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139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烹饪器具的防堵罩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在工作时需要通过排气管往外排气,锅内的食物残渣容易封堵在排气管上。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电压力锅的排气管上设置防堵结构,该防堵结构一般为防堵螺母或者是单层防堵罩。上述螺母或者是单层防堵罩均不易拆卸及清理。当食物残渣过多的堆积在防堵罩上时同样会导致电压力锅内的气体无法正常的从排气管内排出,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堵罩不易拆卸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排气管,穿设在锅盖上;弹性连接件,设置在排气管上或者锅盖上;防堵罩,具有通气孔,防堵罩与弹性连接件连接并罩设在排气管上,防堵罩上设置有便于拆装的手持部,握住手持部向下施力时防堵罩与弹性连接件脱开以实现拆卸。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防堵罩与弹性连接件连接并罩设在排气管上,防堵罩上具有手持部,上述结构使得当防堵罩需要清理时,用户可以握住手持部,并对上述手持部施加向下的力,这样防堵罩就能够与弹性连接件脱开以实现拆卸,然后再对防堵罩进行清理。上述结构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的对防堵罩进行清理,改善了用户体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堵罩均不易拆卸的问题。另外,由于防堵罩的拆卸更加简单化了,因此用户定期清理的意愿将有所增加,使得防堵罩上不会堆积过多的食物残渣,从而减少了电压力锅内的气体无法正常的从排气管内排出的几率,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进一步地,防堵罩包括底壁和环形侧壁,手持部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上述结构便于用户握持,进而便于拆卸防堵罩。进一步地,手持部为设置在环形侧壁上的凹入结构。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加工。进一步地,凹入结构内形成有便于手握的握持平面。上述结构能够增强用户的手感,方便用户用力。进一步地,握持平面与排气管的轴线呈0度至5度。上述结构能够增强用户的手感。进一步地,环形侧壁的顶端的尺寸大于环形侧壁的底端的尺寸。上述结构便于用户对防堵罩进行清洗。进一步地,环形侧壁的侧壁倾斜度在45度至85度之间。上述结构进一步地便于用户对防堵罩进行清洗。进一步地,弹性连接件包括主体部及弹性卡脚,防堵罩上具有与弹性卡脚配合的配合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进一步地,配合部为设置在防堵罩上的凹槽,防堵罩与弹性连接件连接时弹性卡脚钩挂在凹槽内。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装配。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防堵螺母,防堵螺母与排气管之间螺纹连接。上述结构便于安装排气管和弹性连接件。进一步地,主体部上具有用于穿设排气管的避让孔,主体部夹设在锅盖与防堵螺母之间。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进一步地,防堵罩包括防堵外罩以及设置在防堵外罩内的防堵内罩,防堵外罩及防堵内罩均设置有通气孔,手持部设置在防堵外罩上。上述结构能够改善防堵罩对食物残渣的过滤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防堵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防堵罩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防堵罩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锅盖;20、排气管;40、防堵罩;41、防堵外罩;411、环形侧壁;412、底壁;42、防堵内罩;43、手持部;50、防堵螺母;60、弹性连接件;61、主体部;611、避让孔;62、弹性卡脚;70、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10、排气管20、弹性连接件60以及弹性连接件60。其中,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盖10设置在锅体上;排气管20穿设在锅盖10上;弹性连接件60设置在排气管20上或者锅盖10上;防堵罩40具有通气孔70,防堵罩40与弹性连接件60连接并罩设在排气管20上,防堵罩40上设置有便于拆装的手持部43,握住手持部43向下施力时防堵罩40与弹性连接件60脱开以实现拆卸。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防堵罩40与弹性连接件60连接并罩设在排气管20上,防堵罩40上具有手持部43,上述结构使得当防堵罩40需要清理时,用户可以握住手持部43,并对上述手持部43施加向下的力,这样防堵罩40就能够与弹性连接件60脱开以实现拆卸,然后再对防堵罩40进行清理。上述结构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的对防堵罩40进行清理,改善了用户体验,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堵罩40均不易拆卸的问题。另外,由于防堵罩40的拆卸更加简单化了,因此用户定期清理的意愿将有所增加,使得防堵罩40上不会堆积过多的食物残渣,从而使得电压力锅内的气体无法正常的从排气管20内排出的几率相应地降低,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堵罩40包括底壁412和环形侧壁411,手持部43设置在环形侧壁411上。上述结构更加便于用户握持,一方面,使得用户容易对手持部43施加向下的力,从而使得用户拆卸防堵罩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手持部设置在环形侧壁411上,使得用户握持的感受更佳,改善了用户体验。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手持部43也可以设置在底壁412上,例如在底壁412上设置有手拉环,用户向下拉住底壁412上的手拉环,即可使得防堵罩40与弹性连接件60脱开以实现拆卸。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43为设置在环形侧壁411上的凹入结构。上述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手持部43可以为设置在环形侧壁411上凸环,用户在使用时需要抠住凸环并向下施力,即可使得防堵罩40与弹性连接件60脱开以实现拆卸。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入结构内形成有便于手握的握持平面。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强用户手感,使得用户更加便于施力,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握持平面与排气管20的轴线呈0度至5度。上述结构使得用户的手感更好,微倾的握持平面也能防止用户在使用时手指打滑,从而改善用户的体验。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形侧壁411的顶端的尺寸大于环形侧壁411的底端的尺寸。上述结构设置成上端开口面积大下端底面面积小的形式,一方面更加方便了用户对防堵罩进行清洗,尤其是更加方便了用户对防堵罩的底端与侧壁的接缝处进行清洁。另一方面,上述结构能够使得防堵罩40占用的空间减小,结余内部空间。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形侧壁411的侧壁倾斜度在45度至85度之间。上述结构更加便于用户对防堵罩40的清洗。需要说明的是环形侧壁411的侧壁倾斜度与握持平面的倾斜度不同。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件60包括主体部61及弹性卡脚62,防堵罩40上具有与弹性卡脚62配合的配合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为设置在防堵罩40上的凹槽,防堵罩40与弹性连接件60连接时弹性卡脚62钩挂在凹槽内。当防堵罩40需要清理时,用户可以对手持部43施加向下的力,此时弹性卡脚62会逐渐向内收拢,弹性卡脚62与凹槽配合的一端会逐渐从凹槽中脱离。当弹性卡脚62收拢到一定角度时,弹性卡脚62与凹槽配合的一端就会与凹槽脱开。这样,防堵罩40就与弹性连接件60脱开了,实现了防堵罩40可拆卸的功能。上述结构简单,不但易于加工还易于装配。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防堵螺母50,防堵螺母50与排气管20之间螺纹连接。上述结构使得排气管和弹性连接件的安装更加方便。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61上具有用于穿设排气管20的避让孔611,主体部61夹设在锅盖10与防堵螺母50之间。在对弹性连接件60进行装配时,将排气管20插入避让孔611中,再将防堵螺母50螺接在排气管20上。这样主体部61即可固定在锅盖10与防堵螺母50之间了。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如图1至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堵罩40包括防堵外罩41以及固定设置在防堵外罩41内的防堵内罩42,防堵外罩41及防堵内罩42均设置有通气孔70,手持部43设置在防堵外罩41上。上述结构使得电压力锅在工作时,其内部的蒸汽将通过内外两层防堵罩后进入排气管,从而使得夹杂在蒸汽中的食物残渣经过两层防堵罩的过滤,改善了防堵罩对食物残渣的过滤效果,减小食物残渣进入排气管的几率,保证了电压力锅内的气体能够正常的从排气管内排出,减小了安全隐患发生的几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