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074阅读:1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椅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



背景技术:

躺椅是家居中常见的一种家具。现有的躺椅存在样式单一、固话,实用不够灵活、适应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解决了现有同类型产品样式单一、使用灵活性差、应用不便等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上铰接有靠背框和中间连接躺框,所述中间连接躺框的自由端铰接有前部调节框,所述靠背框、中间连接躺框和前部调节框上都设置有躺椅布,所述靠背框中部位置设置有倾斜调节杆,所述倾斜调节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底部框架在其对应靠背框的一端设置有靠背框调节卡位,所述横杆可配合卡紧在靠背 框调节卡位上并调节靠背框的倾斜度,所述前部调节框的前端设置有前部调节卡头,所述底部框架在其对应所述前部调节框的前端位置设置有配合所述前部调节卡头的前部调节卡位,所述前部调节卡头可配合卡紧在前部调节卡位上并调节前部调节框的倾斜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躺椅布为法拉利面料材质的布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框架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部的连接框,所述靠背框、中间连接躺框和前部调节框与所述连接框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背框调节卡位和前部调节卡位均设置在连接框的两侧杆内侧上,靠背框调节卡位和前部调节卡位均具有多个卡齿以匹配不同的调节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部框架、靠背框、中间连接躺框和前部调节框均为不锈钢框架件或铝合金框架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倾斜调节杆为气缸式并具有弹性缓冲功能的支撑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该种通过设置底部框架与靠背框、中间连接躺框和前部调节框的活动连接,并通过调节结构实现各种构件的调节功能,样式新颖,使得该种躺椅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进行适 应性调节,调节方便,应用灵活性强,使用方便。该种可调式活动躺椅解决了现有同类型产品样式单一、使用灵活性差、应用不便等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角度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2、图3。

一种可调式活动躺椅,包括底部框架1,所述底部框架1上铰接有靠背框2和中间连接躺框3,所述中间连接躺框3的自由端铰接有前部调节框4,所述靠背框2、中间连接躺框3 和前部调节框4上都设置有躺椅布,所述靠背框2中部位置设置有倾斜调节杆21,所述倾斜调节杆21的自由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底部框架1在其对应靠背框2的一端设置有靠背框调节卡位,所述横杆可配合卡紧在靠背框调节卡位上并调节靠背框2的倾斜度,所述前部调节框4的前端设置有前部调节卡头,所述底部框架1在其对应所述前部调节框4的前端位置设置有配合所述前部调节卡头的前部调节卡位,所述前部调节卡头可配合卡紧在前部调节卡位上并调节前部调节框4的倾斜度。

在使用时,通过所述靠背框调节卡位和前部调节卡位调节靠背框2、中间连接躺框3和前部调节框4的倾斜程度,进而使得躺椅符合不同人的使用要求,调节方便,灵活性好,通用性强。

优选地,所述躺椅布为法拉利面料材质的布材。

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1包括支撑杆1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1上部的连接框12,所述靠背框2、中间连接躺框3和前部调节框4与所述连接框12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靠背框调节卡位和前部调节卡位均设置在连接框12的两侧杆内侧上,靠背框调节卡位和前部调节卡位均具有多个卡齿以匹配不同的调节位置。

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1、靠背框2、中间连接躺框3和前部调节框4均为不锈钢框架件或铝合金框架件。

优选地,所述倾斜调节杆21为气缸式并具有弹性缓冲功 能的支撑件,采用气缸式支撑件可使的用户在背靠所述靠背框2时具有缓冲功能,舒适性更好,使用更舒服。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