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6168阅读:1337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家用吸尘器市场上,常见的吸尘地刷一般包括有壳体,壳体通常由底板和上盖扣合而成,在底板上开设有吸尘口,在壳体内部设置有升降板,在升降板位于吸尘口的前部放置毛条。所述毛条是由很多刷毛用铁皮固定而成的,在清洁过程中,毛条可以用于清理待作业表面上的灰尘。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风叶旋转形成负压产生气流进行吸尘的,因此,地刷吸尘口的负压大小直接影响灰尘清理效果。虽然毛条有一定的阻碍气流的作用,但由于刷毛之间很容易产生空隙,导致地刷吸尘口处负压偏低。

在现有的结构中,位于升降板上的毛条不是密封件,也没有专门的密封结构,在升降板处于下降状态时,清洁过程中刷毛处会产生漏气,影响地刷吸尘口的真空度,对其吸力产生影响,影响除尘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通过在毛条的刷毛内设置气流阻挡部,在清洁过程中,解决了由于刷毛之间的间隙导致地刷吸尘口负压偏低的问题,避免了抽吸气流的损失,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后部连接有弯管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关件,壳体内设有与所述开关件连动的升降板;所述壳体由底板和上盖相互扣合而成,所述底板上开有吸尘口,所述壳体内设有吸尘通道,所述吸尘口通过所述吸尘通道与所述弯管组件相连通,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毛条,所述毛条沿地刷工作方向设置在吸尘口的前端,与所述毛条平行设置有气流阻挡部。

根据需要,所述气流阻挡部可以设置在毛条的前侧、内部或后侧。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升降板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吸尘口的前部;所述气流阻挡部和毛条的一端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气流阻挡部和毛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为了拆装方便,所述固定件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

为了有效防止漏气又不对清扫作业造成干扰,所述气流阻挡部的高度≤毛条的高度。

另外,所述毛条的底部与所述气流阻挡部的底部间距范围为0-5mm,优选值为0.5mm。

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升降板上还设有后密封条,所述后密封条沿地刷工作方向设置在吸尘口的后端;所述升降板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吸尘口的后部;所述后密封条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后密封条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为了方便吸取灰尘和粗大灰尘颗粒,所述毛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所述气流阻挡部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横向长度>第一开口的横向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流阻挡部和后密封条的材质为PVC、EVA、TPE或橡胶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如上所述吸尘器地刷,所述吸尘器地刷与吸尘器本体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通过在毛条的刷毛内设置气流阻挡部,在清洁过程中,解决了由于刷毛之间的间隙导致地刷吸尘口负压偏低的问题,避免了抽吸气流的损失,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毛条、气流阻挡部和后密封条在升降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毛条、气流阻挡部和后密封条在升降板上的安装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清理地面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清理地毯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实施例二的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实施例三的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升降板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后部连接有弯管组件2,所述壳体1上设有开关件4,壳体1内设有与所述开关件4连动的升降板3。所述壳体1由底板11和上盖12相互扣合而成,所述底板11上开有吸尘口5,所述壳体1内设有吸尘通道6,所述吸尘口5通过所述吸尘通道6与所述弯管组件2相连通,所述升降板3上设有毛条8,所述毛条8沿地刷工作方向设置在吸尘口5的前端,与所述毛条8平行设置有气流阻挡部9。结合图4所示,所述气流阻挡部9设置在毛条8的内部。

图5为本实用新型毛条、气流阻挡部和后密封条在升降板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毛条、气流阻挡部和后密封条在升降板上的安装结构爆炸图。如图1至图4并结合图5、图6所示,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升降板3上设有第一卡槽38,所述第一卡槽38位于所述吸尘口5的前部;所述气流阻挡部9和毛条8的一端通过固定件10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槽38内,所述气流阻挡部9和毛条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为了拆装方便,所述固定件10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为了有效防止漏气又不对清扫作业造成干扰,所述气流阻挡部9的高度≤毛条8的高度。另外,所述毛条8的底部与所述气流阻挡部9的底部间距范围为0-5mm,优选值为0.5mm。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升降板3上还设有后密封条7,所述后密封条7沿地刷工作方向设置在吸尘口5的后端。所述升降板3上设有第二卡槽37,所述第二卡槽37位于所述吸尘口5的后部;所述后密封条7的一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二卡槽37内,所述后密封条7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也就是说,固定件10和后密封条7分别可拆卸固定在第一卡槽38和第二卡槽37内,以方便清理在清扫作业过程中留存的灰尘。

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为了方便吸取灰尘和粗大灰尘颗粒,所述毛条8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开口81;所述气流阻挡部9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口81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开口91;所述第二开口91的横向长度>第一开口81的横向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气流阻挡部9和后密封条7的材质为PVC、EVA、TPE或橡胶等。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固定件10为镀锌钢板材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固定件10将气流阻挡部9和毛条8顶部压紧固定在升降板3的第一卡槽38内,同时配合固定在第二卡槽37内的后密封条7结构。气流阻挡部高度9的高度不超过毛条8的高度,毛条8由多跟刷毛与气流阻挡部9构成,刷毛具有可透气性,而气流阻挡部9和后密封条7则是不透风的,在清洁过程中对气流起到阻碍作用。解决了由于刷毛之间的间隙导致地刷吸尘口5负压偏低的问题,避免了抽吸气流的损失,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率。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清理地面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清理地毯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7并结合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如图1并结合图8所示,当地刷清理地毯的时候,通过开关件4驱动,升降板3向上运动,毛条8和气流阻挡部9收缩到地刷壳体1内部,空气连同异物从吸尘口5被吸入吸尘通道6,不影响地毯清理。再参照图7所示,当清理地面或者缝隙时,通过开关件4驱动,升降板3向下运动,毛条8和气流阻挡部9伸出壳体1,毛条8始终与待清洁面接触,空气连同异物被吸入的途径:通过毛条8以及其第一开口81经过气流阻挡部9的第二开口91,再通过吸尘口5,进入吸尘通道6。毛条8可清理地面上的顽固灰尘,通过在毛条8的刷毛内设置气流阻挡部9,在清洁过程中,解决了由于刷毛之间的间隙导致地刷吸尘口负压偏低的问题,避免了抽吸气流的损失,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板3与开关件4的连接关系及其如何实现开关件控制升降板运动部分内容,请参见文献号为CN104433960A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实施例二的升降板结构示意图。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阻挡部9设置在毛条8的前侧。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气流阻挡部9的设置位置不同,其他技术特征均匀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地刷实施例三的升降板结构示意图。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阻挡部9设置在毛条8的后侧。同样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气流阻挡部9的设置位置不同,其他技术特征均匀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所述吸尘器还包括如上所述吸尘器地刷,所述吸尘器地刷与吸尘器本体相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及其吸尘器,通过在毛条的刷毛内设置气流阻挡部,在清洁过程中,解决了由于刷毛之间的间隙导致地刷吸尘口负压偏低的问题,避免了抽吸气流的损失,提高了地刷的清洁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