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墙清洗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6851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墙清洗机器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爬墙清洗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其中,爬壁机器人以其在核工业、建筑、消防等行业的突出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爬壁机器人在清洁高层建筑壁面上的应用,可以看出随着控制和机电技术的发展,这种可以替代手工劳作的壁面清洗机器人的出现将人从繁重、危险的高楼清洗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高层建筑的清洗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推动清洗业的发展,带来相当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总之,积极研究与发展爬壁机器人技术,努力开发与设计制造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爬壁机器人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改善与提高的需要,也是我国科技兴国、技术进步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爬墙清洗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爬墙清洗机器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基板、风扇吸盘、清洗板和转动轮,所述风扇吸盘的个数为3个,所述三个风扇吸盘分别设置在基板前端部两顶角处和后端部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清洗板固定安装在基板的下端部,所述清洗板的下端部还设置有横向安装的清洗转机,所述转动轮通过转轴对称固定安装在基板的后端部,所述转动轮的侧端部均设置有一转轮电机,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基板上端部还设置有芯片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感应装置包括连接杆b和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通过连接杆b固定安装在基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的前端部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连接件和连接杆a与基板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吸盘包括吸盘本体和固定设置在吸盘本体内端部的风扇,所述风扇为三叶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底端部还设置有一电力外接口,所述电力外接口、芯片处理器、转动轮、转轮电机、万向轮和风扇通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大功率风扇吸盘达到爬墙功能,三个风扇吸盘的特定位置的设置,利用了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使得爬墙清洗机器人运动更稳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上端部设置红外感应装置,通过红外感应装置与芯片处理器电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障碍物,实现避障功能。

(3)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转机在清洗板上沿着纵向做往复运动,实现墙面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爬墙清洗机器人,包括基板1、风扇吸盘3、清洗板11和转动轮21,风扇吸盘3的个数为3个,三个风扇吸盘3分别设置在基板1前端部两顶角处和后端部的中心位置处,清洗板11固定安装在基板1的下端部,清洗板11的下端部还设置有横向安装的清洗转机7,转动轮21通过转轴2对称固定安装在基板1的后端部,转动轮21的侧端部均设置有一转轮电机22,基板1上还设置有红外感应装置4,基板1上端部还设置有芯片处理器5。

红外感应装置4包括连接杆b41和红外感应器4,红外感应器4通过连接杆b41固定安装在基板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1上端部设置红外感应装置4,通过红外感应装置4与芯片处理器5电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障碍物,实现避障功能。

基板1的前端部中心位置处还设置有万向轮6,万向轮6通过连接件62和连接杆a61与基板1底端固定连接。风扇吸盘3包括吸盘本体和固定设置在吸盘本体内端部的风扇,风扇为三叶风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个大功率风扇吸盘3达到爬墙功能,三个风扇吸盘3的特定位置的设置,利用了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使得爬墙清洗机器人运动更稳定。

基板1底端部还设置有一电力外接口63,电力外接口63、芯片处理器5、转动轮21、转轮电机22、万向轮6和风扇通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转机在清洗板11上沿着纵向做往复运动,实现墙面的清洗。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