靠背能自动闭合覆压住座椅座面,保持座面的干爽洁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计的右端面整体视图及部件局部放大视图(靠背为打开状)。

图2是图1位置状态的俯视图及各部件连接的放大视图(局部)。

图3是有人就座动座板被压下压簧被压缩开始蓄力的演示图(含飞轮齿轮的细节放大视图)。

图4是就座者起身离去后动座板回位及其连接组件间的联动演示变化图。

各图中,1为支腿,2为边撑,3为座板,4为动座板,5为齿条,6为靠背,7为簧杆,8为卡块,9为拉簧,10为撑板,11为摇杆,12为滑杆,13为套管,14为飞轮齿轮,15为滑道,16为压杆,17为压簧,18为合页,19为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设计作举例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设计的座椅包含支腿1、边撑2、座板3、动座板4、靠背6、卡块8、合页18,动座板4为整体一块装置在前后分布的座板3之间,在动座板4的端头部位向下垂直装置一穿套着压簧17的圆柱状压杆16,压簧17的底圈陷进边撑2面上的凹坑里,动座板4被压簧17支撑与边撑之间保留一段高度距离,压杆16向下活动的穿过边撑2后铆接;在动座板4的端面上直向下固接一加工有后侧齿牙的矩形直杆状齿条5,齿条通过齿牙与一装置在边撑上的棘爪设置成逆时针朝向的飞轮齿轮14齿合,在飞轮齿轮的内齿圈朝外的面上设置有一三角状的封闭滑道15,如图1、图3中的细节放大图所示,此种结构的飞轮齿轮在外圈的齿轮部分发生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与外圈通过棘爪连接的内圈不会随之转动,而当反向旋转时则会发生同步随动并带动滑道转动;一横置的滑杆12穿过装置在边撑上的套管13,滑杆的前端伸向滑道并将滑杆端头上装置的销杆19伸入滑道内,其后端向后延伸一段后与一向下倾斜置放的摇杆11的前端铰接,摇杆11的后端则与一绕轴旋转的撑板10的下端铰接,在此铰接处的铰接轴上挂着一拉簧9的下端,拉簧向后向上越过合页18将另一端挂在装置于靠背端面下边附近的簧杆7上;装置在座椅端面的上述诸件左右端对称装设。具体操作使用时,首先欲就座者通过靠背上的扣手部位上掀靠背6,露出座椅的座面,如图1、图3所示,靠背上掀到位后被卡块8卡止住,同时拉簧9的轴线处在正对合页的轴线的位置,拉簧的拉力不会对靠背在闭合方向上产生助力,再加上靠背本身的重力作用,靠背会稳固的定位在倚靠的角度位置,同时,通过图3中的飞轮齿轮14的细节放大图可看出,滑道15的凸角方向朝后且与滑杆上的销杆接合;当人体就座压到动座板4上使得压簧17被压缩蓄力,如图3所示,此时齿条5虽会带动飞轮齿轮14的齿牙逆时针方向转动但滑道15不会随动,当就座者起身离去压簧回位释放出蓄力齿条5上移带动飞轮齿轮的齿牙顺时针方向转动并进而带动滑道15同向转动,从图中可以看出,飞轮齿轮的齿牙设置为12个,其与齿条5上设置的四个齿牙相齿合使得一个单项运动会转动120°的圆周角即1/3圈,这也是与之匹配的滑道15设置成三个角的依据,每次齿条被触发移动一次会带动滑道部位转动一个凸角的角度,也就是三个凸角会依次工作,当齿条的齿牙与飞轮齿轮的齿牙的匹配关系设置变化时可以将滑道部位的设计作相应的改变设置;接前述被齿条5上移带动顺时针方向转动1/3周的滑道15会促使滑杆12沿滑道的凸凹轨迹变化先左移、后右移,滑杆12先左移的过程会拉动摇杆11并进而拉动撑板10左移绕转一定角度,拉簧9会由图1、图3的位置状态变化为图4的位置状态,此时拉簧的轴线就越过了合页18的轴线,拉簧会对靠背产生一个向前的闭合拉力克服掉靠背后仰的重力使得靠背6开始向前闭合运动,当运动到如图4的位置状态时,靠背向前闭合的重力进一步加大其完全闭合的向前运动就不再需要有拉簧的助力作用了,滑杆12后右移的过程会反向推动摇杆、撑板10的向后回位移动,并最终带动拉簧的轴线右移为下一次的靠背上掀稳定位置做好准备,如此便完成了本设计座椅的一次操作使用过程。由于无需人为的操作,座椅的靠背会在就座者起身后自动由后仰状态回折覆盖住座面,使得座椅的座面可以避免雨尘的沾污而始终保持清洁适用的良好状态,更好的服务于民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