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豆浆机。
背景技术:市场上现有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而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豆浆机的交互界面设在机头上盖的顶部,交互界面用来显示豆浆机的工作状态。用户在完成豆浆机的功能设定后,豆浆机随即根据设定自动工作,用户就可以离开豆浆机。由于用户在远离豆浆机的状态下,观察交互界面的角度很大,甚至会超过交互界面的可视角度,这样就导致了用户无法看清交互界面的显示信息。用户若想获知交互界面的显示信息以掌握豆浆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则需要再次走到豆浆机旁,导致豆浆机的人机交互体验变的很差,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豆浆机,让用户在远离豆浆机的状态下,仍能清楚地观察交互界面的显示信息,直观的了解豆浆机的当前工作状态,提高人机交互体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机头内设有线路板组件,所述机头上盖设有环形侧壁,环形侧壁的外侧具有侧部交互界面。进一步的,所述侧部交互界面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为α,30°≤α≤180°。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上盖包括设在环形侧壁外侧的上盖侧板,环形侧壁设有侧交互窗口,侧部交互界面位于上盖侧板的外侧面并覆盖侧交互窗口。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侧壁的外侧面设有容置槽,上盖侧板安装于容置槽内,上盖侧板的外侧表面与环形侧壁的外侧面平齐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侧板的内侧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环形侧壁上设有第一扣槽,翻边插入第一扣槽配合,上盖侧板的内侧底部设有定位凸筋,环形侧壁上设有第二扣槽,定位凸筋插入第二扣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侧交互窗口的边缘设有第一密封垫,上盖侧板压紧第一密封垫。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侧壁具有透明部或半透明部,侧部交互界面位于透明部或半透明部的外侧面。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侧电板,侧电板竖立安装于环形侧壁的内侧且位于侧部交互界面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上盖的顶部设有顶部交互界面,线路板组件包括顶电板,顶电板平置于顶部交互界面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机头上盖包括上盖壳体和上盖盖板,上盖盖板安装于上盖壳体,顶部交互界面位于上盖盖板的上表面,顶电板位于上盖壳体内,上盖壳体的顶部设有顶部交互窗口,顶部交互界面覆盖顶部交互窗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机头上盖设置了封闭环状的环形侧壁,而在环形侧壁的外侧设置了侧部交互界面,当用户在远离豆浆机时,能够以平视的角度观察侧部交互界面,用户在远离豆浆机的地方也能看清楚侧部交互界面的显示信息,直观的了解豆浆机的当前工作状态,不再需要走到豆浆机旁观察,提高了豆浆机的人机交互体验,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的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侧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扣置于杯体,机头包括机头上盖1和机头下盖2,机头内设有线路板组件3,所述机头上盖1设有封闭环状的环形侧壁111,环形侧壁111的外侧具有侧部交互界面,线路板组件3控制豆浆机工作并获取豆浆机的当前工作状态生成状态信息,线路板组件3可以设置指示灯将状态信息反馈给客户,线路板组件3生成的状态信息由指示灯发出光线投射至侧部交互界面进行显示。由于侧部交互界面设在环形侧壁111上,侧部交互界面以接近竖直的状态进行安装,用户在远离豆浆时,能够以平视的角度观察侧部交互界面,所以,用户观察侧部交互界面时不存在观察死角,用户在远离豆浆机的地方也能看清楚侧部交互界面的显示信息,随时获知豆浆机的当前工作状态,提高了豆浆机的人机交互体验,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机头上盖1包括设在环形侧壁111外侧的上盖侧板112,环形侧壁111设有侧交互窗口113,侧部交互界面位于上盖侧板112的外侧面并覆盖侧交互窗口113,侧交互窗口113为贯通环形侧壁111的通孔,设在机头内的线路板组件3可以将包含豆浆机的状态信息的光线等媒介通过侧交互窗口113投射在上盖侧板112上,侧部交互界面就可以显示豆浆机的状态信息,上盖侧板112选择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或者在对准侧交互窗口的位置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结构,以便让光线穿透出来给用户观察。当然,线路板组件3也可以和侧部交互界面通过有线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此时,侧部交互界面为数字屏幕,侧交互窗口113用于线路板组件3和侧部交互界面之间的数据线穿过。为了防止机头内部通过侧交互窗口113进水,需要对侧交互窗口113进行防水处理,侧交互窗口113的边缘设有第一密封垫115,具体的,侧交互窗口113的边缘设有环形凹槽1131,第一密封垫115嵌在环形凹槽1131中,上盖侧板112压紧第一密封垫115。环形侧壁111的外侧面设有容置槽114,上盖侧板112安装于容置槽114内,上盖侧板112的外侧表面与环形侧壁111的外侧面平齐连接,这样上盖侧板112的外侧表面与环形侧壁111的外侧面形成了机头上盖1连续平整的外周面,提升了豆浆机的观感,用户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如图3和图4所示,上盖侧板112的内侧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1121,翻边1121的横截面形状为L型,环形侧壁111上设有第一扣槽1111,翻边1121插入第一扣槽1111配合,上盖侧板112的内侧底部设有定位凸筋1122,上盖侧板112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根凸条1123,每根凸条1123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定位凸筋1122,凸筋1122与上盖侧板112的内侧面具有间隙,环形侧壁111上设有第二扣槽1112,定位凸筋1122插入第二扣槽1112配合。这样的卡接方式使上盖侧板与环形侧壁固定牢固,并且降低了上盖侧板安装和拆卸的难度,另外,上盖侧板上不需要安装螺钉而打孔,侧部交互界面可以覆盖整个上盖侧板的外侧面,增大了侧部交互界面有效显示面积,能够显示更多的信息或者能够设置更大的操作界面,更加有利于用户观察或操作。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线路板组件3包括侧电板311,侧电板311竖立安装于环形侧壁111的内侧且位于侧部交互界面的内侧,线路板组件3具有控制板31和线路板支架32,侧电板311具有显示豆浆机状态信息的显示模块,比如,侧电板311上具有带状态指示的指示灯,控制板31与侧电板311通过插接件313相连,插接件313为排线或排针,控制板31控制侧电板311的指示灯,侧电板311的指示灯发出的光线由侧交互窗口113导出后投射至侧部交互界面,侧部交互界面就可以将豆浆机的状态信息显示出来。为了使侧电板311的指示灯光线能够充分投射到侧部交互界面上,侧电板311对准侧交互窗口113。侧电板311上也可以设置操作按键,相应在上盖侧板112的外侧面设置操作界面。除此之外,也可以直接在环形侧壁111上设置透明部或半透明部,而不需要侧交互窗口和上盖侧板,相应也不存在侧交互窗口的密封性问题,也省去了上盖侧板的安装结构,降低了安装难度和成本。用户也可以透过透明部或半透明部观察到侧电板311上显示模块相应的显示信息,例如灯光闪烁、持续高亮、变换颜色等等。如图6所示,侧部交互界面的两端对应的圆心角为α,30°≤α≤180°,通过技术人员的研究发现,由于侧部交互界面可能需要显示多种豆浆机的状态信息,当α<30°时,侧部交互界面的显示面积过小,多种豆浆机的状态信息拥挤的排布在侧部交互界面上显示,用户在远离豆浆机的状态下,无法看清楚豆浆机的状态信息,而当α>30°时,用户在远离豆浆机的状态下,可以较好的看清楚豆浆机的状态,随着α的数值增大,侧部交互界面的状态信息可以排布更稀疏,因此,显示灯或显示图标可以做得更大,有利于用户在远处观察得更加清楚,而且用户观察侧部交互界面的范围可以相应的增大,但是α超过180°,则用户无法站在一个位置同时获取侧部交互界面上所有信息,即需要移动视角,所以反而会降低用户使用的体验。机头上盖1的顶部设有顶部交互界面,线路板组件3包括顶电板312,顶电板312平置于顶部交互界面的下方,顶部交互界面主要作为操作界面供用户进行功能设定操作及操作界面信息的显示,用户需要进行豆浆机的功能设定操作时,不需要下蹲或将豆浆机放至高处来对侧部交互界面进行操作,直接通过顶部交互界面进行操作更加方便。再看图1和图2,机头上盖1包括上盖壳体11和上盖盖板12,上盖盖板12安装于上盖壳体11,顶部交互界面位于上盖盖板12的上表面,顶电板312平置于上盖壳体11内,上盖壳体11的顶部设有顶部交互窗口116,顶部交互界面覆盖顶部交互窗口116,顶电板312上具有显示模块,顶电板312的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豆浆机的功能信息、模式信息及其他操作界面信息,显示模块发出的光线通过顶部交互窗口116投射至顶部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同样的道理,上盖盖板可以设置有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区域,用户可以透过显示区域观察显示模块的信息,或者上盖盖板直接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上盖壳体11上设有用于安装操作按键的按键孔117,操作按键的下端抵靠在控制板31上,操作按键的上端抵靠在顶部交互界面的操作界面的下端面,用户通过触摸顶部交互界面的操作界面,就可以触发控制板31对豆浆机进行相应的功能设定操作。为了实现顶部交互窗口116和按键孔117边缘的防水,上盖壳体11和上盖盖板1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118,第二密封垫118上设有与顶部交互窗口116对齐设置的第一通孔1181以及与按键孔117对齐设置的第二通孔1181,上盖盖板12压紧第二密封垫118。线路板支架32包括面板3211和沿面板周向向上延伸的围板3212,面板与围板之间形成凹槽3213,控制板31嵌入凹槽3213配合,凹槽3213的底面上设有若干个第一螺钉柱322和定位柱323,控制板31的下底面上设有与第一螺钉柱322配合的第一螺孔以及与定位柱323配合的定位孔,定位柱323与定位孔插接以实现控制板31和线路板支架32的定位,线路板支架32的下端设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穿过第一螺钉柱322与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以实现控制板31和线路板支架32牢固连接。线路板组件3的沿周边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螺钉柱324,线路板支架32的下端设有第二螺钉325,第二螺钉325穿过第二螺钉柱324与上盖壳体11螺纹连接以实现线路板支架32与上盖壳体11牢固连接。围板3212朝向上盖侧板112凸出形成卡槽326,侧电板311插入卡槽326配合,从而将侧电板311固定以防止侧电板311脱落,围板3212上设有贯通卡槽326的导光孔327,侧电板311插入卡槽326安装到位后,侧电板311上的指示灯与导光孔327对齐,指示灯的光线依次穿过导光孔327和侧交互窗口113,最后投射到侧部交互界面上进行显示。另外,上述交互界面可以仅包含操作界面或者仅包含显示界面,也可以同时包含操作界面与显示界面,例如侧部交互界面仅包含显示界面,而顶部交互界面仅包含操作界面,又例如侧部交互界面仅包含显示界面,而顶部交互界面包含操作界面与显示界面,又例如侧部交互界面包含操作界面与显示界面,而顶部交互界面仅包含显示界面等等。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仅在环形侧壁的外侧设置侧部交互界面,而机头上盖的顶部没有设置顶部交互界面。其它未描述结构参考实施例一。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