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拧干平板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85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拧干平板拖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拧干平板拖把。



背景技术:

平板拖把是现今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的一种清洁工具,其下方拖板面积较大,相较其他拖把对于地面的清洁更为快捷。但是,这样的设计也造成了平板拖把清洁布体清洗上的问题,在清洁过后需要将清洁布体由拖板上拆卸下来后人工清洗、拧干,在清洁的过程中清洁布体的清洗需十分的频繁,这样使得清洁的效率极大的降低。并且清洁过后的抹布一般较脏,在吸水后变重,用手来进行清洗和拧干不仅脏而且非常费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3405200A,公开了一种《自拧干平板拖把》,该专利通过旋转拧动拖把杆进而带动旋转件旋转,旋转件带动清洁布体旋转实现拧水操作。该专利的设计无需用手直接接触清洁布体即可对清洁布体进行拧水操作,更加卫生。但所述拧水操作时需要拧转拖把杆来实现,花费的力气大,且旋转起来也十分不方便,导致清洁布体难以拧干,且旋转的圈数多,花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省力、拧水速度快、拧干效果好的新型自拧干平板拖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自拧干平板拖把,包括清洁板体和设于清洁板体上的清洁布体;所述清洁布体两端分别与清洁板体相连,该清洁板体包括中心板、可上下翻转地设于中心板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还包括通过旋转以使清洁布体产生扭曲变形的旋转件、可带动该旋转件转动的从动机构及传动连接于从动机构侧部的用于驱动从动机构转动的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只需动作主动机构即可传动从动机构转动,迅速实现拧水,拧水时所需的力度更小,操作更加方便和省力,且拧水速度快,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件。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齿轮件转动的驱动件,第一齿轮件的转动操作更为简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手柄,该手柄与第一齿轮件之间设有当手柄上下动作时可带动第一齿轮件转动的传动结构;通过二级传动实现手柄对于第一齿轮件的驱动,减少所需作用,操作更为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手柄侧部的第一带齿和设于第一齿轮件侧部的第二带齿。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设于拖把杆内的转动杆和可在第一齿轮件驱动下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旋转的第二齿轮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件止转的套设于该转动杆外。

进一步的,所述拖把杆上设有可供第一齿轮件置入以传动第二齿轮件的开口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件连接有一用于减少旋转件与清洁板体之间摩擦力的助转装置;通过助转装置的设置,大大减小了旋转件与清洁板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使得旋转件旋转更为迅速,且所需使用的力度更小,更为省力,增强拧水效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减小扭曲清洁布体所需作用力的减速装置;可减缓旋转件的转动速度,减轻拧干清洁布体时的负重感,使得拧水操作更为省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板体两端部上表面分别设有挂部,清洁布体上设有与该挂部连接的弹性扣件;挂部可对清洁布体的四端进行固定,从而在旋转体带动清洁布体其中一个点旋转时,才能对整个清洁布体实现扭曲变形,从而对布体进行拧干;弹性扣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清洁布体进行拧水操作扭曲变形时,弹性扣件可被拉伸,从而防止清洁布体被扯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结构实现对于旋转件的旋转驱动,所需的拧水作用力更小,拧水操作省力;只需动作主动机构即可迅速通过传动实现拧水,拧水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清洁布体扭曲变形的程度大,拧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件与第一齿轮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助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自拧干平板拖把,包括清洁板体1、清洁布体2、拖把杆3、旋转件4、从动机构及主动机构;所述清洁板体1包括中心板11、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所述拖把杆连接于中心板;该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通过扭簧10可上下翻转的连接于中心板两端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外端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挂部1a,该扣部优选设置为两个挂钩,并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外边角位置,进而对清洁布体2的四个端角进行固定,使清洁布体最大程度的被展开,在拧水结束后可迅速恢复至展平状态。所述清洁布体2两端设有弹性扣件1b,该弹性扣件1b与挂部1a相配合实现清洁板体与清洁布体2的可拆卸连接,弹性扣件1b可在拧水操作时进行拉伸,防止清洁布体2被在扭曲过程中被扯坏。所述主动机构传动连接于从动机构侧部,并可驱动该从动机构转动;从动机构转动可带动旋转件转动,进而旋转件带动清洁布体2中部旋转使清洁布体产生扭曲变形,从而实现清洁布体的拧水操作。操作过程中手无需与清洁布体接触,干净卫生;通过传动结构实现拧水驱动,相较直接驱动结构的拧水,所需的拧水作用力更小,拧水操作省力;清洁布体扭曲程度大,拧水彻底。

如图1-3所示,所述主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件51,为了方便该第一齿轮件51转动进而驱动从动机构转动,我们还设置了一个驱动件,该驱动件可驱动第一齿轮件51转动;所述驱动件设置为手柄52,手柄位于第一齿轮件51前侧,手柄的后侧部与第一齿轮件51的前侧部相贴合;该手柄包括圆弧状设置的连接端522和转动端523,该连接端522通过销杆100活动连接在所述拖把杆3上,从而转动端523可绕连接端522进行上下翻转;于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件可设置为摇手53,如图3所示,该摇手5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件51侧部,当手动摇动摇手时即可驱动该第一齿轮件51转动;所述手柄52与第一齿轮件51的接触面之间设有传动结构,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手柄52与第一齿轮件51可设置为一体结构,减少制造程序,节约成本;具体的,该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手柄连接端522外侧的第一带齿521和设于第一齿轮件51外侧的第二带齿511;当上下扳动手柄时,该第一带齿521会给第二带齿511一个反向的作用力,第一齿轮件51在力的作用下实现转动;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仅在连接端522和第一齿轮件51翻转接触的行程面上设置带齿,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工序。

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设于拖把杆3内的转动杆61和第二齿轮件62,拖把杆3上开设有一个开口轨道31,所述第一齿轮件51可从开口轨道31穿入拖把杆3内,与第二齿轮件62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61采用钢筋,抗拉性能较好,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第二齿轮件62套设在转动杆61外,并且于转动杆61之间止转配合;具体如图3所示,该转动杆61也可采用塑料制成,第二齿轮件62直接一体成型在转动杆61上,方便制造,减少零部件;当第二齿轮件62在第一齿轮件51驱动下旋转时,可带动转动杆61进行转动,进而转动杆61带动旋转件4转动,实现拧水;具体的,所述第一齿轮件51和第二齿轮件62均采用伞齿轮,第二齿轮件62为竖直放置状态,第一齿轮件51为水平放置状态,两者的齿面相互贴合,作为优选的,伞齿轮的倾斜角度均设置为45°;于其他实施例中,两者可采用其他规格及种类的齿轮,其数量也可设置为多个。

进一步的,我们在转动杆61端部设有限位结构,具体的,该限位结构包括塑料的固定套71和金属的轴承,所述轴承置于该固定套71内,并与固定套71内壁止转配合,该固定套71通过螺钉200与拖把杆3固定连接;由于拖把杆3通常为金属材质,在拖把杆与轴承之间置入塑料的固定套可有效减少两者之间的磨损;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固定套71,轴承直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拖把杆3内;所述限位结构还可以为其他多种实现方式,如在转动杆端部连接限位块,并在拖把杆3内壁开设环槽,通过环槽对限位块的限位实现对转动杆61的限位;为了方便制造,可将限位块与转动杆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轴承包括外套72和内杆73,所述外套72与固定套71之间为止转配合设置,内杆73设置在外套内,且内杆73与外套72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转动杆61的上端部与所述内杆73固定连接,从而转动杆61与轴承72之间也为转动配合,从而转动杆61可相对拖把杆进行周向转动;转动杆61与内杆73之间通过轴销实现固定连接,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内杆底部开设配合与转动杆端部形状、大小的卡槽,转动杆端部插入该卡槽内实现与内杆的止转连接。通过上述限位结构,可限制转动杆61在拖把杆内的上下移动,同时不会限制转动杆61的周向转动,使得转动杆61可相对拖把杆3进行转动。

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件4包括连接体41和旋转体42,所述中心板上开设有可供旋转体42上部穿出的通孔,该旋转体42穿出该通孔后两侧部分别形成有一个能与清洁布体2相连的勾部2a;所述清洁布体2中心部位置设有勾带2b,通过勾部2a与勾带2b的配合可实现旋转件4与清洁布体2的中心部的连接,从而旋转件4旋转时带动清洁布体2的中心部进行旋转,使得清洁布体2的各个部位扭曲程度相同,清洁布体2的拧水最为彻底;勾部2a具有一定的弯曲角度,从而在清洁布体2变形扭曲的过程中,两者之间不易脱离;作为优选的,可将勾部2a设置为S形;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旋转体可以设置为圆盘形状,勾部形成在圆盘下表面上。

所述转动杆61的下端连接连接体41,具体的,连接体41的上部开设有卡槽411,该卡槽的形状、大小均与所述转动杆61的下端部形状、大小相等;从而当两者连接时,所述转动杆61的下端部刚好卡入所述卡槽411内,并且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在转动杆61转动时即可带动连接体41一同转动;于其他实施例中,两者之间也可通过螺钉、轴销等实现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拖把杆3与清洁板体1之间的自由旋转,我们在两者之间设置了第一转动头3a和第二转动头3b;所述中心板上部形成有连接凸部111,该第一转动头3a上部通过轴销300转动连接于拖把杆,该第一转动头3a下部通过轴销300转动连接于该连接凸部111,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转动头底部两侧形成连接凸缘,该连接凸缘可置入连接凸起的通孔内,并相对通孔转动,从而使得拖把杆可相对清洁板体进行前后方向翻转;所述第二转动头3b的上部与连接体41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头下部与旋转体42相连;具体的,所述第二旋转头上部形成接头3c,并通过销钉固定连接于连接体41下部,所述旋转体42上部也形成接头3c,并通过销钉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头下部,从而实现拖把杆可相对清洁板体进行左右方向翻转。

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方便拧水操作,使得操作更为轻松;可在旋转件4与清洁板体1之间设置一个助转装置,该助转装置可减少旋转件4与清洁板体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拧水操作更为轻松;具体的,所述助转装置包括滚动件81和可供滚动件81在其内滚动运动的运动轨道;具体的,所述滚动件81设置为滚珠;所述运动轨道由上凹槽82和下凹槽83构成,上凹槽82设置在清洁板体1的下表面上,下凹槽83设置在旋转件与清洁板体1接触面的上表面上;所述上凹槽82与下凹槽83均为环形设置,当旋转件4置于清洁板体1上时,上凹槽82与下凹槽83便相互贴合形成了一个环形容纳槽,故而当旋转件4相对清洁板体1进行转动时,所述滚动件81也同时在该环形容纳槽内进行滚动,从而减小了旋转件4与清洁板体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拧水操作时所需的力气。

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清洁板体与旋转件之间设置一个减速装置,该减速装置可减缓旋转件的转动速度,减轻扭曲清洁布体时的负重感,减小扭曲清洁布体所需的作用力,使得拧水操作更为省力;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减速装置也可设置在手柄上;具体的,该减速装置包括主齿轮91、传动齿轮组92以及副齿轮93;所述传动齿轮组92围设与主齿轮91外部,可在主齿轮91带动下旋转;所述副齿轮93围设与传动齿轮组92外,可在传动齿轮组92带动下旋转;所述主齿轮91与所述转动杆61相连,副齿轮93与所述旋转件4相连;当转动杆61转动时,可带动主齿轮91转动,从而主齿轮91带动传动齿轮组92转动,进而传动副齿轮93转动;传动齿轮组92设置为多个大小小于主齿轮91大小的小齿轮,优选的设置为3个,从而通过传动齿轮组92对主齿轮91的转速进行减速之后传递到副齿轮93上,减慢副齿轮93的转速;于其他实施例中,该减速装置也可以仅包括主齿轮和副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清洁布体上的勾带钩挂到旋转件的勾部上,实现旋转件与清洁布体的连接,再将弹性扣件钩挂到挂部上,实现清洁布体与清洁板体的连接;之后,一手持拖把杆,另一只手向下或向上扳动手柄,在第一带齿和第二带齿的配合下驱动第一齿轮件转动,第一齿轮件驱动第二齿轮件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杆转动;在转动杆的带动下旋转体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清洁布体中部旋转对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产生向内的拉力,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拉力作用下向内翻折;清洁布体继续在旋转件带动下旋转实现扭曲变形,对清洁布体进行拧水;拧水结束后,向上或向下扳动手柄,驱动第一齿轮件回转,第一齿轮件驱动第二齿轮件回转,进而带动转动杆回转;在转动杆的带动下旋转体发生回转,从而清洁布体逐渐展开;同时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展开状态,进而带动清洁布体迅速复位至平展状态。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