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440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寝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床垫。



背景技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关于折叠床垫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693102Y(可调节卧姿和折叠的床垫)、CN201353045Y(折叠弹簧床垫)、CN203314530U(可折叠的弹簧床垫)、CN202277085U(可折叠式床垫)和CN105795783A(一种移动模块化分布式折叠床垫),等等。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文献虽然具有各自的说明书所归纳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芯垫是以一劳永逸的方式封闭在包覆层(即外护层)内的,因而,当包覆层遭污染后,便无法单独清洗;其二,由于芯垫无法依需移出包覆层,因而不能单独实施清洁和/或晾晒;其三,由于结构相对复杂并且有失轻盈,因而不适宜学生方便携带使用;其四,有失环保效果。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积极的设计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对作为包覆层的床垫套单独实施清洗而藉以保障清洁、有利于将芯垫移出床垫套并依需进行清洁晾晒而藉以避免因长时间使用滋生细菌、有益于简化结构并且减轻重量而藉以满足学生方便携带的使用要求、有便于体现理想的环保性而藉以保护健康的便携式折叠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便携式折叠床垫,包括一床垫本体,特征在于所述的床垫本体由复数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结的床垫单元组成,每个床垫单元包括一床垫套,该床垫套构成有一芯垫容纳腔,并且在该床垫套朝向相邻的一个床垫单元的一侧的高度方向开设有一床垫套开口;一芯垫,该芯垫途经所述床垫套开口容纳在所述芯垫容纳腔内;一拉链,该拉链在对应于所述床垫套开口的位置缝合在所述床垫套上;一包边条,该包边条缝固在所述床垫套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与相邻床垫单元的床垫套连接,当所述床垫本体处于铺展状态时,所述的拉链处于由相邻床垫单元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蔽护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芯垫容纳腔的大小是与所述芯垫的大小相适应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芯垫的厚度为1.5-6㎝。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芯垫为柔顺芯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柔顺芯垫为椰棕垫。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拉链为尼龙拉链。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拉链为金属拉链。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床垫套为绗缝花纹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绗缝花纹布为绗缝花纹天然棉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已有技术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床垫套上开设了床垫套开口,并且在对应于床垫套开口的部位设置了拉链,因而能依需将床垫套与芯垫分离并实施清洗,确保床垫套的清洗效果;之二,由于可将芯垫移出床垫套进行清洁晾晒,因而能避免因时久而滋生细菌;之三,由于结构十分简练并且芯垫轻盈,因而能满足学生方便携带以及使用之要求;之四,由于芯垫为椰棕垫,因而具有理想的环保性而有益于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示出了床垫本体,该床垫本体1由复数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结的床垫单元11组成,每个床垫单元11包括一床垫套111,该床垫套111构成有一芯垫容纳腔1111,并且在该床垫套111朝向相邻的一个床垫单元11的一侧的高度方向开设有一床垫套开口1112;示出了一芯垫112,该芯垫112途经前述床垫套开口1112容纳在前述芯垫容纳腔1111内;示出了一拉链113,该拉链113在对应于前述床垫套开口1112的位置缝合在前述床垫套111上;示出了一包边条114,该包边条114缝固在前述床垫套11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与相邻床垫单元11的床垫套111连接。当前述床垫本体1处于铺展状态时,前述的拉链113处于由相邻床垫单元11的彼此面对面的一侧蔽护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示出了床垫单元11的数量为四个,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当床垫单元11的规格发生变化时,那么总数量也相应变化,只要满足复数个床垫单元11的长度之和同所使用的床的长度相一致即可。并且这种床垫本体1适合于单人床,更确切地讲适合于院校的学生公寓的床铺。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芯垫容纳腔1111的大小是与前述芯垫112的大小相适应的;前述芯垫112的厚度为2㎝。

优选地,前述芯垫112为柔顺芯垫,该柔顺芯垫为椰棕垫。

优选地,前述拉链113为尼龙拉链,但也可以使用金属拉链。

优选地,前述床垫套111为绗缝花纹布,更确切地讲为绗缝花纹天然棉布。

实施例2:

仅将芯垫112的厚度改为1.5㎝,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仅将芯垫112的厚度改为6㎝,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4:

仅将芯垫112的厚度改为4.5㎝,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不足,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客观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