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床的隐形双层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英文:smart home,home automat ion)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双层床在举步为艰的房间里可以节省相当大的空间,也为朋友留宿提供方便。而在大多数学校,学生宿舍内统一采用双层床更是普遍。现有双层床不能随意升降,占用空间大,操作时需要大量的人力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双层床在举步为艰的房间里可以节省相当大的空间,也为朋友留宿提供方便。而在大多数学校,学生宿舍内统一采用双层床更是普遍。现有双层床不能随意升降,占用空间大,操作时需要大量的人力搬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智能床的隐形双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所述的控制箱内设有电机和气泵,所述的控制箱上还设有控制面板;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主床框、设在主床框四角的主伸缩杆和副伸缩杆、设在主床框内的副床和设在主床框内的气床,所述的主伸缩杆和副伸缩杆的一端安装在主床框上,所述的主伸缩杆和副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副床相连,所述的气床设在副床下方并安装在主床框内;
所述的电机与主伸缩杆相连,所述的气泵与气床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伸缩杆上还设有升降器,所述的升降器的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副床的一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在主伸缩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器内设有用于上升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中心设有用于安装伸缩杆的通孔,所述的主伸缩杆内设有丝杠,所述滑块与丝杆相连,所述的丝杠与电机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副伸缩杆上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一端也设有安装座,所述的固定座与副伸缩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副床的另一端也通过安装座固定在副伸缩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副床放置在主床框内时与主床框之间有间隙,所述的间隙的大小为2-6cm。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床框的内壁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气床充满气后与橡胶垫相接触。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创造通过控制面板操作,启动电机,电机操作伸缩杆向上移动,同时将副床带动至移动位置,完成分层操作;之后控制箱自动操作气泵对气床进行充气,完成主床;该装置一方面节省了空间,另一方面自动操作,避免了人力劳动。
2、本发明创造将副床设计的小于主床框,并在主床框内壁设置了橡胶,用来填充主床框与副床之间的间隙,这样不仅方便单床使用时缝隙影响睡觉,还橡胶可以提高了主创款与副床之间的摩擦,避免睡觉时出现不必要的声音。
3、本发明创造设置在两侧的控制箱,在承担控制操作的同时,也起到了床头柜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智能床的隐形双层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2是一种用于智能床的隐形双层结构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
图中:
1、控制箱 2、主床框 3、气床
4、主伸缩杆 5、副伸缩杆 6、升降器
7、安装座 8、副床 9、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智能床的隐形双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1,所述的控制箱1内设有电机和气泵,所述的控制箱1上还设有控制面板;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主床框2、设在主床框2四角的主伸缩杆4和副伸缩杆5、设在主床框2内的副床8和设在主床框2内的气床3,所述的主伸缩杆4和副伸缩杆5的一端安装在主床框2上,所述的主伸缩杆4和副伸缩杆5的另一端与副床8相连,所述的气床3设在副床8下方并安装在主床框2内;
所述的电机与主伸缩杆4相连,所述的气泵与气床3相连。
所述的主伸缩杆4上还设有升降器6,所述的升降器6的一端设有安装座7,所述的副床8的一端通过安装座7固定在主伸缩杆4上。
所述的升降器6内设有用于上升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中心设有用于安装伸缩杆的通孔,所述的主伸缩杆4内设有丝杠,所述滑块与丝杆相连,所述的丝杠与电机相连,通过电机驱动丝杠,滑块在丝杠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主伸缩杆4移动,实现上下床的升降。
所述的副伸缩杆上设有固定座9,所述的固定座9的一端也设有安装座7,所述的固定座9与副伸缩杆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副床8的另一端也通过安装座7固定在副伸缩杆5上。
所述的副床8放置在主床框2内时与主床框2之间有间隙,所述的间隙的大小为2-6cm。
所述的主床框2的内壁设有橡胶垫。
所述的气床3充满气后与橡胶垫相接触。
一种用于智能床的隐形双层结构的制造方法的工作原理:
通过控制面板操作,启动电机,通过电机驱动丝杠,滑块在丝杠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器6和主伸缩杆4向上移动,同时带动副伸缩杆5和固定座9向上移动,拉动副伸缩杆5上升,将副床8带动至移动位置,完成分层操作;之后控制箱1自动操作气泵对气床3进行充气,完成主床;不使用时,反之操作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