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杆、扶手和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112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杆、扶手和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及其扶手,尤其涉及一种扶手杆、扶手和座椅。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4889282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2月23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座椅。包括固定在座椅上的扶手架和设置在扶手架上的扶手块,扶手架下端朝向扶手架的一面设置滑动槽,扶手架靠近扶手块的一端上呈树枝方向依次排列有若干个固定通孔,扶手架上靠近固定通孔处设置有调节块,调节块与固定通孔平行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调节齿条,调节块与固定通孔平行的一侧的表面设置有调节出挑,扶手架正对固定通孔处转动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上位于调节齿条出固定有齿轮,齿轮通过调节杆的滑动能够分别与固定通孔和调节齿条相配合。通过扶手开使得整个扶手在座椅上的高度产生变化,使用与各种人群的使用,提高了座椅的使用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齿轮的传动结构长期使用容易磨损而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扶手杆,包括扶手座、部分设置在所述扶手座内的高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以及调节座,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调节部、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设置调节块,所述调节座设有多个用于定位所述调节块的高度调节槽。通过将所述调节块定位在不同的所述高度调节槽中,来调整所述扶手杆的高度。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包括设置在所述调节部和所述调节块之间的安装部,所述调节杆通过所述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扶手座;所述高度调节槽沿所述调节座的长度方向设置,转动所述调节杆能够调节所述调节块定位在不同的所述高度调节槽中。操作所述调节杆时引起所述调节杆在所述扶手座中转动,使得位于所述调节杆另一端的所述调节块的运动,使得所述调节块定位于不同的所述高度调节槽中,从而实现对所述扶手高度的调整。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包括设有调节部的杆套、以及设有调节块的杆芯;所述调节块设置第二开口;所述杆套远离所述调节部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杆芯活动设置在所述杆套内,并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出至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调节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相对所扶手座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杆芯能够在相对所述杆套在沿所述调节座的竖直方向运动的同时以其轴线为中心轴转动,使得设置与所述调节块从所述高度调节槽中脱离;所述调节杆相对所扶手座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杆芯能够在相对所述杆套在沿所述调节座的竖直方向运动的同时以其轴线为中心轴转动,使得设置与所述调节块落入所述高度调节槽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为条形开口,所述杆芯设有分别能够卡接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中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相互成夹角。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座底部设置用于安装所述扶手杆的扶手杆安装座。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座设置对应于所述调节机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对应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第一限位部、对应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第二限位部,以及对应于所述调节块的第三限位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一种扶手杆以及扶手套以及套在所述调节杆外的扶手套。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前述的一种扶手,所述扶手杆通过所述扶手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座椅上。附图说明图1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扶手杆结构示意图一。图3扶手杆结构示意图二。图4扶手结构示意图。其中,1-扶手杆、2-扶手套、11-扶手座、12-调节杆、13-调节座、1211-调节部、121-杆套、1221-调节块、122-杆芯、12211-第二开口、1212-第一开口、123-安装部、131-高度调节槽、1222-第一弯折部、1223-第二弯折部、111-限位槽、1111-第一限位部、1112-第二限位部、1113-第三限位部、132-扶手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扶手高度可以调节的座椅,包括扶手杆1以及扶手套2。扶手杆1包括扶手座11、部分设置在扶手座11内的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倒L型的调节杆12以及调节座13,调节杆12包括设有调节部1211的杆套121、以及设有调节块1221的杆芯122。调节块1221设置第二开口12211;杆套121为倒L型,调节部1211设置在L型的短边的端部、L型长边的端部向下设置有第一开口1212,杆芯122活动设置在杆套121内,并由第一开口1212伸出至第二开口12211中与调节块1221连接。杆套121的L型的拐角位置设有安装部123。调节杆12通过安装部123转动连接在扶手座11内。调节座13沿调节杆倒L型长边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调节座13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定位调节块122的高度调节槽131。第一开口1212和第二开口12211均为条形开口,杆芯122设有分别能够卡接于第一开口1212和第二开口12211中的第一弯折部1222和第二弯折部1223,第一开口1212和第二开口12211的条形开口的长度方向相互成夹角。扶手座11设置对应于调节机构的限位槽111,限位槽111包括对应与第一折弯部1222的第一限位部1111、对应于第二折弯部1223的第二限位部1112,以及对应于调节块1221的第三限位部1113,用于对调节机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扶手套2套在调节杆121外,将整个调节机构的运动部件保护在其中,提高扶手杆的使用寿命,调节座13底部设置扶手杆安装座132,通过扶手杆安装座132可将扶手杆固定在需要安装该扶手杆的座椅上。扶手高度的调节过程为:调节杆的调节部露出扶手座,设置在扶手面下方。用户只需要向上拨动调节杆的调节部,使得调节杆以安装部为轴心转动,从而位于调节杆另一端的长边向下运动,使得位于调节杆底部的第一开口靠近杆芯的第一弯折部,同时第二弯折部靠近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开口,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卡接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同时,杆芯以其轴线为中心轴转动,使得第二弯折部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调节块从高度调节槽中脱离。调整至合适的高度档位以后,用户只需要向下拨动调节杆的调节部,使得调节杆以安装部为轴心转动,从而杆芯以其轴线为中心轴转动,使得第二弯折部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调节块落入对应的高度调节槽中。同时,位于调节杆另一端的长边向上运动,使得位于调节杆底部的第一开口远离杆芯的第一弯折部,同时第二弯折部远离所述调节块的第二开口,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离,完成高度调节。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