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38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家用地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居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家用地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住宅越来越普遍。按照国际标准,在繁华市区,室外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五十五分贝,夜间不能超过四十五分贝;一般居住区,白天不能超过四十五分贝,夜间不能超过三十五分贝。人若长时间接触噪音,会产生不良反应并可能诱发各类疾病。除损害听觉外,噪音还会影响身体的其他系统,带来一些生理症状,比如失眠、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不稳等。

楼上住户的室内活动产生的声音会对楼周围住户产生影响,楼上住户的活动受到限制。由于楼上住户的地面与楼下住户的房顶相连,声音会通过地面直接传送给楼下住户,邻里之间经常因此噪音问题产生争执,影响邻里和睦,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现有的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隔音效果不好,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010269099.7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毯,由上至下依次为表层、缓冲层和底层,所述底层通过螺丝紧固在缓冲层上,所述缓冲层上也通过螺丝紧固在表层上,所述缓冲层上设有多个排气孔。通过上述设置达到易拆洗的效果,但是隔音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效果更好的家用地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家用地毯,包括顶层和底层,所述顶层与底层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缓冲层、保温层和降噪层,所述保温层由气凝胶毡铺设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顶层供人们踩踏,底层与地面接触,给家用地毯以保护作用。缓冲层设置在顶层下方,给踩在顶层上的脚提供缓冲,使人踩踏地毯使更为柔软,减轻与地面的磕碰。保温层设置在地毯中间的位置,避免室内热量通过地毯传给地面,由地面向室外散去,将热量阻隔在屋内,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同时保温层上方的缓冲层起到加强保温的作用。保温层采用气凝胶粘,气凝胶毡是把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并复合于增强性纤维中,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柔性保温材料,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有良好的保温效果,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适合使用在地毯中。降噪层最为主要,将降噪层设置在保温层下方能够起到更好的吸音效果,由于家用地毯铺设在地面上,将楼上住户的噪音对楼下住户的影响有效降低。同时由于其对室内声音进行了吸附,使得室内的声音对隔壁的影响也随之减小。同理,对楼下的噪音也有较好的吸音效果,综上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

较佳的,所述降噪层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多孔的网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原理,降噪层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通过网板连接,声波入射降噪层内部时,在共振频率 上与孔内的空气及内部空间之间产生剧烈的共振作用而损失声能,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

较佳的,所述降噪层内铺设有玻璃棉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玻璃棉板为用玻璃棉制成的板状结构,玻璃棉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孔,声波沿着这些孔隙可以深入材料内部,与材料发生摩擦作用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良好的吸音效果。家用地毯利通过在降噪层内设置玻璃棉板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

较佳的,所述玻璃棉板至少有两层,上层玻璃棉板的容重小于下层玻璃棉板的容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容重的玻璃棉板叠和在一起,形成容重逐渐增大的形式,可以获得更大的吸声效果。

较佳的,所述顶层上面铺设有化纤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化纤层使得家用地毯的外观与手感与羊毛地毯类似,纤维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提高了家用地毯的美观性和住户的舒适感。

较佳的,所述化纤层下方铺设有防静电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地毯上走动时脚底与化纤层摩擦表面产生静电。静电若不及时放出,会对空气中的细小灰尘起到吸附作用,不耐脏且不易清理,因此在纤维层下方铺设防静电布,能够有效的去除化纤层的静电,使家用地毯在保持柔软舒适的前提下更易于清理。

较佳的,所述缓冲层由天然橡胶铺设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在常温下有较高的弹性,而且回弹速度快,当人们踩在家用地毯上时能够给脚很好的缓冲,同时回弹速度快,不会由于受力而产生长时间凹陷,使家用地毯具有良好的缓冲特性。

较佳的,所述底层下表面设有硅胶防滑纹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家用地毯铺设在地面上时,底层会直接与地面接触,硅胶防滑纹路的设置能够让家用地毯与地面的摩擦力加大,使家用地毯整体不易滑动,保证家用地毯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底层由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铺设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有良好的防水功能,作为底层能够对整个家用地毯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地面上的水通过底层进入家用地毯内部。

较佳的,所述家用地毯的边缘用阻燃胶固化粘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燃胶既有胶水的粘合性能,又有良好的阻燃性和自熄性。保证家用地毯各层在边缘固定连接,不易起皱,又可防止火灾隐患,保证住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降噪层上表面和小表面均设有多孔的网板,降噪层中间铺设玻璃棉板。这样的设置使得网板上的网孔对声波有引导作用,将声波引导至玻璃棉板上,对噪音进行弱化,进一步达到更好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家用地毯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降噪层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中家用地毯的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层;2、缓冲层;3、保温层;4、降噪层;41、网板;42、玻璃棉板;5、底层;6、化纤层;7、硅胶防滑纹路;8、防静电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家用地毯,如图1所示,由上直下依次铺设有顶层1、缓冲层2、保温层3、降噪层4以及底层5。

顶层1供人们踩踏使用,为家用地毯与人脚直接接触的摩擦面,对顶层1下方的层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缓冲层2由天然橡胶铺设而成,天然橡胶在常温下有较高的弹性,当收到压力时能够对这个力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当力离开时,能够实现快速回弹,详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link?url=6Y0xCaQ7jhQj8DwwWvVrDQEuuwaW04yYu9lAG3uALM7qhqT0LYLteuv18WuaKc4XgSHMqsX9L9FdEuBJriTq6_中提到的。

保温层3由气凝胶毡铺设而成,气凝胶毡导热系数低的特点使得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对热量由阻隔作用,防止室内热量通过家用地毯传导而消散,详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6563931.htm中提到的。

降噪层4由玻璃棉板42铺设而成,玻璃棉板42内具有若干细小的孔隙,声波通过孔隙进入玻璃棉板42内部,在孔隙内与玻璃棉的纤维发生摩擦,在摩擦过程中声能发生转化成热能,从而达到吸引效果,详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662691.htm中提到的。

底层5由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铺设而成,有效防止地面上的水经由底层5进入家用地毯内部,详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731329.htm中提到的。

家用地毯的各层在边缘用阻燃胶粘连,起到良好的阻燃效果,且保证地毯各层之间不会产生移动,详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6916022.htm中提到的。

其中,当人正常踩踏在顶层1上时,由于顶层1下方缓冲层2的设置,脚感舒适,产生的振动与声音均由缓冲层2自身消化。室内噪音较大时,声波通过顶层1、缓冲层2以及保温层3后强度已经有所削弱,进入降噪层4被吸收转化,再通过底层5传过地面,此时传进楼下室内的声波已经非常小以至于消失。同理,楼下的声音依次通过地面,底层5传至缓冲层2,经过缓冲层2减弱的声波再进入室内时已经非常小以至于消失。综上,家用地毯达到了更好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降噪层4的上下表面均为带由多孔(图中未标出)的网板41,两网板41之间上下依次铺设两层厚度相等的玻璃棉板42,上层的玻璃棉板42的容重小于下层玻璃棉板42的容重。

玻璃棉板42的吸引效果不仅与厚度有关,还与玻璃棉板42的容重有关,在降噪层4厚度不变的情况下,使用不同容重的玻璃棉板42叠放,形成容重逐渐增大的形式,可以获得更大的吸声效果。

与实施例1相比,在家用地毯整体厚度和各层厚度都不变化的情况下,实施例2的隔音效果更好。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在顶层1上表面铺设采用涤纶为主体的防静电布8,详细可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691496.htm中提到的。

防静电布8上铺设化纤层6,化纤层6中的化纤可为尼龙、聚丙烯、聚丙烯腈、聚酯等不同种类。能够提高地毯的美观度,且人踩上去的舒适度也相比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有所增加。

底层5下表面间隔固定设置若干硅胶防滑纹路7,硅胶防滑纹路7的下表面为向下凸起的弧形面。增大了家用地毯与地面的摩擦力,有效的防止地毯的移动。保证更好的隔音效果的同时,提高家用地毯的使用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