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动加热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9062阅读:1352来源:国知局
能自动加热的杯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尤其是一种能自动加热的杯子。



背景技术:

杯子作为一种盛水的装置,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1320094265.3的随时加热的杯子涉及一种可调温、快捷方便、安全且使用寿命长的可加热杯子,属电热杯制造领域。该实用型性杯盖上设置有加热按钮、停止加热按钮、温度显示屏,微型电池,加热按钮、停止加热按钮、温度显示屏微型电池在杯盖内部通过电路板连接,电路板上设置有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发射信号用于控制底部加热器;杯体下部设置有底部加热器、充电槽、充电式电池、电池;充电式电池设置在充电槽内,充电电线用于连接插座和充电槽。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种电源提供方式,可随时加热,快捷方便;杯体形状改变,携带方便;本技术领域中使用遥控加热技术,加热更安全更人性化。但该实用新型由于使用电池,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所有耗电量大,电池也会使杯子的重量也会大大增加,长时间不充电时加热功能不能使用,在断电的情况下使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此提供一种能自动加热的杯子,包括杯盖、内杯、外杯以及底盖;底盖设置在外杯下方,并通过螺纹与外杯相连;外杯内部套装有内杯,外杯上部与内杯上部通过螺纹连接;内杯与杯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内杯的上端与外杯连接处的周围设置有防滑纹路;外杯的中上部设置有防水透气结构;外杯内部防水透气结构的下方设置有环状挡片,环状挡片中间低周围高,环状挡片周围与外杯紧密连接;自发热袋设置在内杯底部和外杯底部形成的空腔内。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防水透气结构采用PTFE膜制成。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内杯的底部与外杯底部形成的空腔的高度大于自发热袋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自发热袋,冬天气温较低,可以通过自热袋发热给水杯里的水加热;在外杯的中上部设置防水透气结构,可以使自热袋产生的气体顺利透过,同时不会造成漏水。在外杯内部设置环状挡片,用杯子喝水时可以防止自热袋中的水由于倾斜流到防水透气结构处引起腐蚀。设置底盖,可以放置备用的自热袋,便于随时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杯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底盖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自热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自动加热的杯子,可以按照图1-6所示予以实施;包括杯盖1、内杯6、外杯2以及底盖3;底盖3设置在外杯2下方,并通过螺纹与外杯2相连;外杯2内部套装有内杯6,外杯2上部与内杯6上部通过螺纹连接;内杯6与杯盖1通过螺纹连接;在内杯6的上端与外杯2连接处的周围设置有防滑纹路4;外杯2的中上部设置有防水透气结构5;外杯2内部防水透气结构5的下方设置有环状挡片7,环状挡片7中间低周围高,环状挡片7周围与外杯2紧密连接;自发热袋8设置在内杯6底部和外杯2底部形成的空腔内。

所述的防水透气结构5采用PTFE膜制成。内杯6的底部与外杯2底部形成的空腔的高度大于自发热袋8的高度。

在外杯2的下部设置底盖3可以用于防止备用自热袋8,将自热袋8与水隔开避免自热袋8与水接触失效。内杯6底部和外杯2底部设置空腔,用于放置自热袋8,并作为自热袋8加水反应放热的反应台。在外杯2内部设置四周高中间低的环状挡片7,在喝水时避免自热袋8内的水流到防水透气结构5处,引起防水透气结构5腐蚀。在外杯2的中上部设置防水透气结构5,可以使自热袋8产生的气体顺利透过,同时不会造成漏水。所述的自发热袋8采用混合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的混合物。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