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38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保健枕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普及,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者低头玩手机,导致越来越多的上班族或者“低头族”患上颈椎疾病。严重者颈椎疼痛、影响睡眠。

传统长方形的枕头未考虑颈部的支撑,舒适度不佳;市面上常见的“安睡枕”、“记忆枕”,虽考虑了颈部支撑,但支撑高度不可调节,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枕头高度无法调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保健枕。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健枕,包括头枕部和颈枕部,所述颈枕部包括颈枕支撑部和颈枕调节部,所述颈枕调节部内采用流动性填充料;所述颈枕调节部位于保健枕的下部,与头枕部、颈枕支撑部间相对封闭。

颈枕调节部内采用流动性填充料,使颈枕调节部可通过填充料的流动实现高度调节,颈枕调节部为一个密闭空间,避免流动性填充料漏出或流入头枕部、颈枕支撑部。

优选的,所述颈枕支撑部高度高于颈枕调节部,考虑颈椎部的生理弯曲结构,颈枕支撑部高度高于颈枕调节部能够为颈部提供更好的支撑,增加脖颈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头枕部和颈枕部间相对封闭;所述头枕部和颈枕支撑部内采用流动性填充料。

优选的,所述颈枕调节部填充料填充量为颈枕调节部总容量的1/2~4/5。颈枕调节部内选用流动性填充料,并采用部分填充,调节颈枕调节部时,流动性填充料在重力作用下流动,使颈枕调节部重心变化,使颈枕部分高度变化后能够稳定支撑。颈枕调节部可以通过向下立起,或向后卷曲与颈枕支撑部叠合,根据不同需求通过调节填充料的流动调节高度。

优选的,所述流动性填充料为沙状或颗粒状填充物。所述沙状、颗粒状填充物可为荞麦壳、决明子、稻谷壳或其他流动性填充料。优选荞麦壳和决明子,软硬度适宜,更兼清热安神、促进睡眠作用。

优选的,所述颈枕部宽占保健枕总宽的1/2~1/5。

优选的,所述颈枕调节部下边缘向内凹陷呈弧状。颈枕调节部设计成下缘内陷的弧状,可以保护肩部,且避免深度睡眠时头部从枕头滑落,调节睡姿。

优选的,所述颈枕调节部弧状凹陷部分占颈枕调节部总面积的1/5~1/2。

优选的,所述头枕部、颈枕支撑部间和颈枕支撑部、颈枕调节部间的连接部采用活动连接,所述保健枕可拆分组装。活动连接方式可采用拉链、纽扣或其他等同方式。活动连接的设计能够使保健枕便于清洁和携带。

优选的,所述保健枕的枕面面料至少一面采用布面,另一面采用布面或凉席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且在天气骤变,昼夜温差大时午休、晚休,不同体质用户的不同需求情况下,均能提供灵活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枕在使用时,头部枕在头枕部,颈枕支撑部在颈下作为支撑,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调节颈枕调节部中的流动性填充料,调节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枕,凸起的颈枕支撑部给颈部予以合理的支撑,从而保护颈椎的生理弯曲,使颈部皮肤、肌肉、韧带、椎间关节和神经等组织与整个人体一起放松、休息;且针对现有保健枕头颈部支撑部分高度不可调进行了设计,颈部支撑填充料采用了具有流动性的填充料,实现了颈部支撑高度可调节,并且用户可根据需求,将颈枕调节部通过向下立起,或向后卷曲与颈枕支撑部叠合,根据不同需求调节凸形颈枕支撑部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枕工艺简单,不需要采用机械装置即可实现保健枕的高度调节,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枕还可用于在床上、沙发上阅读时作为背部支撑,或开车时作为颈部支撑,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保健枕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枕内部包括头枕部1和颈枕部2,所述颈枕部2包括颈枕支撑部21和颈枕调节部22,所述头枕部1、颈枕支撑部21和颈枕调节部22内采用流动性填充料,所述颈枕调节部22位于保健枕的下方,头枕部1和颈枕支撑部21间的第一连接 部31、颈枕支撑部21和颈枕调节部22间的第二连接部32处设置密封线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所述颈枕支撑部21高度高于颈枕调节部22,如图2中本实用新型保健枕的侧视图所示。

颈枕调节部22填充料填充量为颈枕调节部22总容量的1/2~4/5。颈枕调节部内填充料选用荞麦壳、决明子、稻谷壳填充。

所述颈枕部2宽占保健枕总宽的1/2~1/5。

所述颈枕调节部22下边缘向内凹陷呈弧状。颈枕调节部22弧状凹陷部分占颈枕调节部22总面积的1/5~1/2。

所述保健枕的枕面采用布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所述头枕部1、颈枕支撑部21间的第一连接部31不采用密闭连接,头枕部、颈枕支撑部中填充物为非流动性填充物,如羽绒、棉花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头枕部1、颈枕支撑部21间的第一连接部31和颈枕支撑部21、颈枕调节部22间第二连接部32采用拉链、纽扣或其他方式活动连接,保健枕可拆分组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保健枕的枕面面料一面采用布面,另一面采用藤席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