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8753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烤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烤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烹饪加工的电器日益增多,其中,电烤箱是利用电热元件发出的辐射热烤制食物的厨房电器。电烤箱可以用来加工一些面食,如面包,pizza,也可以做蛋挞、小饼干之类的点心。电烤箱由箱体、箱门、电热元件、控温与定时装置组成,主要分为台式小烤箱和嵌入式烤箱两种。

目前,现有技术中电烤箱的智能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可以预置越来越多的加工程序,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功能单一,在使用时需要对其设定烤制模式、烤制温度、烤制时间等,但是由于烘烤操作者不能准确的对烤制时间进行设定,只能通过中途打开烤箱观察食物表面颜色对食物烘烤进展进行判断,进而使得对食材的烤制效果不佳,并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烤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烤箱,包括电烤箱壳体、安装在电烤箱上的中央微处理器以及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电烤箱相连的移动终端,所述电烤箱壳体上设有显示屏、功能键和数字键,所述中央微处理器分别与加热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存储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食物温度传感器和腔体温度传感器,所述食物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烘烤托盘底部的锥形食物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与食物温度检测传感器相连接的温度传输线。

优选的,所述功能键和数字键配合操作可打开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烹饪菜单并使之呈现在显示屏中。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但不限于WiFi、3G、4G和ZigBee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和查找模块。

优选的,所述存储器内设有待烤食材的信息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烤箱的烤制信息。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设为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烘烤托盘底部设有食物温度传感器可将食物真实的温度检测并输出,无需在烘烤过程中打开烤箱观察烘烤情况;通过设置待烤制食材的信息和电烤箱的烤制信息来确定对应的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间,并以此条件对待烤制食材进行烤制,实现了对电烤箱的智能控制,同时也提高了电烤箱的烤制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中:1、电烤箱壳体;2、移动终端;3、显示屏;4、功能键;5、数字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电烤箱,包括电烤箱壳体1、安装在电烤箱上的中央微处理器以及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电烤箱相连的移动终端2,所述电烤箱壳体1上设有显示屏3、功能键4和数字键5,所述中央微处理器分别与加热装置、温度感应装置、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装置和存储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食物温度传感器和腔体温度传感器,所述食物温度传感器包括设置在烘烤托盘底部的锥形食物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与食物温度检测传感器相连接的温度传输线。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键4和数字键5配合操作可打开保存在存储器中的烹饪菜单并使之呈现在显示屏3中,方便烘烤操作者的使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但不限于WiFi、3G、4G和ZigBee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该实施例中优选WiFi装置;所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和查找模块,获取待烤食材的信息并查找与其相对应的烤制信息;所述存储器内设有待烤食材的信息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烤箱的烤制信息,可方便加热装置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对应的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间;所述移动终端2设为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该实施例中优选智能手机,方便操作者能够实时查看烘烤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通过在烘烤托盘底部设有食物温度传感器可检测出烤箱内食物的真实温度并通过温度传输线输出,从而使得操作者无需在烘烤过程中打开烤箱观察烘烤情况;通过设置待烤制食材的信息和电烤箱的烤制信息来确定对应的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间,并以此条件对待烤制食材进行烤制,实现了对电烤箱的智能控制,同时大大提高了电烤箱的烤制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价值和推广空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