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522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的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



背景技术: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将播种机种子箱内的不定量混沌的集合散粒体,定量分离成均匀的种子流或者单粒种子,以控制播种量,实现均匀播种。排种器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机械式排种器和气力式排种器,机械式排种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对种子的几何尺寸要求比较严格,在充种和清种过程中,种子容易受到挤压而损伤,且精量播种度较差。气力式排种器主要有气吸式、气吹式和气压式,其中气吸式排种器能克服上述机械式排种器的缺点,它对种子的尺寸要求不严,更换不同大小和数量的吸孔可以实现对不用作物的种植要求,种子损伤小等优点。

其中滚筒式排种器具有作业连续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秧播种线,而针对水稻芽种田间直播研究比较少见。

水稻种植分移栽和直播两种,其中直播具有省时省工等特点,在当下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高的背景之下,急需研制成一些适合水稻精量直播的直播机,而排种器是精量播种机的核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水稻直播机械排种器形式单一,针对超级杂交稻穴播量偏大而设计的一种集排式排种器。可根据不同稻种的物料特性,方便快捷的更换所需要的型孔数量、大小。能够满足超级杂交稻的精量穴播种要求、实现连续播种、保证作业质量、提高作业要求、降低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包括传动轴、内滚筒、外滚筒、通气盘、种子箱、电磁激振器和导种装置,所述内滚筒安装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内滚筒一端与所述通气盘配合连接,所述外滚筒套设在所述内滚筒上,所述外滚筒与所述种子箱配合抵接,所述种子箱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电磁激振器连接,所述外滚筒下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和导向种子的导种装置;所述内滚筒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气槽,所述内滚筒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槽贯通的若干气压孔;所述外滚筒上设置至少一种型孔;所述通气盘的一端设置有正压接口和负压接口。

优选的,所述通气盘内部开设有正压槽和负压槽。

优选的,所述型孔以交错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型孔与所述气压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气压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型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导种装置包括导种管气流分配器和导种管。

优选的,所述种子箱内部设置有若干导种板,所述导种板以非平行的方式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种板以螺栓螺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种子箱内部。

优选的,所述种子箱下部与所述外滚筒抵接处设置有清种毛刷。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两端设置有轴承座。

优选的,在所述通气盘和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紧压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内滚筒和外滚筒的配合设置,可以有效减轻种子堵塞型孔的问题,并且快速地更换型孔数目和大小;(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激振器和种子箱内部的导种板的配合设置,使种子箱产生震动,实现种子均匀流向种子箱和滚筒,可防止种子箱内的种子由于发生堆积而导致无法流向出料口的问题发生,并起到疏通和加快种子流动的作用,可进一步保证工作的稳定可靠性;(3)本实用新型采用侧向换气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采用滚筒内部分隔板分隔正负气压密封性差的现象;(4)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配,使用成本低,易操作,而且对种子无损伤,成活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的结构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内滚筒轴测图。

图4是外滚筒轴测图。

图5是导种装置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至图5,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包括传动轴4、内滚筒2、外滚筒14、通气盘1、种子箱5、电磁激振器41和导种装置,所述内滚筒2安装于所述传动轴4上,其中,所述内滚筒2可以键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传动轴4上;所述内滚筒2一端与所述通气盘1配合连接,另一端通过紧压弹簧18定位压紧,所述紧压弹簧18的直径大于所述传动轴4的直径,其中,所述通气盘1中部开设有比所述传动轴4直径稍大的通孔并套合安装在所述传动轴4之上,所述传动轴4两端设置有轴承座19,所述通气盘1的整体通过所述轴承座19上的紧压弹簧18锁紧,在所述轴承座19与所述紧压弹簧18之间还设置有弹簧锁紧装置13;所述外滚筒14套设在所述内滚筒2上或所述外滚筒14通过紧定螺钉与内滚筒2连接,外滚筒14可根据型孔数目、大小需要在内滚筒2外圆周上滚动并固定;所述外滚筒14与所述种子箱5配合抵接,所述种子箱5抵接于所述外滚筒14的外圆周表上,种子箱5与外滚筒14的配合面用毛毡密封,所述密封件为工业毛毡,但不限于工业毛毡,具有较好密封性能的材料也适用于密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内滚筒2和外滚筒14的配合设置,可以有效减轻种子堵塞型孔的问题,并且快速地更换型孔数目和大小。

所述连接板40与所述电磁激振器41连接,所述外滚筒14下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和导向种子的导种装置;所述内滚筒2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气槽3,所述通气槽3为不完全穿透的槽,所述内滚筒2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槽3贯通的若干气压孔6;所述外滚筒14上设置至少一种型孔7,所述型孔7的尺寸小于拟播种的种子尺寸;所述外滚筒14上型孔7与所述内滚筒2的气压孔6配合安装;所述外滚筒14上还可安装搅种齿;所述通气盘1的一端设置有正压接口8和负压接口9。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侧向换气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采用滚筒内部分隔板分隔正负气压密封性差的现象。

所述通气盘1内部开设有正压槽和负压槽,所述型孔7以交错排列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型孔7与所述气压孔6一一对应,所述气压孔6的直径大于所述型孔7的直径,所述导种装置包括导种管气流分配器30和导种管33。

所述种子箱5内部设置有若干导种板15,所述导种板15以非平行的方式设置,导种板15可分别与种子箱5前后两板连接,种子箱5内表面上开有弧形槽,导种板的一端开设有与弧形槽相配合的螺纹以实现配合连接,或通过螺钉螺栓使得导种板15与种子箱5固连,并可根据实际稻种的农业物料特性上下浮动,形成不同的第一、第二或多道流种口,减少稻种结拱的现象发生。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电磁激振器41和种子箱5内部的导种板15的配合设置,使种子箱5产生震动,实现种子均匀流向种子箱5和滚筒,可防止种子箱5内的种子由于发生堆积而导致无法流向出料口的问题发生,并起到疏通和加快种子流动的作用,可进一步保证工作的稳定可靠性。

所述导种板15以螺栓螺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种子箱5内部,所述种子箱5下部与所述外滚筒抵接处设置有清种毛刷,清种毛刷与外滚筒14为过盈配合。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一种气力双层滚筒式排种装置,包括传动轴4、内滚筒2、外滚筒14、通气盘1、种子箱5、电磁激振器41和导种装置,所述内滚筒2安装于所述传动轴4上,所述内滚筒2一端与所述通气盘1配合连接,所述外滚筒14套设在所述内滚筒2上,所述外滚筒14与所述种子箱5配合抵接,所述外滚筒14通过连接板40与所述电磁激振器41连接,所述外滚筒14下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和导向种子的导种装置;所述内滚筒2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若干通气槽3,所述内滚筒2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气槽3贯通的若干气压孔6;所述外滚筒14上设置有两种型孔7;所述通气盘1的一端设置有正压接口8和负压接口9。

所述通气盘内部开设有正压槽和负压槽,所述型孔7以交错排列的方式设置,并且所述型,7与所述气压孔6一一对应,所述气压孔6的直径比所述型孔7的直径大1mm,所述导种装置包括导种管气流分配器30和导种管33,所述种子箱5内部设置有若干导种板15,所述导种板15以交叉的方式设置,所述导种板15以螺栓螺母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种子箱5内部,种子箱5与外滚筒14为圆弧过渡接触,所述种子箱5下部开设有比外滚筒14直径大2mm的弧形槽,弧形槽上贴有与外滚筒14配合使用的工业毛毡,所述传动轴4两端设置有轴承座19,在所述通气盘1和所述轴承座19之间设置有紧压弹簧18。

在具体使用本装置时,传动轴4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内滚筒2和外滚筒14转动,同时,通气盘1的一端的正压接口8和负压接口9分别接风机的正负压管,另外,导种管气流分配器30与风机正压管相接。在内滚筒2和外滚筒14旋转过程中,种子箱5中的种子在电磁激振器41的振动下,通过种子箱5内部的导种板15,实现种子在种子箱5均匀向下流向,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外滚筒14的型孔7上,随外滚筒14转到通气盘1的正压区,由于种子的自身重力和正压气流的作用,种子从外滚筒14外壁上脱落,掉入导种管33中,导种管33的上端设置成漏斗形状以便于接受种子;接着,导种管33中的种子被导种管气流分配器30中的正压气流带动之下,经过导种管33向两侧发散,实现不同水稻行距的要求与精准定位。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