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指用竹、木、金属或陶瓷等材质制做的夹取食物的细棍儿。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形条棍,多用作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属等,形状或方或圆各异。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进食的地区。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食用西餐及出行的机会不断增大,提供一种既能做筷子又能当刀叉西餐具饮料吸管使用、并且占用空间小的多功能筷子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筷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右筷体、左筷体、餐刀头和餐叉头,右筷体中间至下而上设有贯穿的通孔,左筷体中间至下而上设有贯穿的通孔,餐刀头、餐叉头的上端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右筷体包括上右筷体和下右筷体,上右筷体的下端设置有圆锥环形的右凸台,右凸台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下右筷体上、下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下右筷体的上端与右凸台螺纹连接,下右筷体的下端与餐刀头的上端螺纹连接;左筷体包括上左筷体和下左筷体,上左筷体的下端设置有圆锥环形的左凸台,左凸台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下左筷体上、下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下左筷体的上端与左凸台螺纹连接,下左筷体的下端与餐叉头的上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上右筷体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下右筷体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上左筷体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下左筷体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
所述上右筷体、下右筷体、上左筷体和下左筷体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筷子可以作为西餐刀叉使用;把餐刀头和餐叉头去掉后,既能作普通筷子使用,又可以做饮料吸管使用;并且上右筷体和下右筷体之间、上左筷体和下左筷体之间均可以方便的拆卸开,收拾起来后占用的空间较小;通过在上右筷体、下右筷体、上左筷体和下左筷体上铣有平面,可以在冬季天气较冷时也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右筷体连接上餐刀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右筷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筷体连接上餐叉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筷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右筷体、左筷体、餐刀头5和餐叉头10,右筷体中间至下而上设有贯穿的通孔1,左筷体中间至下而上设有贯穿的通孔6,餐刀头5、餐叉头10的上端外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右筷体包括上右筷体2和下右筷体3,上右筷体2的下端设置有圆锥环形的右凸台4,右凸台4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下右筷体2上、下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下右筷体2的上端与右凸台4螺纹连接,下右筷体2的下端与餐刀头5的上端螺纹连接;左筷体包括上左筷体7和下左筷体9,上左筷体7的下端设置有圆锥环形的左凸台8,左凸台8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下左筷体9上、下两端的内侧均设置有螺纹,下左筷体9的上端与左凸台8螺纹连接,下左筷体9的下端与餐叉头10的上端螺纹连接。
上右筷体2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11,下右筷体3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11;上左筷体7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11,下左筷体9的外侧面上对称铣有两个平面11。上右筷体2、下右筷体3、上左筷体7和下左筷体9的材质均为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