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餐具放置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1775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餐具放置器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陶瓷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陶瓷餐具放置器皿。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汤匙和筷子放置于餐具收纳箱内,由于缺乏对汤匙和筷子的限位固定,因而汤匙和筷子在收纳箱内经常随意摆放,既不整洁美观,且拿取时也不方便,此外,餐桌上的汤匙和筷子通常直接摆放于桌面或碗里上,摆放于桌面上不整洁卫生,摆放于碗里则不稳固容易掉落,因而缺乏一种能够整齐收纳餐具的器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餐具取放方便的陶瓷餐具放置器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陶瓷餐具放置器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为顶端设有开口、底端封闭的中空圆柱体,所述外筒侧壁上开设有一从顶端往下延伸的外缺口,该外缺口的下边缘高于外筒底板上端面,所述外筒的内部底板中央设有一圆形凹陷区,所述内筒为上下均设有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筒的外径与圆形凹陷区直径相适配,内筒底部放置于圆形凹陷区内,内筒侧壁上开设有一从顶端延伸至底端的内缺口,所述内缺口与外缺口的宽度相等并与外缺口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侧壁内侧设有从顶端延伸至外筒底板的竖直的肋板,该肋板的宽度小于外筒侧壁与内筒侧壁的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肋板设有4个,其中两个肋板设置于外筒侧壁的外缺口的两条竖直的边缘上,另外两个肋板与外缺口呈90度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外缺口的下边缘距离外筒底板上端面的距离为5-6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侧壁底部向外延伸有外沿。

进一步的,还包括盖设于外筒上端开口的盖子。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底板上设有漏水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餐具放置器皿有益效果如下:汤匙的匙体放置于内筒的内部,汤匙的匙柄依次穿过内筒的内缺口和外筒的外缺口,汤匙依次叠加,拿取方便,外筒和内筒的间隔用于放置筷子,就餐准备时只需将本器皿摆放于餐桌上,依据需求拿取餐具,使用便捷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餐具放置器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餐具放置器皿的无盖子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陶瓷餐具放置器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餐具放置器皿包括外筒1、内筒2和盖设于外筒1上端开口的盖子3,外筒1为顶端设有开口、底端封闭的中空圆柱体,外筒侧壁11上开设有一从顶端往下延伸的外缺口12,该外缺口12的下边缘高于外筒1底板13上端面,外缺口12的下边缘距离外筒1底板13上端面的距离为5-6厘米,外筒1的内部底板13中央设有一圆形凹陷区14,内筒2为上下均设有开口的中空圆柱体,内筒2的外径与圆形凹陷区14直径相适配,内筒2底部放置于圆形凹陷区14内,内筒侧壁21上开设有一从顶端延伸至底端的内缺口22,内缺口22的横向宽度小于内筒2的内径,内缺口22与外缺口12的宽度相等并与外缺口12相对设置,即内筒2内部经由内缺口22和外缺口12与外部连通,外筒侧壁11内侧设有从顶端延伸至外筒1底板13的竖直的肋板15,该肋板15的宽度小于外筒侧壁11与内筒侧壁21的间隔,肋板15设有4个,其中两个肋板15设置于外筒侧壁11的外缺口12的两条竖直的边缘上,另外两个肋板15与外缺口12中间面呈90度夹角设置,外筒侧壁11底部向外水平延伸有外沿111,外筒1底板13上设有漏水通孔,放置内部积水发霉。

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餐具放置器皿的使用方法如下:汤匙100的匙体放置于内筒2的内部,汤匙100的匙柄依次穿过内筒2的内缺口22和外筒1的外缺口12,汤匙100依次叠加放置,拿取方便,外筒1和内筒2的侧壁间隔用于放置筷子,就餐准备时只需将本器皿摆放于餐桌上,依据需求拿取餐具,使用便捷卫生,盖上盖子3,使汤匙和筷子不易堆积灰尘,内筒2可以从外筒1中取出,便于清洗外筒1内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