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磁烹饪陶瓷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42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磁烹饪陶瓷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陶瓷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磁烹饪陶瓷器具。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不具备金属的导磁性,限制了陶瓷制品在电磁炉上的应用。目前导磁陶瓷烹调器的主要工艺是:直接在陶瓷器具底部烤上一层导磁膜,或者在陶瓷坯体上贴一层导磁膜,然后进入施釉工序,最后进行烧成,得到导磁陶瓷器具。

公开号为CN105310460A和CN105310510A的专利申请分别公开了一种陶瓷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都是在陶瓷煲的内底面粘贴有导磁电热膜,并被釉层覆盖,这种做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导磁电热膜贴于陶瓷煲内底面,磁感应效率和导热效率都较低;二是所述导磁电热膜介于陶瓷的坯料和釉料的中间,影响陶瓷的坯釉适应性,容易导致釉面龟裂,从而导致陶瓷锅底和锅体的力学强度不均匀,一旦受到撞击,陶瓷煲底比煲体先裂。

申请号ZL200310103236.X公开一种用于电磁炉的陶瓷煲,其特征是在陶瓷煲的外底面上敷设一层导磁电热膜,这种做法缺点是外置的导磁电热膜没有受到保护,容易被刮花,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磁烹饪陶瓷器具。该烹饪陶瓷器具结构设计合理,导磁性能和耐热性高,使用寿命高,不仅能用于IH电饭煲等电磁加热系统小家电的烹饪内胆,又能用于耐热煲,直接在电磁炉上加热。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磁烹饪陶瓷器具,包括陶瓷器具本体,在陶瓷器具本体表面设有釉层,在对应于陶瓷器具本体底部的釉层表面贴有导磁膜,还设有至少覆盖所述导磁膜的保护层。

所述陶瓷器具本体的底部和陶瓷器具本体的侧壁之间通过弧形外扩部衔接,在对应于弧形外扩部的釉层表面贴有导磁膜。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低温釉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耐磨涂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磁烹饪陶瓷器具不仅美观,且在提高器具底部的力学强度的同时,提高器具的导磁、导热效率,还能提高其使用寿命,不仅能用于IH电饭煲等电磁加热系统小家电的烹饪内胆,适应IH线圈磁感加热,又能用于耐热煲,直接在电磁炉上加热。导磁膜以夹层的方式设于釉层和保护层之间,不容易被刮花,使用寿命长,且不容易出现釉面龟裂现象。本实用新型在导磁膜上设有覆盖导磁膜的保护层,不仅可起到美观效果,而且可保护导磁膜,通常的导磁膜都是裸露在陶瓷表面,一旦刮花或受损则影响磁感线圈感应,再施一层保护层可以保护导磁膜不容易被刮花,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磁烹饪陶瓷器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磁烹饪陶瓷器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导磁烹饪陶瓷器具6,其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该导磁烹饪陶瓷器具6,包括陶瓷器具本体1,该陶瓷器具本体1由陶瓷坯体烧成。该陶瓷器具本体1包括底部11、侧壁13,优选的,底部11和侧壁13之间还衔接有弧形外扩部12,即底部11和侧壁13二者弧形过渡。陶瓷器具本体1的底部11、弧形外扩部12、侧壁13三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在陶瓷器具本体1表面设有釉层2,在对应于陶瓷器具本体1底部的釉层2表面贴有导磁膜3。优选的,在陶瓷器具本体的弧形外扩部12也贴有导磁膜3.。进一步的,还设有保护层4,该保护层4至少完全覆盖导磁膜3。导磁膜3可设计成位于陶瓷器具本体的内侧或外侧,但须位于釉层和保护层之间,图1中,导磁膜具体位于陶瓷器具本体的外侧。

保护层4优选为低温釉层或耐磨涂层。低温釉层其材质为现有的低温釉料,例如可为现有的在600—1000℃环境下烧成的陶瓷低温釉料,比如景德镇天育陶艺工艺的低温陶釉,但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具体选择,本领技术人员亦可根据所需烧成温度通过添加硼砂或氧化铅等来降低烧成温度。耐磨涂层具体为现有市售的耐磨涂层,如北京耐莫科技公司供应的陶瓷防磨涂层,但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导磁膜具体可采用现有市售导磁膜,例如潮州特康煲导磁膜制作厂提供的导磁膜,但不局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磁烹饪陶瓷器具不仅美观,且在提高器具底部61的力学强度的同时,提高器具的导磁、导热效率,还能提高其使用寿命,不仅能用于IH电饭煲等电磁加热系统小家电的烹饪内胆,又能用于耐热煲,直接在电磁炉上加热。导磁膜以夹层的方式设于釉层和保护层之间,不容易被刮花,使用寿命长,且不容易出现釉面龟裂现象。

下面介绍一种制备上述的导磁烹饪陶瓷器具的参考方法,该方法仅作为一种参考,该参考方法具体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制备陶瓷坯体,陶瓷坯体的具体制备工艺采用本领域现有的技术进行即可,例如可采用滚压成型或注浆成型的方法制备陶瓷坯体;然后进行修坯、干燥、检坯;在陶瓷坯体表面施釉并干燥,然后进入隧道窑中在1250℃进行烧成,得表面施有釉层的陶瓷器具本体;

2)待冷却后,在对应于陶瓷器具本体底部和弧形外扩部的釉层表面贴上一层导磁膜,并在600~900℃进行烘烤;待制品冷却到30-100℃时,趁热再喷上一层保护层,该保护层至少覆盖导磁膜;本实施例中,该保护层为低温釉层或耐磨涂层。

3)在200~1000℃再进行烧成,得导磁烹饪陶瓷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得,文中未特别说明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其掌握的公知常识或现有技术所能知晓或理解的,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