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式陶瓷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898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重式陶瓷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重式陶瓷盘。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陶瓷摆设品的烧制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造型多样、色彩斑斓、手感清凉细滑,深受国人喜爱,而人们在餐厅用餐的时候,会点许多的菜,每一道菜都需要一个盘子,而餐桌的大小有限,常常会放置不下,同时用餐时食物容易变冷,特别是当天气较冷的时候,食物更容易冷却,影响食物的味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重式陶瓷盘,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重式陶瓷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供能装置,所述底座的正面设有控制器,所述供能装置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加热装置座体,所述加热装置座体的内腔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端设有加热装置,所述控制器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顶端设有第二盘体,所述加热装置与第二盘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盘体的顶端设有圆柱,所述第二盘体与圆柱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圆柱贯穿第一盘体,所述圆柱与第一盘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灯,所述控制器与指示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设有橡胶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圆柱的顶端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座体的表面上设有保护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重式陶瓷盘,通过圆柱把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可以储存两种菜品,节省了餐桌的空间,使用餐者在用餐时更加的方便,通过第一盘体可以储存凉菜,第二盘体可以储存热菜,从而通过加热装置可以保持第二盘体内食物的温度,食物不会冷却,保持菜品原有的味道,使用餐者可以随时都吃到美味的佳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盘体,2、第一固定环,3、拉环,4、第二固定环,5、橡胶支撑座,6、指示灯,7、控制器,8、底座,9、加热装置座体,10、第二盘体,11、圆柱,12、保护膜,13、加热装置,14、凹槽,15、供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重式陶瓷盘,包括底座8,所述底座8的底端四角均设有橡胶支撑座5,通过橡胶支撑座5可以支撑底座8,防止底座8磨损,所述底座8的内腔设有供能装置15,所述底座8的正面设有控制器7,所述供能装置15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所述底座8的外壁上设有指示灯6,所述控制器7与指示灯6电性连接,当供能装置15电量不足时,通过控制器7控制指示灯6不停闪烁,提醒充电,所述底座8的顶端设有加热装置座体9,所述加热装置座体9的表面上设有保护膜12,通过保护膜12可以保护第二盘体10,防止第二盘体10在加热装置座体9上碰撞损坏,所述加热装置座体9的内腔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顶端设有加热装置13,所述控制器7与加热装置13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13的顶端设有第二盘体10,所述加热装置13与第二盘体10活动连接,通过控制器7可以控制加热装置13开启,可以保持第二盘体10内食物的温度,食物不会冷却,保持菜品原有的味道,使用餐者可以随时都吃到美味的佳肴,所述第二盘体10的顶端设有圆柱11,所述圆柱11的顶端设有拉环3,通过拉环3可以更方便的拿动圆柱11,所述第二盘体10与圆柱1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固定环4,所述圆柱11贯穿第一盘体1,所述圆柱11与第一盘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固定环2,通过调节第一固定环2可以调节第一盘体1在圆柱11上的位置。

使用时,可以通过第一盘体1可以储存凉菜,通过调节第一固定环2可以调节第一盘体1在圆柱11上的位置,第二盘体10可以储存热菜,通过控制器7可以控制加热装置13开启,可以保持第二盘体10内食物的温度,食物不会冷却,保持菜品原有的味道,使用餐者可以随时都吃到美味的佳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