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5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壶通常包括壶体和执杆(也称把手),执杆与壶体可转动连接。在倒热水时,随着壶体内水量的减少,壶体逐渐变轻,壶体会相对于执杆左右摇晃,一旦壶体侧斜,就会烫伤使用者。

因此,如何在倒热水时,规避壶体的侧斜,避免烫伤的发生,提高水壶的安全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壶,该水壶的特殊结构能够规避壶体的侧斜,避免烫伤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壶,包括壶体和执杆,还包括: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执杆的左侧或右侧,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壶体固定连接;

加固件,所述加固件上具有条状孔,所述条状孔与所述执杆交叉套连,二者的交叉点仅为一个,所述加固件与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执杆在直立状态和位于所述连接块所在侧的平放状态之间切换时,所述加固件随所述执杆摆动,所述条状孔内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在所述执杆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第一磁铁吸附在所述执杆的第一处。

优选地,所述条状孔内靠近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在所述执杆平放于所述连接块所在侧时,所述第二磁铁吸附于所述执杆的第二处。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具有球形腔,所述加固件的一端设置有球状连接部,所述球状连接部位于所述球形腔内,所述球形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球状连接部的外径,所述球形腔的开口的直径小于所述球状连接部的直径,且大于所述加固件位于所述开口处的部分的最大直径值。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执杆的左侧。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靠近所述执杆与所述壶体的后铰接点。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加固件连接的配重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水壶的基础上增设了连接块和加固件。连接块与壶体固定连接,加固件与连接块活动连接,加固件能够随执杆的翻转而摆动。在执杆处于直立状态时,第一磁铁吸附在执杆的第一处,第一磁铁和执杆之间的吸附力对执杆起到加固作用,防止执杆翻转、侧斜,从而避免烫伤的发生,提高了水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加固件、连接块、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加固件、10为条状孔、11为第一磁铁、12为第二磁铁、2为连接块、3为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壶,该水壶的特殊结构能够规避壶体的侧斜,避免烫伤的发生。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以水壶的壶嘴所在的位置为前方,那么执杆与壶体有两个铰接点,靠近壶嘴的铰接点为前铰接点,远离壶嘴的铰接点为后铰接点。人站在壶体的后方,面对壶体时,人的左手边为左侧,右手边为右侧。

请参考附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水壶包括壶体、执杆、连接块2、加固件1以及第一磁铁11。

其中,连接块2固定于壶体上,连接块2位于执杆的左侧或右侧。加固件1与连接块2活动连接。加固件1上具有条状孔10,该条状孔10与执杆交叉套连,且二者的交叉点仅有一个。条状孔10中远离连接块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磁铁11,在执杆处于直立状态时,第一磁铁11吸附在执杆的第一处。受加固件1与执杆的连接作用,执杆只能在直立状态和位于连接块2所在侧的平放状态之间切换。比如,如果连接块2位于执杆的右侧,那么执杆在直立状态时,执杆与条状孔10中远离连接块2的一端接触,执杆就不能再向左翻转,执杆只能在直立状态和右侧平放状态之间切换。同样道理,如果连接块2位于执杆左侧,那么执杆只能在直立状态和左侧平放状态之间切换。由于加固件1与连接块2之间为活动连接,那么,加固件1就能够随着执杆的翻转而摆动。加固件1与连接块2的活动连接可以通过活动铰链来实现。

本实施例在传统水壶的基础上增设了连接块2和加固件1。连接块2与壶体固定连接,加固件1与连接块2活动连接,加固件1能够随执杆的翻转而摆动。在执杆处于直立状态时,第一磁铁11吸附在执杆的第一处,第一磁铁11和执杆之间的吸附力对执杆起到加固作用,防止执杆翻转、侧斜,从而避免烫伤的发生,提高了水壶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条状孔10内靠近连接块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铁12,在执杆平放于连接块2所在侧时,第二磁铁10吸附于执杆的第二处。第二磁铁10与执杆之间的吸附力对执杆产生了加固作用,确保执杆平稳地保持在平放状态。如果连接块2位于执杆的左侧,执杆处于直立状态时,条状孔10内远离连接块2的一端与执杆的第一处接触;执杆处于左侧平放状态时,条状孔10内靠近连接块2的一端与执杆的第二处接触。条状孔10的两端为条状孔10与执杆的两个极限接触点;如果连接块2位于执杆右侧,执杆处于直立状态时,条状孔10内远离连接块2的一端与执杆的第一处接触;执杆处于右侧平放状态时,条状孔10内靠近连接块的一端与执杆的第二处接触。条状孔10的两端为条状孔10与执杆的两个极限接触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中连接块2与加固件1的活动连接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连接块2具有球形腔(图中未画出),加固件1的一端具有球状连接部(图中未画出),该球状连接部位于球形腔内,球形腔的内径大于球状连接部的外径,因此,球状连接部能够在球形腔内活动。球形腔的开口处的直径小于球状连接部的直径,这样球状连接部只能位于球形腔内,不能脱离球形腔。另外,球形腔开口处的直径大于加固件1位于球形腔开口处的部分的最大直径值,即加固件1能够在球形腔开口处自由摆动。这样,加固件1与连接块2之间既有连接关系,同时加固件1又能相对于连接块2作任意方向的摆动。进一步地,可以将连接块2设置于执杆的左侧。

进一步地,为了合理利用空间,提高水壶的使用性能,将连接块2靠近执杆与壶体的后铰接点设置。

为了进一步强化加固件对执杆的加固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增设了配重块3,该配重块3与加固件1连接,能够随加固件1的摆动而摆动。基于水壶美观考虑,可以将加固件1和配重块3设置成燕尾形状,加固件1为长燕尾,配重3为短燕尾,连接块2为燕身。当然,只要加固件1和配重块3能够对执杆起到加固作用,还可以将加固件1和配重块3设计成树叶、花朵等其它形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