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伤口换药的可调节式脚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1560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伤口换药的可调节式脚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下肢伤口换药的可调节式脚凳。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各种慢性伤口如压疮、糖尿病足、下肢动静脉溃疡、肿瘤伤口及术后不愈伤口等也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而糖尿病足和下肢动静脉溃疡的伤口多位于膝关节以下的小腿和足部,患者处于坐位时换药体位需要抬高下肢。但是患者年龄、身高、伤口部位各不相同,现有技术中缺乏相应的专用器具,不能方便地根据个性化需求调整下肢的摆放位置,难以提高患者和操作人员的舒适度,不能满足提高患者就诊感受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伤口换药的专用脚凳,方便地调整下肢的摆放位置,提高患者和操作人员的舒适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伤口换药的可调节式脚凳,其特征在于,该脚凳从上至下包括凳面、支撑柱和走轮机构三个部分:所述凳面具有皮革材料包裹海绵构成的外层,凳面两边分别装置垫巾固定机构;

所述支撑柱由套筒结构的上柱和下柱构成,上柱的上端固接所述凳面的底部,上柱的下端与下柱的上端套叠,下柱的下端固接走轮机构,上柱和下柱的套叠区内设有锁定螺栓,所述支撑柱的高度调节范围在40cm~60cm之间;

所述走轮机构包括在圆周平面内均匀分布的四个走轮臂,四个走轮臂的根部固接在圆周的圆心处,四个走轮臂的末端分别装置活动脚轮,至少一个活动脚轮设有刹车机构。

优选地,所述凳面呈长条状,凳面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弧形凹陷区。方便下肢的定位并提高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垫巾固定机构采用皮筋,皮筋两端固定于凳面两侧。优点在于使用方便灵活,不占用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脚凳既能满足下肢换药的体位要求,方便换药过程中下肢摆放的位置移动和高度调整,以增加患者及操作者的舒适度;方便清洁和垫巾的更换,符合消毒隔离原则。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脚凳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脚凳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脚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附图1,所述用于伤口换药的可调节式脚凳从上至下包括凳面1、支撑柱和走轮机构三个部分:所述凳面1具有皮革材料包裹海绵构成的外层,凳面1呈长条状,凳面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弧形凹陷区101,方便下肢的定位并提高舒适度。凳面1两边分别装置作为垫巾固定机构的扭簧夹具102,便于固定和更换垫巾,满足患者安全和消毒隔离原则。

所述支撑柱由套筒结构的上柱201和下柱202构成,上柱201的上端固接所述凳面1的底部,上柱201的下端插入在下柱202的上端口内,下柱202的下端固接走轮机构,上柱201和下柱202的套叠区内设有锁定螺栓203。松开锁定螺栓203,调节上柱201下端的插入深度,在拧紧锁定螺栓203,即可完成支撑柱的高度调节,所述支撑柱的高度调节范围在40cm~60cm之间。

所述走轮机构包括在圆周平面内均匀分布的四个走轮臂301,四个走轮臂301的根部固接在圆周的圆心处,四个走轮臂301的末端分别装置活动脚轮302,一个活动脚轮设有刹车机构303。既能根据体位及其舒适度要求任意移动,又能有效固定脚凳。

脚凳的使用方法是:移动脚凳至患者座位处,根据患者伤口部位、年龄、身高、舒适度将脚凳调节至适当位置及高度,进行伤口处理。

实施例2:参见附图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例中,所述垫巾固定机构采用皮筋103,皮筋103两端套在固定件104上,凳面1左右两端分别装置一个皮筋103以固定垫巾。

实施例3:参见附图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皮筋103的两端固定在凳面1同一侧的固定件104上。凳面1前后两侧分别装置一个皮筋103以固定垫巾。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