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家用床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
背景技术:
人们在睡觉时,常常喜欢喜欢将盖被的左右两端嵌在自己的背部下方以及腿部下端,其目的是为了使得其身体的左右两侧紧贴盖被,不会使盖被与垫被之间的左右两侧缝隙漏风,从而导致盖被内的人睡觉不暖和的情况,特别是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更是如此,在将盖被嵌入自己的背部下方以及腿部下端的过程中,人需要微微起身,不时转动身体,用手拉动盖被上部和下部,才能将盖被左右两端很好的贴紧自己的背部和腿部,操作麻烦;同时很多人还有不喜欢叠被的习惯,从而造成房间脏乱的感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左卷装置能够实现对盖被的自动铺开以及自动卷起,无需人工叠被,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力。
(2)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人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其右定杆与左卷杆能够将盖被左右两端分别嵌到人背部下方,使人身体的左右两侧紧贴盖被,不会使盖被与垫被之间的左右两侧缝隙漏风,从而导致盖被内的人睡觉不暖和的情况,且全过程无需人起身,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3)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盖被可在右定杆与左卷杆上滑动,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习惯来调整盖被的前后位置,从而选择将头蒙起来睡、将头露出来睡或只将盖被盖着胸口及胸口以下等,从而本发明十分人性化。。
(4)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垫被最上端位于一号嵌杆槽上端3-5cm处,以及左卷杆与右压杆外均包绕有海绵等的设计,均能够减小人对位于其背部下方的右压杆与左卷杆的不适应感,使得人在睡觉的时候能够较为舒适。
(5)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右压杆与左卷杆上通气孔的设计,能使得外部风机将热空气吹在垫被或盖被上,以对垫被或盖被进行预加热,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刚进行被窝时即能够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十分人性化。
(6)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所述的右压杆与左卷杆之间尼龙绳与铁球的设计,使得盖在人身上的盖被能够更加紧密的贴紧人的身体,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冬天的保暖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能够实现自动叠被,自动将盖被嵌入人的背部下方以及自动对垫被和盖被进行预热等工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包括床体、垫被、右定装置、左卷装置和盖被,所述的右定装置与左卷装置均从前往后贯穿的安装在床体下部;
所述的床体包括位于床体下部的放被板,床体上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所有电动元件与气动元件的自动工作,放被板上铺设有垫被,放被板前后两端的床体上均竖直设置有嵌杆板,各嵌杆板外侧均设置有滑物板;
所述的各嵌杆板均包括一号嵌杆槽和二号嵌杆槽,一号嵌杆槽水平设置在嵌杆板下部右方;
二号嵌杆槽整体为近似“口”字型结构,二号嵌杆槽右端竖直设置在一号嵌杆槽右侧上方,二号嵌杆槽下端水平设置在一号嵌杆槽左侧,
所述的滑物板沿二号嵌杆槽的轨迹设置在各嵌杆板外侧;滑物板内侧外壁设置有一号滑物槽,一号滑物槽外壁设置有二号滑物槽;
一号滑物槽的截面为矩形,二号滑物槽的截面下部为圆形。
所述的右定装置包括右压杆、导向柱、滑移块和右定气缸;
所述的右压杆为长直圆柱杆,右压杆前后两端分别嵌入各嵌杆板的一号嵌杆槽内且贯穿一号嵌杆槽;
所述的导向柱水平设置在各嵌杆板外侧的床体上,右压杆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滑移块可滑动的安装在导向柱上;
所述的右定气缸数量为二,两个右定气缸一端均铰接在床体上,两个右定气缸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右压杆前后两端的滑移块上;
初始状态下,盖被右端连接在右压杆上,此时,当需要调整盖被的右端的位置,则各右定气缸同步伸缩以带动各滑移块在导向柱上进行左右滑动,进而带动盖被右端随右压杆一同进行左右平动,进而调整盖被右端在人背部下方的位置。
所述的左卷装置包括左卷杆、卷簧、卷丝轴、钢丝卷轮、左卷电机和钢丝拉索;
所述的左卷杆为长直圆柱杆,左卷杆前后两端分别嵌入各嵌杆板的一号嵌杆槽内并贯穿二号嵌杆槽;
所述的卷簧数量为二,两个卷簧一端分别固连在各滑物板的一号滑物槽右下端,两个卷簧另一端分别固连在左卷杆前后两端,且当左卷杆位于二号嵌杆槽下端最右侧时,各卷簧完全嵌入一号滑物槽内,一号滑物槽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卷簧不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偏移而影响左卷杆的运动效果;初始状态下,盖被左端连接在左卷杆上,工作时,卷簧可带动左卷杆向右运动,且在卷簧的恢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左卷杆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进行旋转,左卷杆向右旋转运动运动的作用是将盖被从左端开始卷起来,卷成一个筒状,从而实现自动近似叠被,无需人工叠被,当需要盖被盖住身体时,则可使左卷杆向左运动,左卷杆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会在卷簧作用下进行旋转,进而将盖被铺开,从而能够实现对盖被的自动铺开与自动折叠,无需人工操作。
所述的卷丝轴从前往后可转动的水平安装在床体右侧下部,卷丝轴前后两端均固连有钢丝卷轮;
所述的左卷电机安装在床体上,且左卷电机与卷丝轴中部通过皮带相连接;
所述的钢丝拉索数量为二,两个钢丝拉索一端分别与各钢丝卷轮相连接,两个钢丝拉索另一端分别与左卷杆前后两端相连接,且钢丝拉索嵌入滑物板的二号滑物槽内,二号滑物槽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钢丝拉索能够始终在二号滑物槽内运动,便于钢丝拉索对左卷杆的精准拉拽,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左卷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钢丝拉索不会与左卷杆一同进行旋转,因为钢丝拉索与左卷杆的连接处是一个可与左卷杆进行相对转动的连接座,该设计使得钢丝拉索不会阻碍到左卷杆的旋转。
工作时,当需要使左卷杆向左运动,则左卷电机工作以带动卷丝轴旋转,进而带动钢丝卷轮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拉丝钢索拉拽着左卷杆在二号嵌杆槽内滑动,从而能够调整盖被左端的位置,当左卷杆在钢丝拉索拉拽力的作用下位于二号嵌杆槽下端时,此时钢丝拉索可以调整盖被左端在人背部下方的位置;当需要收起盖被时,只需要使钢丝卷轮顺时针旋转以使钢丝拉索松弛,此时在卷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左卷杆携带盖被一同向右运动并卷起盖被。
所述的盖被左端系在左卷杆上,盖被右端系在右压杆上,从而盖被能够很方便的从左卷杆与右压杆上拆卸下来,进而便于对盖被的更换与清洗。且盖被可在左卷杆与右压杆31上进行前后滑动,可滑动的目的是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习惯来调整盖被的前后位置,从而选择将头蒙起来睡、将头露出来睡或只将盖被盖着胸口及胸口以下等,从而本发明十分人性化。
垫被最上端位于一号嵌杆槽上端3-5cm处,该设计使得右压杆与左卷杆能陷入到垫被内,从而减小人对位于其背部下方的右压杆与左卷杆的不适应感,使得人在睡觉的时候能够较为舒适;二号嵌杆槽下端与一号嵌杆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该设计使得当右压杆与左卷杆均位于人背部下方时,右压杆与左卷杆的高度一致,减小人因左右高低不平而带来的不舒适感,十分人性化,二号嵌杆槽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相距30-40cm,30-40cm高于一般人的胸腔的平均高度,该设计使得人躺下时,左卷杆能够从人上方经过而不会因为人体胸腔过高而阻碍到左卷杆在二号嵌杆槽内的运动,从而使得人躺下时,就能在左卷装置作用下实现自动盖被。
右压杆与左卷杆上都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外部通气管一端连接热气风机,外部通气管另一端连通右压杆与左卷杆,当冬天温度过低时人躺到床上的初始阶段会有一定的冰冷感,无法立马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舒适,本发明的该设计能使得外部风机将热空气吹在垫被或盖被上,以对垫被或盖被进行预加热,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刚进行被窝时即能够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十分人性化。
所述的右压杆与左卷杆之间均匀连接有尼龙绳,各尼龙绳上均匀连接有球形铁球,铁球具有一定的重量,该设计使得盖在人身上的盖被能够更加紧密的贴紧人的身体,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冬天的保暖效果更好。
所述的左卷杆与右压杆外均包绕有海绵,海绵的作用是避免人背部与左卷杆和右压杆的直接硬性接触,减小人对位于其背部下方的右压杆与左卷杆的不适应感。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左卷装置能够实现对盖被的自动铺开以及自动卷起,无需人工叠被,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力。
(2)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人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其右定杆与左卷杆能够将盖被左右两端分别嵌到人背部下方,使人身体的左右两侧紧贴盖被,不会使盖被与垫被之间的左右两侧缝隙漏风,从而导致盖被内的人睡觉不暖和的情况,且全过程无需人起身,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3)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盖被可在右定杆与左卷杆上滑动,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习惯来调整盖被的前后位置,从而选择将头蒙起来睡、将头露出来睡或只将盖被盖着胸口及胸口以下等,从而本发明十分人性化。。
(4)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垫被最上端位于一号嵌杆槽上端3-5cm处,以及左卷杆与右压杆外均包绕有海绵等的设计,均能够减小人对位于其背部下方的右压杆与左卷杆的不适应感,使得人在睡觉的时候能够较为舒适。
(5)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其右压杆与左卷杆上通气孔的设计,能使得外部风机将热空气吹在垫被或盖被上,以对垫被或盖被进行预加热,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刚进行被窝时即能够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十分人性化。
(6)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所述的右压杆与左卷杆之间尼龙绳与铁球的设计,使得盖在人身上的盖被能够更加紧密的贴紧人的身体,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冬天的保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方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滑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滑物块的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左卷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左卷杆位于二号嵌杆槽上端时盖被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左卷杆位于二号嵌杆槽下端时盖被的示意图;
图中:床体1、垫被2、右定装置3、左卷装置4、盖被5、放被板11、嵌杆板12、滑物板13、一号嵌杆槽121、二号嵌杆槽122、一号滑物槽131、二号滑物槽132、右压杆31、导向柱32、滑移块33、右定气缸34、尼龙绳311、铁球312、左卷杆41、卷簧42、卷丝轴43、钢丝卷轮44、左卷电机45、钢丝拉索4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叠被式家用床,包括床体1、垫被2、右定装置3、左卷装置4和盖被5,所述的右定装置3与左卷装置4均从前往后贯穿的安装在床体1下部;
所述的床体1包括位于床体1下部的放被板11,床体1上安装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用于控制本发明所有电动元件与气动元件的自动工作,放被板11上铺设有垫被2,放被板11前后两端的床体1上均竖直设置有嵌杆板12,各嵌杆板12外侧均设置有滑物板13;
所述的各嵌杆板12均包括一号嵌杆槽121和二号嵌杆槽122,一号嵌杆槽121水平设置在嵌杆板12下部右方;
二号嵌杆槽122整体为近似“口”字型结构,二号嵌杆槽122右端竖直设置在一号嵌杆槽121右侧上方,二号嵌杆槽122下端水平设置在一号嵌杆槽121左侧,
所述的滑物板13沿二号嵌杆槽122的轨迹设置在各嵌杆板12外侧;滑物板13内侧外壁设置有一号滑物槽131,一号滑物槽131外壁设置有二号滑物槽132;
一号滑物槽131的截面为矩形,二号滑物槽132的截面下部为圆形。
所述的右定装置3包括右压杆31、导向柱32、滑移块33和右定气缸34;
所述的右压杆31为长直圆柱杆,右压杆31前后两端分别嵌入各嵌杆板12的一号嵌杆槽121内且贯穿一号嵌杆槽121;
所述的导向柱32水平设置在各嵌杆板12外侧的床体1上,右压杆31前后两端分别通过滑移块33可滑动的安装在导向柱32上;
所述的右定气缸34数量为二,两个右定气缸34一端均铰接在床体1上,两个右定气缸34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右压杆31前后两端的滑移块33上;
初始状态下,盖被5右端连接在右压杆31上,此时,当需要调整盖被5的右端的位置,则各右定气缸34同步伸缩以带动各滑移块33在导向柱32上进行左右滑动,进而带动盖被5右端随右压杆31一同进行左右平动,进而调整盖被5右端在人背部下方的位置。
所述的左卷装置4包括左卷杆41、卷簧42、卷丝轴43、钢丝卷轮44、左卷电机45和钢丝拉索46;
所述的左卷杆41为长直圆柱杆,左卷杆41前后两端分别嵌入各嵌杆板12的一号嵌杆槽121内并贯穿二号嵌杆槽122;
所述的卷簧42数量为二,两个卷簧42一端分别固连在各滑物板13的一号滑物槽131右下端,两个卷簧42另一端分别固连在左卷杆41前后两端,且当左卷杆41位于二号嵌杆槽122下端最右侧时,各卷簧42完全嵌入一号滑物槽131内,一号滑物槽131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卷簧42不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偏移而影响左卷杆41的运动效果;初始状态下,盖被5左端连接在左卷杆41上,工作时,卷簧42可带动左卷杆41向右运动,且在卷簧42的恢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左卷杆41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进行旋转,左卷杆41向右旋转运动运动的作用是将盖被5从左端开始卷起来,卷成一个筒状,从而实现自动近似叠被,无需人工叠被,当需要盖被5盖住身体时,则可使左卷杆41向左运动,左卷杆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会在卷簧42作用下进行旋转,进而将盖被5铺开,从而能够实现对盖被5的自动铺开与自动折叠,无需人工操作。
所述的卷丝轴43从前往后可转动的水平安装在床体1右侧下部,卷丝轴43前后两端均固连有钢丝卷轮44;
所述的左卷电机45安装在床体1上,且左卷电机45与卷丝轴43中部通过皮带相连接;
所述的钢丝拉索46数量为二,两个钢丝拉索46一端分别与各钢丝卷轮44相连接,两个钢丝拉索46另一端分别与左卷杆41前后两端相连接,且钢丝拉索46嵌入滑物板13的二号滑物槽132内,二号滑物槽132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钢丝拉索46能够始终在二号滑物槽132内运动,便于钢丝拉索46对左卷杆41的精准拉拽,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左卷杆41在转动的过程中,钢丝拉索46不会与左卷杆41一同进行旋转,因为钢丝拉索46与左卷杆41的连接处是一个可与左卷杆41进行相对转动的连接座,该设计使得钢丝拉索46不会阻碍到左卷杆41的旋转。
工作时,当需要使左卷杆41向左运动,则左卷电机45工作以带动卷丝轴43旋转,进而带动钢丝卷轮44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拉丝钢索46拉拽着左卷杆41在二号嵌杆槽122内滑动,从而能够调整盖被5左端的位置,当左卷杆41在钢丝拉索46拉拽力的作用下位于二号嵌杆槽122下端时,此时钢丝拉索46可以调整盖被5左端在人背部下方的位置;当需要收起盖被5时,只需要使钢丝卷轮44顺时针旋转以使钢丝拉索46松弛,此时在卷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左卷杆41携带盖被5一同向右运动并卷起盖被5。
所述的盖被5左端系在左卷杆41上,盖被5右端系在右压杆31上,从而盖被能够很方便的从左卷杆41与右压杆31上拆卸下来,进而便于对盖被5的更换与清洗。且盖被5可在左卷杆41与右压杆31上进行前后滑动,可滑动的目的是使得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习惯来调整盖被5的前后位置,从而选择将头蒙起来睡、将头露出来睡或只将盖被5盖着胸口及胸口以下等,从而本发明十分人性化。
垫被2最上端位于一号嵌杆槽121上端3-5cm处,该设计使得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能陷入到垫被2内,从而减小人对位于其背部下方的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的不适应感,使得人在睡觉的时候能够较为舒适;二号嵌杆槽122下端与一号嵌杆槽121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该设计使得当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均位于人背部下方时,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的高度一致,减小人因左右高低不平而带来的不舒适感,十分人性化,二号嵌杆槽122的上端与下端之间相距30-40cm,30-40cm高于一般人的胸腔的平均高度,该设计使得人躺下时,左卷杆41能够从人上方经过而不会因为人体胸腔过高而阻碍到左卷杆41在二号嵌杆槽122内的运动,从而使得人躺下时,就能在左卷装置4作用下实现自动盖被。
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上都均匀设置有通气孔,外部通气管一端连接热气风机,外部通气管另一端连通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当冬天温度过低时人躺到床上的初始阶段会有一定的冰冷感,无法立马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舒适,本发明的该设计能使得外部风机将热空气吹在垫被2或盖被5上,以对垫被2或盖被5进行预加热,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刚进行被窝时即能够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十分人性化。
所述的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之间均匀连接有尼龙绳311,各尼龙绳311上均匀连接有球形铁球312,铁球312具有一定的重量,该设计使得盖在人身上的盖被能够更加紧密的贴紧人的身体,从而使得本发明在冬天的保暖效果更好。
所述的左卷杆41与右压杆31外均包绕有海绵,海绵的作用是避免人背部与左卷杆41和右压杆31的直接硬性接触,减小人对位于其背部下方的右压杆31与左卷杆41的不适应感。
工作过程:
初始状态下,盖被5左端与左卷杆41相连接,盖被5右端与右定杆31相连接;且左卷杆41位于二号嵌杆槽122右下端,右定杆31位于一号嵌杆槽121最右端;
当需要盖被子时,则首先人躺在垫被上,接着,左卷电机45工作以带动卷丝轴43旋转,进而带动钢丝卷轮44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拉丝钢索46拉拽着左卷杆41在二号嵌杆槽122内滑动,使得盖被覆盖住人体;
当需要将盖被5左右两端嵌在人背部下方,以使得人左右两侧不通风进而保暖时,则各右定气缸34同步伸缩以带动各滑移块33在导向柱32上进行向左滑动,进而带动盖被5右端随右压杆31一同向左平动,进而使得盖被5右端在人背部下方的位置;同时,拉丝钢索46拉拽着左卷杆41在二号嵌杆槽122下端右侧,以使得盖被5左端在人背部下方的位置;进而使得盖被5左右两端均嵌在人背部下方;
当需要收起盖被5时,则钢丝卷轮44顺时针旋转以使钢丝拉索46松弛,卷簧42在恢复力作用下带动左卷杆41向二号嵌杆槽122右侧运动,且在卷簧42的恢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左卷杆41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进行旋转,左卷杆41向右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将盖被5卷成一个筒状,从而实现自动近似叠被,无需人工叠被。
当冬天温度过低时人躺到床上的初始阶段会有一定的冰冷感,无法立马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舒适,本发明的该设计能使得外部风机将热空气吹在垫被2或盖被5上,以对垫被2或盖被5进行预加热,从而使人们能够在刚进行被窝时即能够感受到被窝中的温暖,十分人性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