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儿童助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758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儿童助行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折叠儿童助行车,重点在于能辅助儿童行走,灵活的转轴结构使折叠和收纳变得更加容易,节省了大量的生活空间。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的儿童助行车由多条铝管、转轴和轮子构成,能满足前进、刹车停止和变向等基本功能,避免身体、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并防止身体过度向后倾。主要缺陷在于使用管材数量过多、整体重量大和体积大,从而导致折叠性极差,而且折叠完成后产品体积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助行车在使用过程中折叠体验感不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儿童助行车解决方案,增加折叠的便利性和使用的安全性,并减小产品折叠后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儿童助行车,包括扶手、顶部转轴、塑料连接件、前支撑脚、中间转轴、后支撑脚、行走轮、底部转轴、方向轮、前轮轴和后轮轴。扶手共有左右两条,连接在顶部转轴和塑料连接件上,前支撑脚共有左右两条,连接在底部转轴和ABS塑料连接件上,后支撑脚共有左右两条,连接在中间转轴和行走轮上。

上述的可折叠儿童助行车,方向轮处在助行车的前端,由底部转轴和前轮轴来控制方向。

上述的可折叠儿童助行车,行走轮处在助行车的后端,由后轮轴和后支撑脚来控制前行,而且只能前行,后退立即刹紧。

上述的可折叠儿童助行车,顶部转轴为上下可旋转的结构,分别连接左右两条扶手,从而实现折叠。

上述的可折叠儿童助行车,两个中间转轴,为前后可旋转的结构,分别连接前支撑脚和后支撑脚,从而实现折叠。

上述的可折叠儿童助行车,底部转轴为上下可旋转的结构,分别连接左右前支撑脚和前轮轴,从而实现折叠。

上述的可折叠儿童助行车,扶手、前支撑脚和后支撑脚由长条形铝管压铸而成,铝管截面为倒圆角的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带来了一款折叠方便、使用简易、造型温馨的助行车方案。儿童患者双手扶握左右扶手,两脚可在地上步行带动车前进,使腿部运动,安全不会摔倒。当不使用时,儿童家长可非常轻易的折叠本儿童助行车,从而能节省大量的家居空间。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宜儿童学步时使用,对行走有障碍的儿童也同样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二。

图中1.扶手、2.顶部转轴、3.塑料连接件、4.前支撑脚、5.中间转轴、6.后支撑脚、7.行走轮、8.底部转轴、9.方向轮、10.前轮轴、11.后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可折叠儿童助行车主要包括扶手1、顶部转轴2、塑料连接件3、前支撑脚4、中间转轴5、后支撑脚6、行走轮7、底部转轴8、方向轮9、前轮轴10、后轮轴11。

扶手1共有左右两条,连接在顶部转轴2和塑料连接件3上,前支撑脚4共有左右两条,连接在底部转轴8和塑料连接件3上,后支撑脚6共有左右两条,连接在中间转轴5和行走轮7上。

方向轮9处在助行车的前端,由底部转轴8和前轮轴10来控制方向。

行走轮7处在助行车的后端,由后轮轴11和后支撑脚6来控制前行,而且只能前行,后退立即刹紧。

顶部转轴2为上下可旋转的结构,分别连接左右两条扶手1,从而实现折叠。

两个中间转轴5,为前后可旋转的结构,分别连接前支撑脚4和后支撑脚6,从而实现折叠。

底部转轴8为上下可旋转的结构,分别连接左右前支撑脚4和前轮轴10,从而实现折叠。

扶手1、前支撑脚4和后支撑脚6由长条形铝管压铸而成,铝管截面为倒圆角的三角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