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陈置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32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文物陈置箱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物陈置箱架,特别是指一种兼具有展示及收藏文物功能的文物陈置箱架,尤其涉及该文物陈置箱架设有内层空间、分隔件、外层空间及容器,分别收藏相关或相对应文物,进而产生特殊视觉效果的展示作用,或进一步产生汇集文物相关资料的效果。



背景技术:

古书善本、字画、丝绸、珠宝、玉器、金银饰品、工艺品、陶瓷、佛牙和舍利子等诸般文物(包括:艺品、收藏品和骨灰)或物品,通常是收藏或展示在文物陈置箱架上。传统文物陈置箱架的型态,包括有箱体或柜体等态样,例如:中国台湾第103304203号“展示柜(二)”、中国台湾第103303954号“梯形展示柜”和中国台湾第102217650号“提袋书柜”等专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实施例。这类箱体或柜体用以朝向使用者的前面,通常设置有多数个成单一空间结构的容置槽,用以摆放文物,提供文物的展示作用;通常,这类箱体或柜体也会在容置槽的槽口设置门板,用以关闭容置槽,提供所述文物的收藏作用。

此外,类似上述文物陈置箱架的型态,也可应用在纳骨柜结构;例如:中国台湾第099222856号“骨灰坛放置箱”专利案,提供了可行的实施例。基本上,设有单一空间结构的容置槽,可提供放置保存骨灰坛(或骨灰罐),配合门锁,将骨灰坛锁置在容置槽内的型态,予以保存,并可利用门板启闭容置槽。

然而,上述传统文物陈置箱架或纳骨柜箱架结构,长期因循旧有的造型结构,每一个单一空间结构的容置槽,不仅存在视觉效果单调的情形,并且无法依据不同需求或目的,提供多样的物品(或文物)收藏或保存的作用,显然仍具有待改善的空间。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实用新型出一种文物陈置箱架,以改善上述传统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爰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文物陈置箱架,兼具有展示及收藏文物(或物品)的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文物陈置箱架,包括有一箱体,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的前面设有至少一容置槽,该容置槽在该箱体前面形成有一槽口,该容置槽内设有一分隔件,以间隔该容置槽形成一内层空间以及连通该槽口的一外层空间。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外层空间摆放有至少一容器,该容器界定有一内部空间,以及能够启闭该内部空间的一盖体。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箱体、内层空间、外层空间及分隔件共同构成一储物柜和纳骨柜的其中之一,该容器设为一储物盒和骨灰盒的其中之一。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容器设成至少一书籍的构造,该容器设有一顶面部及一底面部,该顶面部设在该盖体上,该顶面部和底面部分别形成书籍的封面和封底的构造,该容器的周边区域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细条纹组织,以构成书籍的纸张层叠的构造,该顶面部与底面部之间连接一侧边部,该侧边部形成书籍的书背的构造。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顶面部、底面部及侧边部的其中之一设有资料部。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分隔件、顶面部、底面部及侧边部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成透明型态。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分隔件设为一门片、活动式隔板和书夹的其中之一。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书夹具有一隔板,能够间隔在该内层空间与外层空间之间,且隔板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各侧板与隔板底部之间设有一底板,该隔板、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且书夹上设有一开口,该开口连通该开放空间且对应该隔板,该书夹能够置入该外层空间,各侧板与隔板顶部之间设有一顶板,该顶板的底面设有多数上沟槽,该底板的顶面对应于该顶板底面的上沟槽设有多数下沟槽,该上沟槽和下沟槽由该开口往该隔板方向延伸而成。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容器与外层空间之间经由一锁制机构相互锁接,该锁制机构具有一电磁锁,该电磁锁包含一磁扣和磁吸部,该磁扣和磁吸部设在该容器上,该外层空间内壁设有一锁合部和磁吸部,该电磁锁能够驱使所述磁吸部相互磁吸接合,该电磁锁并能够驱动该磁扣与锁合部相互锁合。

所述文物陈置箱架,其中:该锁制机构的闭锁及开锁由外部一中央控制单元所控制。

如此,该内层空间、外层空间可分别依据不同需求或目的收藏文物或其相关物品,使整体(或外层空间)产生一特殊视觉效果的展示作用,并且隐藏设置在内层空间的物品或物品。改善传统文物陈置箱架只具有单一空间的结构,无法提供多样物品依不同需求、目的收藏或摆放,和视觉效果单调等情形。

为能明确且充分揭示本实用新型,并予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以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可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剖示图。

图4是图3的使用状态的剖示图。

图5是图2的容器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6是图5的其他视角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是图1的一修正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101顶部;102底部;103前面;104主隔板;105载层;11容置槽;111内层空间;112外层空间;113止挡面;12槽口;13承台;2分隔件;200书夹;201隔板;202侧板;203底板;204顶板;205开放空间;206开口;207上沟槽;208下沟槽;3容器;30内部空间;31盖体;32顶面部;321、331上边缘;322、332下边缘;33底面部;34周边区域;35、351侧边部;36资料部;4电磁锁;40锁制机构;41磁扣;42、52、53、61、63磁吸部;51、62锁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图式,由上述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文物陈置箱架,包括有一箱体1,该箱体1具有一顶部101、一底部102,以及位在该顶部101与底部102之间的前面103,该箱体1前面103系朝向使用者,且箱体1包括有复数个纵向的主隔板104和位在横向上的载层105,将箱体1前面103分隔出至少一容置槽11或多个容置槽11,该容置槽11在该箱体1前面103形成有一槽口12;在本实施例中,该容置槽11可设成多数,所述容置槽11或槽口12呈矩阵形态排列。

请参阅图3,该容置槽11内设有一分隔件2,以间隔该容置槽11形成一内层空间111,以及连通该槽口12的一外层空间112,该内层空间111大于外层空间112,该分隔件2设为一可启闭该内层空间111的门片;或者,该分隔件2也可设为一活动式隔板。该箱体1、内层空间111、外层空间112及分隔件2可以共同构成一储物柜结构,以收藏文物(或物品)。该箱体1前面103邻近底部102处设有一承台13,能够摆放物品。

请参阅图4,使用时能够打开或移开该分隔件2,以开启该内层空间111,当文物收藏于该内层空间111内部以后,能够将该分隔件2盖回原位(如图3所示),以关闭该内层空间111;同时,该外层空间112也能够摆放文物,或相对收藏于内层空间111文物的相关物品、资料…等。如此,该内层空间111和外层空间112可分别依据不同需求或目的收藏文物或其相关物品,使整体(或外层空间112)产生一特殊视觉效果的展示作用,并且凭借该外层空间112隐藏设置在内层空间111的文物或物品,令该箱体1兼具有展示及收藏文物的效果。此外,也可将主题和性质相同、相关或相对应的文物,分别容置在该内层空间111及外层空间112,使类似的文物可集中在同一容置槽11内,有利于简便的整理、分类及归纳同类或同性质的文物,产生汇集文物相关资料的效果,更可方便使用者搜寻文物。以改善传统文物陈置箱架只具有单一空间的结构,无法提供多样物品依不同需求、目的收藏或摆放,和视觉效果单调等情形。

可了解的是,该分隔件2可由玻璃或透明胶材制成,使该分隔件2设成透明型态。如此,可方便使用者由该容置槽11槽口12外,检视及分辨该内层空间111中所收藏的文物种类和形态。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箱体1、内层空间111、外层空间112及分隔件2也可共同构成一纳骨柜结构(如第1及3图所示),以容置骨灰或骨灰坛。例如,该内层空间111可放置往生者的骨灰坛或其类似物,并且配合分隔件2将至少一个骨灰坛收藏锁合在内层空间111内。以及,该外层空间112可收容所属先人生前的遗物、简介、小册子和舍利子等文物或相关物品,使得同一往生者的骨灰和相关或相对应文物,分别容置在该内层空间111及外层空间112,而可集中在同一容置槽11内,以达到外层空间112摆放文物及内层空间111收藏骨灰的作用,使该纳骨柜箱体1凭借该外层空间112产生一特殊视觉效果的展示作用,并隐藏设置在内层空间111的骨灰坛或其类似物,更可方便人员搜寻文物。

请参阅图2至图5,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外层空间112摆放有至少一容器3,该容器3界定有一内部空间30,以及能够启闭该内部空间30的一盖体31。该容器3可设为一储物盒,能够收藏文物;当箱体1设为储物柜时,该容器3所收藏的文物和物品,可为该内层空间111所藏文物相关的说明书或配件。或者,该容器3也可作为一骨灰盒,能够收藏骨灰;当箱体1设为纳骨柜时,该容器3所收藏的文物和物品,可为该内层空间111中骨灰所属先人生前的遗物、简介、小册子或舍利子等。此外,该容器3摆放在该外层空间112以后,能够对该容器3后方的内层空间111产生遮蔽作用,隐藏该内层空间111,形成具有隐密收藏和保存内层空间111中文物、骨灰坛或其类似物的效果。

如图5所示,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容器3设成至少一书籍的构造,也可设成复数本书籍相互重叠的构造型态。该容器3设有一顶面部32及一底面部33,该顶面部32设在该盖体31外表面,该顶面部32和底面部33分别形成书籍的封面和封底的构造,该顶面部32与底面部33之间的区域,形成该容器3的周边区域34,设有多条平行排列的细条纹组织,以构成书籍的纸张层叠的构造,该顶面部32与底面部33之间连接一侧边部35,该侧边部35形成书籍的书背的构造,而使该容器3复合书籍的造型。

如图2至图4所示,当容器3摆放在该外层空间112时,可将该容器3的顶面部32和底面部33,如同书籍一般竖立于该外层空间112内,且该容器3的顶侧边部35朝向该容置槽11的槽口12以外,而使该箱体1及容器3共同构成一书柜的型态,而且该箱体1、容置槽11及容器3的组合结构,也产生了书柜和书籍的整理、分类及归纳功能。具体来说,当箱体1前面设有多数容置槽11,且每个容置槽11都摆放有一个或多个容器3时,除了可利用该容器3收藏文物、先人遗物或骨灰以外,更可在该容器3的顶面部32、底面部33及/或侧边部35上设置文字、符号、图形、照片及/或花纹等资料部36,可作为装饰或说明、显示容器3、内部空间30储纳文物或物品的相关信息,令该容器3所收藏的文物、先人遗物或骨灰,可依书籍上的资料部36来进行分类,以利于人员搜寻或检索前述文物…等;并且,该箱体1、容置槽11及容器3的组合结构,也可产生如同书柜整齐摆放书籍的效果。当该箱体1设为纳骨柜使用时,凭借该箱体1的容置槽11及容器3所构成的书柜和书籍结构,使得该骨灰所属先人的文物资料,能够如同图书馆或书柜保存书籍资料的型态,收存在该箱体1的容置槽11及容器3中,方便人员搜寻及了解先人的文物资料。而且,将该纳骨柜的箱体1、容置槽11及容器3设成书柜和书籍的结构,也可形成一种图书馆或书柜的特殊视觉效果,而有别于传统纳骨柜。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衍生的实施例中,该容器3与外层空间112之间可经由一锁制机构40相互锁接,使该容器3可磁吸锁合在该外层空间112内。详细来说,该锁制机构40具有一电磁锁4,该电磁锁4包含一磁扣41和磁吸部42,可将该电磁锁4的磁扣41和磁吸部42设在该容器3周边区域34,并在该外层空间112底部的载层105上设置一锁合部51和磁吸部52,该锁合部51可为扣槽。当容器3摆放于该外层空间112时,该磁扣41与锁合部51能够相互对应,且磁吸部42与磁吸部52能够相互对应,此时凭借该电磁锁4驱使磁吸部42与磁吸部52相互磁吸接合,并凭借该电磁锁4驱动磁扣41与锁合部51相互锁合,进而将该容器3与外层空间112内壁相互磁吸锁合,形成闭锁状态,阻止容器3离开箱体1,可以对该容器3本身,以及该容器3后方的内层空间111产生防盗的效果;反之,该电磁锁4可解除该磁吸部42与磁吸部52的磁吸状态,也可驱动该磁扣41脱离该锁合部51,形成开锁状态,让人员可从箱体1上取出该容器3,以获得操作简便的作用。

在另一衍生的实施例中,该电磁锁4的闭锁及开锁,接受外部一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如此,该中央控制单元能够遥控该电磁锁4的闭锁及开锁状态,以方便对各个容置槽11内层空间111和容器3的启闭状态进行管控,并具有防盗功能。

请参阅图7,在一修正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设置透明窗或镂空口等方式,将该容器3的顶面部32、底面部33及/或侧边部35设成透明型态,而产生一展示作用的视觉效果。当多数容器3摆放在该箱体1的外层空间112时,可选择性的使其中至少一个容器3的侧边部351及/或周边区域34设成透明型态;而且,所述侧边部351设成透明型态的容器3,可以选择摆放在其他非透明型态的多数容器3之间之中央位置。如此,所述型态容许人员可经由该透明型态的容器3侧边部351或周边区域34,而观视容器3内部空间30或该容器3后方的内层空间111中的物品情形,而形成另一种特别的展示视觉效果。

图7并描绘出,上述分隔件2也可设为一活动式书夹200,该书夹200具有一隔板201,能够间隔在该内层空间111与外层空间112之间,且隔板201两侧分别设有一侧板202,各侧板202底部与隔板201底部之间设有一底板203,并于各侧板202顶部与隔板201顶部之间设有一顶板204,该隔板201、侧板202、底板203与顶板204之间形成一开放空间205,且书夹200上设有一开口206,该开口206连通该开放空间205且对应该隔板201。使用时,该书夹200能够经由箱体1槽口12置入外层空间112,或由槽口12将外层空间112内的书夹200向外取出;而且,上述容器3能够经由该书夹200开口206置入开放空间205,使容器3的顶面部32和底面部33分别朝向各侧板202,令容器3如同书籍一般竖立于该书夹200内。据此,使得该书夹200具有启闭该内层空间111,以及容置多数容器3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人员在卸除该外层空间112中的书夹200时,同时凭借书夹200移走外层空间112中的多数容器3,以简便且快速的开启及关闭该箱体1内层空间111。可了解的是,该书夹200的隔板201也可设成透明型态,以容许人员可经由该书夹200开口206及透明的隔板201观视该内层空间111。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书夹200顶板204的底面设有多数平行排列的上沟槽207(如图7所示),对应该顶板204底面的上沟槽207,该书夹200底板203的顶面设有多数平行排列的下沟槽208,该上沟槽207和下沟槽208均由该书夹200开口206往该隔板201方向延伸而成;该容器3的顶面部32和底面部33分别具有两相对应的一上边缘321、331及一下边缘322、332(如图5所示),该容器3顶面部32的上边缘321和下边缘322,可分别沿着该上沟槽207和下沟槽208移入该书夹200的开放空间205内,该容器3底面部33的上边缘331和下边缘332,也可分别沿着该上沟槽207和下沟槽208移入该书夹200的开放空间205内,使得所述上边缘321、331和下边缘322、332分别嵌入该上沟槽207和下沟槽208。以提升该容器3定位在该书夹200内的稳固性。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箱体1的内层空间111与外层空间112之间设有至少一止挡面113(如图7所示),该止挡面113朝向该箱体1的槽口12方向,所述止挡面113可分别设在该内层空间111与外层空间112交界处的顶部、底部及/或两侧。当书夹200经由箱体1槽口12置入外层空间112时,该止挡面113能够阻挡该书夹200的隔板201移入该内层空间111,避免书夹200过度移入该容置槽的槽口12的情形,使得该书夹200定位在该外层空间112中的正确位置上。此外,该止挡面113上也可设置至少一磁吸部53,该书夹200的隔板201上对应该止挡面113的磁吸部53的位置,设有至少一磁吸部61;当止挡面113阻挡该书夹200的隔板20定位在该外层空间112中的正确位置上时,该止挡面113的磁吸部53与书夹200隔板201的磁吸部61能够相互磁吸接合,使书夹200无法脱离箱体1,除非解除所述的磁吸锁接状态,才能使书夹200离开箱体1。

在又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容器3与书夹200底板203之间也可经由上述锁制机构40相互锁接(如第5及7图所示),对应每一个容器3的磁扣41和磁吸部42位置,该书夹200底板203也设有锁合部62和磁吸部63,该锁合部62也可为扣槽。当容器3摆放于该书夹200的开放空间205时,该容器3的磁扣41与书夹200的锁合部62能够相互对应,且容器3的磁吸部42与书夹200的磁吸部63能够相互对应,此时凭借该电磁锁4驱使容器3的磁吸部42与书夹200的磁吸部63相互磁吸接合,并凭借该电磁锁4驱动容器3的磁扣41与书夹200的锁合部62相互锁合,将该容器3与书夹200底板203相互磁吸锁合,形成闭锁状态,阻止容器3离开书夹200,可以对该容器3及内层空间111产生防盗的效果。反之,该电磁锁4也可解除该磁吸部42与磁吸部63的磁吸状态,并驱动该磁扣41脱离该锁合部62,形成开锁状态,让人员可从书夹200内取出该容器3,以获得操作简便的作用。而且,该电磁锁4的闭锁及开锁,也可接受上述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