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气泡水机,特别指一种可制造较多容量的气泡水,以供方便饮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气泡水机,请参阅图1所示,主要设有一机台1,该机台1内装设有一CO2钢瓶10,该机台1设有一出气接头11,该出气接头11设有一导气管12,一水瓶13组接于该出气接头11上,该导气管12伸入于该水瓶13内,使用若欲饮用气泡水时,将一般饮用水注入水瓶13内,再将水瓶13组接于机台1的出气接头11上,并使导气管12伸入于该水瓶13内,该导气管12的端部没入于水瓶13内的饮用水的水平面下,再启动开关,使CO2钢瓶10内的二氧化碳由出气接头11经导气管12注入于水瓶13内,使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混合,即可制成气泡水,再将水瓶13由机台1上取下,即可直接饮用水瓶13内的气泡水,或倒入其他容器内饮用,然,现有的气泡水机,一次仅能制造一个水瓶13容量的气泡水,若多人欲饮用时,则须准备多个水瓶13,分别一一组装于机台1上来制造气泡水,在制造及使用上较为费时、费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现有气泡水机在使用时所存在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气泡水机,主要设有一储水筒,该储水筒的顶面凸设有一底座,该底座上设有外螺纹,该底座设有穿孔连通至该储水筒内,该储水筒上另设有一泄压阀;一转接头,设于该储水筒的底座上,该转接头的底部设有一凹室,该凹室供该储水筒的底座设入,该凹室的壁面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该底座的外螺纹相螺设,该转接头的顶面设有一第一螺接孔,该转接头的凹室内面设有一第二螺接孔,该第二螺接孔与该第一螺接孔的间设有一穿孔相连通,该转接头的壁面上另设有一第三螺接孔,该第三螺接孔连通于该穿孔;一连接头,设于该转接头的第一螺接孔上,该连接头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外螺纹与下外螺纹,该下外螺纹与该转接头的第一螺接孔相螺设,该上外螺纹供一CO2钢瓶连接;一水龙头,设于该转接头的一侧,该水龙头设有一连接管,该连接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该转接头的第三螺接孔相螺设,该水龙头上设有一扳压开关;一导管,设于该转接头的下方,该导管由该储水筒的穿孔伸入于该储水筒内,该导管的上端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该转接头的第二螺接孔相螺设。
本实用新型的气泡水机,其中,该储水筒的底面设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气泡水机,其中,该储水筒的底部设有一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气泡水机,其优点在:可一次制造较多容量的气泡水,可大幅缩短制造气泡水的时间,且由水龙头可方便取用储水筒内的气泡水饮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气泡水机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台;10-CO2钢瓶;11-出气接头;12-导气管;13-水瓶;2-储水筒;20-圆弧面;21-底座;22-底座;220-外螺纹;221-穿孔;23-泄压阀;3-转接头;30-凹室;300-内螺纹;31-第一螺接孔;32-第二螺接孔;33-穿孔;34-第三螺接孔;4-连接头;40-上外螺纹;41-下外螺纹;5-水龙头;50-连接管;51-外螺纹;52-扳压开关;6-导管;60-外螺纹;A-CO2钢瓶;A1-导管;B-盛水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兹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所示,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请参阅图2-4所示,主要设有一储水筒2,该储水筒2的底面设为圆弧面20(如图4所示),该储水筒2的底部设有一底座21,该储水筒2的顶面凸设有一底座22,该底座22上设有外螺纹220,该底座22设有穿孔221连通至该储水筒2内,该储水筒2的顶面另设有一泄压阀23;一转接头3,设于该储水筒2的底座22上,该转接头3的底部设有一凹室30,该凹室30供该储水筒2的底座22设入,该凹室30的壁面上设有内螺纹300,该内螺纹300与该底座22的外螺纹220相螺设,该转接头3的顶面设有一第一螺接孔31,该转接头3的凹室30内面设有一第二螺接孔32,该第二螺接孔32与该第一螺接孔31的间设有一穿孔33相连通,该转接头3的壁面上另设有一第三螺接孔34,该第三螺接孔34连通于该穿孔33;一连接头4,设于该转接头3的第一螺接孔31上,该连接头4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上外螺纹40与下外螺纹41,该下外螺纹41与该转接头3的第一螺接孔31相螺设,该上外螺纹40供一CO2钢瓶A的导管A1连接(如第三图所示);一水龙头5,设于该转接头3的一侧,该水龙头5设有一连接管50,该连接管50的端部设有外螺纹51,该外螺纹51与该转接头3的第三螺接孔34相螺设,该水龙头5上设有一扳压开关52;一导管6,设于该转接头3的下方,该导管6并伸入于该储水筒2内,该导管6的上端设有外螺纹60,该外螺纹60与该转接头3的第二螺接孔32相螺设,如此,即为一气泡水机的结构。
组合时,请参阅图2-4所示,将导管6的外螺纹60螺组于该转接头3的凹室30内的第二螺接孔32,使导管6位于转接头3的下方,另将连接头4的下外螺纹41螺组于该转接头3的第一螺接孔31内,使连接头4位于转接头3的上方,再将水龙头5的连接管50的外螺纹51螺组于该转接头3的第三螺接孔34,使水龙头5位于转接头3的一侧,再将转接头3组设于储水筒2上,使储水筒2的底座22设入于转接头3的凹室30内,而底座22的外螺纹220则螺组于转接头3的凹室30内的内螺纹300,而导管6并由底座22的穿孔221穿伸入储水筒2内,另将CO2钢瓶A的导管A1螺组于连接头4的上外螺纹40上,如此,即可完成整体的组装。
使用时,请参阅图3-5所示,先将转接头3自储水筒2上旋开,次将饮用水或饮料(如黑麦汁、啤酒…等)由储水筒2的穿孔221倒入储水筒2内,再将转接头3组设于储水筒2上,使导管6伸入于储水筒2内,再将CO2钢瓶A开启,CO2钢瓶A内的二氧化碳则由其导管A1导引至转接头3,再通过穿孔33经由导管6导引至储水筒2内底面,藉由储水筒2底面设呈圆弧面20,可使二氧化碳由导管6注入储水筒2内时,得以使二氧化碳由下往上与储水筒2内的水均匀混合成气泡水(如图4所示),气泡水可储存于储水筒2内备用,而当储水筒2内的压力过大时,其多余的气压可由泄压阀23泄出,制造气泡水时极具安全性;使用者若欲饮用气泡水时,仅须将杯子或盛水容器B置于水龙头5的下方,并扳动扳压开关52,水龙头5形成通路,则可使储水筒2内的气泡水由导管6向上回流至转接头3的穿孔33,并由水龙头5的连接管50导引至水龙头5,气泡水则可由水龙头5流出,并注入于杯子或盛水容器B内,即可供使用者饮用,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筒2底面设为圆弧面20,可供导管6将储水筒2内的气泡水完全吸取,使储水筒2内不会残留气泡水,在取用气泡水时极为方便;若欲清洗储水筒2时,仅须旋开上方的转接头3,即可迅速且方便的清洗完成。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