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足浴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自动排水的面盖结构。
背景技术:
足浴器是一种方便人们洗脚且具有保健功能的机器,它主要由形成洗脚内腔室的桶体以及安装于桶体上方的上盖组成,一些进水水流管道、加热器、震动装置等配件大多被安置在桶体与上盖之间,它能在起到热水洗脚的同时,对脚部起到按摩作用,将热浴与按摩集于一体。但是,足浴器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水花四溅的情况,而控制这些功能配件工作的电子控制系统都集中设置在上盖内部,一旦有水进入上盖内部,会导致电子器件的短路,从而损坏足浴器甚至对用户产生人身伤害,为了使电子控制系统保持正常安全的工作状态,必须防止水进入上盖内部。
现有技术都是在上盖上部设置一块防水板,防水板和上盖之间增加密封圈,来防止水进入上盖内部损坏电子元器件。但增加密封圈就增加了人工物料成本,且装配过程中易漏装,造成后续故障;此外密封圈老化破损后,一旦水进入上盖内部,需拆除整机或者相应部分才可清除积水,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诸多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排水的面盖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排水的面盖结构,用于足浴器,包括安装于足浴器桶体顶部的上盖,所述上盖的顶面开设有导水槽而形成凸台和位于所述凸台外围的侧壁,所述凸台顶部紧密贴合有防水面板、用于防止水进入所述凸台内部同时将防水面板上的水导入到所述导水槽中。
具体地,所述凸台开有用于容纳电控系统的长方体的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导水槽连通的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顶部的四周设有一圈封闭的凸起,所述凸起顶面平行于所述凸台顶面且高于所述凸台顶面。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底面低于所述导水槽底面。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分布在所述侧壁的圆弧段上。
优选地,所述防水面板通过双面胶或胶水粘接于所述凸台顶面。
优选地,所述防水面板为玻璃或陶瓷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面盖结构,能够将防水面板上的水导入到导水槽中自动排出,从而防止水进入上盖内部,无需在防水面板和上盖之间增加密封圈,节省了人工与物料成本,在装配过程中减少了自检环节,避免了由漏装密封圈带来的质量问题;此外设置的出水口既能用于自动排水还能方便工具操作从而快速拆卸防水面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拆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盖、2防水面板、11导水槽、12凸台、13侧壁、14空腔、15出水口、16连接板、17连接柱、1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可自动排水的面盖结构,用于足浴器,包括安装于足浴器桶体顶部的半圆形的上盖1,上盖1的顶面沿其外周开设有一圈导水槽11,从而形成半圆形的凸台12和位于凸台12外围的侧壁13。凸台12开有用于容纳电控系统的矩形空腔14,在凸台12的顶部紧密粘接有防水面板2,可以采用双面胶或胶水粘接,防水面板2用于防止水进入空腔14同时将防水面板2上的水导入到导水槽11中。侧壁13开设有与导水槽11连通的出水口15,导水槽11中的积水由出水口15排出。此外当需要拆卸防水面板2对空腔14里的电控系统进行检修时,该出水口15还能起到方便拆卸的作用,例如可以用螺丝刀伸入该出水口15,撬起防水面板2,从而完成快速拆卸防水面板2。
为了便于将上盖1安装到足浴器桶体上,在上盖1的底部设有半圈台阶状的连接板16,连接板16底部设有多个连接柱17,连接柱17中旋入螺丝钉,即可实现上盖1与足浴器桶体快速拆装。
作为优选方案,在空腔14顶部的四周设有一圈封闭的凸起18,凸起18顶面平行于凸台12顶面且高出凸台12顶面0.4毫米,这样的结构在安装后,防水面板2的底面与凸台12顶面会预留出0.4毫米的距离,能够便于涂胶,使防水面板2与凸台12的粘接更加紧密、密封性更佳。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为了使排水更加顺畅,出水口15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优选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侧壁13的圆弧段上,同时每个出水口15的底面均低于导水槽11的底面0.8毫米,此外防水面板2的两个端面的边沿均设有倒角或圆角从而形成利于水流向导水槽11的斜坡,这样防水面板2上的水由于重力作用,更加容易流至导水槽11中,并快速从出水口15排出。
优选地,防水面板2采用玻璃或陶瓷材质,此外在防水面板2上还设置触屏操控区域(图2中虚线矩形框区域),这样既能保证防水面板2的防水性能,又使该足浴器拥有普通开关控制的足浴器所不具备的智能简约的操控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排水的面盖结构,能够将防水面板上的水导入到导水槽中自动排出,从而防止水进入上盖内部,无需在防水面板和上盖之间增加密封圈,节省了人工与物料成本,在装配过程中减少了自检环节,避免了由漏装密封圈带来的质量问题;此外设置的出水口既能用于自动排水还能方便工具操作从而快速拆卸防水面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改变或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