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噪声的枕头及枕头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2148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消除噪声的枕头及枕头组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噪声消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消除噪声的枕头及枕头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来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而日常生活中,人的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很多,如生理疾病、城市工作生活快节奏带来的精神压力、环境噪声等,都会导致低下的睡眠质量。其中,枕边人发出的诸如呼噜声等噪声所导致的睡眠质量问题,尤其难以解决。

为了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急需提供一种可以消除环境噪声的枕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噪声的枕头及枕头组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们睡眠时环境噪声影响睡眠质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噪声的枕头,包括:设置于所述枕头内的噪声采集器、扬声器及消噪装置,所述噪声采集器和所述扬声器分别与所述消噪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噪声采集器,用于采集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

所述消噪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噪声采集器发送的所述噪声信号,并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噪声信号对应的消噪信号,将所述消噪信号发送给所述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用于接收所述消噪装置发送的消噪信号,并将所述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与所述噪声信号相抵消。

可选地,所述消噪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噪声信号频率相同、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的所述消噪信号。

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噪声采集器通信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噪声采集器发送的噪声信号,确定所述枕头上的用户的头部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

所述消噪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节所述噪声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可选地,所述噪声采集器包括第一噪声采集器及第二噪声采集器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分别与所述消噪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分别用于采集所述噪声源的第一噪声信号及第二噪声信号,并分别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

所述消噪装置,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发送的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及所述第二噪声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及所述第二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一消噪信号,以及与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消噪信号。

可选地,所述扬声器包括第一扬声器及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及所述第二扬声器分别与所述消噪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扬声器用于:接收所述消噪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一消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

所述第二扬声器用于:接收所述消噪装置发送的所述第二消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分别位于所述枕头中心线的两侧,并以所述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扬声器及所述第二扬声器分别位于所述枕头中心线的两侧,并以所述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枕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枕头内的睡眠质量监测器及无线发送器,所述睡眠质量监测器与所述无线发送器通信连接;

所述睡眠质量监测器用于监测所述枕头上的用户睡眠时的心率、呼吸和头部转动频率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模块发送给用户终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枕头组合,包括:第一枕头及第二枕头,所述第一枕头为上述任意一种枕头,所述第二枕头内设置有误差噪声采集器,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与所述第一枕头内的消噪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枕头两侧的残留噪声信号,并将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

所述消噪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并根据所述残留噪声信号,调节所述消噪信号。

可选地,所述枕头组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枕头或所述第二枕头中的反馈装置,所述反馈装置与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通信连接,所述反馈装置用于:

接收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发送的所述残留噪声信号,确定所述残留噪声信号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参考噪声信号;

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反馈装置确定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大于所述预设参考噪声信号时,将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

可选地,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包括第一误差噪声采集器及第二误差噪声采集器,所述第一误差噪声采集器及所述第二误差噪声采集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枕头中心线的两侧,并以所述第二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除噪声的枕头,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除噪声的枕头,通过所述噪声采集器采集噪声源的噪声信号,并通过消噪装置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消噪信号,再通过所述扬声器将所述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与噪声信号进行抵消,从而消除环境噪声,使得用户在使用所述枕头进行休息的过程中,不被噪声打扰,提高用户睡眠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组合,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组合,通过第一枕头中的消噪装置对使用所述第一枕头的第一用户发出的噪声进行消噪处理,并通过采集使用所述第二枕头的用户耳边接收到的残留噪声信号,对所述残留噪声信号进一步进行抵消,使得使用所述第二枕头的第二用户最终接收到的噪声信号能够达到预期的消噪效果,从而提高所述第二用户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消除噪声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消除噪声的枕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枕头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除噪声的枕头及枕头组合,用于在用户休息时消除环境噪声,提高用户睡眠质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消除噪声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除噪声的枕头包括:

设置于所述枕头内的噪声采集器10、消噪装置20及扬声器30,所述噪声采集器10和所述扬声器30分别与所述消噪装置20通信连接;

所述噪声采集器10,用于采集噪声源发出的噪声信号,并将所述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20;

所述消噪装置20,用于接收所述噪声采集器10发送的所述噪声信号,并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噪声信号对应的消噪信号,将所述消噪信号发送给所述扬声器30;

所述扬声器30,用于接收所述消噪装置发送的消噪信号,并将所述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与所述噪声信号相抵消。

具体地,所述消噪装置2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噪声信号频率相同、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的所述消噪信号。

所述消噪装置20,具体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及模拟信号处理器,所述模拟信号处理器用于对所采集的噪声信号进行预放大后输出给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预放大之后的噪声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后,根据模/数转换后的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噪声信号频率相同、幅度相同、且相位相反的消噪信号,然后对所述消噪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后,对经过数/模转换后的所述消噪信号进行音频功放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所述消噪信号输出到所述扬声器30。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除噪声的枕头,通过所述噪声采集器采集噪声源的噪声信号,并通过消噪装置根据所述噪声信号生成消噪信号,再通过所述扬声器将所述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与噪声信号进行抵消,从而消除环境噪声,使得用户在使用所述枕头进行休息的过程中,不被噪声打扰,提高用户睡眠质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枕头还包括:定位装置40,所述定位装置40与所述噪声采集器10通信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40,用于根据所述噪声采集器10发送的噪声信号,确定所述枕头上的用户的头部所处的位置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20;

相应地,所述消噪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调节所述噪声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

通过所述定位装置对所述枕头上的用户的头部所处的位置进行定位,即使用户在睡眠过程中转动或移动头部,使得用户的头部不在枕头的中心位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消除噪声的枕头也可以根据所定位的用户头部的位置,来相应调节所述消噪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或相位,以提高消噪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枕头还包括:呼吸检测传感器60,所述呼吸检测传感器60与所述消噪装置20通信连接。所述呼吸检测传感器60用于检测在该枕头上睡眠的用户的呼吸节奏、频率和深度信息,并将该用户的呼吸节奏、频率和深度信息反馈给所述消噪装置20。相应地,所述消噪装置还用于根据该用户的呼吸节奏、频率和深度信息来调节所述第一消噪信号和第二消噪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或相位,以提高消噪的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消除噪声的枕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噪声采集器10包括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第二噪声采集器12,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12分别与所述消噪装置20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12与所述消噪装置20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12分别用于采集所述噪声源的第一噪声信号及第二噪声信号,并分别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20;

相应地,所述消噪装置2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12发送的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及所述第二噪声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及所述第二噪声信号,生成与所述第一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一消噪信号,以及与所述第二噪声信号对应的第二消噪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30包括第一扬声器31及第二扬声器32,所述第一扬声器31及所述第二扬声器32分别与所述消噪装置20通信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扬声器31及所述第二扬声器32与所述消噪装置20可以通过有线连接,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

所述第一扬声器31用于:接收所述消噪装置20发送的所述第一消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一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

所述第二扬声器32用于:接收所述消噪装置20发送的所述第二消噪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消噪信号辐射到空中。

所述第一消噪信号及所述第二消噪信号可以合成为与所述噪声源的噪声信号相互抵消的第三消噪信号,从而形成静区,以降低打呼噜的人发出的噪声对旁边人的影响,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12分别位于所述枕头中心线的两侧,并以所述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扬声器31及所述第二扬声器32分别位于所述枕头中心线的两侧,并以所述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通过将所述第一噪声采集器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12以所述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以及将所述第一扬声器31及所述第二扬声器32以所述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可以比较全面地采集到噪声源辐射出来的噪声信号,便于精确地对所述噪声信号进行抵消。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枕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枕头内的睡眠质量监测器70及无线发送器80,所述睡眠质量监测器70与所述无线发送器80通信连接;

所述睡眠质量监测器70用于监测所述枕头上的用户睡眠时的心率、呼吸和头部转动频率信息,并通过所述无线发送器80发送给用户终端,以形成睡眠质量报告。用户可以根据该睡眠质量报告做出相应的健康保健措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枕头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组合包括第一枕头100及第二枕头200,所述第一枕头100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枕头,所述第二枕头200内设置有误差噪声采集器210,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210与所述第一枕头100内的消噪装置20通信连接;

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210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枕头200两侧的残留噪声信号,并将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20;

所述消噪装置20,用于接收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并根据所述残留噪声信号,调节所述消噪信号。

使用时,所述第二枕头200与所述第一枕头100并排放置,所述第二枕头可以与所述第一枕头100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相互独立分开。

具体地,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210包括第一误差噪声采集器211及第二误差噪声采集器212,所述第一误差噪声采集器211及所述第二误差噪声采集器21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枕头200中心线的两侧,并以所述第二枕头200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通过将所述第一误差噪声采集器2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212以所述第二枕头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使得所述第一误差噪声采集器211及所述第二噪声采集器212尽量靠近使用所述第二枕头200睡眠的用户两侧的耳朵,可以准确地获取到使用所述第二枕头200睡眠的第二用户能够听到的残留噪声,从而保证通过所述消噪装置20继续生成针对所述残留噪声的抵消信号,以便进一步提高消噪效果。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枕头组合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枕头100或所述第二枕头200中的反馈装置300,所述反馈装置300与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210通信连接,所述反馈装置300用于:

接收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210发送的所述残留噪声信号,确定所述残留噪声信号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参考噪声信号;

所述误差噪声采集器210具体用于:当所述反馈装置300确定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大于所述预设参考噪声信号时,将所述残留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消噪装置20。所述消噪装置20即可采用上述方式继续针对所述残留噪声信号进行抵消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组合,通过所述第一枕头100中的消噪装置20对使用所述第一枕头100的第一用户发出的噪声进行消噪处理,并通过采集使用所述第二枕头200的用户耳边接收到的残留噪声信号,对所述残留噪声信号进一步进行抵消,使得使用所述第二枕头200的第二用户最终接收到的噪声信号能够达到预期的消噪效果,从而提高所述第二用户的睡眠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