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717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厨房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吃饭做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锅铲,炒菜时用以翻拨原料,煮饭时搅米、起饭、铲锅粑的工具,一般以熟铁、不锈钢、铝材等制成;有大有小,煮饭用的较大,有长柄,炒菜用的较小。

目前我们使用的一般锅铲,还存在包括以下几点问题:一、铲体的大小不可调节,人们在炒菜时,小铲体灵活,便于翻炒,但小铲体在煎鸡蛋或者翻一整条鱼等食物时容易破坏食物的形状,且起锅时往往大铲体较好操作,但现有锅铲的铲体大小都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人们的双重需求;二、铲柄固定不可伸缩,在做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因为一些原因而远离正在炒菜的锅,但却又不得不翻动锅中的菜肴,这个时候多少会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扰和麻烦,且在不需要用锅铲时,不方便收容;三、炒菜过程中,人们通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将锅铲暂时搁置在炒锅上,而锅铲铲体的重心就会牵引锅铲向炒锅中心滑落,导致锅铲的握柄直接接触炒锅边缘,受火焰炙烤,致使握柄受热发烫,当重新拿起锅铲时,手部容易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该多功能伸缩锅铲的铲体大小可调节,既方便翻炒,又便于起锅,且其锅杆可收缩,方便收容和携带,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实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包括铲面、伸缩件和握柄,所述握柄和伸缩件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件包括第一伸缩件和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外径与第二伸缩件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外径与所述握柄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和握柄三者一一套接,并以凸点的方式在固定处进行自锁,所述第一伸缩件与铲面连接;

所述铲面包括主铲,所述主铲内开设有空腔,所述主铲左右边缘上分别开设有使空腔外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铲片,所述铲片一端旋转连接主铲,能够绕着旋转连接处在平行主铲的平面内相对主铲圆周运动,并通过该圆周运动容置所述空腔内;所述铲片与主铲相对一侧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相对铲片倾斜设置;

所述握柄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铲片连接,能够控制铲片沿主铲边缘收缩至空腔内或者从空腔向主铲外侧展开;所述握柄表面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铲片与挡片间成100-14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上还设置有防滑卡环,所述防滑卡环呈弧形,所述防滑卡环凸出于握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铲与铲片的厚度差为0.5-2mm。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握柄远离第二伸缩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覆盖长度为握柄长度的1/2-3/4。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锅铲的铲面大小可调节,以满足不同烹饪情况的使用的需求;再者,通过控制器的设置,可实现铲面大小的自动控制,其自动化程度高,且便于实现。

2.本发明的锅铲具有伸缩功能,在烹饪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节锅杆的长度,使用方便、安全,且,当锅铲闲置时可将其压缩收容,减少占用空间,又便于携带。

3.本发明在握柄上设置有防滑卡环,在烹饪过程中,当使用者需要将锅铲搁置在炒锅上时,即可用防滑卡环挂在炒锅的边缘,防止锅铲向炒锅的中心滑入,从而避免锅铲的握手把接触炒锅边缘直接受高温火焰炙烤受热发烫,防止重新拿起锅铲时手部被烫伤,而且还能防止锅铲的塑料或木制握手把受热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铲片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铲片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铲片展开时的铲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锅杆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伸缩锅铲防滑卡环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附图中:铲面1,主铲11,挡片12,铲片13,伸缩件2,第一伸缩件21,第二伸缩件22,握柄3,开关31,防滑卡环32,卡环端部321,弧形中部32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多功能伸缩锅铲,包括一铲面1、一伸缩件2和一握柄3;所述伸缩件2包括一第一伸缩件21和一第二伸缩件22,所述第一伸缩件21与铲面1连接,连接方式为粘接或焊接,所述第二伸缩件22与握柄3连接,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铲面包括一主铲11、两挡片12和两铲片13,所述主铲11内开设有一空腔,所述主铲11左右边缘上分别开设有一使空腔外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一铲片13,所述铲片13一端旋转连接主铲11,能够绕着旋转连接处在平行主铲11的平面内相对主铲11圆周运动,并通过该圆周运动容置所述空腔内;

请参阅图3,当按下开关31使铲片13展开时,铲片13从空腔向主铲11外侧展开,展开到最大值时,空腔内仍容置有铲片13,使得展开后的铲面1不产生缝隙,在炒制食物过程中汤汁不会漏出铲面1。

所述铲片13与主铲11相对一侧设有挡片12;所述挡片12和铲片11之间呈一夹角且夹角范围为100-140度,使得铲面1更深,在炒菜过程中,可容纳的菜量更多,且起锅时起到一个挡板的作用,菜不容易往铲面1边缘溜回锅中,使用起来比铲面1为一平面的锅铲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主铲11内空腔的最大高度为铲片13厚度的0.8-1.5倍,该空隙不会造成炒制的食物钻入主铲11中空部内,所述主铲11与铲片13的厚度差为0.5-2mm,当所述铲片13收容于主铲11的空腔内得到如图2所示结构,此时,挡片12恰好卡在主铲11边缘。

请参照图1,所述握柄3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握柄3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铲片13连接,能够控制铲片13沿主铲11边缘收缩至空腔内或者从空腔向外侧展开;所述握柄3表面设有开关31,所述开关31与控制器连接,当铲片13收缩在主铲11中为原始状态,按下开关31,控制器控制铲片13展开,再次按下,则回到原始状态。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伸缩件21的外径与第二伸缩件22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二伸缩件22的外径与所述握柄3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伸缩件21、第二伸缩件22和握柄3三者相互套接,并以凸点的方式在固定处进行自锁,所述伸缩件2压缩至握柄3内部得到图4结构。

可以理解,图4为锅杆收缩到最短的状态,此时,第二伸缩件22稍微凸起于握柄3,而第一伸缩件21稍微凸起于第二伸缩件22,从而便于再次使用时伸开。

进一步地,所述握柄3表面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握柄3远离第二伸缩件22的一端,所述隔热层覆盖长度为握柄3长度的1/2-3/4;所述开关31和控制器设置在隔热层覆盖区域内;隔热层能将开关31和控制器隔绝高温,且可保护手不被烫伤,手持部往往只占握柄3长度的1/4,因此隔热层不必要设置在整个握柄3上,为了节省材料且兼顾保护手、开关31和控制器,所以隔热层的覆盖长度取为握柄3长度的1/2-3/4。

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握柄3上设有防滑卡环32,所述防滑卡环32包括两卡环端部321、一弧形中部322,所述两端部连接在所述两卡环端部321与握柄3相连接,所述弧形中部322凸出于握柄3表面,当使用者需将锅铲搁置在炒锅上时,即可将防滑卡环32卡置在炒锅的边缘,防止锅铲向炒锅的中心方向滑入,从而避免锅铲的握柄3直接接触炒锅边缘受高温火焰炙烤而受热发烫,防止重新拿起锅铲时手部被烫伤,而且还能防止锅铲的塑料或木制握手把受热变形损坏。

炒制食物时,所述锅铲铲面1收缩时小巧灵活,便于翻炒食物,当需要翻炒一整条鱼或起锅时,按下握柄3上的开关31,接通电源,档片12和铲片13展开,使用完毕后,当不需要大铲面时,再次按下开关31,铲片13和档片12则收回到主铲11的中空部内,当需要将锅铲暂时搁置在炒锅上时,即可用防滑卡环32挂在炒锅的边缘,防止锅铲向炒锅的中心滑入。

闲置时,按下开关31使铲片13收回至主铲11中空部内,并将所述伸缩件2收缩于握柄3中,收纳锅铲时,除了将其摆放至合适的地方,还可以悬挂放置,具体为,所述防滑卡坏32可套置在挂钩上,挂置在合适的地方上。

本发明将锅铲的铲面设置为可收缩,满足人们不同烹饪情况对铲面大小的不同需求,另外,该锅铲的锅杆可伸缩,当锅铲闲置时可将其压缩收容,减少占用空间,又便于携带。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