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携带的可调式靠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参加旅游、休闲、垂钓等户外活动的人们明显增加,为了在户外拥有更舒适的活动体验,人们出行往往需要自带很多用具,椅凳用具更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椅凳既种类繁多又大同小异,大多都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结构复杂的固定式椅凳,往往采用框架结构,不便拆卸,占用空间大,空间浪费大,不便于携带,而且椅面多采用固定形状和结构,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节,给人们外出携带造成诸多不便,不能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方便携带的可调式靠椅,以解决现有椅凳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方便携带的可调式靠椅,包括椅面和椅架,所述椅面可拆卸连接在椅架上,所述椅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两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限位柱和调节柱,转动连接点将限位柱和调节柱均分别分成调节端和支撑端,限位柱的调节端上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后支架与限位柱的调节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柱的调节端上铰接有定位柱,定位柱的自由端与限位孔配合,调节柱的调节端上滑动连接有加长杆,所述前支架与调节柱的支撑端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限位柱被转动连接点分成调节端和支撑端,调节柱也被转动连接点分成调节端和支撑端;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将两组侧支架连接形成椅架,再将椅面安装在椅架上即可形成靠椅;椅面和椅架、前支架和侧支架、后支架和侧支架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使得靠椅可以由一个体积大的整体拆分成数个体积小的零部件,减少靠椅整体框架占用的空间,携带更加方便;侧支架采用相互转动连接的限位柱和调节柱,收纳时限位柱和调节柱可转动至平行状态形成条状,进一步减少零部件占用的空间体积,进一步提高靠椅收纳后方便携带的效果。设置多个限位孔和铰接的定位柱,通过定位柱与限位孔的配合能够调节调节柱和限位柱之间的夹角大小,进一步调节椅面的高度,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多种调节,适用范围更广,使用者的选择更多;设置滑动连接的加长杆能够对调节柱的长度进行加长,使得椅面的大小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收纳时滑动加长杆即可调整调节柱和加长杆的长度,使收纳后的体积更小,更方便携带。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和横杆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前支架通过连接管套接在调节柱的支撑端上,所述后支架通过连接管套接在限位柱的调节端上。这样设置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带有直角拐角,连接管与调节柱或限位柱套接后即可形成连续的框架,调节柱和限位柱上没有弯折处,拆卸后为直杆件更方便收纳携带。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支架的横杆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加强条,加强条的自由端设有卡钉,所述调节柱的支撑端设有卡孔。设置加强条在前支架和调节柱的支撑端之间形成三角形加强结构,使前支架和调节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使前支架和调节柱支撑端的支撑效果更好,承受压力后不易变形,更加牢固。
优选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椅面包括两个端架,所述端架包括挡杆,挡杆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安装管,两安装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与挡杆相平行的挂杆,两个端架的挂杆之间固定有防水布。挡杆在连接安装管的同时还能在使用时作为靠枕给使用者的头部提供依靠,还可以对位于挂杆和挡杆之间的防水布进行保护,防止防水布被其他物体磨损。
优选方案四,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一种改进,两个端架分别固定连接在调节柱的调节端和限位柱的支撑端。这样两个端架之间的防水布形成弧形的座位,软质的防水布能更贴合使用者的体形,使用更加舒适。
优选方案五,作为优选方案二或优选方案四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柱、限位柱、加长杆、横杆、挡杆和挂杆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加长杆位于调节柱的内部。这样设置更加节省成本,而且同样多的原材料下空心结构抗变形能力更强,能提供更稳定牢固的支撑效果。
优选方案六,作为优选方案五的一种改进,调节柱支撑端、限位柱两端和加长杆两端的内部均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设有定位钉,调节柱支撑端、限位柱两端和加长杆两端均设有通孔,定位钉穿设在通孔内,调节柱调节端、连接管自由端和安装管自由端均设有定位孔,定位钉穿过通孔的一端与定位孔配合。这样设置通过弹性件、定位钉、通孔和定位孔能简单方便的控制调节柱、连接管、安装管、限位柱、加长杆等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尺寸,例如将调节柱插入连接管时,只需将定位孔对齐限位孔,定位钉即可在弹性件的所用下插入限位孔和定位孔,完成两个部件的定位连接,操作简单省事。
优选方案七,作为优选方案六的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为U型片弹簧。片状弹簧在安装到管件的内部时与管壁的接触面积更大,连接更加牢固。
优选方案八,作为优选方案七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孔有四个。这样设置能够对椅面的高度进行四个等级的调节,使用更加舒适。
优选方案九,作为优选方案八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柱和调节柱之间通过销轴连接。这样设置连接更加简单方便,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型片弹簧和定位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柱自由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调节管1、限位管2、定位柱3、加长管4、前支架5、横管51、连接管52、后支架6、限位孔7、端架8、安装管81、挂管82、防水布9、加强条10、销轴11、U型片弹簧12、定位钉13、插头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方便携带的可调式靠椅,包括椅面和椅架,所述椅面卡接在椅架上,所述椅架包括前支架5、后支架6和两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通过销轴11相互转动连接的限位管2和调节管1,销轴11将限位管2分成调节端和支撑端,销轴11同时将调节管1也分成调节端和支撑端,限位管2的调节端上间隔设有四个限位孔7;所述调节管1的调节端上铰接有定位柱3,定位柱3的自由端为倾斜设置的端面,端面上设有直径小于定位柱3的插头14,插头14与限位孔7配合,调节管1的调节端上滑动连接有加长管4;所述前支架5和后支架6均包括横管51,横管5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管52,所述连接管52和横管51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前支架5通过连接管52套接在调节管1的支撑端上,所述后支架6通过连接管52套接在限位管2的调节端上。所述前支架5的横管51两端均铰接有加强条10,加强条10的自由端设有卡钉,所述调节管1的支撑端设有卡孔,安装使用时所述卡钉卡接在卡孔内。所述椅面包括两个端架8,所述端架8包括挡管,挡管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与挡管垂直的安装管81,同一端架8上的两个安装管81之间固定连接有与挡管相平行的挂管82,两个端架8上的挂管82之间设有长条状的聚氯乙烯防水布9,防水布9的两端分别缠绕固定在两个挂管82上,两个端架8分别套接在调节管1的调节端和限位管2的支撑端。调节管1支撑端、限位管2两端和加长管4两端的内部均设有U型片弹簧12,U型片弹簧12的一端外侧设有定位钉13,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管壁上,调节管1支撑端、限位管2两端和加长管4两端均设有通孔,定位钉13穿设在通孔内,调节管1调节端、连接管52自由端和安装管81自由端均设有定位孔,定位钉13穿过通孔的一端与定位孔配合。本实用新型零部件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收纳时只需将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点拆卸即可将靠椅拆卸成多个长条状的零部件,椅面可以作为包裹材料将全部零部件裹卷捆在一起,体积小占用空间大幅减少,更便于携带,采用四个限位孔7能够对椅面进行四级调节,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更加舒适的椅面角度,使用更加舒适方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