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3837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现代的家具中,无论是家居椅子还是办公椅子,为了提高其实用 性、使用舒适性、使用方便性,均在其功能上的要求愈来愈高。

公开号为CN16183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椅的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折叠支撑架和第二折叠支撑架,第一折叠支撑架包括第一前椅腿、第一后椅腿和座板组件,第一前椅腿的上端部和座板的侧前端部可转动连接,第一前椅腿的中部和第一后椅腿中下部交叉地可转动连接,座板可滑动地并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后椅腿大致中部处,并且,座板与第一后椅腿的连接部滑至第一水平支杆前端时,座板、第一前椅腿、第一后椅腿位于同一面上;第二折叠支撑架的结构与第一折叠支撑架相同。但是在该折叠椅的折叠结构使用时,底板受到外界施加的重力而处于被压的状态,此时底板前端受到第一前椅腿的支撑,后端可滑动并转动的连接在第一后椅腿处,因此底板后端只受到滑动和转动连接起到的支撑作用,在受到重力较大时易将底板后端滑动并转动连接处损坏,使得底板失去支撑力,进而影响椅子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椅,具有使底板固定稳定,增强椅子连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叠椅,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前椅腿和两条对称设置的后椅腿,两条所述前椅腿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两条所述后椅腿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当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将前椅腿和后椅腿连接时,两侧对称的前椅腿和后椅腿分别相交并在相交处转动连接,两条所述后椅腿在第二连接杆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伸出支撑杆并与前椅腿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支撑杆并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两端伸出后椅腿,当支撑板与支撑杆接触时所述滑杆与后椅腿抵触,所述后椅腿上设有供滑杆移动的滑轨,当前椅腿和后椅腿相对转动时,所述滑杆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支撑板背离前椅腿的一侧连接有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分别对称设置的前椅腿和后椅腿为支架,将两条前椅腿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两条后椅腿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使得两条前椅腿和后椅腿同时转动,利于椅子的打开和合并,支撑杆的设置用于支撑支撑板的一端,支撑板的另一端通过前椅腿支撑,使得支撑板在椅子打开状态时支撑稳定,进而使得支撑板上的底板固定稳定,当支撑板和支撑杆接触时滑杆与后椅腿抵触,使得支撑板上的底板在支撑物体受力时没有水平移动的趋势,加强了支撑板上的底板支撑物体的稳定性,当前椅腿和后椅腿相对转动时,滑杆在滑轨上移动,滑轨设置在后椅腿上,便于前椅腿和后椅腿在相对转动时,滑杆带动支撑板也沿着后椅腿移动,此时支撑板带动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的前椅腿也与后椅腿转动,进而将前椅腿和后椅腿合并起来,将椅子折叠,减小空间,便于收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条所述后椅腿为板状,两条所述后椅腿上端的第二连接杆为若干间隔设置的靠板,所述靠板与板状的后椅腿的板面连接,所述滑轨为板状后椅腿的侧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板的设置便于适应者坐到椅子上时依靠,增加舒适性,将靠板设为若干个,使得靠板之间有间隙,使得使用者与靠板接触时风可以从间隙内进入,增加通风,使得使用者使用时舒适,靠板与板状的后椅腿的板面连接,便于固定靠板,增大与靠板接触的面积,使得靠板固定稳定,将板状后椅腿的侧边设为滑轨,减小滑轨与滑杆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滑轨与滑杆之间的摩擦,便于滑杆的移动,用后椅腿的侧边作为滑轨减少材料,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杆在与滑轨接触的位置套设有第一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套的设置保护滑杆不被滑轨磨损,此外减小滑杆在滑轨上移动时产生噪音,使得椅子在折叠和打开时噪音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为若干垂直于支撑杆的第一条形板,所述底板为若干间隔设置的垂直于第一条形板的第二条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条形板与第二条形板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与第二条形板接触时,相邻的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风孔,避免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时底板不透气,增加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条形板两端伸出第一条形板且在伸出的位置设有向上延伸的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限制使用者从第二条形板上滑出,且弧形板和第二条形板结合增大了与使用者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与使用者之间的摩擦,使得使用者稳固的坐在椅子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滑轨的所述第二条形板的两端套设有第二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橡胶套减小了第二条形板的磨损,保护了第二条形板,同时在合并前椅腿和后椅腿时减小第二条形板与后椅腿碰触时产生应力,避免第二条形板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杆接触的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与支撑杆接触时,支撑杆对支撑板产生支撑作用,而挡板向下延伸设置使得支撑杆嵌在支撑板与挡板之间,进而增加了支撑板与支撑杆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板靠近第二条形板的一侧设有阻挡挡板运动且与挡板配合的阻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板的设置限制了第二条形板沿着后椅腿的移动,便于前椅腿和后椅腿的合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条形板在相邻第二条形板之间设有向远离第二条形板延伸的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的设置避免使用者在与第二条形板接触时嵌入相邻第二条形板之间的间隙内而与第一条形板接触,增大通风面积,增加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起下端设有与前椅腿连接的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的设置避免前椅腿与凸起直接连接而在前椅腿对凸起施加支撑力时使凸起变形,增大前椅腿的固定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前椅腿和后椅腿相对转动时,支撑板与支撑杆接触,进而支撑板的一端被支撑杆支撑,另一端被前椅腿支撑,使得支撑板支撑稳定,而滑杆的设置进一步使得支撑板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折叠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折叠椅的用于体现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椅腿;11、第一连接杆;2、后椅腿;21、第二连接杆;211、靠板;212、阻板;22、支撑杆;221、支撑板;2211、底板;2212、挡板;2213、凸起;2214、固定板;222、滑杆;2221、第一橡胶套;223、弧形板;224、第二橡胶套;23、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折叠椅,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前椅腿1和两条对称设置的后椅腿2,后椅腿2的长度大于前椅腿1的长度,两条前椅腿1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11固定连接,两条后椅腿2上下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杆2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可以分别焊接在前椅腿1和后椅腿2上,当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21分别将前椅腿1和后椅腿2连接时,两侧对称的前椅腿1和后椅腿2分别相交并在相交处转动连接,利于椅子的打开和合并,转动连接可优选为前椅腿1和后椅腿2通过螺栓连接,两条后椅腿2在第二连接杆21之间设有水平的支撑杆22,支撑杆22上设有垂直于支撑杆22的支撑板221,支撑板221的一端伸出支撑杆22并与前椅腿1转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支撑杆22并设有滑杆222,滑杆222两端伸出后椅腿2,此时支撑板221一端靠前椅腿1支撑,另一端靠支撑杆22支撑,增大了支撑板221的支撑面积,使得支撑板221在椅子打开状态时支撑稳定,支撑板221背离前椅腿1的一侧连接有底板2211,进而使得支撑板221上的底板2211固定稳定,当支撑板221与支撑杆22接触时滑杆222与后椅腿2抵触,减小支撑板221上的底板2211在支撑物体受力时具有的水平移动的趋势,加强了支撑板221上的底板2211支撑物体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当前椅腿1和后椅腿2相对转动时,后椅腿2上设有供滑杆222移动的滑轨23,使得滑杆222在滑轨23上移动,便于椅子的合并和打开,在滑杆222在与滑轨23接触的位置套设有第一橡胶套2221,保护滑杆222不被滑轨23磨损,此外减小滑杆222在滑轨23上移动时产生噪音,使得椅子在折叠和打开时噪音减小;将两条后椅腿2设为板状,两条后椅腿2上端的第二连接杆21为若干间隔设置的靠板211,将靠板211与后椅腿2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更换,靠板211之间有间隙,使得使用者与靠板211接触时风可以从间隙内进入,增加通风,使得使用者使用时舒适,将靠板211与板状的后椅腿2的板面连接,便于固定靠板211,增大与靠板211接触的面积,使得靠板211固定稳定,此外滑轨23为板状的后椅腿2的侧边,减小滑轨23与滑杆222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滑轨23与滑杆222之间的摩擦,便于滑杆222的移动,用后椅腿2的侧边作为滑轨23减少材料,节约成本。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板221为若干垂直于支撑杆22的第一条形板,底板2211为若干间隔设置的垂直于第一条形板的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两端伸出第一条形板且在伸出的位置设有向上延伸的弧形板223,弧形板223限制使用者从第二条形板上滑出,且弧形板223和第二条形板结合增大了与使用者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与使用者之间的摩擦,使得使用者稳固的坐在椅子上,相邻的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之间的间隙形成通风孔,避免使用者长时间使用时底板2211不透气,增加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在靠近滑轨23的第二条形板的两端套设有第二橡胶套224,减小了第二条形板的磨损,保护了第二条形板,同时在合并前椅腿1和后椅腿2时减小第二条形板与后椅腿2碰触时产生应力,减缓了第二条形板的变形。

参照图1和图2,此外第一条形板在相邻第二条形板之间设有向远离第二条形板延伸的凸起2213,避免使用者在与第二条形板接触时嵌入相邻第二条形板之间的间隙内而与第一条形板接触,增大通风面积,增加舒适性,同时凸起2213下端设有与前椅腿1连接的固定板2214,减小前椅腿1与凸起2213直接连接而在前椅腿1对凸起2213施加支撑力时使凸起2213变形,增大前椅腿1的固定面积。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再次增加支撑杆22与支撑板221的连接,在支撑板221与支撑杆22接触的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挡板2212,使得支撑杆22嵌在支撑板221与挡板2212之间,进而增加了支撑板221与支撑杆22的连接;在靠板211靠近第二条形板的一侧设有阻挡挡板2212运动且与挡板2212配合的阻板212,阻板212限制了第二条形板沿着后椅腿2的移动,便于前椅腿1和后椅腿2的合并。

具体操作过程:当椅子需要合并时,前椅腿1和后椅腿2相对转动时,前椅腿1对支撑板221失去了支撑作用,同时前椅腿1带动支撑板221也向后椅腿2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滑杆222在滑轨23上想远离支撑杆22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条形板受到阻板212的限制,继续转动前椅腿1和后椅腿2使得前椅腿1和后椅腿2合并,当椅子需要打开时,转动前椅腿1,使得前椅腿1和后椅腿2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此时前椅腿1带动支撑板221也向远离后椅腿2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滑杆222沿着滑轨23向支撑杆22方向移动,直至支撑板221处于水平位置时,前椅腿1和后椅腿2下端也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此时支撑板221一端受到前椅腿1支撑,另一端受到支撑杆22的支撑,进而固定稳定,此时滑杆222与后椅腿2抵触,减缓支撑板221的水平移动趋势,进一步使得支撑板221连接牢固,支撑物体时稳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