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28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移动黑板,包括黑板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主体(10)的中部左右两侧固定有两个转动轴(11),两个移动块(12)铰接在两个转动轴(11)上,移动块(12)的中部具有竖直通槽(13),支腿(20)插套在对应的竖直通槽(13)中,两个支腿(20)处于黑板主体(10)的两侧,两个支腿(20)的底部固定在底板(30)上,底板(30)的底面固定有多个连接块(31),连接块(31)的底面具有凹槽(32),连接块(31)的底面固定有限位板(33),润滑块(34)插套在凹槽(32)中,润滑块(34)的外壁固定在凹槽(32)的内侧壁上,润滑块(34)的底面具有半球形凹槽(341),滚动球体(35)插套在半球形凹槽(342)中,滚动球体(35)的下部伸出限位板(33)的中部具有的锥形通孔(332),锥形通孔(332)的最大直径小于滚动球体(35)的直径;

两个支腿(20)的前壁面上固定有竖直齿条(21),竖直通槽(13)的内侧壁上铰接有传动齿轮(14),传动齿轮(14)与竖直齿条(21)相啮合,移动块(12)的外侧壁上螺接有调节螺杆(15),调节螺杆(15)的外端成型有手持部(151),调节螺杆(15)的内端处于竖直通槽(13)中并固定有压板(152),压板(152)压靠在竖直齿条(21)的侧壁上;

所述转动轴(11)上固定有定位齿轮(16),移动块(12)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凸起柱(17),限位凸起柱(17)卡置在定位齿轮(16)的对应的齿槽(161)中;

所述底板(30)上螺接有多个定位螺杆(36),定位螺杆(36)的下端向下伸出底板(30)并铰接有底部压块(37),定位螺杆(36)的下端插套有弹簧(38),弹簧(38)的一端着力于底部压块(37),弹簧(38)的上端着力于底板(30)的底面上,定位螺杆(36)的上端向上伸出底板(30)并固定有转动部(3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移动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2)的侧壁的下部固定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顶部固定有限位凸起柱(17),限位凸起柱(17)的顶端卡置在定位齿轮(16)的对应的齿槽(16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移动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0)的后壁面上固定有耐磨层(22),耐磨层(22)压靠在竖直通槽(13)的后部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移动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0)的左右两侧壁上也固定有耐磨层(22),耐磨层(22)压靠在竖直通槽(13)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移动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52)上固定有摩擦块(153),摩擦块(153)压靠在竖直齿条(21)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移动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的后部顶面固定有竖直支撑板(40),竖直支撑板(40)的顶面具有向下延伸的提升槽(41),提升板(42)插套在提升槽(41)中,竖直支撑板(40)的后壁面中部具有竖直调节槽(43),提升板(42)的背面固定有推动块(421),推动块(421)伸出竖直调节槽(43),竖直支撑板(40)的后壁面中部固定有调节板(45),调节提升螺杆(46)螺接在调节板(45)上,调节提升螺杆(46)的上端向上伸出调节板(45)并铰接在推动块(421)上,调节提升螺杆(46)的上部插套有提升缓冲弹簧(47),提升缓冲弹簧(47)的上端着力于推动块(421),提升缓冲弹簧(47)的下端着力于调节板(45);

所述提升板(42)的上部螺接有压紧螺杆(48),压紧螺杆(48)的前端伸出提升板(42)的前壁面并固定有支撑块(49),支撑块(49)压靠在黑板主体(10)的后壁面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