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画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124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画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广告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画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画框,当安装或更换画面时,需要专业技术员对画框的框架进行拆卸,安装画面后还需重新组装,非常麻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画框,其框架夹持在面板和底座的周边,并通过弹片的弹性作用可以呈打开闭合状态,从而实现无需拆卸框架便能打开面板更换画面的作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画框,包括:框架、面板和底板,所述框架由多个边框彼此通过连接件以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框架夹持在所述底板和面板周边;所述每条边框包括面盖、底座和弹片,所述弹片一端连接所述面盖,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座;所述面盖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面盖的第一端设有轴套,所述底座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轴套相配合的转动轴,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面盖可绕着所述转动轴相对所述底座转动预定角度;所述面盖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弧形拱面,且所述弧形拱面的弦长从第一端递减至第二端,所述面盖的第二端与所述面板的贴合处具有翻折结构;所述面盖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间部位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面盖,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贴合所述底座。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采用连接件角码;所述底座的靠近第一端处设有连接件卡槽;所述连接件角码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条相邻的边框的连接件卡槽中,并通过螺丝与所述连接件卡槽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卡槽的槽面设有半覆盖槽面的卡条,以使连接件角码固定于所述连接件卡槽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为花瓣状、马蹄状或中间凹陷结构,贴合所述底座的卡条。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处设有第一弹片卡槽,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处设有第二弹片卡槽;所述弹片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片卡槽中,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弹片卡槽中;所述面盖在弹片的弹性作用下,所述面盖的第二端向所述底座的第二端贴合,使所述边框呈闭合状态,以夹持所述面板;在面盖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面盖的第二端远离所述面板,使所述边框呈打开状态,以松开所述面板。进一步地,所述与转动轴位于同一侧的连接件卡槽外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转动轴之间形成凹槽;在所述面盖呈完全打开状态时,所述轴套的前部伸入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相扣合,所述轴套的后部与所述凸起相触碰,通过凹槽和凸起分别对轴套的相互作用卡住轴套。进一步地,所述预定角度范围为0°-1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框架上的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画面覆盖于所述底板之上,通过被所述底座和面板夹持的方式与所述面板和底板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形状根据画面的形状而确定;所述框架包含的边框的条数根据画面的边数而确定。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画框,将边框分成面盖与底座,在面盖上设置一个敞开式轴套与弹片固定卡槽,底座设置一个圆形转动轴和弹片卡槽,然后将面盖轴套配合在底座转动轴上,再用弹片将面盖与底座连接固定,并在面盖上设置支撑架以支撑面盖与底座的连接,而且在面盖的第二端处设置具有翻折结构的翻开部,使得面盖沿着底座转动轴可以在0°-110°之间自由翻盖,实现无需拆卸框架便能取出画面并进行更换的作用,从而使得更换画面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框架在闭合状态下沿着A-A面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框架在打开状态下沿着A-A面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画框,包括:框架1、面板21和底板23,框架1由多个边框彼此通过连接件以首尾连接形成并以半包围或全包围的方式夹持在底板23和面板21的周围,连接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连接件,优选的,可以采用连接件角码131。面板21上通常印刷有广告画,可以想见的是,该面板21可以是硬质的也可以是软质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图2是图1所示的框架在闭合状态下沿着A-A面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每条边框包括面盖11、底座13和弹片12,弹片12一端连接面盖11,另一端连接底座13;面盖11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底座1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面盖11的第一端设有轴套111,底座13的第一端设有与轴套111相配合的转动轴131,轴套111套设于转动轴131上,面盖11可绕着转动轴131相对底座13转动预定角度。进一步,轴套111呈半开口状,套设于转动轴131时,对转动轴131呈半包围状。面盖11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弧形拱面,且弧形拱面的弦长从第一端递减至第二端,面盖11的第二端与面板21的贴合处具有翻折结构113。需要说明的是,翻折结构113的设置可以使得更换面板21时,防止面盖11与底座13夹持过紧而造成无法对面盖11发力。面盖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间部位设有支撑架112,支撑架112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支撑架112的第一端连接面盖11,支撑架112的第二端贴合底座13。支撑架112的第二端采用中间凹陷两边凸起形状,优选的采用花瓣状或马蹄状结构。支撑架112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弹片卡槽121,底座13的第一端处设有第二弹片卡槽122;弹片12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弹片卡槽121中,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弹片卡槽122中;面盖11在弹片12的弹性作用下,面盖11的第二端向底座13的第二端贴合,使边框呈闭合状态,以夹持面板21。底座13的靠近第一端处设有连接件卡槽133,连接件卡槽133的一侧为转动轴131,另一侧为一平面。连接件角码132的两端分别插入两条相邻的边框的连接件卡槽133中,并通过螺丝与底座13固定。连接件卡槽133的槽面设有半覆盖槽面的卡条,当连接件角码132插入两条相邻的边框的连接件卡槽133中时,卡条卡住连接件角码132。图3是图1所示的框架在打开状态下沿着A-A面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面盖11在弹片12的弹性作用下,面盖11的第二端向底座13的第二端贴合,使得边框呈闭合状态,以夹持面板21,在面盖11受外力作用时,面盖11的第二端远离面板21,使得边框呈打开状态,以松开面板21。边框呈打开状态时,面盖11相对底座呈110度。在连接件卡槽133的外壁上,且靠近转动轴131的卡条下方之间设有凸起。凸起与转动轴131之间形成凹槽。在面盖11呈完全打开状态时,轴套111的前部伸入凹槽内,与凹槽相扣合,轴套111的后部与凸起相触碰,通过凹槽和凸起分别对轴套111的相互作用卡住轴套111。需要说明的是,凸起可以防止面盖11翻开的角度过大而造成轴套111与转动轴131的脱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底板23通过螺丝与边框上的底座13固定连接;画面22覆盖于底板23之上,设置于底板23与面板21之间。通过被底座13和面板21夹持的方式与面板21和底板23相贴合。框架1的形状根据画面22的形状而确定。例如,若画面22为矩形,框架1的形状也为矩形,若画面22为正六边形,框架1的形状也为正六边形。框架1所包含的边框的条数根据画面22的边数而确定。例如,若画面22为矩形,有四条边,框架1的形状也为矩形,有四条边框;若画面22为正六边形,有六条边,框架1的形状也为正六边形,有六条边框。综上,本实用新型旨在保护一种画框,包括:底板、面板和框架,框架由多个边框首尾连接形成,每条边框包括面盖、底座和弹片,通过弹片将面盖和底座连接起来,面盖上设置一个敞开式轴套与弹片固定卡槽,底座设置一个圆形转动轴和弹片卡槽,然后将面盖轴套配合在底座转动轴上,再用弹片将面盖与底座连接固定,并在面盖上设置支撑架以支撑面盖与底座的连接,而且在面盖的第二端处设置具有翻折结构的翻开部,使得面盖沿着底座转动轴可以在0°-110°之间自由翻盖,实现无需拆卸框架便能取出画面并进行更换的作用,从而使得更换画面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