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储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689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文物储纳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物储纳容器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指一种复合书籍造型的本体,包括顶面页、底面页,和周边区域形成类似书籍页面或纸张迭置型态的纹路组织,而产生特别视觉效果的容器新型。



背景技术:

应用一具有内部储存空间容纳物品或其类似物(例如,文物、珠宝、饰品、骨灰……等),配合封盖的关闭或打开,提供人员储存或收藏的容器,系已为现有技艺;例如,组合扫描模块、处理器和提示模块等装置的中国台湾第104217992号“智慧型收纳盒”、组合外罐体、内罐体的第101125949号“骨灰罐结构”、第101216446号“纳骨柜结构”、应用双层透明表面之间注入液体和装饰物的第98209132号“多功能的容器”、组合液晶显示器、微控制器、记忆体等装置的第92210144号“数位珠宝盒”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

就像那些熟习此技艺的人所知悉,这技艺在该行业的技术发展空间上,已属一有限的领域。这是因为在已揭示的前案中,包括了容器或容器各部分结构的改良或设计;例如,中国台湾第97209914号“收纳盒的组装固定结构”、第104201332号「收纳盒的框架改良」、第103221554号“骨灰坛立体装饰片结构”、第103222486号“骨灰罐的相片嵌合结构”、第105202170号“容器固定架”、第90213161号“来电显示珠宝盒”专利案等,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例。

一个有关这类容器产品在结构和组合设计方面的课题是,长期因循旧有的结构造型,不仅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比较单调,逐渐失去新颖性和吸引力;并且,也已经使现有技艺的设计丧失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在有关容器与相关造型组合方面的设计技艺。如果重行设计考量该容器和相关组合结构的组织型态,使其构造不同于现有者,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会增加它的应用范围。例如,应用容器造型的结构概念,使容器形成特别的结构组织,获得 一个相异于现有技艺的视觉效果;或进一步提供操作简便的作用等手段。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示。



技术实现要素:

爰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文物储纳容器,在具备可容纳不同物品的条件下,提供一操作简便、具有造型效果的作用。包括形成书籍造型的本体,本体具有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一部、第二部共同界定的内部空间,设置有锁制机构。第一部包括顶面页、连接顶面页的侧边和连接侧边的底面页,共同包覆第二部;第二部具有周边区域和设置在周边区域上,形成类似书籍页面或纸张迭置型态的纹路组织,使第二部配合第一部,而产生特别视觉效果的结构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文物储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书籍造型的本体,本体具有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一部、第二部共同界定的内部空间;

第一部包括顶面页、连接顶面页的侧边和连接侧边的底面页,顶面页、侧边与底面页共同包覆第二部;顶面页、侧边和底面页分别具有边缘;

第二部具有周边区域和设置在周边区域上并形成连续排列的纹路组织。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顶面页有一边连接侧边的一边,使顶面页形成打开、关闭内部空间的型态;侧边的另一边连接底面页的一边;

第二部是一个框架结构,而界定出该内部空间;

顶面页、侧边和底面页的边缘分别凸出于第二部的周边区域;以及

本体设有文字或图案部分。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内部空间设置有一锁制机构,连接一突出第二部周边区域的锁扣和磁吸部,使本体能够组合在一柜体内;

柜体包括有纵向的主隔板和位在横向上的载层,将柜体分隔出至少一空间,而构成一总成;

柜体的载层设有锁合部和磁吸部,以组合本体锁制机构的锁扣和磁吸部。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锁制机构是一电磁锁;柜体设置有纵向的副隔板,将柜体分隔成前、后空间;

前、后空间之间设置有一能够往复打开、关闭的门;以及

顶面页、侧边、底面页和第二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制成透明结构。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本体形成复数本书籍造型的结构;本体包括复数个顶面页、连接顶面页的侧边和连接侧边的底面页,复数个顶面页、侧边与底面页共同包覆复数个第二部,并且界定出该内部空间。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顶面页的一边连接侧边的一边,侧边的另一边连接底面页的边缘、另一顶面页的边缘和另一侧边,所述另一侧边的另一边连接另一底面页;

顶面页、侧边和底面页边缘之间设有第二部的周边区域,在另一顶面页边缘、另一侧边和另一底面页之间设有另一个第二部周边区域,而共同界定出该内部空间。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第二部的周边区域和另一个第二部周边区域分别设有锁制机构和锁扣、磁吸部。

所述的文物储纳容器,其中:该本体能够被收容在一型框里面;型框具有上边、下边和两侧边,上边、下边和两侧边构成一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具有开口,而上边、下边和两侧边共同界定出一开放空间,该开放空间收容该本体;

型框相反于开口的一边形成透明结构;

型框的上边及下边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轨道和邻接两侧边的副轨道;

本体内部空间设置有一锁制机构,锁制机构连接一突出第二部周边区域的锁扣和磁吸部;对应本体的锁扣和磁吸部位置,型框设有锁合部和磁吸部,以磁吸锁合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文物储纳容器,该第一部的顶面页可打开或关闭在第二部上;以及,该锁制机构选择一电磁锁,连接一突出第二部周边区域的锁扣。在本体组合一书柜或柜体时,锁扣会扣合在柜体上形成闭锁状态,阻止本体离开柜体,而构成一整体型态或总成;但容许该闭锁状态被解除时,让人员可从柜体上取出该本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一部顶面页打开的情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描绘了本体设置锁制机构的情 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示意图;显示了本体组合柜体,形成一总成的结构情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和柜体的结构示意图;描绘了柜体的结构型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修正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本体形成复数本书籍造型的结构型态。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示意图;描绘了本体、型框和柜体的结构型态。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部;11顶面页;11a、12a、13a一边;11c、12c、13c另一边;12侧边;12b另一边;13底面页;14文字或图案部分;20第二部;21周边区域;22纹路组织;30内部空间;40锁制机构;41锁扣;42、59、68a、68b磁吸部;50柜体;51主隔板;52载层;53锁合部;54副隔板;55空间;56门;57载台;58挡部;60型框;61开口;62开放空间;63另一边;63a边缘部分;64上边;65下边;66a轨道;66b副轨道;67侧边;68锁合部;69凸部;100本体;200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文物储纳容器包括一本体,概以参考编号100表示的。本体100形成一书籍造型,具有第一部10和第二部20;第一部10及/或第二部20界定出一内部空间30,用以储纳物品(例如,文物、饰品、珠宝或骨灰…等)。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一部10包括顶面页11、连接顶面页11的侧边12和连接侧边12的底面页13,而形成类似书籍封面、封底的结构,共同包覆第二部20。详细来说,顶面页11有一边11a连接侧边12的一边12a,使顶面页11可形成打开或关闭内部空间30的型态。以及,侧边12的另一边12b连接底面页13的一边13a。

可了解的是,顶面页11、侧边12及/或底面页13可配置文字或图案部分14;文字或图案部分14可作为装饰或说明、显示本体100、内部空间30储纳物品的相关信息。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部10(例如,顶面页11、侧边12或底面页13)及/或第二部20可选择性制成透明结构,而产生一展示作用的视觉效果。

图中显示了第二部20是一个框架结构,具有周边区域21,而界定出该内部空间30。顶面页11、侧边12和底面页13的边缘11c、12c、13c分别凸出于第二部20的周边区域21;周边区域21形成有类似书籍页面或纸张迭置型态的纹路组织22,使第二部20配合第一部10,而产生特别视觉效果的结构设计。

图2、图3显示了第二部20或内部空间30设置有一锁制机构40;该锁制机构40选择一电磁锁,连接一突出第二部周边区域21的锁扣41和磁吸部42,使本体100可磁吸锁合在一柜体50内。

请参考图4、图5,该柜体50包括有复数个纵向的主隔板51和位在横向上的载层52,将柜体50分隔出多个空间55,用以收容该本体100,而构成一类似书柜造型的整体型态或总成200。

图4、图5显示了柜体50的载层52设有锁合部53和磁吸部53a,当本体100放置在载层52上时,用以组合本体锁制机构40的锁扣41和磁吸部42,形成闭锁状态,阻止本体100离开柜体50。但容许该磁吸闭锁状态被解除时,让人员可从柜体50上取出该本体100,以获得操作简便的作用。

图5特别描绘了柜体50还设置有纵向的副隔板54,将柜体50分隔成前、后空间55;前、后空间55之间设置有一可往复打开或关闭的(透明)门56。在这实施例中,假设位在柜体50后面的空间55放置至少一个骨灰罐,位在柜体50前面的空间55摆置书籍造型的本体100,将使整个总成200形成一个相异于现有纳骨柜的特别视觉效果;同时,本体100的内部空间30也提供了收纳往生者的物品、资料或其类似物的作用。

在可行的实施例中,柜体50下部区域设置有一载台57;载台57也可作为摆置供品的作用。

请参阅图6,描绘了一个修正的实施例。本体100是形成复数本书籍造型的结构型态。图中显示本体100包括复数个顶面页11、连接顶面页11的侧边12和连接侧边12的底面页13,共同包覆复数个第二部20,并且界定出内部空间30和设置锁制机构40。

详细来说,顶面页11的一边11a连接侧边12的一边12a,使顶面页11可形成打开或关闭内部空间30的型态。以及,侧边12的另一边12b连接底面页13的边缘13c、另一顶面页11的边缘11c和另一侧边12;所述另一侧边12的另一边12b连接另一底面页13。

图中显示在顶面页11、侧边12和底面页边缘13c之间设有第二部20的周 边区域21,在另一顶面页边缘11c、另一侧边12和另一底面页13之间设有另一个第二部周边区域21,而共同界定出一个内部空间30。所述内部空间30可设置至少一个锁制机构40和锁扣41、磁吸部42。

在所采的实施例中,第二部20的周边区域21和另一个第二部周边区域21分别设有一个锁制机构40和锁扣41、磁吸部42。

请参考图7,显示了一个可行的实施例;复数个本体100可被收容在一型框60里面,然后组合在柜体50上。型框60依图中方向,具有上边64、下边65和两侧边67,共同构成一框架结构,具有开口61,而界定出一开放空间62,用以收容该本体100。型框60相对开口61的另一边63形成透明结构(及/或透明结构组合该另一边63的边缘部分63a),以容许人员可观视到柜体50的空间55。

图中显示型框60的上边64及/或下边65设有轨道66a和邻接两侧边67的副轨道66b;轨道66a宽度大于或2倍于副轨道66b的宽度,以利于本体100的顶面页11及另一相邻本体100的底面页13可共同沿着轨道66a移入型框60的开放空间62内,位在两边的本体100的顶面页11、底面页13则分别沿副轨道66b移动或位在副轨道66b内。

对应每一个本体100的锁扣41和磁吸部42位置,型框60也设有锁合部68和磁吸部68a,磁吸锁合本体100,阻止其他人任意取出本体100的安全锁制作用。除非所述的磁吸锁合状态被解除,才能使本体100离开型框60。

在一个可行的考量中,型框60的上边64(及/或下边65)设有延伸的边缘或凸部69;以及,型框开口61的另一边63(或边缘部分63a)设有磁吸部68b。对应型框60的另一边63(或边缘部分63a)、磁吸部68b,柜体50(或主隔板51、载层52、副隔板54)在空间55内或前、后空间55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挡部58和设置在挡部58上的磁吸部59。

因此,当型框60装入柜体空间55后,型框60的凸部69和另一边63(或边缘部分63a)分别被载层52和挡部58阻挡,避免型框60过度移入柜体空间55的情形。并且,设置在型框另一边63(或边缘部分63a)设有磁吸部68b会磁吸锁接柜体挡部58上的磁吸部59,使型框60无法脱离柜体50,除非解除所述的磁吸锁接状态。

图7也描绘了本实用新型选择性的使至少一个本体100形成透明结构的态样。所述态样容许人员可经透明的本体100、型框另一边63,而观视本体100 内部空间30或收容在柜体空间55内的物品情形,而形成另一种特别的展示视觉效果。

代表性的来说,这文物储纳容器在具备可容纳不同物品的条件下,相较于旧法而言,具有下列的优点:

1.该本体100和相关组件结构(例如,本体100包括第一部10、第二部20,共同界定出内部空间30和设置锁制机构40;第一部10的顶面页11连接侧边12、侧边12连接底面页13,共同包覆第二部20,第二部20的周边区域21形成连续排列或迭置型态的纹路组织22,使第二部20配合第一部10而构成一类似精装书籍的造型结构;本体100可摆置在柜体50上,经锁制机构40凸出周边区域21的锁扣41组合柜体锁合部53等部分)已被重行设计考量,使其不同于现有者和改变了它的使用、操作型态,而有别于旧法。实质上,也提供了一个操作简便的作用。

2.该本体第一部10、第二部20共同形成精装书籍的造型结构组织,明显改善了现有容器产品在结构设计方面长期因循旧有的结构造型,使视觉效果变得比较单调,逐渐失去新颖性和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情形。特别是,该本体100组合柜体50而应用在纳骨柜系统时,更提供一个相异于旧法的特殊视觉效果。

故,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了一有效的文物储纳容器,其空间型态系不同于现有者,且具有旧法中无法比拟的优点,系展现了相当大的进步,诚已充份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