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笼的蒸格及分体式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905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笼的蒸格及分体式蒸笼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厨房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由若干个分体式的箱体叠放而成的分体式蒸笼,该箱体内设有便于拿取食物的抽屉式蒸盘,箱体内还设有罩住该抽屉式蒸盘的阻隔件,阻隔件可阻隔防止上层箱体的冷凝水或食物汤汁滴入下层箱体的抽屉式蒸盘之中。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竹木蒸笼为由几个圆形的竹木笼体堆叠而成,当需要拿出位于中间或下方的笼体里蒸煮的食物时,需先将位于上面的笼体抬起或搬离才能将目标食物拿出,如此,造成食物的拿取不方便,人工的劳动强度大,且搬离上面的笼体后易使蒸笼里的蒸汽大量流失,造成能源浪费,被搬离的笼体的温度也会迅速下降,需重新进行升温加热,影响笼体内的食物口感。

目前,市面上有一种一体式蒸笼,如图1所示,这种一体式蒸笼由设于蒸炉上方的蒸笼主体23、架设于蒸笼主体内部的若干块层板24、以及设于蒸笼主体正面的掩门25组成。虽然这种一体式蒸笼相对于传统的竹木蒸笼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其掩门很大,开门取出食物时,蒸汽也会大量流失,浪费能源;积聚于蒸笼层板上的冷凝水会滴到下层的食物中,影响下层食物的口感;在蒸笼层板上取出食物时,稍有倾斜,食物的汤汁就会流入下层的食物中,混杂下层食物的味道;而且这种一体式蒸笼的体积较大,不适用于蒸煮食物较少时的情况,灵活性低,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蒸笼的蒸格及分体式蒸笼,该分体式蒸笼由若干个分体式的蒸格叠放而成,适用范围广,使用时,可灵活地根据蒸煮需要而叠放相应数目的蒸格,而蒸格主体为一箱体,箱体内设置有阻隔件,阻隔件可防止上层箱体中的冷凝水或上层食物的汤汁滴入下层箱体的蒸盘中,也就是可以阻隔防止上层冷凝水或上层食物的汤汁滴入下层食物中,保证每层食物味道的鲜美;另外,箱体内还配制有用于蒸煮食物的抽屉式蒸盘,拿取食物方便,还可防止蒸笼内的蒸汽大量流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笼的蒸格,包括一个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及箱体的底部设有下蒸汽口,箱体内设有蒸煮食物并位于下蒸汽口上方的蒸盘以及箱体内还设有罩住蒸盘并可阻隔箱体上方的冷凝水或食物汤汁滴入该蒸盘的阻隔件,阻隔件与开口之间的间隙为箱体的上蒸汽口,箱体内还设有导通下蒸汽口和上蒸汽口并实现蒸汽从下蒸汽口流通至上蒸汽口的蒸汽通道。使用时,加热产生的蒸汽从箱体底部的下蒸汽口流入箱体,在蒸汽向上流通的过程中,蒸汽对蒸盘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蒸汽通道流至上蒸汽口的蒸汽从箱体顶部的上蒸汽口流出并进入上一层的另一个箱体内,而蒸汽通道为箱体的内侧面板与阻隔件的侧面板或蒸盘的侧面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这种由若干个分体式的箱体叠放而成的蒸笼,适用范围广,使用时,可根据蒸煮需要而叠放相应数目的箱体,操作方便;箱体内设有的阻隔件可阻隔位于上层的箱体积聚的冷凝水或者食物的汤汁滴落位于下层的箱体的食物中,保证了食物味道的鲜美,避免食物之间串味。

进一步地,所述蒸盘为抽屉式蒸盘,箱体设有容许抽屉式蒸盘进出的长口,箱体内还设有承托抽屉式蒸盘的承托件,抽屉式蒸盘包括蒸煮食物的盘体、与盘体固定连接的前面板以及与前面板固定连接的拉手,所述前面板与长口相适配,以阻隔蒸汽外泄。拿取食物时,只需将相应箱体的抽屉式蒸盘拉出即可取出相应的食物,改变了传统的竹木蒸笼拿取食物时需要先将上面的笼体搬离或抬起的操作方式,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可防止蒸笼内的蒸汽大量流失。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为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的挡板罩,所述挡板罩的顶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挡板罩的两个侧面设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一蒸汽排气孔。蒸煮抽屉式蒸盘上的食物时所产生的蒸汽可从第一蒸汽排气孔流出,后经箱体顶部的上蒸汽口流至上一层的箱体中。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挡板罩的罩面平整光滑,没有拼接口,不会积聚食物汤汁或冷凝水,不会渗漏,易于进行清洗。箱体的顶面形成上述坡度的挡板罩可迅速将积聚于其内顶面的冷凝水从顶面的两边导流至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内壁,使冷凝水顺着该内壁往下流但不会滴落在罩住的蒸盘内,如此防止冷凝水进入被蒸的食物中令食物受到影响。该挡板罩还可阻隔从上层箱体滴落的冷凝水和食物汤汁,使冷凝水和食物汤汁顺着挡板罩的外壁往下流,保证了每个箱体内的食物味道鲜美,避免相邻层的箱内的食物串味。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由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底端对称向内90度翻折而成,承托件与长口的底边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内侧还对称设有使抽屉式蒸盘进出时保持水平移动的限位条。限位条与挡板罩的承托件配合限制抽屉式蒸盘进出时的移动轨迹,使抽屉式蒸盘保持水平移动,不会因人手作用力的方向或抽屉式蒸盘的重力作用而倾斜,保证食物不会倒翻和食物的汤汁不会外洒,人们推拉抽屉式蒸盘时也不用为了使抽屉式蒸盘保持水平而故意迁就,方便人们操作。限位条的长度大于抽屉式蒸盘的盘体的一半即可起到限位作用,出于限位效果的考虑,限位条最好设在挡板罩靠近长口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阻隔件为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挡板,所述挡板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挡板的外缘设有向下翻的翻边,翻边罩住抽屉式蒸盘,抽屉式蒸盘的侧面设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二蒸汽排气孔。蒸煮抽屉式蒸盘上的食物时所产生的蒸汽可从第二蒸汽排气孔流出至蒸汽通道,最后经箱体顶部的上蒸汽口流入上层的箱体中。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挡板平整光滑,没有拼接口,不会积聚食物汤汁或冷凝水,不会渗漏,易于进行清洗。挡板可迅速将积聚于其内顶面的冷凝水从顶面的两边导流至翻边,使冷凝水顺着该翻边往下流但不会滴落在对应的蒸盘内,如此防止被蒸的食物受冷凝水的影响。该挡板还可阻隔上层箱体滴落的冷凝水和食物汤汁,使冷凝水和食物汤汁顺着翻边的外表面往下流,保证了每个箱体内的食物味道鲜美,避免相邻层的分体式箱内的食物串味。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件设于箱体内侧的中下部并与长口的底边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抽屉式蒸盘的盘体设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三蒸汽排气孔,前挡板的上下边和/或左右边设有向长口的边框延伸的“L”形的延伸部,在抽屉式蒸盘被完全推入箱体后,此时该“L”形的延伸部卡于长口外,形成限位,同时也增加了挡板与长口配合后的密封性。第三蒸汽排气孔增加了进入箱体的蒸汽的流动性,加快了相互叠加的箱体之间的蒸汽的流通速度,使各箱体内的抽屉式蒸盘上的食物更容易被蒸熟,节省了蒸煮食物的时间,也节省了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四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弯折一“7”字形唇边,于下端面唇边围成的方框内连接一向下凸出的方框状定位架,定位架尺寸配合于上端面唇边围成的方框内框,如此可以实现多个分体式子箱体相互准确定位叠加,叠加后不会发生移位,保证使用安全。箱体的两侧设有提手,以方便人们搬动箱体。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分体式蒸笼,该分体式蒸笼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叠加的蒸格和罩住最顶层蒸格顶部的顶盖,每层蒸格依次叠加,在最顶层的蒸格顶部设置有一个顶盖,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分体式蒸笼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若干个分体式的箱体叠放而成的蒸笼,适用范围广,使用时,可根据蒸煮需要而选择叠放相应数目的箱体,操作方便。箱体内设有的阻隔件可迅速将积聚或滴落的冷凝水和食物汤汁排走,使冷凝水或上层的食物汤汁不会滴到下层的食物中,保证各层抽屉式蒸盘的食物味道鲜美,防止食物串味。本实用新型的箱体还设置有抽屉式蒸盘,拿取食物时,只需将相应箱体的抽屉式蒸盘拉出,即可取出食物,还可防止蒸笼内的蒸汽大量流失,改变了传统的竹木蒸笼拿取食物时需要先将上面的笼体搬离或抬起的操作方式,极大程度地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条与承托件配合限制抽屉式蒸盘进出时的移动轨迹,使抽屉式蒸盘保持水平移动,不会因人手作用力的方向或抽屉式蒸盘的重力作用而倾斜,保证食物不会倒翻和食物的汤汁不会外洒,人们推拉抽屉式蒸盘时也不用为了使抽屉式蒸盘保持水平而故意迁就,方便人们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蒸汽在蒸笼内的流动性好,抽屉式蒸盘上还设有增加蒸汽流动性的蒸汽排气孔,使食物受热更均匀、更容易被蒸熟,节省了能耗,缩短了蒸煮食物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中所述的一体式蒸笼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体式的蒸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体式的蒸笼的箱体的原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体式的蒸笼的抽屉式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体式的蒸笼的箱体内设挡板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面剖视图;

图7为图5的B面剖视图;

图8为图6中F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体式的蒸笼的箱体内设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C面剖视图;

图11为图9的D面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体式的蒸笼的抽屉式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顶盖2、上开口3、抽屉式蒸盘4、长口5、承托件6、盘体7、前面板8、拉手9、挡板罩10、第一蒸汽排气孔11、限位条12、第三蒸汽排气孔13、延伸部14、唇边15、定位架16、挡板17、翻边18、抽屉式蒸盘19、第二蒸汽排气孔20、承托件21、提手22、蒸笼主体23、层板24、掩门25、上蒸汽口26、下蒸汽口27、蒸汽通道2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分体式蒸笼,如图2至图8所示,包括五层相互叠加的分体式的箱体1和罩住最顶层箱体顶部的顶盖2,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3及箱体的底部设有下蒸汽口27,箱体内设有蒸煮食物并位于下蒸汽口上方的蒸盘以及箱体内还设有罩住蒸盘并可阻隔箱体上方的冷凝水或食物汤汁滴入该蒸盘的阻隔件,阻隔件与开口之间的间隙为箱体的上蒸汽口26,箱体内还设有导通下蒸汽口和上蒸汽口并实现蒸汽从下蒸汽口流通至上蒸汽口的蒸汽通道28。使用时,加热产生的蒸汽从箱体底部的下蒸汽口流入箱体,在蒸汽向上流通的过程中,蒸汽对蒸盘上的食物进行加热,然后,通过蒸汽通道流至上蒸汽口的蒸汽从箱体顶部的上蒸汽口流出并进入上一层的另一个箱体内,而蒸汽通道为箱体的内侧面板与阻隔件的侧面板或蒸盘的侧面板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可根据蒸煮需要而叠放相应数目的箱体,操作方便;箱体内设有的阻隔件可阻隔位于上层的箱体积聚的冷凝水或者食物的汤汁滴落位于下层的箱体的食物中,保证了食物味道的鲜美,避免食物之间串味。

本实施例中,该蒸盘为抽屉式蒸盘4,箱体设有容许抽屉式蒸盘进出的长口5,箱体内还设有承托抽屉式蒸盘的承托件6,抽屉式蒸盘包括蒸煮食物的盘体7、与盘体固定连接的前面板8以及与前面板固定连接的拉手9,该前面板与长口相适配,以阻隔蒸汽外泄。拿取食物时,只需将相应层的箱体的抽屉式蒸盘拉出即可取出相应的食物,改变了传统的竹木蒸笼拿取食物时需要先将上面的笼体搬离或抬起的操作方式,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可防止蒸笼内的蒸汽大量流失。

本实施例中,阻隔件为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的挡板罩10,该挡板罩的顶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挡板罩的两个侧面设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一蒸汽排气孔11。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挡板罩的罩面平整光滑,没有拼接口,不会积聚食物汤汁或冷凝水,不会渗漏,易于进行清洗。同时挡板罩可迅速将积聚于其内顶面的冷凝水从顶面的两边导流至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内壁,使冷凝水顺着该内壁往下流但不会滴落在对应的蒸盘内,如此防止被蒸的食物受冷凝水的影响。该挡板罩还可阻隔上层箱体滴落的冷凝水和食物汤汁,使冷凝水和食物汤汁顺着挡板罩的外壁往下流,保证了每个箱体内的食物味道鲜美,避免相邻层的箱体内的食物串味。

本实施例中,承托件由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底端对称向内90度翻折而成,承托件与长口的底边齐平。

本实施例中,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内侧还对称设有使抽屉式蒸盘进出时保持水平移动的限位条12。限位条与挡板罩的承托件配合限制抽屉式蒸盘进出时的移动轨迹,使抽屉式蒸盘保持水平移动,不会因人手作用力的方向或抽屉式蒸盘的重力作用而倾斜,保证食物不会倒翻和食物的汤汁不会外洒,人们推拉抽屉式蒸盘时也不用为了使抽屉式蒸盘保持水平而故意迁就,方便人们操作。限位条的长度大于抽屉式蒸盘的盘体的一半即可起到限位作用,出于限位效果的考虑,限位条最好设在挡板罩靠近长口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抽屉式蒸盘的盘体设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三蒸汽排气孔13,前面板的上下边和/或左右边设有向长口的边框延伸的“L”形的延伸部14,在抽屉式蒸盘被完全推入箱体后,此时该“L”形的延伸部卡于长口外,形成限位,同时也增加了挡板与长口配合后的密封性。第三蒸汽排气孔增加了进入箱体的蒸汽的流动性,加快了相互叠加的箱体之间的蒸汽的流通速度,使各箱体内的抽屉式蒸盘上的食物更容易被蒸熟,节省了蒸煮食物的时间,也节省了能耗。

本实施例中,箱体四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向内弯折一“7”字形唇边15,于下端面唇边围成的方框内连接一向下凸出的方框状定位架16,定位架尺寸配合于上端面唇边围成的方框内框,如此可以实现多个箱体相互准确定位叠加,叠加后不会发生移位,保证使用安全。箱体的两侧设有提手22,以方便人们搬动箱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其主要不同点在于阻隔件和抽屉式蒸盘的结构不同,承托架的设置位置不同,具体如下:

如图9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2的阻隔件为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挡板17,该挡板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坡度,挡板的外缘设有向下翻的翻边18,翻边罩住抽屉式蒸盘19,抽屉式蒸盘的侧面设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二蒸汽排气孔20。蒸煮抽屉式蒸盘上的食物时所产生的蒸汽可从第二蒸汽排气孔流出至蒸汽通道28,最后经箱体顶部的上开口流入上层的箱体中。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挡板平整光滑,没有拼接口,不会积聚食物汤汁或冷凝水,不会渗漏,易于进行清洗。挡板可迅速将积聚于其内顶面的冷凝水从顶面的两边导流至翻边,使冷凝水顺着该翻边往下流但不会滴落在对应的蒸盘内,如此防止被蒸的食物受冷凝水的影响。该挡板还可阻隔上层箱体滴落的冷凝水和食物汤汁,使冷凝水和食物汤汁顺着翻边的外表面往下流,保证了每个箱体内的食物味道鲜美,避免相邻层的分体式箱内的食物串味。而实施例1的阻隔件为由一块整板冲压而成的具有顶面和两个侧面的挡板罩,实施例1的抽屉式蒸盘的盘体高度也低于本实施例2的,且实施例1的抽屉式蒸盘的侧面没有设置有使蒸汽流通的第二蒸汽排气孔。

本实施例中,承托件21设于箱体内侧的中下部并与长口的底边齐平。而实施例1的承托件由挡板罩的两个侧面的底端对称向内90度翻折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