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座椅。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504618.2公开了一种折叠座椅,但是这种折叠座椅的外形不够整齐,折叠后占用的体积依然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存放,因而不利于通过网购销售。折叠后外形不整齐也较能受到用户的喜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折叠后形状整齐,占用体积极少,便于运输或携带,容易受到用户的喜爱,构造简单,生产成本极低的折叠式座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一种折叠式座椅,包括一支撑框、一座板和一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框为矩形结构、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分离的一第一导槽和一第二导槽;所述的座板尾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突起、前端设置有多个呈锯齿形布置的第一连接耳,所述的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销孔;所述的支撑板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突起、前端设置有多个呈锯齿形布置的第二连接耳,所述的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销孔;所述的第一突起布置在所述的第一导槽内,所述的第二突起布置在所述的第二导槽内,所述的第一连接耳与所述的第二连接耳相互交错布置且通过一销柱组成铰接连接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座板与所述的支撑板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的支撑杆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座板尾端的中部设置有一手孔。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的优点是:折叠后形状整齐,占用体积极少,便于运输或携带,容易受到用户的喜爱,构造简单,生产成本极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撑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销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折叠座椅的折叠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支撑框;11、支撑杆;111、第一导槽;112、第二导槽;
2、座板;21、第一突起;22、第一连接耳;221、第一销孔;23、手孔;
3、支撑板;31、第二突起;32、第二连接耳;321、第二销孔;
4、销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座椅的优点是:折叠后形状整齐,占用体积极少,便于运输或携带,容易受到用户的喜爱,构造简单,生产成本极低。
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座椅,包括一支撑框1、一座板2和一支撑板3,
如图2所示,该支撑框1为矩形结构、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支撑杆11,该支撑杆11的内侧设置有相互分离的一第一导槽111和一第二导槽112;
如图3所示,该座板2尾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一突起21、前端设置有多个呈锯齿形布置的第一连接耳22,该第一连接耳22上设置有第一销孔221;
如图4所示,该支撑板3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第二突起31、前端设置有多个呈锯齿形布置的第二连接耳32,该第二连接耳32上设置有第二销孔321;
如图1-图4所示,该第一突起21布置在该第一导槽111内,该第二突起31布置在该第二导槽112内,该第一连接耳22与该第二连接耳32相互交错布置且通过一销柱4组成铰接连接结构。需要使用时,按图1所示方位展开即可成为一把舒适的座椅;需要存放或者运输时,按照图6所示方位折叠成一矩形的板状,即可大幅度的减小体积占用,而且形状整齐美观,运输时占用的空间极小。
如图6所示,该座板2与该支撑板3的长度之和等于该支撑杆11的长度。这种尺寸设计,使该折叠座椅折叠后能够成为一块完整的矩形。
如图3、图6所示,该座板2尾端的中部设置有一手孔23。这一手孔23该折叠座椅更容易被人提起,便于搬运或者随身携带;如图1所示,这一手孔23使用户坐在该座板2上放屁时无需抬起屁股、从而减少放屁时的尴尬。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